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会议简讯     
<正> 1985年11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农机学会农用动力及能源专业委员会机耕船学组主持,在武汉工学院召开了机耕船开发前景专题讨论会暨第二届机耕船学组会议。来自全国21个单位4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机耕船开发前景专题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就机耕船的历史与现实地位、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动态     
中国农机学会动力及能源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5月17日至20日在四川省万县市召开了全国机耕船1983年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29个科研、生产单位、大专院校、管理部门的代表共49人。会上共宣读了31篇学术论文,代表们观看了样机表演和有关机耕船科研试验的录像,对如何开创机耕船科研、生产的新局面、加强机耕船学术交流工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表示要同心协力,踏实工作,力保我国机耕船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其学术水平。会议开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正> 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就已开始了机耕船的试验研究工作,全国先后有几十个单位进行了机耕船的科研、生产和推广使用。多年来,机耕船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功能单一到综合利用、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 一、前言 机耕船船体是机耕船行走机构的一部份,它承受了机耕船的大部份重量,同时沿着水田表面滑行。由于船体在水田中的滑行阻力系数仅为0.1左右,比水田轮的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农机学会动力及能源专业委员会机耕船学组于1983年5月17日至21日在四川万县市成立。参加成立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9个科研及生产单位、大专院校、管理部门的49名代表。会  相似文献   

6.
<正> 根据对旱地型拖拉机和水田机耕船的研究分析,拖拉机和机耕船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也有区别。1985年机械部农机局下达了“11千瓦多用机耕船的研制”任务,经过  相似文献   

7.
浴岌么莎弓日沐议四川憧南涪江一5型自走梭式机耕船会沐牙拓溉长滋上轰畏我元公四川渔南涪江一5型自走梭式机耕船长于呀六叶湘洲朗四川荣县于亚型机耕船二i址四川渔南沱江一5型犁田的情况四川荣县5一亚型机耕船准备转弯时的情况 (驾驶员提起前导向轮)四川荣县5一I型机耕船犁田的情况一’8一四川荣县5一Ⅱ型田头转弯的情况四川富顺沱江一506型机耕船 (铧架导向)四川宜宾县工农一12手扶拖拉机改装成机耕船四川B一5型绳索牵引机耕船一9一四川岳池工农一5型绳索牵引机耕船四川自贡绳索牵引机耕船上岸一10一湖北沔阳县简易机耕船湖北洪湖一12型…  相似文献   

8.
<正> 船壳不但是水田作业机耕船的主要部件,同时又为可调节驱动轮入土深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实践证明,当机耕船进行水田作业时,为使其滚动阻力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和机耕船处在最佳技术状态,要求驱动轮入土深度能随所需牵引力的变化而进行调节。这样,机耕船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会得到显著的改善。一般说,在同一工况下,如驱动轮入土深度过深,发动机功率多消耗20~40%;入土深度过浅,又将增加机耕船的打滑次数,甚至不能正常作业。  相似文献   

9.
由一机部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拖拉机》编辑部主持的全国机耕船理论研究学术报告会,一九七八年九月初在浙江省象山县举行。机耕船是我国科技人员和劳动人民经过反复实践、因地制宜创制的新型水田动力机械,具有我国独特的风格。它的出现,打开了深泥脚水田,这个以往被人们认为是拖拉机工作的“禁区”,在一般水田地区也有良好的适应性能。自1974年湖北-12型机耕船定型以来,目前,在我国湖北、湖南、四川、广东、  相似文献   

10.
机耕船水田驱动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不同结构型式和参数机耕船驱动轮的牵引试验,分析了驱动轮结构型式和参数对机耕船牵引性能的影响,为机耕船的总体参数研究及驱动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 由武汉工学院机耕船研究室负责的“机耕船在我国农机化中的地位及开发前景分析”课题,经过二年多的调研、分析、预测,提出了课题总结。1987年6月国家机械委工程农机局对该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湖北省于10月6日至10日在监利县召开了简易机耕船生产和推广使用经验交流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荆州、襄阳、孝感、黄岗、咸宁、宜昌、黄石市等地、市共41个县的代表,省科委、省科  相似文献   

13.
11月27日,在新干县农机局组织和指导下,江西省淦舟农机有限公司外展了具有旋耕功能的新式机耕船性能试验,成效显著。伴随着发动机隆隆响声,农机手驾驶新式机耕船,在农田中忙碌地进行试验性作业。  相似文献   

14.
机耕船是中国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一项卓有成效的发明,是一种较好的水田动力机械。本文简述了机耕船的发明、试验、研究、改进、生产和推广的过程及其应用的现状,总结了机耕船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15.
机耕船犁耕时总体动力学若干问题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耕船是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水田动力机械。本文通过对机耕船的实践过程,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公式的推导,试图从定性的阶段向定量阶段的发展作一初步尝试。通过机耕船的主要作业项目——犁耕的纵向平面内总体受力状态的分析,建立力和力矩平衡方程式,对方程式诸力和力矩作了较全面地阐述。对船体行驶阻力、驱动轮滚动阻力、犁的阻力建立了解析式或半经验公式。对行驶阻力的测定以及船体支承反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给予了阐明。从已建立的公式,计算诸力及力的作用点位置之值,可以较全面地解释机耕船的若干现象。文章列举了几种机耕船的总体参数,通过在湖田和浅泥脚田犁耕时,船体支承反力合力作用点位置的计算,分析比较了总体设计参数相互关系的若干特点。文章还阐述了要使机耕船获得一定牵引力的同时,尽量减小机耕船行驶阻力的重要途径。考虑到机耕船一机多用,提出了对整机总体布置以及总体参数选取一些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传统的劳作也逐渐被先进的劳动生产方式替代,机耕船的制造厂家在考虑如何将机耕船进行高智能性、高工作效率的升级,实现无人驾驶。对机耕船障碍检测和避障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选用基于OpenCV的BM和SGBM算法来实现双目立体匹配测距,通过实验对比两种算法的实际测距效果,BM和SGBM算法测距数据误差分别控制在0.867%和1.23%以内;通过构建样本库训练分类器,得到稳定的障碍物识别模型;选取人工势场法作为研究的基础,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势场法,使机耕船顺利跳出局部极小值点,顺利避开了障碍物抵达目标终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机耕船的理论和整机参数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刊登在这里以期引起讨论。各地在机耕船的理论研究和设计试制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本刊希望各地的同志们根据自己的工作,围绕机耕船的理论、设计、试验等方面的问题加以总结、交流经验。同时,欢迎就这些问题开展争鸣。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在福建省建阳市窗口镇首先推广的石首12型简易机耕船,目前已在该市崇乡掀起石首简易机耕船热,有近20户农户自愿选择这种机型从事机耕作业。简易机耕船从事水田机耕作业,有如下几点优势:①成功地实现长期困扰农户的机械化稻草还田,达到提高土壤肥效的目的;②因为是船式,所以水田泥脚相对不深,拓展了机耕面积;③能实现烂泥田双圆盘犁机犁,分解插秧前为两道工序,优先占领机耕市场,又能实现用组合耙一道工序机耕插秧;④机手操作舒适,乘坐驾驶相对于净而不易劳累;⑤在我省水田耕作机械中,简易机耕船耕作有速度快,功效高的…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推广机耕船,提高机耕船的性能和质量,提高“三化”程度,简化机型和统一图纸,为专业化生产做好准备,加速水田机械化,一机部于4月20~25日在湖北省洪湖县召开了南方机耕船经验交流会。与会代表互相交流了经验,观看了来自南方13个省、市、自治区29台样机的田间表演,一致认为湖北-12、湖北-6、湖北-12简易型、湘农-5等四种机型的性能较好,可作为目前推荐机型以满足各省生产急需,发动机分别采用统一的S195、X195和175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深入贯彻落实,广西省农机总量持续增长,服务领域逐渐拓宽,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而机耕船作为农机具之一,经历了简单到复杂的综合利用过程,具有操作简便,作业效率高,价格低廉等优点。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机耕船的在广西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机耕船对应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