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正>1苗期病害的症状识别1.1猝倒病子叶出土前发病,可引起烂种、烂芽,子叶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发病,在靠近床土表面的茎基部初生水浸状病斑,迅速扩大变黄褐色,以后逐渐绕茎一周,幼茎缢缩成线状,使幼苗失去支撑力而倒伏,一拔即断。折断的幼苗往往是子叶尚未萎蔫,短期仍保持绿色(区别于青枯病),湿度大时,病部生出棉絮状的白色菌丝。发现病苗后,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引起成片幼苗死亡。1.2立枯病  相似文献   

2.
李平  刘玲 《蔬菜》2000,(3):25-25
一、蔬菜苗期常见病害蔬菜幼苗生长较弱,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而死苗,给生产上带来很大的麻烦。蔬菜苗期常见的病害大致有以下几种。1猝倒病幼苗出土前染病引起烂种,出苗后发病,茎基部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绕茎1周,后变软,表皮脱落,病部缢缩,茎呈线状。...  相似文献   

3.
黄瓜苗期主要病害,为真菌性病害,保护地育苗期最为常见,特别是在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时发病严重,可造成烂种、烂芽及幼苗猝倒,该病约占幼苗死亡率的80%左右。1发病症状种子萌芽后至幼苗未出土前受害,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幼苗受害,茎基部呈现水渍状黄色病斑,后为黄褐色,缢缩呈线状,倒伏,幼苗一拔就断,病害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4.
《吉林蔬菜》2010,(3):17-17
症状:茄子德巴利腐霉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前期,种子发芽后和出土前后均可染病。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或烂芽;出土后3片真叶前染病主要发生在茄苗茎基部,初现水浸状黄褐色病斑,后迅速扩展,病部缢缩成线状,往往在子叶尚未凋萎时,幼苗便折倒贴伏在地面上,故称猝倒病。苗床上猝倒病多零星发病,形成发病区以后迅速向四周扩展,形成一片一片的猝倒,  相似文献   

5.
<正>1猝倒病1.1症状:春季温度较低且多湿易发此病。瓜苗出土前染病,造成胚茎和子叶腐败而死。出土后,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斑,褐色、凹陷并缢缩,子叶萎蔫,幼苗倒  相似文献   

6.
《吉林蔬菜》2010,(3):42-42
症状:茄子德巴利腐霉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前期,种子发芽后和出土前后均可染病。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或烂芽;出土后3片真叶前染病主要发生在茄苗茎基部,初现水浸状黄褐色病斑,后迅速扩展,病部缢缩成线状,往往在子叶尚未凋萎时,幼苗便折倒贴伏在地面上,故称猝倒病。苗床上猝倒病多零星发病,形成发病区以后迅速向四周扩展,形成一片一片的猝倒,生产上头一天还长的挺好,  相似文献   

7.
1 猝倒病 1.1 症状:春季温度较低且多湿易发此病。瓜苗出土前染病,造成胚茎和子叶腐败而死。出土后,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斑,褐色,凹陷并缢缩,子叶萎蔫,幼苗倒伏枯死,湿度大时病斑处长出霉状物。  相似文献   

8.
甜瓜口感好、香味浓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也为瓜农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但在栽培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苗期病害,给甜瓜的生产带来损失,降低了瓜农的收益,掌握相关病害的发病条件和症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防治失去的高收益的关键。1猝倒病猝倒病常见症状有烂种、死苗、猝倒。烂种是播种后,在其尚未萌发或刚发芽时就遭病菌侵染,造成腐烂死亡。死苗是种子萌发抽出胚茎或子叶的秧苗,在尚未出土前就遭病菌侵染而死亡。猝倒是秧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病菌侵染,茎基部出现水渍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秧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  相似文献   

9.
由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引起的瓜类幼苗死苗的发病规律基本相同,病菌多在幼苗出土前侵染,苗龄愈小发病愈重。带菌量较多的菜园土和温室土发病较重。低温、高湿或中湿、弱光照、土壤偏碱、播种时盖土过深是真菌性死苗发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果树苗木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在果树育苗过程中,立枯病时有发生。其症状是:种子发芽前出现烂种,不出土的种子和幼芽腐烂死亡;在幼苗出土后1个月内,茎部没有木质化时,近土表层lcm深根颈部呈水渍状暗色病斑,绕茎扩展后,病部收缩成线状,地上部退色萎蔫,很快从缢...  相似文献   

11.
苗木立枯病也称淬倒病,是苗圃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病害流行常常缺苗断垄,成片死亡。 一、症状 苗木立枯病按其发病的时期和症状,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1.土中腐烂型:种子或幼苗在未出土前即遭到病菌的侵染而腐烂,在苗床上表现为成片缺苗。这种类型常发生在土壤潮湿、低温、播种较深的苗床内。 2.摔倒型:幼苗出土后,木质化以前,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凹陷,幼苗很快倒伏。拔起病苗,多在近土表处断裂,随后根全部腐烂。这种类型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1个月内。 3.立枯病:幼苗木质化以后,先自根茎部变色腐烂,然后根部腐烂,茎叶枯黄致死。幼苗罹病后不倒…  相似文献   

12.
<正>1猝倒病1.1症状及发病特点苗期发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病害发展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前幼苗即猝倒,拔出后接触病部的表面极易脱落,在子叶下发病的幼  相似文献   

13.
正1症状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状,后变成黄褐色枯缩为线状,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致幼苗贴伏地面,有时瓜苗出土胚轴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变褐枯死。该菌侵染果实引致绵腐病。初现水渍状斑点,后迅速扩大呈黄褐色水渍状大病斑,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最后整个果实腐烂。果实发病多始于脐部,也有的从伤口侵入在其附近开始腐烂。2防治技术2.1农业防治2.1.1选用耐低温弱光、早熟品种。育苗床必要时更新床土施用  相似文献   

14.
辣椒苗期猝倒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荫初 《中国辣椒》2003,3(1):13-13
辣椒猝倒病俗称“卡脖子”、“小脚”,是一种土壤传病害,也是辣椒早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为害重且蔓延快,在种子发芽至出土前表现为烂种、烂芽;种芽出土后危害真叶展开前的幼苗及1~2片真叶的小苗。幼苗发病时,病苗基部像开水烫过一样,呈水渍状、腐烂,后变黄褐缢缩,地上部分因失去支撑力而倒伏。  相似文献   

15.
刘琳 《北方园艺》2003,(6):16-17
大棚春番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灰霉病、晚疫病、病毒病、枯萎病、脐腐病等。分别在苗床期、幼苗期、成株期造成严重为害 ,而病毒病、晚疫病为毁灭性病害 ,可造成大面积绝收。番茄病害种类多而复杂 ,防治技术要求高 ,应根据各地病害的发生情况 ,采用农业防治为主 ,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1 病害的识别1.1 猝倒病常见症状有烂种、死苗和猝倒三种。烂种就是播种后 ,种子未萌发或刚发芽时受病菌侵染 ,造成种子腐烂。种子萌发抽出胚芽或子叶 ,未出土受病菌侵染 ,子叶在土中腐烂叫死苗。猝倒是幼苗出土后 ,茎基部或幼茎的…  相似文献   

16.
<正>1症状该病常因植株生育年龄和发育阶段不同症状略有变化。生产上把樱桃番茄播种在带菌的土壤中,种子因受猝倒病菌侵染而不能萌发,变软呈糊状,后来为褐色或皱缩,最后解体。发芽后的种子受害,最初侵染点表现为水浸状褐变,扩展后受害细胞崩溃,不久就死去,上述两种侵染都发生在出土前,称作出苗前猝倒或烂种。土壤中发生的种子病大家是看不到的,只能从缺苗上判断是猝倒。出土幼苗的猝倒病发生在根部或土面上幼苗茎  相似文献   

17.
春季育蔬菜苗常发生死苗现象,其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①病害死苗主要由于播种前苗床、营养土未消毒;菜苗出土后没及时喷药杀菌;以及苗床温、湿度管理不当等,引起猝倒病、立枯病发生。防治措施:a.苗床及营养土消毒。按每m2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与适量半干细土混匀,均匀撒于畦面,翻土拌匀后播种。配制营养土时,每m3营养土中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g,充分混匀后填装营养钵。b.加强苗床管理。幼苗80%出土后,喷施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杀菌防病,以后每隔7~10天喷施一…  相似文献   

18.
各种蔬菜苗期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猝倒病、立枯病、沤根等。一、1.猝倒病:①症状:主要危害未出土或刚出土的幼苗;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斑块。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在果树育苗过程中,立枯病时有发生,并有发生严重的趋势。立枯病又叫猝倒病、根腐病,为害多种果树幼苗,轻者影响幼苗的成活率,严重时致全部死亡。一、为害症状:种子发芽前出现烂种,不出土的种子和幼芽腐烂死亡;在幼苗出土后一个月内,茎部没有木质化时,近土表层1cm深根颈部呈水渍状暗色病斑,绕茎扩展后,病部收缩成线状,地上部退色萎蔫,很快从缢缩处折断倒伏,所以叫猝倒病。  相似文献   

20.
李权 《吉林蔬菜》2002,(6):26-26
1 莱苗猝倒病 (1)症状:从种子发芽到 幼苗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 烂芽。出土不久的幼苗最易发 病,茎基部出现水渍状黄褐色 病斑,绕茎扩展1周后病部缢 缩成线状,表皮脱落,使幼苗 虽依然青绿却已折倒,故称为 猝倒病。最后,病苗腐烂或干 枯。苗床湿度高时,病苗或临 近土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 菌丝体。 (2)防治方法:①严格选 择营养土,采用新法育苗:要 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排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