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是猪—沼—竹种养循环模式。荣昌区9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采取"雨污分流—干清分离—干粪堆码—沼气无害化处理—管网还土还林"模式处理畜禽养殖场粪污,畜禽粪便处理率达到95%以上。按照"1头猪1亩竹"比例建设种养循环基地0.08万hm~2,实现养殖、种植环节节本增收1200万元。二是林下循环经济模式。利用1万hm~2麻竹林,年种植姬菇、双胞菇、鲍鱼菇、竹荪等食用菌426.8万袋,年产值5148万元;在林下养殖土鸡94万只、生态鹅10万只,年产值6070万元;在林下种植牧草发展奶牛1600  相似文献   

2.
<正>一是农业设施"强基"工程。年内建成高标准农田0.1万hm2,累计投入2200万元。开工建设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专项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2013年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2039万元。二是扶贫开发"惠民"工程。完成13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工作,实施每村50万元的奖补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对全区16名建卡贫困户大学新生按3000元/人标准进行救助,共发放救助金48000元。三是产业结构"提升"工程。积极引进油橄榄种植项目,计划发展油橄榄种植0.33万hm2,优化提  相似文献   

3.
正一是产业带动。围绕"4+3+X"特色农业体系,为3.54万户落实2 000元/户产业发展资金,累计培育油橄榄、中药材、烟叶等产业1.057万公顷。二是信贷撬动。采取金融扶贫+特色产业、金融扶贫+乡村旅游等模式,为1.1万户建卡贫困户发放扶贫信贷5.31亿元。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22件"民生实事",其中过半涉及农村。实施一年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山坪塘整治、通村公路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农村"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条件加快发改善,农民生活更上一层楼。"23.9万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是市委、市政府22件民生实事中的头等大事。去年,共安排落实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资金37.7亿元,签订搬迁协议23.9万人,超出年度目标19.5%,下达搬迁计划19.9万人,完成搬迁安置17.6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业》2012,(7):53
一是出台农村"三权"抵押融资"1+12"系列文件。二是举办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现场发放仪式2场,放款11户、196万元,召开以邮亭等6个中心镇为中心的"三权"抵押融资片区座谈会8次。三是争取大足农行、农商行等5家银行综合授信20亿元,与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9年底,从1995年开始的遵义市"长治"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32亿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887.85 km2,治理小流域220条,对提高项目区土地生产力、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项目区年减少土壤流失量100.74万t、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4 734.93万m3、增加经济收入7 723.50万元、增加粮食产量490.10万kg,在监督执法、建后管护和助推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介绍了主要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7.
《南方农业》2011,(6):47
一是科技创意,提升农业科技支撑水平。自主创新研发的"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新技术"、"油菜宽行免耕直播高产新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累计增产油菜籽1473吨,节本增收1403万元;累计增产稻谷7148。二是品牌创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三品"基地110万亩,占全区种植业面积的70%;无公害养殖基地规模达到1050万头(只);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2个,绿色食品认证16个,  相似文献   

8.
“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陕西省洛川县"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财务分析方法,对模式整个周期进行了经济评价,并与非模式户的产出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拥有0.33hm2苹果园的模式户年投入1.16万元,比非模式户少600元;年均纯收入为7571元,比非模式户增加2445元;模式户产投比为1.66,比非模式户增加16.2%.财务分析表明,模式户净现值为4.86万元,内部收益率为73.2%,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67年;年均净现值为5927元,比非模式户高1891元."果-畜-沼-窖-草"五配套模式户收益显著优于非模式户,"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是经济效益好、财务可行的项目.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共新修水平梯田3.50万hm2,修筑和改造生产道路508.05 km。项目区每年可增产粮食6 749.56万kg,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1 474.252万元,人均增收593元。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经过3年的实施,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显著: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9.2%,580 km2的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土地得到了整治;建成了高标准综合配套的坡改梯工程7 123 hm2,新增保护耕地面积27 370 hm2,增加灌溉面积13 364 hm2,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粮食总产量比治理前增加6.1%;农业总产值由治理前的13.16亿元提高到17.67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1 076元上升到1 369元,农村贫困人口由治理前的13.74万人减少到10.02万人;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了社会进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抓好"珠治"工程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南方农业》2011,(4):36
65万吨、13.6亿元!重庆潼南县"2011蔬菜采购会"一天"卖"了这么多菜!同时还签约10个农业项目,涉及金额7.6亿元。据了解,这个昔日国家级贫困县而今的"西部绿色菜都"潼南,走出了一条"以菜富民、以菜兴县"的发展新路。眼下,潼南县正在全力做好"四道菜":一是  相似文献   

12.
《南方农业》2012,(5):29
一是银花产业"一马当先"。银花基地面积累计达30.1万亩,"两山两盖"四大优势产区已经形成。成立银花专业合作社36家,银花龙头企业19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7家。鲜花产量3万吨以上,实现花农直接经济收入3亿元以上。二是土鸡产业"快马加鞭"。今年预计出栏土鸡1500万只,实现养殖总收入6亿元以上。建成土鸡精深加工企业1家,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 ,“九五”期间 ,全省建设当家地 8 33万hm2 ,新增产粮食 9375万kg ;发展经济林 4 5万hm2 ,新增经济收入6 75亿元 ,治理区的农民每人每年平均增加收入 5 0~ 80元 ;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4 5万处 ,减少泥沙下泄 4987万t ;营造水保林 30 1万hm2 ,种草 9 93万h  相似文献   

14.
以生态经济学的视角,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等对甘肃省“长治”工程实施后的效益价值进行了估算,并以货币的价值形式测评。测评结果表明:项目区年土壤保持的总价值为99 794.35万元,涵养水源总价值为22 554万元,碳贮量总价值是905 058万元,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明显,投入产出的比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影响。面对这种不利形势,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重庆市上下重农支农扶农的氛围更加浓厚,特色效益农业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升。农民收入增长"12.8%":腰包更实了2013年,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32元,比上年人均增收949元,增长12.8%,高出城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重庆市石柱县立足供销合作和农民合作,紧紧围绕"3+7"特色产业(即辣椒、中药材、兔子3个主导产业和莼菜、冷水鱼等7个高效特色产业),构建农民合作社、农业行业协会和供销合作组织三张网,融合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营销打造农业产业链,提升特色效益农业产加销能力,推动了全县农业提质增量、转型升级。2013年,全县农民合作社实现销售总额5.2亿元,供销合作市场交易额实现13.9亿元,黄水供销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百强基层社,悦崃辣椒专业合作社等4个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农业局获悉,2015年北京市75%的种猪、85%的蛋种鸡、60%的父母代肉种鸡、95%的奶牛良种精液销往外埠,全年销售种猪31万头、种禽1500万只、奶牛良种精液300万剂,实现畜禽种业收入约23亿元。北京畜牧产业已不再依靠简单的肉制品交易,而是从"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转型,向科技含量更高的良种繁育迈进。北京奶牛中心种公牛站坐落在延庆妫水河畔、海坨山下。国内外专家称这里是"名牛花园",不单单是因为环境美,  相似文献   

18.
《南方农业》2013,(6):40
从"空壳村"到如今集体净收益达30万元,短短3年多时间,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大河村村域经济就实现了"华丽转身"。近日,记者在该村采访时,当地农民感慨地说:"是紫色农业让我们村富了起来。"大河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全村1070户2805人,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玉米等。怎样才能让村里富起  相似文献   

19.
目前,重庆市南川区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关键时期。该区在"三农"财政投入的支持下,农村经济总量增速快,2013年农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46.31%,年均增长13.53%;农业总产值比2010年增长46.89%,年均增长13.68%;农民人均纯收入3年年均增长16.7%,接连跨越6000元、8000元,达到938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5∶1缩小到2.6∶1。同时,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扶贫效益不断提升,生态农业园区建设跃上新台阶。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三农"投入机制,完善财政资金管理体制;增加"三农"科技的资金注入;加快扶持农业小企业发展;加强延长产业链条投入;加大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投入"等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互联网+百色芒果"跑出加速度。近日,记者从百色市举行的芒果宣传推介活动总结会中获悉,6月20日至8月6日,百色芒果网络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据了解,由于电商销路畅通,百色芒果产地平均销售价格约为6.5元/kg,比去年同期上扬17%左右。近年来,为做大做强做优百色芒果产业,百色市提出"百万亩芒果"工程,芒果种植面积已超过6.67万hm~2,到今年年底预计突破7.33万hm~2。芒果已经成为百色助农增收第一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