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抚松县有机人参认证的通过,有机人参生产技术在全县正在进行大面积推广,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有机人参病虫害防治试验进行了全面的设计,特选择了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种生物制剂进行试验。试验证明:两种生物制剂对人参地上部病害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多粘芽孢杆菌2000倍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4.56%。枯草芽孢杆菌2000倍液防效达57.32%,通过防治效果看多粘芽孢杆菌2000倍液在有机人参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效果最佳,多粘芽孢杆菌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型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
人参疫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搭防雨棚、参床覆盖,避免淋雨、漏雨、潲雨、降低湿度,改善田间生态条件等农业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人参地上部疫病流行。通过人工接种、进行药剂筛选,试验表明:瑞毒霉、甲霜灵锰锌、乙磷铝对人参疫病有治疗和保护作用,代森锰锌只有保护作用。土壤和参苗药剂处理是防治人参疾病烂根的有效方法。可供土壤消毒有效药剂:瑞毒霉、甲霜灵锰港、TPN、乙磷铝、代森锰锌;可供参苗消毒有效药剂为:瑞毒霉、甲霜灵锰锌、Sando铜粉、乙磷铝、TPN、参苗消毒的防效高简易行、节省药剂,用生物制剂11371、多氧霉素防治人参疫病无效。  相似文献   

3.
广谱增产菌是一种植物保健和土壤“益菌”剂。在人参上应用,具有生长势好,坐果率高,参籽和参根产量增加,地上、地下部发病率降低、优质参根比率提高等效果。但人参喷施广谱增产菌后,对参根品质有无不良影响?如何变化?为此,我们对影响人参品质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标,为广谱增产菌在人参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质量上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91~1992年对人参黑斑病进行了五种药剂筛选试验,其中50%的扑海因及25%的瑞毒霉,在两年当中防效分别为:91年91.2%、75.4%,92年分别为90.1%、81.4%,同时检测地下参根的优质参率亦明显提高,分别为90.6%和85.9%较对照分别高13.7%和9%。  相似文献   

5.
对人参两个栽培品种园参和移山参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新鲜园参和移山参根经酒精和次氯酸钠消毒后,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菌落形态和孢子等形态特征,结合真菌的5.8S和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从人参中共计分离到内生真菌48株,园参中分离得到27株,移山参中分离到21株。通过形态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15株,分为14个分类单元,归属到8科9属12种。不同栽培品种的人参内生真菌形态各异,表现出了较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腐病是农田栽培人参较严重的病害,经分离鉴定致病菌至少有以下几种(1)Rhizoctonia solani Knohu.(2)Fusariumsolani.(3)Cephalosporium Spp.(4)ThielariopsisSPP.(5)Ra mulariaSpp.。据调查,一、二年生参苗的发病率约20~30%,六年生死亡率达50%以上,造成人参严重减产。为了寻找土壤消毒的最佳农药,我们于1983~1985年进行了室内农药筛选与田间防治效果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镁及微量元素在人参上的应用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人参叶面喷微量元素Fe 可促进参茎增高,叶面积增大,地上部鲜、干重增加,差异显著,并有利于参根发育;喷施 B、Fe、Mn、Zn 复合微量元素,人参单根鲜、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10%和8%。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有效防治绿豆豆象的药剂。【方法】采用同绿1号绿豆品种在大同地区进行田间豆象的防治试验。【结果】用4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浸种2h+4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喷雾、80%敌敌畏乳剂500倍液浸种2h+80%敌敌畏乳剂500倍液喷雾、种子重量0.3%的45%马拉硫磷乳油浸种2h+45%马拉硫磷乳油喷雾,相对防效分别达到了88.38%、85.12%、83.85%,防治效果较好。【结论】研究结果为绿豆的田间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筛选千粒重为59.5g(以处理裂口的种子)的大粒人参种子和没筛选千粒重为54.41g(以处理裂口的种子)的普通人参种子播种。经过144天的生长发育,大粒参籽一年生人参叶面积平均每株11.7cm~2,参根平均重0.68g、根长平均为16.1cm,根的直径平均为0.38cm,而普通种子一年生人参叶面积平均每株9.9cm~2,参根平均重0.58g,根长平均为12.4cm,根的直径平均为0.35cm,大粒参籽的一年生人参比普通参籽的一年生人参叶面积平均每株增加1.82cm~2,根重平均增加0.1g,根长平均增加3.7cm根的直径平均增加0.03cm。0.5—1.09g重的参根增加了20%。为了研究不同重量人参种子的生长差异,1990年我们在局参场播种了3500m~2的经过筛选的千粒重为59.5g(以处理裂口的种子)的大粒人参种子和没经筛选的千粒重为54.41g(以处理裂口的种子)的普通人参种子。从4月25日播种到9月16日起货,(0.5m~2)种苗共生长144天,现将调查过程与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收获人参     
要重点保护参根和参须。起参前要先收获茎叶,然后拆除参棚,拨出柱脚,用大镐把畦帮抱开,再用三齿钩沿着畦串头细心地横刨,深刨慢拉,注意不要碰断参须和碰破参根。起出的人参要轻轻地抖掉泥土,掰去残  相似文献   

11.
正非林地种参是实现参业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非林地只有采取科学的改良培肥措施才能保证人参健康生长。土壤容重是衡量土壤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其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的通透性、蓄水保肥能力和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到参根的生长发育。通过改良培肥的非林地土壤容重在什么数值范围内人参长势最佳,这是人参种植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为探讨非林地人参根部生长的适宜容重指标,特开展此项试验,旨在为非林地种参模式的  相似文献   

12.
探讨使用环境友好复合型防治害虫中试药剂扫虫光防治瓜菜害虫的发生与危害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安全性,比较分析扫虫光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处理对辣椒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扫虫光1 000倍液、1 500倍稀释液不仅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植株生长安全;扫虫光500倍液虽然对棉铃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植株生长畸形。因此,综合考虑经济、高效和简便等因素,扫虫光1 000-1 500倍稀释液可广泛用于防治瓜菜棉铃虫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3.
几种不同的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0%抗枯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71.3%;0.5%藜芦碱水剂400倍液次之,防效为62.2%;绿风95600倍液、抗枯威800倍液、黄腐酸盐600倍液和缩节安60mg·kg-1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7%、48.5%、47.0%和45.9%,而50%多菌灵600倍液和高锰酸钾1000倍液防效较差。此外,几种供试药剂还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以40%抗枯威400倍液增产幅度最大,其次为缩节安60mg·kg-1和黄腐酸盐600倍液。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2008,(5):41-41
应用武大绿洲YY800倍、7.5%鱼藤酮乳油800倍、0.2%苦皮藤乳油500倍、0.5%楝素乳油1000倍、0.36%苦参碱水剂1000倍、0.6%苦参碱内脂水剂800倍液进行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参试药剂第1、3、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10种杀虫剂对辣椒上桃蚜的药效试验结果。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40%一宝乳油1500倍液,7.5%虫霸乳油油2000倍液和2.5%功夫乳油2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药后5d防效在99%以上;20%灭扫利乳油,2.5%敌杀死乳油和20%速杀丁乳油各10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天防效达91.5-96.5%  相似文献   

16.
《人参研究》2005,17(1):48-48
病害种类处理药剂使用方法栽参前土壤中致病菌 1、溴甲烷2、参仙1、50克 /m2 ,密闭熏蒸 7天。2、3~ 5g/m2 拌土。5月~ 6月人参锈腐病人参菌核病人参立枯病人参猝倒病1、多菌灵 50 %2、代森锌 80 %3、波尔多液4、敌克松 70 %5、退菌特6、微生物菌剂Ⅱ号 (抗重茬、解磷、解钾、固氮 )7、人参营养素 (多种微量元素、驱虫 )1、40 0~ 60 0倍液喷施2、2 0 0~ 40 0倍液喷施3、180倍液喷施4、10 0 0倍液喷施5、60 0倍液喷施6、2 0 g/m2 拌土7、60 g/m2 拌土6月~ 7月人参锈腐病人参立枯病人参疫病人参黑斑病人参炭疳病1、多抗霉素 1.5%2、托布津…  相似文献   

17.
6、7、8 三种型号的 ABT新型生根粉为最新研制成功的能直接溶于水的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据报道,ABT新型生根粉6、7、8三种型号调节剂的15ppm溶液,均具有抑制人参营养生长、降低根部发病率,提高优质率和增加产量的作用.然而,3种型号的ABT生根粉在人参上应用,对参根有效成分的主要指标有何影响,也直接关系着参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对应用ABT生根粉 6、7、8三种型号调节剂的人参参根,分别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参根的折干率和总皂甙含量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99%绿颖500倍与40%杀扑磷乳油1200倍、25%扑虱灵乳油1200倍分别混配防治杨梅介壳虫,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杨梅果实生长期间,建议单独使用99%绿颖250倍对杨梅害虫进行防治,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能保证杨梅果实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几种药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在小麦起身期将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接种于小麦陕恳9740上,喷施杀虫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与病毒抑制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和2%菌克毒克水剂300倍液)的不同组合,于小麦开花期统计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小麦叶片黄化率,结果表明,各组合均能早期预防和防治小麦黄矮病发生和发展,且预防效果优于防治效果,其中病毒必克与吡虫啉组合的平均预防和防治效果最显著,分别为58.08%和53.03%.进一步利用病毒必克在室内进行防治性试验,发现病毒必克能够抑制GAV对叶绿素的破坏,可减轻大麦黄矮病毒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老参地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老参地问题作为人参栽培领域的“瓶颈”限制性因素至今尚未彻底解决。这不仅制约着人参的生产方式,使一些现代化栽培手段不能应用到生产实践,而且使参地来源大部分局限在“伐林栽参”的原始作法上,极大地破坏了参区的生态平衡。文献报道,老参地连作障碍因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病原微生物增多。②土壤理化性状恶化。③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④参根分泌物增多。而解决的方法包括施肥改土、土壤消毒、绿肥轮作及绿肥盖膜发醇等手段,使原来的33年轮作缩短为6年。此外,有些地方采取西洋参与人参短期轮作的栽培方法也初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