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小孢子霉菌病与疥癣病的区别家兔小孢子霉菌病与疥癣有很多相似之处,生产中由于不易区分而造成重大损失。根据笔者经验,它们的主要区别点在于:1.1发生部位不同小孢子真菌性皮炎主要发生在体表的无毛和少毛区,如眼圈、鼻端、嘴唇、外阴、肛门、乳房等部位皮肤;而疥癣多先发生在脚趾部和外耳道,然后感染至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2.
猪对热的耐受力差,长时间在烈日照射下,就会发生日射病,而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则易引起热射病。日射病和热射病通常称为中暑,猪中暑主要发生在炎热的夏季,猪过度疲劳,特别是长途运输、追赶以及猪舍狭小、圈猪过多、通风不好而影响体温散发,均能促进发病。  相似文献   

3.
1 H7N9禽流感来袭,重创上半年肉鸡养殖 2013年3月底爆发了H7N9禽流感事件,截至8月15日,已确诊135例45人死亡,距上次2009年H5N1禽流感爆发时隔4年.与2009年H5N1禽流感相比,这次H7N9禽流感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本次禽流感主要集中爆发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然后开始向全国多个地区蔓延,而2009年H5N1禽流感主要发生在西部偏远地区新疆、西藏、青海等自治区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二是此次禽流感主要发生在主销区而不是主产区,而2009年H5N1禽流感既未发生在主销区,又未发生在主产区;三是此次禽流感并未发生在上游养殖环节,而发生在下游活禽交易市场的屠宰零售环节,而2009年H5N1禽流感既发生在养殖场,也发生在活禽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4.
一看发生时间。鱼池发生药害 ,多与农田施药、鱼池施肥和工厂排污有关。因此 ,在作物生产季节、病虫害流行期间和鱼病发生高峰时发生药害较多。发生药害后 ,死鱼随时都可发生。而泛塘死鱼 ,一般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 ,特别是低气压的闷热天气以及连续阴雨的天气 ,最容易发生 ,而且大多出现在半夜到清晨这段时间。鱼池的水越肥 ,鱼越密 ,泛塘程度也越严重。二看鱼类表现。发生药害的鱼池 ,鱼类浮头不太明显 ,其症状因毒物的不同有所区别 :有的表现为行动迟缓、麻痹 ,体色慢慢变黑 ,最后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 ;有的表现为窜游、颤抖、跳跃、挣扎 ,…  相似文献   

5.
猪感冒也称为猪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受到寒冷刺激而导致的一种急性全身性疾病,主要症状是上呼吸道黏膜发炎。该病是猪的常见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风寒感冒主要在气候寒冷的季节发生,即晚秋、寒冬、早春易发,而风热感冒主要在春夏季节发生。感冒通常具有1~3天的潜伏期,病程持续时间较短,往往经过1~2周的对症治疗就能够彻底康复。个别症状严重的病猪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而继发引起肺炎,会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6.
一、流行特点 本病以蚊子的叮咬为媒介而传播,已知三带喙库蚊是重要的传播媒介,所以,本病的发生有严格的流行环节和传播方式,呈季节性发生。每年在天气炎热的6-9月发生最多,随着天气转凉,蚊子减少,则呈散发,而隐性感染者居多,不论有无症状,只在感染初期(病毒血症阶段)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7.
啄癖在雏鸡群、中雏鸡和成鸡群中都有发生,而雏鸡群和中雏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在密集饲养和笼养条件下容易发生。 一 遗传因素 某些品种在遗传育种上着重选择产蛋多的性状,而产蛋多导致雌激素分泌多,易产生啄肛。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都是由于感染病毒而发生的肠道传染病,二者具有非常相似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哺乳仔猪患病后,主要特征都是发生呕吐、水样腹泻以及机体明显脱水,且10日龄以下仔猪的病死率较高,而成年猪较少死亡。这两种疫病往往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基本不会发生,且任何品种、各个年龄、不同性别的猪都容易感染发病。现概述以上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给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冉龙萍  陈绍雄 《四川蚕业》2005,33(4):18-18,17
桑蓟马,又名“举尾虫”、缨翅目、蓟马科,在我国的许多蚕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而在我县大规模发生桑蓟马尚属首次,现将其发生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病因 本病是由于乳多泡病毒感染而发生,是发生在皮肤、黏膜上的一种疣.通常是个体发生,但也有群发的报道.一般认为由于与病牛的接触和皮肤的擦伤而使病毒侵入牛体而引起感染,也有由于使用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而传播.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养猪生产的高度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生猪的咬尾现象普遍增加,而采用传统方法养猪,实行户外饲养和铺垫草的圈舍一般很少发生咬尾现象。生猪咬尾行为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有:烦躁、生长缓慢、因感染而发生瘫痪和死亡、影响胴体质量,有时只能废弃。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控制,特别在早期断奶的猪群更容易发生,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根据资料统计,发生这种恶癖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下降26.4%。  相似文献   

12.
本病因成年梅花公鹿在配种期性欲亢进,高度兴奋致使脑血管充血、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疾病。在实际工作中每年于配种期都有因激情而发生死亡现象,由于激情现象而发生的公鹿病俗称激情病。  相似文献   

13.
肉牛支原体肺炎是由于感染牛支原体而发生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生坏死性肺炎,病牛临床上表现出体温升高、间歇性咳嗽、气喘以及关节炎等。该病的发生不呈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更易发生。通常是小于3月龄的犊牛易发,病死率高;而成年牛通常呈隐性感染,只有轻微症状或者不表现出症状。随着近年来肉牛异地育肥模式逐渐扩大,导致牛群中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应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14.
坏死杆菌病是各种家畜都能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的特征是患病动物受伤的皮肤、皮下组织或消化道粘膜发生坏死,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本病在我国主要发生于羊、牛、猪和马。1发生和流行病原体坏死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及动物的粪便中,抵抗力较弱,一般消毒药均能很快将其杀死。此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尤其在西北广大牧区,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它对羊只发展及军马培育等危害很大。羊、牛、猪、马最易感,通过损伤皮肤或粘膜而感染。本病多见于雨季,长期在潮湿、泥泞地区放牧,在崎岖道路和荆棘丛生处行走,或圈棚潮湿、拥挤、互相践踏,都易造成皮肤的损伤而发生感染。坏死杆菌经外伤侵入机体后,在局部发育繁殖,使局部组织发炎、坏死。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可能与异性抗原、异常抗原或变化的自身抗原注入机体有关。当自身抗原在毒素、化学物质、病毒和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蛋白水解性破坏而变化时,常常发生自身免疫病。机体对释出的细胞内抗原没有耐受性也可能发生本病。这往往在使用常用的细菌或体细胞性抗原免疫时发生。许多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内的变化,出现无性繁殖系、平时不出现的淋巴细胞而产生。产生免疫反应的病原作用通过以补体或淋巴细胞为媒介的抗体依赖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媒介的直接细  相似文献   

16.
羊传染性脓疱病也称为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羊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为羊口疮,是由于感染羊传染性脓疱病毒而发生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在全世界任何养羊国家都能够发生。该病主要特征是唇、口腔黏膜以及局部皮肤出现红疹、脓疱、溃疡、结痂,由于通常在口唇附近发生病变,对采食饲草、饲料和吮吸乳汁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增重缓慢。如果对该病没有及时采取治疗,会由于机体衰竭或者继发引起肺炎等疾病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7.
最近,南京、成都等地因牛奶过剩而出现了将牛奶倒掉的事.我知道,这样的事如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他们也多次发生过),无论是我们的经济学专家还是一般的"革命同志",都会把它叫做"经济危机".即便是小面积、个别地方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也不会说人家这是"极端事件",而只说是"发生小面积经济危机";而人家自己呢,对自己会"发生经济危机"也更是从不讳言.  相似文献   

18.
<正>生猪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猪群咬架(含咬尾)现象,尤其是在生长速度快而饲养管理跟不上的瘦肉型猪群更容易发生,往往引起伤口发炎、溃烂,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传统养殖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猪属于群居动物,嗅觉十分发达,群序不同时发生咬架较为普遍,而忽视猪群病理或饲料等饲养管理方面的问题。据统计,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咬架频次要比传统养殖高60%以上,为什么高密度和集约化  相似文献   

19.
张仁其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6):125-125,127
猪食道阻塞,根据阻塞物的性质,大小和位置而异,临床处理各不相同,从2010~2012年本人先后对4例猪食道阻塞的诊断、治疗、体会如下。1病因及临床表现本病是消化系统少发病,但在目前少数吃泔脚的猪有发生此病,有骨头、肉皮、年糕、整土豆、萝卜块等不经加工的、打碎和煮熟就倒在猪槽里面,使猪在饥饿时抢食中而发生。  相似文献   

20.
1小孢子霉菌病与疥癣病的区别家兔小孢子霉菌病与疥癣有很多相似之处,生产中一些人难以区分而造成重大损失。根据笔者经验,它们的主要区别点在于:1.1部位不同小孢子真菌性皮炎主要发生在体表的无毛和少毛区,如眼圈、鼻端、嘴唇、外阴、肛门、乳房等;而疥癣多先发生在脚趾部和外耳道,后感染至身体的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