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泽 《绿色科技》2013,(12):9-11
根据济南市1990-2012年气象数据,运用均值、线性倾向估计等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济南气温和降水的季、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近25年平均气温为14.96℃,并以0.153℃/5a的速度下降,与全球气温上升趋势不一致,各季节平均气温变化不一,但整体均呈现下降趋势,降温幅度冬季〉夏季〉秋季〉春季;20多年来其平均降水量为850.58mm,以22.86mm/5a的速率递减,秋季和冬季降水量趋于平衡,春季有明显上升趋势,夏季呈现减少趋势,极值之差为187.2mm。  相似文献   

2.
1 概况1.1 园址 规划中的保定植物园,位于保定市北部,南临黄花沟(保定市北防洪沟),西接韩村北路,北距北外环 500 m左右,总面积为 102.98 hm2。1.2 气候条件 保定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12.3℃,1月平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6-27℃;极端最低气温- 23.7 ℃,极端最高气温 43.7℃,无霜期 170- 214 d,冻土深度 70 mm。 年平均降雨量 550 mm,最大年降雨…  相似文献   

3.
利用呼和浩特市近61年平均气温序列资料,通过描述统计、趋势分析、Mann-Kem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呼和浩特市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4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速度约为0.5℃/10 a,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增温趋势明显加快;冬季升温对全年升温贡献最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气温发生了由冷向暖的突变。  相似文献   

4.
阿城区近50年旱涝、霜冻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哈尔滨市阿城区近50年旱涝气象灾害的基本特征,变化情况,霜冻的初、终霜日数变化及无霜期的变化,从而得出了近50年该地区极端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1)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春旱频率升高;春季异常多水年份主要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特别是七十年代的10年间发生了3次;夏季异常少水年以20世纪末期以来最多,出现了6次。(2)自1961年以来,阿城的霜冻初日以0.478/10年的趋势增长,随着气候增暖的趋势变化缓慢后延,主要受秋季平均气温、秋季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上升变化的影响;霜冻终日以0.829/10年的趋势增长;该区的年平均无霜期为143天,无霜期呈现缓慢减少的趋势,变率为-0.1007。  相似文献   

5.
1沈阳市地理特点沈阳市地处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的中部,位于E 122°25′~123°48′,N 41°11′~43°02′,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7.8℃,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3.1℃,年降水量600~800mm,多集中在7~8月间,无霜期平均为155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6.
双丰林业局地处小兴安岭南坡,呼兰河上中游南岸,东经127°36′—128°27′,北纬46°28′—46°48′,属于低山丘陵地形,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高300—500米,最低159米,最高1429米,平均坡度在10°—15°之间,局部最大坡度可达38°左右。本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湿润季节气候区,春季来的迟缓,风多雨少;夏季短,湿热,降水量多而集中;秋季降温迅速,霜来的早;冬季漫长,寒冷,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1℃左右,最低气温—30℃,极端最低气温(1月中旬)—39~—42℃,最高气温为33℃,极端最高气温(7月中旬—8月中旬)为+38℃。年平均降水量为823毫米。≥10℃的年积温  相似文献   

7.
御道口林场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大兴安岭余脉,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型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0.3℃-0.5℃;冬季严寒,1月份平均气温-21.0℃,极端最低气温-42.9℃,最大冻土层288厘米;全年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达33℃,最高月平均气温17.4℃。无霜期平均81天。土壤类型以沙壤土为主,气候干旱,造林立地条件差。  相似文献   

8.
分析测定不同季节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并分析其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居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细菌数量和总微生物数量在不同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冬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和秋季最小。不同季节放线菌数量的排序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真菌数量在不同季节间差异不大。自冬季开始至第二年秋季,土壤含水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土壤pH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不同季节间差异不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春季最高,夏季和冬季次之,秋季最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以春季最高,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夏季最高,全钾含量以秋季最高。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土壤磷和钾元素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可在春季施肥时适当补充磷肥和钾肥来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9.
根据塞罕坝近40a的实测资料,研究了年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和时空特点。结果表明,年平均温度上升,逐步变暖,主要是冬、春季的气温提高;最高温度呈上升趋势,与北半球、全国夏季气温变凉的趋势相反;最低温度呈上升趋势,但升高与降低波动较大,变化趋势与北半球、全国冬季变暖的趋势基本一致,冷暖阶段性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文冠果开花生物学特性几个问题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文冠果在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开花多,座果少,故有“千花一果”之说。为提高文冠果的座果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进行有效的杂交育种,观察研究其花的生物学特性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少。我们于1978—1980年开展了此项试验。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观察地点及土壤气候条件观察地点是在内蒙古通辽县文冠果林场进行的。该场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5—6℃,1月份平均气温-13°至-18℃,7月份平均气温24℃,极端最低气温-34.7℃,极端最高气温39.5℃。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蒸发量达1800毫米。  相似文献   

11.
哲里木盟位于东经119°15′—123°45′,北纬42°15′—46°30′。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20—1340米。大致可区划为北部山区、南部低山黄土丘陵沟谷区、中部为西辽河平原和坨沼区。本区气候系属寒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型。冬季严寒,夏季酷热,风沙大,有“十年九春旱”之称。年平均气温5.9℃,绝对最高气温35.7℃,绝对最低气温-27.9℃,7月份平均气温23.2℃,1月份平均气温-15.9℃。平均降水量327.6毫米,蒸发量1775.3毫米,无霜期145—150天。  相似文献   

12.
图里河林业局位于大兴安岭主峰的西坡,纬度高,气温低,冬季长达7个月之久.年平均气温为-6.2℃,一月份平均气温为-30.5℃,最低气温为-51℃,无霜期90天左右.夏季短,但日照长,雨量集中,有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海拔600~1600米,属山地高寒气候.  相似文献   

13.
1基本概况 桥河乡果树基地位于奈曼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镇南4km处,东经120°30′~120°44′35″,北纬42°45′16″~42°50′,基地北面是大型的防风固沙林城防林屏障带,南面是教来河。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清朗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寒流频繁。日照时数2941~2952.2h,全年总辐射量为122.7千卡/cm2,年平均气温6.4℃(1月份平均气温-13.1℃),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29.3℃,≥1…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武邑县1972~2006年气温资料,分析了武邑县近35年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5年来武邑县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其中冬季增暖幅度最大,夏季变化不明显,而且20世纪70年代最冷,80年代开始升温,90年代至今最暖.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球果种蝇(Lasiomma sp.)是东北原始落叶松林的重要害虫。鹤立林业局三号沟经营所,用敌杀死配制毒饵防治此虫取得较好效果。1 施业区概况 该施业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形,为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干旱;夏季温湿多雨,多西南风;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干燥,多西北风;年平均温度0℃左右。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2℃;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5℃左右,极端最低气温-41℃。无霜期100~115d。施业区内有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两类,土壤垂直分布规律不明显,地带性土壤分布…  相似文献   

16.
太湖流域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地区,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该文利用太湖流域范围内的21个气象站点的长期观测资料,运用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气候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58—2017年该区气温有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气温以0.293℃/10a幅度升高。各月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但是冬、春季升温最为剧烈,达0.362℃/10a;夏、秋季最弱,为0.222℃/10a。由于最冷月平均温度升高比最热月大,所以导致气温年较差减少。气温升高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增温剧烈,气温倾向率大于0.4℃/10a;最小的气温倾向率位于西南部地区,小于0.25℃/10a。流域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年降水量倾向率为3.026mm/10a,东部地区和无锡、常州地区降水增加显著。全球变化及城市化的影响是导致流域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陕西省1960-2013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陕西省的年平均气温的上升速率约为0.23℃/10 a,1990年代后期以来,气温显著升高。四季气温也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冬季上升速率较大。年降水量以8.78 mm/10 a的速率下降,1980年代后期以来,降水量明显减少。春、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冬季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在1996年发生突变,1996年以来为高温期,年降水量在1970年和1975年发生突变,1970年以来为相对少雨期。在10年尺度上,陕西省气候依次经历了冷湿—冷干—冷湿—暖干—暖干的变化过程,暖干化趋势明显。(2)在空间尺度上,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特征。年降水量整体由南向北递减,部分山地形成地形雨。(3)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系统的变化和ENSO事件是影响陕西省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紫阳县近年来飞机播种造林均在春季进行,而且每年飞播面积居安康地区各县之首。然而,由于紫阳县地处大巴山区,山地气候十分明显,故选择春季哪个气候时段进行植树造林最利于提高出苗成活率并节约人力、物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即对紫阳县的春季造林最佳气候时段作一分析。二、紫阳春季的一些气候特征紫阳春季(3~5月)的平均气温为15.1℃,最高气温16.1℃,最低气温14.2℃,变异系数4%,正常年份占57%。春季升温  相似文献   

19.
一、自然条件试验区海拔1044m,气候干旱,冷热剧变,风大沙多,年平均气温7.5℃,一月平均气温-10℃,七月平均气温23.8℃,平均最高气温达32.7℃,最低气温为-20.3℃,年降雨量少,平均149mm,年蒸发量为2351.9mm。比年降水量大10倍之多,相对湿度47%,全年无霜期168天,盛行西南风。  相似文献   

20.
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林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锡市惠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游憩林内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的时间变化规律,以期为惠山乃至江南地区游憩型城市森林的合理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也为当地市民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衣着开展森林游憩活动提供参考。【方法】在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附近,选择20世纪80、90年代营造、位于山顶南坡的香樟林、湿地松林和山顶北坡的栓皮栎林3种典型人工游憩林为对象,以位于山脊的水泥道路为对照,于春、夏、秋、冬季晴好无风天气条件下,在5:00—19:00同步测定3个游憩林及对照点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在此基础上计算舒适度指数和衣着厚度指数,量化分析各游憩林及对照点的小气候、人体舒适度的季节变化、日内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游憩林的人体舒适度差异,并提出四季游览惠山的衣着建议。【结果】各林分温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气相对湿度表现为夏、秋季大于春、冬季,风速表现为香樟林和湿地松林在夏季最大,栓皮栎林和道路在秋季最大;相同季节不同林分之间的舒适度指数差异不显著,各林分在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4个季节白天观测时段内,各林分气温日变化均为单峰型,且峰值出现在11:00—15:00,谷值出现在 5:00 —7:00,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则与气温相反;风速的日变化趋势波动较大,峰值出现在5:00—9:00,谷值出现在13:00—15:00;在春、秋、冬季,各林分人体舒适度在11:00—15:00最高,而夏季这个时间段则最低;3个游憩林在夏季能显著提高人体舒适度,但冬季与对照的差异不大;各林分气候达到“舒适”等级的时间为春季最长(11:00—17:00),秋季次之(11:00—15:00),夏季仅早上气候舒适(5:00—7:00),冬季气候均为“极不舒适”;各林分的着衣厚度指数在夏季均为1,冬季均为7,春季香樟林为5,湿地松林和栓皮栎林为4,道路为3,秋季道路和栓皮栎林为4,香樟林和湿地松林为5。【结论】 3个人工林林分在春季均发挥降温增湿效应,湿地松林在4个季节都具有降风作用;各林分在夏季调节小气候效应更明显,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春、秋、冬季的11:00—15:00为白天气候的最舒适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