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太湖九品羹     
《花卉》2015,(16)
<正>应发小之邀,周末去无锡游玩,在鼋头渚,有幸尝到了她家自制的"太湖九品羹"。顾名思义,太湖九品羹是用九种果品作为主料,烹制而成。分别是梨、荸荠、菱角、芋头、龙眼、枣子、莲子、鸡头米、玉米,不过她家比较讲究,在传统的九品羹的基础上,还另加了一些百合、枸杞、桂花、菊花、冰糖、藕粉,作为辅料。我很疑惑,你放这么多东西,好吃吗?会不会煮成腊八粥?她神秘一笑,那要看我的水平了。一大堆漂亮的盘子摆满了灶台,看着就赏心悦目。下面正式开工:  相似文献   

2.
<正>九品香水莲为睡莲科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花香味浓厚,颜色鲜艳,花期较长。20世纪70年代,台湾水生植物研究部门在引进美国香莲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培育逐步开发出金、黄、紫、蓝、赤、茶、绿、红和白色9大色系,故取名九品香水莲,因其花可入菜,故很多地方作为水生蔬菜种植。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有引进试种台湾九品香水莲,其中浙江富阳和舟山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种植基地。九品香水莲不但可作为观赏花卉,同时可以开  相似文献   

3.
莼( )菜(Brassenia schreberi J. F.Gmel),又名马蹄草(莼)、水荷叶(莲)、水葵、露葵、湖菜、雉尾药等。是莼菜科多年生水生蔬菜。主要产在江苏省太湖及浙江省杭州西湖等地,尤以西湖莼菜最为著名。 莼菜在我国很早就被视为珍贵食品。《晋书》中就有“莼羹鲈脍”的记载,把莼菜和  相似文献   

4.
周末好友带我去她堂哥家摘柿子。早就听她宣讲过她老公堂哥家柿子树形的高大,果实数量之多,味道之美,也有幸尝到了她给我的一颗,确实温润可口,一点涩的味道都没有。想起这么有趣味的差事,还在午休的我一骨碌从床上滚下来,带着嫂子和她的孙子,一同去享受朋友的情意和大自然的恩赐。  相似文献   

5.
人生是一场旅行,你会与谁同行?15年前,当我在盆友家看到《花木盆景》杂志时,就深深地被它吸引,注定与它同行。从此以后,它浸润着我的心境和生活,成了我每年必订、公文包必备、书柜里必藏、每天必看的宝贝。  相似文献   

6.
向家德 《花卉》2015,(11):40-40
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集太湖石小石料,大的有篮球那样大,小的仅手指般大小,只要石头上有一些岁月磨励的“皮”的太湖石我部捡回家,日积月累已有好几百块。 退休后有了时间,我就开始啄磨这些石头,经过多年的观察、构思、组合、分解,不断变化各种位置,组合成了“远山近水”、“琼琳仙境”、“山水之间”等自然景观水石盆景。  相似文献   

7.
何传娟 《广西园艺》2010,21(4):53-53,55
北海匙羹白是由北海市郊区农民在20世纪60年代从种植的普通小白菜中通过株选留种逐渐形成的一个小白菜品种,为十字花科芸苔属白菜种不结球白菜变种,白梗类型,因叶片似餐具的匙羹而得名。由于只是农民自留种自种植,其他地方市面没有该种子销售,多为北海当地种植。北海匙羹白食用口感好,在北海可以四季种植,一直是北海的主打小白菜品种。现将北海匙羹白四季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感悟盆景     
刘克钿 《花木盆景》2008,(11):71-71
“哟,怎么成这样子了?”那天我回到家,惊异地发现盆景架上的树桩盆景竟被五花大绑,枝条也被铁丝缠绕牵制着,向下弯曲或往上绷。生命哪承受得住铁丝的这般折磨?太残忍了!  相似文献   

9.
根艺作品     
《花木盆景》2014,(10):94-95
渔归 经白蚁和天然风化后的根体山水更有太湖山石的"瘦透漏秀"之美,配以小件,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太湖之滨,渔夫辛勤劳作一天,满载而归。夕阳下的山体与远天相辉映,共建劳动者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这真是:红日西沉起暮烟,鱼与欢笑满渔船:晚风拂面凉如水,遥见妻儿迎岸边。破壳而出当一个幼小的生命降临时,对于禽类来说它本能的动作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力量从何而来?通过作品的观察使你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0.
<正>北海匙羹白是由北海市郊区农民在20世纪60年代从种植的普通小白菜中通过株选留种逐渐形成的一个小白菜品种,为十字花科芸苔属白菜种不结球白菜变种,白梗类型,因叶片似餐具的匙羹而得名。由于只是农民自留种自种植,其他地方市面没有该种子销售,多为北海当地种植。北海匙羹白食用口感好,在北海可以四季种植,一直是北海的主打小白菜品种。现将北海匙羹白四季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诗一首     
这段时间我突然很留恋自己的家,因为每次走进家门,我都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随便做几个深呼吸,就会觉得神清气爽,浑身是劲。我以为妻子买了哪种高级化妆品或者芳香剂这类的玩艺,我为她感到高兴,打结婚生孩子那天起,她就很少有闲情装扮生活,一切都陷于柴米油盐等琐碎之中。  相似文献   

12.
《花卉》2015,(14)
<正>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集太湖石小石料,大的有篮球那样大,小的仅手指般大小,只要石头上有一些岁月磨励的"皮"的太湖石我都捡回家,日积月累已有好几百块。退休后有了时间,我就开始啄磨这些石头,经过多年的观察、构思、组合、分解,不断变化各种位置,组合成了"远山近水"、"琼琳仙境"、"山水之间"等自然景观水石盆景。我在对我所收集石料观察、分析中,发现有些石料可以组合成有一定寓意的漫画式盆景。我有二块石料,经组合后,成一个"人"形  相似文献   

13.
《花卉》2015,(13)
<正>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集太湖石小石料,大的有篮球那样大,小的仅手指般大小,只要石头上有一些岁月磨励的"皮"的太湖石我都捡回家,日积月累已有好几百块。退休后有了时间,我就开始啄磨这些石头,经过多年的观察、构思、组合、分解,不断变化各种位置,组合成了"远山近水"、"琼琳仙境"、"山水之间"等自然景观水石盆景。我在对我所收集石料观察、分析中,发现有些石料可以组合成有一定寓意的漫画式盆景。我有二块石料,经组合后,成一个"人"形  相似文献   

14.
太湖莼菜     
正太湖莼菜是苏州著名特产之一,产于中国太湖沿岸的浅水湖滩和沼泽区。太湖莼菜又有水菜、水葵等别名,每年清明至霜降可采摘嫩梢供食用。太湖莼菜本是野生,至明万历年间开始人工培植。明万历之后,太湖莼菜被列为"贡品"。2002年1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批准太湖莼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太湖莼菜人工栽培,生长繁殖快,每年清明前后水底的地下茎开始萌芽生长。在这个时节采摘的莼菜嫩梢称为"春莼菜";立夏之后,气温上升,莼菜生长旺盛,每年夏秋,水面布满了一簇簇莼菜,连绵数里,仿佛给碧清如镜的太湖湖面绣上了翠绿的"花边",美不胜收。到霜降可大量采摘,称为"秋莼菜"。  相似文献   

15.
刘琼 《花卉》2020,(8):96-97
太湖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他们妙笔生花,笔耕不辍,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太湖石形象,古代书画不分家,浪漫的诗人们画画来描绘诗歌,或者作诗歌来描绘画面。太湖石即在诗书绘画里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更是运用广泛,聪明的人们用优美太湖石美化我们生活环境,有的设计师用太湖石制作出漂亮的盆景,有的设计师用太湖石打造出美轮美奂的花园。流传了上千年的太湖石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我最牵挂的就是‘清香’这个品种.她就像我嫁出去的女儿一样。”郗荣庭这样形容他对“清香”的感情。这位河北农业大学退休老教授、核桃专家,到底和清香核桃有着怎样的不解情缘呢?  相似文献   

17.
秀目花园     
正我的花园名叫"秀目花园",园龄2岁。世界那么大,我有我的小花园。我理想的花园是这样的:出门看花,推窗望景,蝴蝶翻飞,小乌鸣唱在自己家客厅和餐厅往外看,一如客厅的衍生。花园拱门去年还很单薄,‘大游行'和小伊仅仅爬了半边,经过去年冬天的枝条牵引捆扎,已经丰满起来,今成了亲朋好友拍照的酋选背景。爱上一座花园,她就变成了你的生活态度,变成了你一辈子的美丽梦境。作为资深花痴,深深体会的快乐有:一是拥有一座花园后的细细品味和不知疲惫的折腾,二是折腾之中倍感无比充实,生活的烦恼都在和花草无言的对话中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8.
木瓜海棠     
徐方圆 《花卉》2016,(7):48-48
正朋友圈里有友人分享《诗经》植物。"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图配的是番木瓜。其实此木瓜非彼木瓜也,番木瓜17世纪才由南美引入我国,这传唱了两千多年的美丽意象其实是我的儿时旧友——木瓜海棠,已经多年未见了。外婆的家在古运河畔,她在世时喜欢种各种各样的花树,她那个花木扶疏的小院里就就有一株木瓜海棠,那树承载了我太多美好的童年记忆。从我记事起,那株木瓜海棠就已亭亭如盖了。据说这树还是外婆初嫁时,和外公一起栽下的。那时外公已经过世了,外婆对那树照顾得格外尽心。春天里  相似文献   

19.
艾金才 《花卉》2009,(5):44-44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这是诗人郭沫若,当年在浏览了太湖风景区后,对鼋头渚发出的感叹和赞赏。  相似文献   

20.
《花卉》2011,(7)
鲤鱼传书:东汉时,有一首诗歌中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羹,中有尺素书".对诗中之记载,一说是装信的木函类似鲤鱼钱,一说是书信叠成双鲤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