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麦 18号是新乡市农科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 C5/新乡 3577) F3d1×豫麦 69号.  相似文献   

2.
国审特抗寒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2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麦21是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的特抗寒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偃展1号,新麦9号.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4.  相似文献   

3.
新麦18号小麦2003~2005年连续3年被农业部专家组推荐为优质强筋小麦主推品种。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推荐品种。对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不同播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上,新麦18号最佳播期在10月5~15日。  相似文献   

4.
新麦20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和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合作,用高产、抗病、早熟、多穗型亲本偃展1号为母本,超高产、多抗、中早熟小麦品种温麦6号为父本杂交,F1种子进行离子束照射处理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早熟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麦2007012),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60364.7).  相似文献   

5.
以品质及抗药性鉴定和河南省试区产量分析为依据,综述了新麦30(新麦2119)的特征与高产栽培技术。新麦30是以新麦11为母本、周麦16号为父本杂交[1],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早熟品种,具有丰产、耐旱、抗寒、灌浆速度较快、后期根系活力强等特征,高感赤霉病,适于黄淮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结合此特征特性,总结出新麦30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有效种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审小麦新麦19号,是由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培育、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早熟特抗寒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陈辉 《种子》2014,(4):108-109
阜麦8号是安徽省阜阳市农科院于1999年以小偃9403为母本,漯麦4号为父本,采用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2011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麦2011008),2011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110599.0)。阜麦8号不仅高产稳产,而且广适,抗倒伏,是高产乃至超高产育种上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规范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地加快临麦9号的推广,研究制定了临麦9号高产栽培技术,规范了临麦9号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以及种子处理、耕作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该品种适宜山东省中高肥水、旱肥地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济儒麦 22 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3 年以小麦新品系 11J86 为母本、山农紫麦 1 号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广适、抗逆黑小麦新品种。 2022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26032 。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藜麦新品种青藜1号的特征特性、田间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生产注意事项等。为藜麦产业的发展及藜麦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