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前言本文根据玉米的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份的吸收,阐述了不同阶段所施用的肥料及施肥方法及玉米的水灌和病虫害的防治供大家参考。1玉米种子准备与播种技术1.1种子准备根据玉米种植类型选用品种。春播玉米要求生育期长、单株生产力高、抗病强的品种;夏播玉米要求早熟、矮杆、抗倒伏的品种;套中玉米则要求株型紧凑、幼期耐荫的品种。精选种子:选择纯度、净度、发芽率高的种子,玉米单交种的种子净度应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纯度96%以  相似文献   

2.
山西玉米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根据山西省不同地域的热量资源,≥10℃年积温、无霜期,生产条件,不同玉米品种对生态环境的反应,以及各地对玉米品种的利用状况等,在普查的基础上,参照山西省综合农业区划,以乡镇为单位,将山西全省玉米种植生态区划分为:春播中晚熟区、春播中早熟区、春播早熟区、春播特早熟区、夏播早熟区和夏播中熟区等六个大的种植生态区。研究结果表明:山西全省各地区玉米种植生态区分布呈多样性,一县多个生态区的县占到68.4%,各生态区玉米生产存在明显的差异,各生态区发展玉米生产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长期长短适宜。春玉米多为一年一熟,选生长期约120天的晚熟品种。麦垄套种,在麦收前7~10天套种的要选用中熟品种,生育期100~110天为宜。夏播生育期较短,选择生育期90~95天的早熟或中熟品种为好。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宽厢立体间套种植技术是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进行立体间套种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高的优势,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效益十分显著。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株高中等、抗逆性强的玉米高产品种。对于玉米与马铃薯间套种,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对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间套种,宜选用中熟偏早玉米品种、中晚  相似文献   

5.
特早熟玉米夏播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 和1998 年对特早熟玉米进行了夏播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适宜山西省中北部地区麦茬夏播的玉米品种,生育期为80 ~85d ,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抗大、小斑病和矮花叶病的特性。特早熟玉米同一品种夏播比春播生育期缩短8 ~9d ,杂交种比其亲本( 自交系) 早熟3 ~4d 。夏播时由于温差大,玉米子粒饱满,千粒重高,子粒产量比春播时高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10,(6):58-58
丰黎2008玉米是本公司独家拥有生产经营权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已通过山西、河南、陕西省的审(认)定。 特征特性中早熟品种,夏播生育期95天左右,春播生育期110~127天。株型紧凑,夏播株高245厘米左右,穗位高105厘米左右,果穗中等,穗行数16行,穗粗5.1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7.
一、播前准备及播种技术(一)正确选择优良品种:春播栽培条件下,应选择丰产潜力大的晚熟品种,如豫芝5号、杂交种豫芝9号;麦套芝麻种植方式下,应选择中晚熟品种,如豫芝8号;夏播栽培条件下,应选用早熟品种,如豫芝4号、豫芝11号。  相似文献   

8.
一、夏播大豆栽培技术 1.选用早熟高产品种应选用生育期90天左右的品种,如早熟高产的吉林13号、新品种晋豆15号.  相似文献   

9.
花生属于豆科,落花生属,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只有大力推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才能尽快实现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露地花生的栽培方式有春播及夏播两种,要想取得良好的产量及效益,必须抓好以下技术措施。一、品种的选择及种子处理(一)品种选择由于春播花生生育期长,应选用生育期适宜、抗性好、高产稳产的大花生品种;夏播花生生育期短,应选用早熟丰产的中小果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0.
1、影响大豆生育期的因素 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是指自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生育期是大豆的主要性状之一。它关系着品种的选育、选用和适应区域等。根据大豆生育期的长短可将大豆划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中晚熟、较晚熟、晚熟、极晚熟等7个成熟期类型。极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为75-85天,极晚熟品种为140-150天,上述每一类型间相差10天。黑龙江省春大豆主裁品种多为早熟和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大豆早春加代,种子当年收获后夏季露地播种,可以加快大豆育种进程。分析了3~6月日光温室内光照和温度的变化特点;以不同熟性的2个大豆品种大黑豆(晚熟)和漯豆C3(早熟)为试材,在利用自然光热资源的大型日光温室内,设3月2日、10日、18日、24日和31日5个播期处理,以6月13日夏播为对照,比较了不同播期处理早、晚熟大豆品种的生育期以及加代种子当年播种的出苗情况。结果表明:早春外界温度较低,温室内小环境受温室外大环境的影响表现为空气湿度大,可以采取通风散热、遮阳、补光等措施调节温室内的温度和光照,满足大豆植株的生长。温室春播加代,2个大豆品种出苗所需天数均较夏播长,其中,晚熟品种大黑豆的苗期较夏播缩短,而早熟品种漯豆C3的苗期较夏播延长。3月2日播种处理早熟品种漯豆C3观察到终花,其他播期均一直有花;大黑豆各播期处理均未见终花期。漯豆C3不同播期处理所收获籽粒的出苗率均在72%以上;大黑豆仅前3期播种能收获种子,其加代种子出苗率在20%左右,而后2个播期处理均未收获到有效籽粒。不同大豆育种材料温室加代时,应采取早期人工加温、遮阳、补光、提早播种等措施,以创造适宜大豆加代植株生长的环境条件,增加加代种子量,提高出苗率,提高加代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1.选择正规品牌良种品牌良种具有发芽率高、种子纯度高、售后技术服务周到的优点。尽管同名品种很多,但只有商标受到法律保护。选种时既要看品种名称更要看商标,是保证选对良种的首要步骤。2.根据种植季节选种大白菜的主播季节为秋播,其次为早秋播、春播、夏播。播种茬次要因地制宜,春播选耐抽薹、低温下不易春化的品种,夏播选耐热性好、高温结球性好的品种,早秋播选抗病性好、早熟性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选地选种种植玉米要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夏播玉米要选用早熟、矮秆、抗倒伏的紧凑型优良杂交种,以包衣种子为好,并且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对引进的8个鲜食大豆新品种设置早熟和中晚熟两组进行春播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早熟组引豆9701、青酥2号、青酥4号、青酥5号均比对照95-1增产,但以青酥2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高产稳产,口感佳,可作为我区早春鲜食大豆品种示范推广;中晚熟组浙鲜豆3号比对照台湾75增产,无论鲜荚大小、百荚鲜重、品质均符合加工出口要求,可作为中晚熟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给太原地区麦茬夏播玉米适宜播期和适宜栽培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早、中、晚3个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3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夏玉米生育期从早熟到晚熟表现延长加剧的趋势.品种间、播期间以及品种与播期互作间玉米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品种间表现为‘九玉5号’>‘并单6号’>‘冀承单3号’>‘九玉早熟1号’,播期间表现为6月25日>6月30日>7月5日,播期与品种互作表现为6月25日夏播‘并单6号’产量最高,6月30日夏播‘九玉5号’和7月5日夏播‘九玉早熟1号’品种均可获得较高玉米产量.播期推迟,百粒重减轻,穗行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因此,在太原地区冬小麦收获后,6月25日—7月5日可以选择不同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夏播,早播对实现玉米高产有利,为获得不同播期条件下较高玉米产量必须注重品种熟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提高大豆杂交组合成功率是大豆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选用近年来通过审定的优良大豆品种或选育出的优良品系共33份试材,以夏播为对照,在春季分2期播种,研究了分期春播对大豆有性杂交育种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可以使大豆杂交期错过高温、高湿季节;春季分期播种在延长大豆花期的同时,还可使熟性不同的大豆品种(系)花期相遇,大豆杂交组合成功率较夏播大豆提高5.5个百分点。大豆春季分期播种能够组配出更多优秀的亲本组合,增加杂交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正>大豆属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别名黄豆。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从种植季节看,大豆主要分为春播、夏播。春播大豆一般在4-5月播种,9-10月收获。东北地区等地区均种植一年一季的春播大豆。一、栽培技术1.种子处理培育和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品种,保证为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高产良种,播前进行种子筛选和晾晒。选种时要选粒大饱满、纯度高、不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推进,小麦面积稳中有升,麦茬玉米栽培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但不少农民由于对麦茬玉米优质高产关键栽培技术认识不足,影响了玉米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虞城县的玉米栽培实践,总结出实现麦茬玉米优质高产的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种子是高产的基础,夏播玉米要选用早熟、矮秆、抗倒伏的紧凑型优良杂交品种,以包衣种子为好,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如农大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品豆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573-1576
品豆16系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旱大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山西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 313.0 kg/hm2,比对照晋豆19增产13.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 418.5 kg/hm2,比对照晋豆19增产12.5%。蛋白质含量41.1%,脂肪含量19.82%。主要优点是产量高,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综合抗性好。适合山西省北部春大豆中晚熟区春播和南部夏大豆区夏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实践分析灌云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为灌云县玉米及大豆稳产高产种植提供参考帮助。【方法】选择经国家审定的种植区域包含江苏省内或者江苏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其中夏大豆种植区选用灌豆系列、瑞豆1号、中黄301、齐黄34、徐豆13和徐豆18等,其中春播鲜食大豆可以选用苏新6号、台湾292和苏奎3号等,夏播鲜食大豆可以选用苏豆18号和通豆6号等品种。鲜食玉米可选择苏科糯1505、苏玉糯11号,青贮和籽粒玉米选用江玉898、苏玉29等兼用型品种。以2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为一个完整带,玉米宽窄行种植,窄行为2行玉米,宽行内种植4行大豆的模式进行种植生产。【结果】本次实践种植统计中玉米产量与单独玉米种植所获产量相当,大豆每公顷的多收产量达到1864.2kg,每公顷效益比单作玉米高出6123.84元,增收效益达到39.27%。【结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的创建有效提升了耕地的利用效率,能够更高效的实现对于空间资源、光照资源以及水肥资源的利用,有助于玉米和大豆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