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笔者积蔬菜和花卉无土栽培研究与实践经验,建议读者注意下述问题,可能是有益的。一、忌用尿素无土栽培属无菌或少菌状态栽培,因此在基本营养液中不允许添进尿素。尿素为人工无机合成的有机肥料,不宜混进无机营养液中做氮源。近代实用营养液配方无一应用尿素。若把尿素添进无机营养液中,会使一些有害细菌和微生物从尿素中得到有效的碳源,快速繁殖,引起污染。尿素在营养液中浓  相似文献   

2.
陆地上生长的植物(以下简称陆生植物,包括旱生植物和中生植物)在营养液中培育(水培),即成为辨证的“两栖植物”。目前广为流行的水培形式,是将植物根系直接栽在由电脑定时间隙控制流动的无机营养液中,这样根系既能吸收全部所需矿质营养,又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氧气,因而呼吸作用旺盛,产量大增,无土栽培至此真正进入实用阶段。在这里,有机生命(陆生植物)与无机矿质营养(水培)这一  相似文献   

3.
1.配制营养液将市售无土栽培营养液用水按规定倍数稀释。一般可用“梅花”、“金月”、“玄武”等无土栽培营养液。若自己配制,可用下列配方:①大量元素:硝酸钾3克,硝酸钙5克,硫酸镁3克,磷酸铵2克,硫酸钾1克,磷酸二氢钾1克。  相似文献   

4.
不同磷钙元素水平番茄营养液中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从营养液中直接提取微生物总DNA,并用细菌16S rDNA 特异性引物进行PCR 扩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克隆和测序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不同磷钙元素水平番茄营养液中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元素水平的番茄营养液,均有相似的条带,只是亮度上有些差异。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元素水平营养液中的细菌DGGE条带均有变化。对照DGGE的条带分布相对均匀,而其它样品的DGGE条带分布多不均匀。测序结果表明,番茄营养液中的细菌类群主要包括:Proteobacteria(Alpha,Beta,Gamma和Unclassified),Bacteroidetes和Gram Positive Bacteria。  相似文献   

5.
活体微生物农药批量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启发 《茶业通报》2003,25(1):22-22
正当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绿色”壁垒频频冲击时,一种以昆虫病毒为主的“活体微生物农药”日前被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实现批量生产,这标志着我国茶叶出口农药残留超标难题将迎刃而解。这种最新研制的“活体微生物农药”被命名为“武大绿洲茶园”,是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中一项生物高新技术成果。它是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创导使用的最有毒力和最安全的昆虫杆状病毒与其它微生物复合而成。农残超标已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的“瓶颈”。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病毒研究所和湖北武…  相似文献   

6.
农村有些农民法律常识懂得不多,喜欢按自己的“道德规范”行事,殊不知,一些在他们看来天经地义、似乎合情合理的行为却往往与法律背道而驰,在不经意间触犯了法律。下面列举一些农村常见的法律误区,给农民朋友们提个醒。  相似文献   

7.
很多农民朋友喜欢用速杀并且让害虫“死光光”的农药,一些广告也如此诱导。中国农科院植保专家、研究员郑斐能提醒农民朋友:一袋烟的工夫就让害虫“死光光”的农药不一定是好药,它会诱发害虫的抗药性,农药使用量也将增加;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不容忽视。他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家乐必须立足农村资源农家乐的经营主体应该是从事农耕职业的农民,而且必须是基于农村和农家资源。越是纯农村和农家,越是需要扶持和发展农家乐。这是因为远离城市的纯农村,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与土地打交道,一生就生活在这片天地下,保留着  相似文献   

9.
我家住在山村里,常常与种庄稼干农活打交道。但我喜欢种花。过去种一些草木花卉,而种木本花卉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可我喜欢读报。1984年我订阅了各种科技报刊几十种。随后我从中筛选了适合农  相似文献   

10.
《种子世界》2005,(2):19-19
采用“量体裁衣”、“终身服务”的措施,即从产品设计开始,深入目标市场调查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的诸多影响因素,生产对路适销的产品,供应目标顾客。比如:海尔在四川发现农民用洗衣机洗地瓜,就设计出一种大水管洗衣机;在贵州农村发现农民喜欢彩壳电视就设计出五颜六色的“探路者”号;看到小集镇的孩子“一天一身泥”就设计出“小小神童”洗衣机。  相似文献   

11.
2003年,59岁的山东省莱州市葡萄研究所所长单洪友,虽然农民出身,但也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葡萄专家。他利用自己的葡萄试验基地,研究葡萄生长规律,理论联系实践,苦心钻研,迄今已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他热情为农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成为山东省葡萄技术传播的“专家”。“嫁接”财富1944年,单洪友出生在山东省莱州市苗家镇前单村,在一个十分贫穷的农家里长大成人。在40岁以前,像大部分农民一样,单洪友一家没能够改变所处的贫穷状况。单洪友自小爱好园艺,学生时代就喜欢做杏子嫁接桃子、梨树嫁接苹果等试验。正是这个爱好,成了他致富的开始。一次…  相似文献   

12.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的土壤,而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栽培。无土栽培最大的优点是省工省事且不污染环境,尤其适宜家庭莳养花卉。无土栽培大体上分为人工配制基质栽培和水培两大类。基质无土栽培法 基质主要选用珍珠岩、蛭石和炉渣,可以按比例混合或单独使用,浇灌营养液,日常管理与盆栽花卉相同,不同的是盆土改用基质,用营养液代替浇水和施肥。营养液水培法 叠分法 根据盆栽花卉植株大小,选用相当的水培花盆。花盆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像蒸锅一样,上层栽植物,盆底为筛孔状,下层放营养液。栽植时部分根进入营养液,另一部分根在营养液外面,以便吸收空气,进行呼吸。水培初期每1至2周添加一次清水和营养液,25至30天全部更换一次营养液。  相似文献   

13.
<正>工作之余,我发现很多同行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尽管从事农资基层销售工作,但与农民打交道的机会却很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渠道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接触,即使经常在零售店处碰到前来购药的农民,交流也很少,或者都是几句老套的话,一年下来到田间地头的次数也寥寥可数。因此,尽管来自农村,出身农民家庭,从事农资销售工作,但对于农民的了解和需求变化,对于田地、作物和具体病虫害,对于农民的种  相似文献   

14.
种子生产是以有生命的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的,最基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种子生产是有生命物质的再生。它不仅与活的植物打交道,而且与复杂的自然环境打交道。种子生产离不开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更离不开土地、阳光、水分和养料等环境条件,所以种子生产不论其具体形成如何,总是人类、自然环境和植物三者相互作用的,从而成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的整体。具体来说,种子生产有  相似文献   

15.
10多年来各地正式出版的众多花卉书籍中,有不少直接附有“朱士吾营养液”配方。但遗憾的是各地作者朋友在引用或刊印中往往发生严重错误(未经本人校阅),如有的将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_2EDTA)从配方中悉数删去。而实际上螯合剂的运用正是近代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它可防止微量金属元素氧化,特别是防止形成铁氧化物而影响植物生长和  相似文献   

16.
巍峨的太行山上,一位农民种花种树出了名,人们称他是“太行山上的‘米丘林’”。他,就是山西省长子县良坪村园艺科技户王保山。他今年五十多岁。从小喜欢花草,酷爱绘画。但真正使他踌躇满志,春风得意,施展才华的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业人口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三农”问题目前集中体现在农民增收难,农民增收难的直接原因在于农业人口素质偏低,使得农业、农民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盆景无土栽培的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盆景无土栽培比花卉无土栽培,相对来讲要容易得多。盆景树种耐寒抗暑力强,生命力特旺,耐粗放,不象鲜切花栽培管理要求很严。盆景无土栽培方法可参阅1986年《中国花卉盆景》笔者撰写的“室内植物无土栽培”连载讲座。 2.营养液浓度以稀淡为原则,必须应用离子平衡吸收的营养液,这是栽培关键。  相似文献   

19.
谢泽胜 《种子科技》2001,19(5):275-276
“重合同 ,守信用”对一个企业而言 ,是一笔很重要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推动器 ,是创建名牌企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 ,攸县种子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积极开展“重合同 ,守信用”活动 ,坚持向农民供应“放心种”,连续 10年无索赔事故 ,有效地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现已成为广大农民和同行业信得过的种子企业。我们深深体会到 ,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出台的新形势下 ,开展“重合同 ,守信用”活动 ,已成为企业自身的迫切需要。 2 0 0 0年 ,公司共签订各类书面合同 90份 ,金额 10 2 6.8万元 ,履约率 10 0 % ;制种 65…  相似文献   

20.
“绿源生”是山东六和农牧科技园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它主要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构成,有促进土壤和农作物自身系统中的微生物群体向有益微生物转化的功效,从而抑制有害菌的滋生与蔓延。本试验旨在探明“绿源生”制剂的不同使用方法对西芹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