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个降解纤维素的复合菌剂对秸秆堆肥催腐熟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环境中分离得到降解纤维素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将其制成具有协同作用的降解纤维素复合菌剂,研究其应用于秸秆堆肥的催腐熟效果。分别就堆肥的温度、含水率、pH值、全碳、全氮含量、粗灰分、粗纤维含量、微生物数量、耗氧速率、种子发芽率等指标进行研究。各项指标分别在堆肥的发热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和保温阶段呈较规律的变化规律,综合评定各指标可知,加入该菌剂的秸秆堆肥的腐熟时间和同期腐熟程度都较对照秸秆堆肥的快和强。由此可得,该菌剂具有对秸秆堆肥的催腐熟能力,为解决秸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接菌剂对牛粪条垛式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微生物菌剂WSC、SS为接种剂,接种到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基质的条垛式堆肥中,测定了堆肥过程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C/N和GI研究两接种对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两种微生物菌剂均可促进了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接种微生物菌剂WSC的效果明显。接种微生物菌剂的2个处理C/N下降、GI值上升速度均明显快于CK,加快了堆肥腐熟进程,其中接种微生物菌剂WSC的处理效果好于接种微生物菌剂SS的处理。表明向堆肥中接种微生物菌剂WSC和SS可解决一定低温环境条件下堆肥不能腐熟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禽粪好氧堆肥发酵高温阶段微生物的分离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禽粪好氧堆肥发酵高温阶段微生物数量趋势及其对堆料中主要有害物质的降解作用进行了研究。微生物数量趋势排序为细菌>放线菌>霉菌。各类微生物降解情况为:淀粉类主要由细菌降解,放线菌次之,霉菌无效;蛋白类也主要是细菌降解,放线菌和霉菌均有一定作用;填充料秸秆中的纤维素类降解主要是放线菌和霉菌,细菌并未表现出效果。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是常见的农业废物之一,也是农业废物的重要部分,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纤维素,由于木质素成分和微生物特性较为复杂,分解有难度,影响了腐殖质的转化,导致堆肥质量不高的状况。本文首先对农业废物堆肥腐殖化处理技术及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就木质素降解与堆肥腐殖质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类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微生物特性对堆肥腐殖化的影响,从而为加速堆肥腐熟度,提高农业废物堆肥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不同堆制时期的中药渣堆肥样品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并对8种纤维素降解酶基因进行荧光定量RT-PCR分析,以解析中药渣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纤维素降解酶基因表达丰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中药渣堆肥过程中,不同堆制时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不同,并且不同处理间的群落结构也存在差异.对样品中微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6.
生物表面活性剂混合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秸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堆肥,施入不同种类的生物菌剂,研究接种复合菌剂对堆肥中微生物量与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分解菌显著改善了真菌数量,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起主要作用:添加一定量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纤维素分解菌不会起到抑制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纤维素分解菌的活性,生物表面活性剂优秀的表面活性改善了...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的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的作用效果,以废弃的农田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接种不同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进行室外露天堆肥,分析了温度、含水率、p H、碳氮比(C/N )、水溶性碳和种子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 ,GI)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堆体温度保持在50℃以上的时间均超过7 d ,其中L组分纤维素降解菌的堆肥处理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达77.46%,而对照组仅有14.28%;当最佳温度为50~52℃,湿度在70%~80%时,秸秆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周期为33 d。  相似文献   

8.
秸秆堆肥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然而这些秸秆并没有被合理应用,甚至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利用微生物对秸秆进行堆肥降解是秸秆科学再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具有无污染、成本低、条件温和、改善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等特点。堆肥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和酶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堆肥的效率,对秸秆堆肥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及堆肥条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秸秆堆肥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场废水堆肥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秸秆为载体与猪场废水联合堆肥,进行不同通风方式(鼓风、翻堆、鼓风 翻堆)及添加猪粪水和猪粪水厌氧消化液的对比试验,对堆肥过程中主要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变化作了动态监测,同时分析了堆肥过程中相关降解酶的活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研究猪场废水堆肥化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变化幅度最大,霉菌次之,酵母菌较少,而放线菌很少。纤维素酶活性在堆肥初期增加,然后逐渐降低;脲酶活性前期较低,在70d后迅速上升;过氧化氢酶活性初期较高,随后迅速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由于堆肥条件及添加原料不同,不同处理的微生物数量和降解酶活性变化趋势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堆肥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及变化趋势和降解酶活性变化都与传统堆肥方式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废水的不断添加所带来的原料持续供应和高湿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堆肥过程中,禽畜粪便熟化是一个温度不断变化的过程,当堆肥温度低于或高于微生物菌群的最适温度时,微生物产酶效率低下甚至不产酶,导致禽畜粪便堆肥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解效率较低,费时较长。研究开发了一种复合菌剂,发酵菌剂按体积比1.5∶1.5∶1∶1∶1∶1取里氏木霉、假单孢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烟曲霉、嗜热液化芽孢杆菌的培养液共30L,混合成复合菌剂,并将其应用于堆肥降解禽畜粪便纤维素。复合菌剂中各菌种的最适产酶温度与堆肥发酵不同阶段温度相对应,可以在堆肥过程中不同发酵温度阶段都能持续产酶,促进禽畜粪便中纤维素的分解。添加菌剂后可提前提高禽畜粪便发酵堆肥纤维素酶活性的水平及其峰值,缩短堆肥发酵时间,对堆肥的适应性及腐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制备出促进稻草堆肥化过程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方法]分别从腐熟堆肥、腐熟污泥、土壤中筛选到纯种菌。这些菌包括霉菌、真菌、放线菌和细菌等,并且含有纤维素降解菌、固氮菌和除臭菌3种功能菌,将其组合成2种菌剂,编号为z1和G1。在自制的堆肥装置中,将z1与G1菌剂应用于猪粪和稻草的混合好氧堆肥,并与市售菌剂进行对比,测定堆肥的不同阶段中物料的温度、含水率、pH、有机碳、全氮、总磷、总钾含量。[结果]自制的2种菌剂和市售菌剂应用于堆肥后,堆肥温度在第5天均达50℃以上,堆肥11d后与G1菌和市售菌剂相比,添加z1菌的堆料含水率下降到38%,氮含量稳定在1.37%,有机质含量下降到21.7%,磷和钾含量分别为1.81%、O.62%,堆肥过程臭味明显减少,且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它对稻草的降解能力较好。[结论]以z1菌剂作为高效堆肥复合微生物菌剂。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秸秆腐解过程的影响,采用发酵罐处理方法,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链霉菌接种对小麦秸秆腐解过程温度、含水量、pH、C/N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M)处理可以加速堆体温度的升高,整个过程中接种(+M)处理比不接种(-M)处理高12.93%。整个堆肥过程含水率呈下降趋势,但接种(+M)处理使得堆体含水量提高。在堆腐前期(12d),接种处理的pH大于不接种处理。整个堆腐过程接种(+M)处理总的C/N为213.71,而不接种(-M)处理为284.03。接种(+M)处理可以提高堆体的电导率,在堆腐第15天时,接种(+M)处理的电导率达到最大值,而且整个过程接种处理的电导率均高于不接种处理。可见,接种链霉菌可以影响堆体的理化性质,从而加速堆腐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适用于青海地区油菜秸秆纤维素降解的菌株,提高当地油菜秸秆堆肥的效果,从青海省西宁市北山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纤维素降解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其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为25.35 U·mL-1,外切-β-葡聚糖酶活为22.33 U·mL-1,滤纸酶活为20.58 U·mL-1...  相似文献   

14.
猪粪添加稻草对高温堆肥腐熟进程及物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粪和水稻秸秆为材料,采用发酵槽内堆置,分别设置低量秸秆、高量秸秆和纯猪粪三个处理,分析堆肥33天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纤维素类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堆肥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水稻秸秆对堆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量秸秆堆肥处理的升温速率最佳,纯猪粪处理的水分散失率大于其他两个处理。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p H值为8.46-8.66,电导率稳定在1.4-2.4 ms/cm,E4/E6降至3.12-3.37,堆肥达到了腐熟;高量秸秆处理的(终点C/N)/(初始C/N)介于0.53-0.72,其堆肥效果较好、腐熟程度较高。各处理堆肥产品的全磷含量均有提高;纯猪粪处理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总降解率均高于其他两个处理。整体来说,添加高量秸秆处理腐熟速度较快,且效果较好,这可为猪粪快速资源化利用和猪粪堆肥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组复合菌发酵秸秆的理化效应及饲喂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培养及动物饲喂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粉经复合菌发酵后的变化及对鸡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经一组复合微生物发酵后,电镜显示秸秆细胞壁结构受到破坏,原来致密、有序的组织结构被打乱,形成了大量的空洞。秸秆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下降了26.36%,43.30%和26.96%,粗蛋白提高了60.41%。动物饲喂实验表明,可以替代10%的原混合饲料,说明农作物秸秆经复合微生物发酵后,秸秆中与木质素交连在一起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游离出来,增加了细胞壁及胞内容物与微生物酶的接触机会,提高了农作物秸秆生物降解效率,提高了秸秆的营养价值,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6.
5种微生物发酵剂对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玉米秸秆单一发酵的微生物菌剂,以不加菌剂为对照,研究了添加5种微生物菌剂对粉碎的玉米秸秆的发酵腐熟效果和发酵过程中堆料温度、体积、营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添加外源微生物菌剂能有效加快发酵过程并显著影响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添加"金宝贝"和"满园春"菌剂促进发酵的效果较好。5种处理中"金宝贝"和"满园春"升温速度最快,50℃高温持续时间可长达5 d之久,且体积下降百分比多,营养释放量高;有机物速腐剂和青岛龙力发酵剂的发酵效果一般;HM发酵基的效果较差。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发酵至30天时异味消失,体积下降明显,且表层出现大量菌丝,基本腐熟。5种处理全氮与碱解氮含量变化正好相反:全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速效氮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对照升温缓慢,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VT菌剂接种堆肥的作用效果及生物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鸡粪、麦秸高温好氧堆肥,对接种VT菌剂与空白处理堆肥过程进行物理化性质、微生物指标分析比较,研究接种VT菌剂对堆肥过程的影响,并在玉米、青菜、花卉进行肥效试验,分析堆肥效果。结果表明:在堆肥降温阶段接种VT菌比空白处理温度下降缓慢,接种处理温度高于空白的温度;接种处理比空白处理的C/N值降幅大;在堆肥中接种处理的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均比空白多,真菌数量差别不大,并且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均比空白的高,接种能使堆肥中微生物数量增多及活动强度增大;在玉米和油菜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上,接种处理略好于空白堆肥处理;同时接种比空白处理的花卉观赏性强。因此,接种VT菌剂可促进堆肥有机物质分解及利用,有效杀灭病原菌,加快堆肥腐熟,提高堆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低温条件下猪粪堆肥过程营养元素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加入自行研制的低温发酵剂,以猪粪为堆料、玉米秸秆为调理剂、自然发酵为对照,研究了低温环境下猪粪堆肥过程中温度和氮、磷、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发酵剂在低温环境下能有效加快堆肥进程并显著影响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加发酵剂(处理A、B、C)的温度高于55℃以上时间分别为13、11、12d,均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标准。3种处理全氮与速效氮含量变化正好相反:全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速效氮含量先增加后下降,二者主要变化阶段集中在堆肥的0~20d,与发酵高温期基本一致。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由于受到低温环境温度限制,升温缓慢、生物活动弱、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农业废弃物堆肥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稻秆、猪粪和蘑菇渣为主要原料进行好氧高温堆肥,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pH、有机质、纤维素、木质素、种子发芽指数(GI)、微生物数量以及养分含量相关指标,研究了接种绿色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TAB处理)和拟茎点霉B3、绿色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PTAB处理)对稻秆-猪粪-蘑菇渣堆肥腐熟进程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自然堆肥过程中堆体最高温度为53℃,高温分解时间仅4 d,GI最高为93.00%,有机质最高降低了32.85%。TAB和PTAB处理在第2天后进入高温分解期,持续时间分别为5和7 d,最高温度分别达到59、65℃。堆肥结束时,TAB和PTAB处理的GI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了3和13个百分点,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了8.73%和23.58%。TAB和PTAB处理能显著提高堆肥产品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升堆肥产品品质。[结论]综合比较堆肥腐熟效果和产品品质,PTAB处理对稻秆猪粪的腐熟效果好于TAB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