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烯利用于温州蜜柑果实催熟的使用方法及效果郭礼娥(江西省吉安行署公安处343000)为摸索乙烯利用于温州蜜柑果实催熟的使用方法、效果及其可能发生的药害等情况,笔者分别于1989、1993、1994年对早、中熟温州蜜柑进行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  相似文献   

2.
9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对温州蜜柑果实催熟是其出口加拿大的必要环节之一。笔者近年来参加了温州蜜柑出口工作,进行了温州蜜柑果实催熟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供试温州蜜柑品种为早熟的宫川、兴津和中熟的松山、龟井。以上海彭浦化工厂生产的40%乙烯利作为催熟剂,吉林化工厂生产的72%2,4-D丁酯为保鲜剂。将采收的果实连果筐一起浸入一定浓度的催熟剂与保鲜剂混合液30秒,捞起沥干后,用果筐堆叠成3-4层的果堆,用塑料薄膜密封果堆。分层随机抽取果实,观察果实的催熟效果。催熟剂与保鲜剂不同浓度配比…  相似文献   

3.
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对水果的成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半年来在梨、苹果、无花果及柑桔类果实上的催熟方面均有不少报道。据1972年我们对早桔和尾张温州蜜柑的试验证明,应用乙烯利300~500PPM 不论在采收前喷洒或采收后浸果处理,都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但在树上喷洒的结果,会导致落叶现象,而采收后的处理,对果实的品质和果皮色泽还不够理想。因此在生产上大量应用以前,还需做更多的试验。  相似文献   

4.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柑桔提早成熟、改善质量是一项经济而有效的技术。尤其应用于特早熟温州蜜柑和柑桔早熟品种,已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乙烯利对果实的催熟作用早有定论,但它只能使柑桔外皮着色,而不能改善内部品质(lwahori,1978);且有造成落叶,易使果皮干瘪和果蒂周围变褐而引起落蒂或腐烂等弊端(Grierson等,1972;浙农大园艺系,1974)。因而,乙烯利除柠檬外在柑桔上少有应用。  相似文献   

5.
乙烯利催熟过程中温州蜜柑果皮色泽及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材料,比较催熟与自然成熟下果皮色泽与色素变化的异同点。结果表明:乙烯利浸泡的果实变黄较快,变黄果色淡且缺乏光泽。无论是乙烯利浸果还是挂树自然成熟的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叶绿素总含量均逐渐减少,而且下降极显著或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则不一致。经过乙烯利处理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挂树自然成熟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但前后差异不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都是先降后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调节温州蜜柑采收季节,满足市场需求,我们采用环割技术,促使果实提早成熟。从1985年起,选用宫川温州蜜柑进行环割处理,与喷施乙烯利和空白对照比较。 据观察,6月中旬环割后,果实8月下旬就开始退色,9月上中旬呈淡绿色,9月底至10月初呈黄绿色、果实襄辦变成橙黄色,汁胞变软,已完全可食。据9月30日测定,环割处理的果实糖、酸含  相似文献   

7.
温州蜜柑贮运中存在着腐败损耗严重、品质下降快的问题。目前,采用杀菌剂浸果基本上控制了温州蜜柑果实的腐烂,而薄膜单果包装可大大降低果实的失重,因此寻找一些贮前处理以延缓温州蜜柑果实衰老,改善其贮后品质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温度预处理的温州蜜柑果实在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的的变化,来探讨不同温度预处理改善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效果,为提高其贮后品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尾张温州蜜柑果实,1998年 11月 25日采自黄岩浙江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果园。 温州蜜柑采后第二天运回实验室,剔除…  相似文献   

8.
温州蜜柑萎缩病(SATSUMA DWARF)是温州蜜柑的重要病毒病害,在日本几乎普遍发生,在土耳也有发现,在东南亚地区的温州蜜柑上也能看到温州蜜柑萎缩病的类似症状,我国四川、广西、湖北、湖南等省部分桔区近来也有看到。温州蜜柑已成为我国主栽品种。近年来又不断地引进温州蜜柑新品系。由于温州蜜柑萎缩病能引起全树衰退、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因此,对此病的存在和传播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调研了与猕猴桃催熟相关的自源催化乙烯生成的机理特征。对采收后的猕猴桃果实,在20℃条件下用外源乙烯进行催熟处理,调研诱导与果实催熟相关的各种生理变化所需的必要时间,必要浓度方面的数据资料。试验结果表明,在催熟进程中果实自源催化的乙烯生成必需18小时以上的外源乙烯处理诱导时间,而果实的其它大部分生理变化,在乙烯处理15小时以内就可促发出。  相似文献   

10.
试验自1971~1974年,于每年9月至翌年1~3月,对柑桔果实进行观察,研究温州蜜柑果实的成熟与果实生长发育、果实的化学成分、果皮颜色、呼吸作用和乙烯产生的季相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供试验品种为16~19年生兴津早生和普通,的“银丘”(Silver-hill)温州。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龙岩市是全国早熟温州蜜柑栽培的最适宜区之一,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是龙岩市的优势水果,以成熟期早(8月下旬)、果大、形美、质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但目前也存在果实偏小、果面粗糙、风味偏酸偏淡等问题。现结合生产实际,对影响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影响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的原因1·1果园立地条件据调查,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与果园的立地条件有密切关系。年有效积温高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7~8月的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着色降酸,表现早熟;果园生态环境好的,果实表皮光滑,油胞比较细嫩…  相似文献   

12.
铺设反光膜提高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反光地膜覆盖对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提高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州蜜柑果实成熟期进行反光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果实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降低果皮的厚度,果实外观色泽光洁;对其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以及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乙烯利不同催熟方式对番茄品质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乙烯利对番茄果实进行株上涂抹和采下浸果两种方式的催熟,通过营养分析后得知:与自然成熟的果实相比,各催熟果实中维生素C(Vc)和茄红素的含量均显降低,其中茄红素的降低幅度更大;不同催熟方式之间,株上催熟的果实中Vc和茄红素的含量要明显高于采下催熟的;另外,株上催熟、采下催熟与自然成熟三种方式成熟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滴定酸的含量均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特早熟温州蜜柑是10月初前成熟的温州蜜柑,一般树势较弱,果实的糖含量也因生育期短而不及其他温州蜜柑。特早熟温州蜜柑最大的优势是早熟、早应市。目前,我国柑橘以年内11月、12月成熟的品种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乙烯利浓度对油梨果实催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梨果实催熟较为理想的温度及乙烯利浓度为20℃、500mg·kg^-1。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于当地生产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的特早熟温州蜜柑良种,对日南一号、宫本、胁山等3个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的主要物候期、树势和枝梢生长、果实品质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日南一号特早熟温州蜜柑综合性状比较优良。树势较强,结果早,丰产,稳产。果实品质优,商品性好。是一个适宜在宽皮柑桔产区推广发展的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  相似文献   

17.
温州蜜柑进入盛果期后容易隔年结果,产量不稳定,果实品质变劣。已有报道,疏果可以提高柑桔果实品质,改善树体营养状况,夏剪能够平衡树势。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明疏果及夏剪对改善红壤山地成龄温州蜜柑果实品质及树体营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柑橘类果树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已有试验证实,如玉杯柚使用地膜覆盖防裂果,特早熟和早熟温州蜜柑上使用地膜覆盖提高果实品质等,但在椪柑栽培中的报道较少。在综合分析比较椪柑和温州蜜柑的品种特性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  相似文献   

19.
因在花期受连绵阴雨天气的影响,今年浙江金华地区的早熟温州蜜柑比往年减产五成左右,而且所结的果实都受疮痂病的危害,优质果比例不到1/5,故今年的早熟温州蜜柑优质果收购价(10月10日)同比上扬27%,达0.96元/kg。同时,由于中熟温州蜜柑挂果量少,果实普遍贪青,造成早、中熟温州蜜柑断档,故今年当地早熟温州蜜柑售价仍有上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乙烯利催熟对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爱东 《北方园艺》2011,(10):181-184
针对我国番茄生产中乙烯利的广泛应用及人们对催熟番茄的疑惑心理,从决定番茄果实营养品质的指标因子番茄红素、VC、有机酸、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并阐述了乙烯利催熟对番茄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旨在指导人们对乙烯利催熟番茄的营养品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为科学合理地使用乙烯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