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国内豆粕价格在全球大豆丰产压力以及猪链球菌、禽流感等疫情打击的影响下,全年低位波动,油厂开工率普遍较低。另外,外资企业加大了对国内油厂的收购力度,大豆压榨行业进一步整合,这些都对国内豆粕市场造成了深远影响。12005年回顾1.1供求状况1.1.1进口2005年,国内大豆进口总量预计达到2659万t,同比增长31.4%,创历史新高(图1)。1-11月国内共进口豆粕12.6万t,同比增长155%,主要进口国仍为印度。图12000-2005年大豆年度进口量对比2005年,我国大豆月度进口量同比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4-8月,单月进口数量超过去年同期50%以上。各月进…  相似文献   

2.
杨卫路 《饲料广角》2000,(21):4-4,2
预测豆粕进口量是一个难题,因为大豆含85%的豆粕,进口大豆数量将直接制约豆粕的进口量,从近年来进口的实际情况看也是如此。但相对于大豆来说,豆粕是消费的最终产品,所以豆粕的实际消费量则是决定进口数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进口豆粕又受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影响,如果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市场,消费部门将压缩豆粕消费量并转而采用其他替代商品。因此,制约豆粕进口的主要因素一是大豆进口量,二是价格,三是消费变动与需求弹性。分析豆粕问题,必须考虑到大豆和豆油,而且这种预测只能是有条件的预测。现将5年内的情况预测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豆粕市场变化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世界大豆丰产,我国养殖业持续不景气,出现了国内豆粕市场价格一度下滑的局面,有关方面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于进口豆粕的冲击,要求国家尽快采取措施,限制豆粕进口。这里笔者拟结合近年我国的豆粕市场变化情况谈几点浅见,供参考。 1 近年来我国豆粕市场的供需情况 在1995年以前,我国是豆粕的净出口国,最多年份出口豆粕接近200Mt。那时,由于我国规模化养殖业和饲料工业起步不久,国内豆粕需求相对较小,而当时国际市场上豆粕价格坚挺,使国内以大豆为原料的油脂加工厂一时数量猛增,尤以东北地区为甚,大豆加工能力远远超出国内的需求量。东北三省既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也成了豆粕的主要产地,而豆粕的主要消费却是东南沿海地区。这样一个时期全国每年豆粕产销量在500Mt左右,国内豆粕市场呈现了北方生产,南方消费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商情     
我国豆粕市场涨势已趋明显据悉,目前影响国内豆粕价格的因素有两点:大豆政策和市场供求。一、大豆政策1、“转基因条例”的出台最终目的在于控制进口大豆以激活国产大豆市场,进口大豆只作为国产大豆的补充,因此国产大豆俏销和价格上涨,豆粕相对豆油而言价格变化自可不言而喻。2、进口油配额的发放已经引起油价的大幅下跌,569万吨油的配额已经远远超过往年的进口总量,大豆涨价油  相似文献   

5.
市场纵横     
豆粕振荡寻底从政策方面来看,豆粕进口受增殖税政策的影响,进口成本过高,进口豆粕无优势,影响不了国内豆粕行情;大豆进口只有3%的关税,无其他边境措施,国内大豆市场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价格和供求直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同时,中国的产量、需求直接影响国际市场。影响当前国内豆粕行情的因素主要是大豆供应量、市场豆粕需求和油品市场的销售情况。一.世界大豆产量变化情况1999/2000年度的世界大豆产量为1.568万吨,2000/2001年度的世界大豆产量预计达1.696亿吨,净增1280万吨,其中主要是美国和阿根廷扩大种植面积的结果。二.我国…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九月份以来,备受人们关注和无所适从的莫过于豆粕的价格问题。豆粕的价格是指挥棒,它的涨跌关联到其它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并直接影响养殖成本,因此豆粕价格成为业界的焦点。1豆粕的市场影响因素1.1禽流感抑制需求,今年大豆进口预计减一百万吨因为担心禽流感的影响,中国企业最近已连续取消来自美国的大豆进口的船只。中国粮食贸易公司的一位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今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将比预计减少约100万t,原计划进口数量为850万t,现在估计只有750万t左右。进口数量的缩减直接会影响国内豆粕市场的供应,紧张局面短期内不会缓解。1.2…  相似文献   

7.
《畜牧市场》2004,(5):14-14
近期,中国豆粕价格走势紧随外盘行情波动,市场基本没有明显的方向。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5月份南美进口大豆的大量到货,国内豆粕价格将日显压力,预计后市中国豆粕价格将在高位震荡但下跌空间有  相似文献   

8.
王军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3):50-50
笔者认为,近期大豆豆粕稳中有降,全国平均价格239.4美元/吨,比10月初下降5.3%;近期豆粕反复震荡,然后下降,将影响菜粕、棉粕价格下跌。1.市场传言12月20日之前,至少会有180万吨美国大豆抵达中国,其中也有部分南美大豆,由于进口的大豆大部分已经由国内压榨商购买,豆粕供应将继续增加,价格持续低迷。2.由于豆粕和棉粕、菜粕可替代性强,西北新疆等棉籽加工量增加导致棉粕市场供应量增加;前期部分水产饲料厂家已经收购囤积一定数量菜粕,为明年的鱼饲料。市场豆粕价格下跌,使国内菜粕的销售数量下降。3.…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虽然我国还未加入WTO,但由于国内大豆供给在总体上严重不足,已经形成大量进口大豆的趋势。今后大豆进口量的多少、价格的高低,仍主要由国内市场的供求变化决定,与“入世”的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 入世后,我国大豆进口关税不会超过3%,豆粕关税不超过5%,大豆和豆粕将取消进口配额和出口补贴;豆油进口关税将由目前的12%降到2004年9%。豆油的进口配额2000年为170万吨,到2004年增加到330万吨,这些条款对国内大豆市场影响是很小的。目前我国大豆进口关税为3%,进口豆粕为5%,并没有实际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出口销售报告令人失望且基价水平趋于疲软 ,3月4日收盘时大豆类产品期货价格下跌。大豆、豆粕、豆油的出口销售已连续第二周呈不良态势。对市场 (特别是豆油期货 )构成压力的因素还包括1月底豆油库存数字的上调。尽管出口进度有所放慢 ,美国大豆供货量还是在3月1日降到了1976—1977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今年大豆出口量可能会降到许多分析人士预测的水平以下 ,未来6个月里压榨量的迅速下降可能仍难以避免。美国可能会进口豆粕和豆油 ,但进口的数量恐怕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 ,豆粕及豆油的价格可能会继续上升。3月大豆期货价格下跌$3…  相似文献   

11.
李科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5):27-28
豆粕是市场波动较为频繁的品种。由于涉及到加工领域和饲料、饲养行业,并且和食用油市场也有较多的联系,因此豆粕的需求和供给都具有相对较大的弹性。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豆粕的市场价格经常出现波动,豆粕的加工和贸易往往具有较大的风险,当然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正确地把握豆粕市场的脉搏将会 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一我国豆粕产量的变化及供求状况分析   1豆粕总产量的变化   在 90年代前期,随着国内豆油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和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豆压榨数量快速增长,豆粕产量每年都在显著增加。 1990年,…  相似文献   

12.
《吉林畜牧兽医》2003,(12):68-68
目前,受新大豆不断上市和季节性需求减少等诸多因素影响,国内豆粕市场结束前期相对稳定的运行态势,其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分析影响近期国内豆粕市场价格走势的因素,我们不难看出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仍占主导,具体分析如下:1供给方面1.1原料大豆供应增加,豆粕市场压力逐渐显现。近期粮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引起国家领导的密切关注,为抑制粮价的快速上涨,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增加粮油市场供给量以平抑粮价,在大豆方面,国家质检局加快了美国大豆的质检证书的发放进度,并加大发放数量,从而造成美国大豆的装运数量出现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签订的…  相似文献   

13.
李洲 《畜牧市场》2005,(11):46-46
10月,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平稳,北半球大豆丰产,国内豆粕需求低迷,美国出口恢复情况不明,进口大豆数量低于预期,国际运费上涨,市场暗流汹涌。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以下四方面将决定11 月的大豆市场走势: 一、国产大豆即将上市,大型油厂开秤在即。随着我国新豆上市速度的加快,市场季节性压力开始显现。目前,收购主体  相似文献   

14.
汇易消息,目前湖北地区部分油厂已开始预售新菜粕,其预售价在1400元/吨左右。据悉目前销售甚佳。最难以捉摸的应是粕市了,新菜粕的大量上市定会使得菜粕价格下行,但跌幅多少还要看后期豆粕走势。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完税成本较低者在4000~4100元/吨,5月份在4100~4200元/吨,短期内高企的进口大豆成本以及暂时性的豆源紧张使得5月上旬之前国内豆粕市场仍较为乐观,但市场观望气氛浓郁,短期内成交不佳。5月上旬过后由于南美大豆批量到港,国内豆粕市场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将趋于下跌。预计其对菜粕的价格走势影响较大。据了解,因今年气…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初豆粕受国内大豆紧俏和豆油滞销的影响,价格呈直线、大幅上涨.由于国产豆粕供不应求,开始大量组织豆粕进口,使我国由豆粕的出口国转而成为进口大国,1996年进口豆粕达265万吨,比1995年增加68%,其价格也从年初的2150元/吨涨至3080元/吨.1大豆生产形势大豆是豆粕的生产原料,1990年以前我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90年代,由于国家在“粮豆之争”中优先发展高产作物——玉米的政策,使1995年大豆较玉米少产出71.1元/亩,挫伤了大豆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逐年下降.见表1.  相似文献   

16.
据分析人士预计,9月中旬豆粕价将趋于平稳,随着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在9月下旬之后出现减少,豆粕价格将再次上扬。8月初至今,我国进口大豆靠港卸货总量已达37~40船,其中包括7月下旬运达并于8月初靠港卸货的部分进口大豆,卸货总量估计已经达到205~220万t。在9月份,预计进口大豆到港总量将达到200~220万t,其中大部分将在9月20日之前靠港。由于8、9两月进口大豆实际到港卸货总量达到400~420万t,即使豆粕需求在这2个月之内出现季节性增长,进口大豆供给量的增加仍将推动豆粕价格呈现缓慢下跌态势。从9月下旬开始,南美大豆运达我国的数量将大幅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也日渐增多,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养殖热情,饲料加工业也随着蓬勃发展起来,作为饲料原料的豆粕供不应求,使大豆需求数量增大,价格上涨;但去年国内大豆产量与96年持平,而国际上大豆增产,去年我国进口豆粕340万吨,是进口数量最多的一年,保证了豆粕的充足供应,缓解了豆粕供需矛盾,同时由于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也为大豆的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使供求关系有所改善。今年年初,大豆进口势头不减,豆粕价格猛跌。专家预计,今年豆粕价格平稳,可能受供需关系影响,价格将有小幅上涨。豆…  相似文献   

18.
张诚 《饲料广角》2014,(4):14-15
<正>2013年中国豆粕市场走势跌宕起伏,虽然南美和美国大豆产量均较2012年大幅增加,但在南美港口阻塞和美国夏季干旱炒作的影响下,中国大豆供应市场依然处于偏紧格局,进口价格居高不下,造成油厂豆粕生产成本较高;同时,豆油市场在库存较高和需求低迷的影响下,现货价格大幅下跌,间接造成油厂对豆粕现货挺价意愿增强,支撑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居高不下。整体来看,2013年国内豆粕现货均价4 093元/t,同比上涨400元/t或10.85%。预计2014年国内  相似文献   

19.
<正>1豆粕市场总体情况1.1进口大豆2014年、2015年1-9月年国内累计进口大豆分别为7140万吨、5965万吨。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726万吨,比上月减少52万吨,但同比增长了44%。9月份大豆进口成本进一步下降,到口岸价格为416美元/吨,同比下降141美元/吨。大豆平均到岸价格437美元/吨,同比149美元/吨。累计数量同比增加13.10%,进口大豆到港价格同比下降  相似文献   

20.
1 豆粕的基本面情况 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当中,蛋白粕的市场变动将非常大.今年蛋白粕(豆粕)的最低价格在2750元/吨,最高价格达到了3500元/吨以上,波动幅度相当大. 我国豆粕价格的控制与玉米不同.玉米是没有进口也没有出口,虽然今年玉米有一些进口,但是进口数量与我们1.6亿吨的产量相比,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中国玉米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市场.而蛋白粕的价格决定于国际市场,因此在探讨蛋白粕市场价格时要依据供求平衡表等相关资料数据去了解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