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慈竹为试验材料,采用绿色环保防霉剂对其进行加压防护处理,分析药剂浓度、浸渍处理时间、浸渍温度对防霉处理效果的影响,比较各工艺条件载药量的差别,并分析防霉处理工艺对竹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浓度是影响慈竹防霉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慈竹最佳防霉处理工艺为药剂浓度2.5%、加压时间60 min、浸渍温度130℃。防霉处理使慈竹主要力学性能略微下降,但处理前后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毛竹为试验材料,采用有机硅系季铵盐防霉剂对其进行防腐防霉处理,分析药剂浓度、浸渍处理时间、浸渍压力对防霉处理效果的影响,比较各工艺条件载药量的差别,并分析防霉处理工艺对竹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浓度是影响毛竹防霉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毛竹最佳防霉处理工艺为药剂浓度1.5%、加压时间60 min、浸渍压力0.1 MPa;防霉处理使毛竹主要力学性能略微下降,但处理前后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竹材内含丰富的淀粉和糖类物质,易遭霉菌侵蚀,耐候耐久性差,探讨糠醇树脂改性对重组竹物理力学性能和防霉性能的影响,为重组竹糠醇树脂改性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利用10%、20%、30%质量浓度的糠醇树脂加压浸渍竹束单元,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并采用"热进冷出"工艺制备重组竹板材,测量不同质量浓度糠醇树脂改性处理竹束的颜色和增重率,比较不同质量浓度糠醇改性重组竹材的吸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弹性模量、静曲强度、热稳定性、防霉性能和微观结构,检测了糠醇树脂在竹材样品中的显微分布,系统研究了糠醇树脂质量浓度对重组竹物理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防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糠醇树脂改性处理使竹材颜色明显加深,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防霉性能显著提高,与对照材相比,改性竹材的色差可提高30.92%,吸水率可降低41.03%,吸水厚度膨胀率可降低46.34%,热失重率可降低75.38%,防霉等级可提高3个等级;糠醇树脂改性处理对重组竹的弹性模量影响不显著,但使其静曲强度最大可降低20.21%;随着糠醇树脂质量浓度的增加,改性竹材的颜色、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防霉性能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静曲强度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糠醇树脂改性重组竹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防霉性能,20%糠醇树脂改性重组竹对霉菌的防治效力达到100%,可广泛应用于室外竹制品的制造。  相似文献   

4.
采用竹束浸渍、重组竹材浸渍及直接涂刷三种处理,对比分析同等浓度不同药剂及处理方式对重组竹材的霉腐防治效力。结果表明:华科-108强力杀菌防霉剂和ZJFC-I型水剂防霉剂都具有良好的霉菌抑制效果。而氟酚合剂、硼酚合剂,对试验霉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防治效力中等;3种水性防霉剂采用竹束浸渍处理和竹重组材浸渍处理后,防霉效果差异显著。对竹重组材进行防霉处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对其制造单元(竹束)进行防霉处理。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霉变前后毛竹重组材的解剖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竹重组材未经防霉处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程度较大,振动趋势有明显改变,说明竹材易发生霉变。而经过ZJFC-I和华科-108防霉处理后的竹材,降解程度稍弱,说明经过这两种防霉剂处理对三大素的降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4种不同防霉剂(CCA/SMR、DDAC/IPBC、NCM/IPBC和NCM)对丛生竹梁山慈竹进行防霉处理,研究了防霉剂种类、防霉处理工艺对竹材防霉效果的影响,同时对3种防霉效果检测方法包括实验室培养皿法、野外遮荫法和野外暴露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CCA/SMR和NCM防霉剂的防霉效果约为2个月,使用浓度分别为1.5%/0.3%和5.0%,可用于竹材贮存、运输、加工过程中的防霉;混合防霉剂DDAC/IPBC和NCM/IPBC的防霉效果更好,可考虑用于竹制品使用过程中的防霉;采用加压处理工艺的竹材,其防霉效果明显优于浸泡处理工艺;3种防霉效果测试方法得出的处理竹材的防霉结果基本一致,但测试的侧重点、针对的霉菌种类和环境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对于户外用竹制品防霉效果的测试,以野外暴露测试为主;室内用竹制品或竹材贮运过程中的防霉效果的测试,以实验室培养皿和野外遮荫法测试为主。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防霉剂处理重组竹材后模拟室外霉变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不同防霉剂处理后重组竹材的吸药量,对重组竹材模拟室外防霉试验后的防治效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同一浸渍时间条件下,重组竹材的吸药量随防霉剂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尤其当浓度到达0.7%时,吸药量有大幅度提升,不同的药剂浓度对重组竹材的吸药量影响显著;经同一浓度的ZJFC-I防霉剂处理后,ZJFC-I、ZJFC-I+名饰及ZJFC-I+欧诗木,均随着霉变时间的增加,霉变等级而随之升高;经不同浓度的ZJFC-I防霉剂处理后,在同一时期内,ZJFC-I、ZJFC-I+名饰及ZJFC-I+欧诗木均随着浓度的增加,霉变等级而随之降低,且浓度越高,降低程度越大;不论室内还是室外防霉试验,先用水性防霉剂浸渍重组材,再在其表面均匀刷涂一层油性防霉剂或保护剂,防霉效果均优于其他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为研制阻燃性能优异的重组竹,采用常压浸渍法对竹束进行阻燃处理,研究阻燃处理工艺对竹束载药率和重组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束载药率随着浸渍处理时间的延长和阻燃剂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阻燃重组竹的含水率和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大于未阻燃重组竹,且随着浸渍处理时间的延长和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阻燃重组竹的内结合强度和静曲强度低于未阻燃重组竹,且随着浸渍处理时间的延长和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增大逐渐降低。综合评判,竹束浸渍处理的较佳时间为120 min,阻燃剂的质量分数不宜大于30%。  相似文献   

8.
以季铵铜(ACQ)和铜唑(CuAz)加压浸渍处理的毛竹精刨竹条为单元,以酚醛树脂为胶黏剂,制作防腐竹集成材,并测试其力学强度,分析了药剂种类和载药量对竹集成材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和胶层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防腐处理前后,竹集成材的MOR、胶层剪切强度差异不显著,MOE差异性显著(0.05水平);防腐剂种类对竹集成材MOE影响显著,载药量水平对MOE影响不显著;总体上看,防腐竹集成材的MOE和MOR略有下降或保持不变,胶层剪切强度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9.
毛竹竹材由于富含淀粉和糖,在适宜的条件下极易受到以此为食的各种霉菌的侵害,给竹材加工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必须进行竹材的防霉保护。传统的化学药剂浸渍竹材,虽然防霉效果优异,但因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或重金属成分,长期使用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利用生物酶进行竹材的防霉处理,不但简便高效,而且绿色无毒。在研究过程中采用7种不同酶量的淀粉酶溶液来处理竹材样品,同时对比了最适加酶量下3种不同处理时间和3种不同处理温度对竹材样品防霉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淀粉酶处理液中酶量的增加,竹材样品的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下降明显;淀粉酶处理液的处理时间对降低竹材淀粉和还原糖含量起到关键作用,适当延长竹材的酶处理时间有益于降低竹材的淀粉和还原糖含量;适合的淀粉酶处理温度能提高淀粉酶水解效率,降低竹材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在竹材的防霉试验中,经淀粉酶溶液处理过的竹材,对3种霉菌(黑曲霉、桔青霉和绿色木霉)均有很好的抗霉效果;随着淀粉酶处理液酶量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竹材的防霉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果表明,最佳淀粉酶处理工艺为:酶量120 U/mL,酶处理时间36 h,酶处理温度95℃。研究结果可为竹材的防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遗址木构件用防霉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遗址木构件的防霉药剂,并进一步完善处理工艺,使之更加有效.在相同处理工艺和环境条件下,比较了不同药剂浓度处理木材后的防霉试验效果.结果表明:双链季铵盐和菊酯类复合剂在浓度1.5%时抑制霉菌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竹材刨花板热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东  朱一辛 《木材工业》1996,10(6):9-11,18
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竹材刨花板热压曲线中各因素与极材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及平面抗拉强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压力是影响竹材刨花板力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热压温度及采一阶段时间对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竹材刨花板的最佳热压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复合工艺对竹/塑复合刨花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乙烯(PE)粉末取代部分脲醛树脂(UF)胶黏剂,与竹刨花制备三层结构竹/塑复合刨花板。通过正交试验探讨PE添加量、UF施胶量、热压温度及热压时间对竹/塑复合刨花板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工艺组合为PE添加量6%、UF施胶量2%、热压温度205℃、热压时间12s/mm,竹/塑复合刨花板达到LY/T1842—2009《竹材刨花板》A类理化性能指标要求;2h吸水厚度膨胀率和甲醛释放量分别为2.6%和2.4mg/100g,与普通竹材刨花板对比,分别减少了54.4%和54.7%;静曲强度达到19.6MPa,提高了14.0%。采用PE粉末替代部分UF胶黏剂生产竹/塑复合刨花板可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低成本、低毒环保、工艺简便且高性能的木竹材防霉剂,采用无机试剂硫酸铜、硼酸及双氧水复配防霉剂,对杨木和毛竹材进行浸渍处理,并考察其防霉功效,同时探究试剂对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硫酸铜、1.5%硼酸与6%双氧水复配的无机试剂抑菌效果较好,且对杨木及毛竹17 d的防治效力达到100%;复配防霉剂对试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会导致试材表面色差增加。研究结论为低毒无机木竹材防霉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汽车车厢底板用竹木复合板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马尾松作芯板、竹片作表板、酚醛树脂作胶粘剂,制造汽车车厢底板用竹木复合板。在确定的涂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热压压力与竹木复合板性能的关系,得出了适宜的热压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竹木复合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达到林业行业标准LY1055—91规定的指标值,为充分、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竹木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竹展平规格材和杨木单板为原料,以脲醛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竹黄-杨木-竹黄的组坯方式制备竹/杨木复合规格材,通过L9(34)正交试验,探讨涂胶量、热压温度、热压压力以及热压时间四因素对竹/杨复合规格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竹/杨复合材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涂胶量和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影响最小。通过加权法得到的优化热压工艺参数为热压压力1.5 MPa、热压时间12 min、热压温度130℃、涂胶量(单面)240 g/m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工艺参数的改变对氯氧镁水泥竹刨花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时间和热压温度的增加,板材强度不断增强;综合板材性能在各参数下变化的幅度及生产成本的考虑,给出热压温度和时间的推荐参数:热压温度125℃、热压时间12,min或者热压温度100℃、热压时间16 min.  相似文献   

17.
对竹刨花与废旧热塑性塑料共混热压工艺进行了研究,压制成一种竹塑刨花板材。分析物料配比、热压压力、热压温度、偶联剂等工艺因素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竹塑配比对板子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竹刨花含量的增加,抗弯强度有下降的趋势,竹刨花含量达到30%~40%时,其性能下降的趋势变缓,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竹刨花与废旧塑料复合压制竹塑刨花板在工艺上是可行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均达到了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酸钠/酚醛树脂胶制备玉米秸秆刨花板,考察工艺因子对试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胶量增加、热压温度升高、热压时间延长,试板吸水厚度率逐渐减小,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按照优化工艺:施胶量17%、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20s/mm,制备试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力学性能均满足GB/T4897-2015《刨花板》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型刨花板的(P2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以竹材为主要原料的竹重组板材热压工艺的优化,研究了热压工艺对竹重组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分析了热压压力、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对竹重组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耐沸水性、静曲强度、弹性模量、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浸渍剥离率和甲醛释放量等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的优化热压工艺为:①热压压力2.0MPa、热压温度145℃、热压时间1.7min/mm,热压压力对竹重组板材耐酸性、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影响显著,对耐沸水性、耐碱性、耐盐性、耐磨性和浸渍剥离率等影响不显著。②热压时间对竹重组板材静曲强度有显著影响,对其他试验指标影响不显著。③热压温度对竹重组板材各试验检测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