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国际大豆加工利用会议于1990年6月25—29日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共269人,其中国外代表123人,国内代表116人。会议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JAAS),中国农业科学院(CAAS)、美国国际大豆组织(INTSOY)、日本农林渔业研究委员会秘书处(JAFFECS)、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ⅡTA)和中国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SRIFFI)联合发起和主持。 会议分学术交流(大会学术交流报告、墙报和参观两部份,共交流学术论文82篇,墙报展出论文32篇。代表们共同研讨了当前发展中国家和部份发达国家的大豆加工利用技术.及加强传统豆制食品的机械设备现代化、也注意到在今后发展大豆食品时应尊重各国、地区的饮食习惯,保存传统豆制品的风味特点等问题。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中国大豆加工设备、豆制品加工厂和各种大豆制品展览。我国丰富的大豆制品引起了代表们的极大兴趣。 这次会议,与会各国对大豆加工综合利用技术、产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及大豆生产进行了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各国科学家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欧洲大豆协作网会议于1988年9月6日—9日在瑞士洛桑(Lausanne)召开。参加会议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名代表。FAO总主任首次邀请黑龙江省农科院和吉林省农科院参加会议(吉林省农科院因故未出席会议)。会议宗旨是总结1985—1988年欧洲大豆协作网工作,制定1988—1992年科研规化及选举协作网新协调机构。 会议分学术交流(大会学术报告和墙报两部分)和参观Changins-Nyon联邦农业研究所两部分。大会交流15篇学术论文(其中科学交流7篇,各国大豆生产和研究报  相似文献   

3.
第六届世界大豆研究会简况及主产国家大豆生产状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 会议简况世界大豆研究会议是世界大豆科学家的集会,每五年召开一次。1974年召开了第一届会议。本次会议于1999年8月3日至7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由伊利诺大学承办。为总结本世纪大豆工业发展成就,会议扩大为99全球大豆论坛。出席会议的代表达1809人,有61个国家派员参加,其中从事大豆研究的科学家约500人。会议收到邀请论文98篇,自由投稿论文487篇,还有大批论文以墙报形式展示。同时举办了涉及大豆加工、生产、机械、医药、信息等方面的展览。11 论文内容论文涉及的领域包括生物技术、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作物管理、土壤与肥料管理…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8月26~29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全国18个省(区)市199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王连铮理事长代表第五届理事会作工作总结报告。他充分肯定了4年来我国大豆科研、生产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发展南方红黄壤大豆生产,抗旱大豆品种的选育与栽培,北方重迎茬大豆的生物障碍及防治以及生物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等。他希望全国大豆科研工作者继续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第二,学术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2O7篇,涉及大豆生产、种质资源、遗传…  相似文献   

5.
第七届国际油菜会议栽培论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七届国际油菜会议1987年5月在波兰的波兹南城举行,参加会议的共33个国家,700多名代表,交流论文345篇。其中油菜栽培方面论文76篇,16篇在大会宣读,60篇以墙报形式发表。从这些论文的内容可以看出,世界油菜生产仍在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栽培技术措施也有新的突破。现将论文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世界油菜生产情况 由于油菜产品的多种用途和在作物轮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世界棉花研究大会于1998年9月6~12日在希腊雅典召开。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共632名代表参加了本世纪末国际棉花届召开的最后一次盛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世界棉花研究的新前沿。会议主要议程包括: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墙报展示)和大会...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在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召开了垦区大豆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暨大豆科学技术讨论会,会议于1985年6月15日—17日,共进行了8天。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垦区各国营农牧场及其基层生产队、各管理局、科研所(站)、总局各单位、农垦科学院大豆研究室等单位的大豆科学研究人员和大豆生产管理人员共80余人。《大豆科学》编辑部、《北大荒农业》编辑部也都派员参加了这次垦区大豆科学工作者的盛会。  相似文献   

8.
国家科技部在哈尔滨市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作为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我们通过紧张而有序的总结、研讨、交流、综合,会议达得了预期的效果。共有来自国家有关部门、5省区科委、各专题承担单位的113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20位同志作了大会发言和学术交流,共收到论文报告29篇,经过专家评议其中15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这次会议准备的很充分,开的非常成功。一、我国农业进入新的阶段,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新阶段的战略性任务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终于摆脱了农产品短…  相似文献   

9.
全国油菜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12月22—25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3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农业部科技司瞿宁康、马晋辉同志到会指导,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油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后利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会议共交流论文147篇,其中遗传育种54篇,栽培生理45篇,土壤、营养和施肥11篇,植物保护18篇,生物化学与产品加工19篇。有40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其  相似文献   

10.
王坤波 《中国棉花》2005,32(9):14-15
各位代表: 我现在代表中国棉花学会理事会和本次年会承办单位,就本次年会的工作做一总结.大会按照预定计划于8月8日正式开始,到会人员共312名,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美国和印度的4位代表,来源之广泛是中国棉花学会历次会议最大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大豆科技界最高级别的盛会--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于8月11-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的2176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创造了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参会人数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2.
世界第三届大豆研究大会(WSRCⅢ)情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代表出席世界大豆研究大会是第一次,共有农牧渔业部代表8位、黑龙江省8位、商业部4位、中国科学院1位、教育部1位,合计12位。会议於1984年8月12日至17日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举行。我国出席这届大会的还有已在美国的访问学者,以及台湾省派出的代表数人。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2日至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海外的27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往届会议相比,本次会议的参会人数创造了新的记录,来源更加广泛,不仅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大豆科技工作者,而且有从事大豆科技推广、种子管理和经营的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常设委员会主席、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教授Gary Ablett博士应邀参会并做学术报告。会议期间,Ablett博士还与大豆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讨论了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的筹备事宜。  相似文献   

14.
第二届国际菜用大豆会议简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国际菜用大豆会议 (SecondInternationalVegetableSoybeanConference)于 2 0 0 1年 8月 10日至 12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附近的塔科马科城举行。与会的 78位代表分别来自 15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 ,约半数与会者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盖钧镒教授 (会议计划委员会成员 )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的韩天富研究员分别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国台湾有 10人参会 ,分别来自亚洲蔬菜研究开发中心 (AVRDC)、高雄区农业改良场、台南区农业改良场和亚细亚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会议期间 ,先后有 6位代表做了大会报告 ,30位代表在分组会议上发言 ,讨论了世界菜用大豆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历史和现状 ,交流了在菜用大豆遗传、育种、种质资源、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品质分析、加工利用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盖钧镒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毛豆生产的历史》的大会报告 ;宋达博士 (SundarShanmugasunatam ,AVRDC)及其他几位台湾学者分别在大会及分组会议上报告了国际采用大豆研究现状和台湾...  相似文献   

15.
由农牧渔业部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召开的“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质量”协作、研讨会,于1984年11月6—11日在湖北省宜昌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教育、技术推广和生产主管部门的代表共86人。会上共收到典型材料和学术论文43篇,有11位茶叶技术推广项目示范县(区)的代表,汇报了一年来茶叶技术推广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执行情况;有9位专家,就如何进行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叶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还有更多的代表,围绕上述问题,在分组讨论中,交流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茶叶学会于3月8—9日在杭州召开一九七九年年会,参加的会员共93人。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李联标、市科协秘书长楼雪钦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年会首先开展了学术交流。这次共收到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和调查研究报告共24篇,在大会上宣读的有10篇。这些论文和科技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于1989年11月3日—7日在贵阳市举行了第四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179人,收到论文182篇,论文集6册。理事长王金陵教授在会上做了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四年来大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和筹备了本届大会。 在全体会议上,有6位专家就贵州省大豆生产和研究;大豆高产栽培;大豆根瘤菌研究进展;国际大豆贸易以及大豆育种新进展和第四届世界大豆研究会议情况做了交流。会议分品种资源,高产与品质育种,植保与抗病育种,栽培、生理和加工四个组交流了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第二次会议,于1983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长白山宾馆举行(第一次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俄尔班那市的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内举行)。我国参加会议的代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山西、安徽、湖北、湖南等軒个省(市)59人,连同工作人员共约多100多人。向大会交付论文为60篇。其中在大会上宣读的为43篇。美国参加人数为27人,宣读论文17篇。经中关双方商定,会  相似文献   

19.
各位代表:我现在代表中国棉花学会理事会和本次年会承办单位,就本次年会的工作做一总结。大会按照预定计划于8月8日正式开始,到会人员共312名,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美国和印度的4位代表,来源之广泛是中国棉花学会历次会议最大的。本次会议适逢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棉所)搬迁典礼,到会代表应邀参加了搬迁典礼仪式。中棉所所部从原来白璧镇南郊的农村搬迁到安阳市开发区,科研试验基地也同时搬迁到交通方便的我所原东场,实现了战略转移,新所部和基地条件大有改观。今天下午,会议代表应邀参观了中棉所新老所部和基地,看到了中棉所…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2日至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海外的27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参会单位共93个,其中大学26个,研究所67个。与往届会议相比,本次会议的参会人数创造了新的记录,来源更加广泛,不仅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大豆科研工作者,而且还有从事大豆科技推广、种子管理和经营的技术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会前编印了《第八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共收录摘要228篇,涉及的作者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