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水稻恢复系中413的性状试验鉴定浙江省金华农校(321007)蔡后銮沈濂刘忠良1试验目的中413系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稻恢复系,用它配制而成的杂交稻协优413表现优质、高产、抗病性较强,生育期比汕优63早2天。1995年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能力的差异及其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汕优63、献优63、IR661、扬稻4号、苏协粳1号,盐粳2号等6个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产量,叶面积系数,比叶面积,产量等研究表明:(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存在差异,杂交稻最高,常规籼稻次之、常规粳稻早低,生物产量是造成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2)干物质生产速度呈单峰有顶曲线,孕穗期出现最大值,品种间趋势一致,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间,干物质生产速度差异较大,杂交稻最大,常规籼稻次之,常规粳稻最小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新组合对稻瘟病的抗性研究雷邦海,陈晓军,吴志军,杨胜平,杨凯(贵州省岑巩县农业局植保站)(贵州省岑巩县种子公司)稻瘟病(PyriculariaoryzaeCav)是我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全县主要栽培品种汕优63、D优63和Ⅱ优63...  相似文献   

4.
况浩池  何晓华 《种子》2001,(3):66-67
对Ⅱ优7号和对照种汕优63的主要经济性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生产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Ⅱ优7号的结实率、丰冰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稻瘟病性都优于对照汕优63,是一个理想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以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特进行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1)汕优多系1号(作对照)  (2)K优4号(3)菲优多第1号(4)特优59(5)K优5号(6)金优46以上6个品种均由遵义市种子公司提供1.2 试验方法1.2.1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0m2,每个小区栽8行(4个宽窄行),退穴栽30穴,重复间间隔33cm,四周保护行与小区间距离为33cm,栽插方式为宽窄行,宽行33cm,窄行16.7cm,株距…  相似文献   

6.
汕优多系一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汕优多系一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张洪松,夏国辉(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重庆63O020)(大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632360);尹树全,张庭光(长寿县农业技术推广站631220;)(重庆市作物研究所永川632160)汕优多系一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  相似文献   

7.
部分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病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洁  杨学辉  何海永 《种子》2006,25(8):14-16,21
利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抗病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6个品种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瘟性。结果表明,参试病菌群体对各个品种的毒力以及不同稻区的病菌群体对同一品种的毒力均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毒力频率较低的4个品种:汕优多系1号、Ⅱ优多系1号、金优431和金优多系1号。用联合致病性系数和联合抗病性系数分析了品种搭配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高,制种产量年度间不平衡性较大。为了减少损失,必须研究杂交稻陈种的生产优势及其利用价值。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发芽率杂交稻陈种的生长势及产量的比较,测定其生产优势,初步确定了杂交稻陈种的利用价值。1材料和方法试验使用汕优63陈种,并以汕优...  相似文献   

9.
协作攻关杂交稻新组合制种获高产四川省涪陵地区种子公司冉红毅我区属稻瘟病常发区,主推品种汕优63和D优63抗性退化,1993年穗颈瘟发病面积7.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7.3%,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进行组合更换已迫在眉睫。为此,1994年全区...  相似文献   

10.
蒋富友 《耕作与栽培》1999,(1):30-30,49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州北部,处于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是典型的山区丘陵地貌,耕地海拔在630~1500m,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我市水稻生产在单位面积上得到大幅度提高。随着杂交水稻的发展,有的组合产生了退化现象。为了使我市杂交水稻生产稳步发展,1998年我们引进6个新组合试验,以期筛选适合我市的新组合。1材料与方法1.1参试组合及来源参试组合:协优63、金优63、贵特1号、汕优149、岗优725和汕优63(对照)等6个品种。以上品种由市种子公司提供。1.2试验地及田块选择试验地点选在福…  相似文献   

11.
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两系杂交稻组合培杂山青在广西南部种植,全生育期125 ̄130d与大面积采用的三系组合汕优桂99相当,产量提高5.49% ̄11.60%;外观米质较佳,食味品质比三系当家组合特优63好,综合抗性好,抗寒性强,秧苗素质好,早生快发,耐肥抗倒,可作南方旱籼优质稻米大面积生产用组合,栽培上要采取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增施肥料,重施穗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抗瘟性综合评价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仁欢 《作物杂志》2005,21(5):18-20
杂交稻不同组合对苗瘟、叶瘟、穗瘟的抗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应用星座图法将参试组合分为4个星座,分别对应以下4个不同的抗性水平:高抗组合优Ⅰ122及培杂桂99;中抗组合优Ⅰ4480、培杂茂三及博优157;中感组合优Ⅰ桂99及枝优桂99;高感组合汕优桂99。应用[0,1]多目标决策法将各组合抗瘟性强弱排序为:优Ⅰ122>培杂桂99>优Ⅰ4480>培杂茂三>博优157>优Ⅰ桂99>枝优桂99>汕优桂99。两法结果相互吻合,并与面上大田发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3.
抗病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品种汕优22汕优22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彭兴富副研究员以珍汕97A与自选新恢复系CDR22组配而成,1993年4月经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原代号汕A/CDR22)。该品种全生育期150.7天,比汕优63迟熟1.4天。诛高...  相似文献   

14.
以3个超级杂交稻组合P88S/0293、Ⅱ优明86、两优培九并结合三系杂交稻汕优63、常规稻湘州8号为对照材料,在抽穗期通过对各材料剑叶维管组织石蜡切片显微结构比较分析,发现超级杂交稻组合中负责光合同化产物运输的维管束数量多,承担有机物运输的韧皮部面积在整个维管束面积中占较大比例,其有利于光合产物的有效运输;供试各超级杂交稻组合植物维管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C3植物特征,在同化物运输有关的一些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黄可兵 《种子世界》2005,(11):40-41
Ⅱ优96是乐山市农科所在1998年育成的中籼迟熟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病、适宜性广。2001~2002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8.35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5%,2002年在四川省杂交水稻新组合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8.88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5%;2001~2002年经四川省区试三点接种试验,叶瘟平均4.8级,颈瘟平均5.5级,明显优于对照汕优63。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产量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贵州省2006年引进的水稻新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8个品种的产量作对比分析,并对其主要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新品种中优63与对照品种有显著差异性,单产为676.2kg/667m^2,较Ⅱ优838(ek)增产15.1%;Ⅱ优7954、T300次之;川丰6号略高于对照;川香优5号显著低于对照品种,较ck减产15.9%。中优63、Ⅱ优7954、T300与Ⅱ优084、国丰1号、川香优5号品种之间有极显著差异性;其余各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有效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818^*),实粒数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r=-0.768^*),株高、实粒数与产量呈一定的正相关,株高与千粒重呈一定的正相关。从各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可知,与产量相关最密切的是有效穗(r=0.818),其次是株高(r=0.517)、实粒数(r=0.405)。因此,产量性状的协调改良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2003年在福建农林大学教学农场以晚季稻汕优63(三系杂交稻)、两优2186(二系杂交稻)和IR64(常规稻)为材料,研究了3种晚季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各生育期的变化趋势相似,干物质积累量间亦无显著差异。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在黄熟期最高,依次达到2074.13 g/m2、1976.10 g/m2和1924.14 g/m2,完熟期时依次降低到1926.38 g/m2、1933.80 g/m2和1842.30 g/m2,完熟过程中损耗的干物质分别占其干物质积累量的7.12%、2.63%和4.25%,这与呼吸消耗增强,稻株自然衰老有关。汕优63和IR64的群体生长率均以孕穗初期最大,分别为52.13 g/(m2·d)和44.26 g/(m2·d),两优2186的CGR以齐穗期最大(45.15 g/),3种水稻各生育期CGR的大小依次为:孕穗初期(齐穗期)>灌浆期>黄熟期>分蘖盛期>分蘖初期。3种水稻的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均以籽粒的最大,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分配在籽粒中的比例分别为47.94%,41.14% 和45.69%。灌浆过程中,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总干物质的表观转化率依次为46.87%、24.98%和34.41%。汕优63(三系杂交稻)在物质转化和分配方面比两优2186(二系杂交稻)和IR64 (常规稻)更优。采用三次曲线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3种水稻产量形成过程干物质积累变化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三次曲线模型拟合的精度均比Logistic模型高,R2均大于0.99。  相似文献   

18.
汕优63室内纯度组合鉴定法安徽省合肥市种子公司(230031)陶芳陈龙英李旭鉴定杂交稻及其“三系”种子是种子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来,在种子幼苗形态、电泳法、萤光扫描、裂解气体色谱、PCR、RAPD等方面均取得很大进展,但不是方法过于简单...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中籼水稻品种Ⅱ优9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优96是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以大穗、高异交率的Ⅱ-32A为母本、自育粳亚远缘恢复系乐恢9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表现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瘟性较强等特点。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稻(2003)014。已由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2005年在湖南省认定。目前已出口到东南亚地区。该品种已申请品种保护,公告号为CNA001147E。该品种具有Ⅱ优的品质、汕优的熟期和冈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我县主栽品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在同一田块同一管理条件下设置不同品种和密度两因子辅助试验。通过两年的试验,确定了我县现阶段当家品种是汕优多系1号,Ⅱ优838,岗优2,其密度配置为22.5 ̄28穴/m^2,进一步完善了我县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我县水稻大面积高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