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砂砾石层地基是施工中常遇到的复杂地层,灌浆技术作为防渗加固处理常用处理手段和重要的工程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广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平南三桥段北岸拱座地基处理实例,详细介绍了采用袖阀管注浆工艺对地连墙内砂砾石地层进行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新疆伊犁喀什河温泉水电站坝后量水堰控制灌浆所处地,地层为凝灰岩、砂砾岩、砂卵石等堆积,稳定性差,施工.Y-期短。常规钻进孔内事故频繁、成孔速度慢、材料消耗大,难以保证施工工期要求,为解决造孔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与研究,最后经过多方对比采用了同心跟管钻进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成孔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现铺筑基层的路面材料主要采用以水泥、石灰、粉煤灰为代表的半刚性材料,其在温度或湿度交替变化时容易产生收缩开裂,这些裂缝会反射到面层上来,形成反射裂缝,造成路面病害。基于此,文章以掺21%破口砾石的水泥稳定砂砾作为基层试验材料,分析了级配组成、水泥的掺配剂量、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通过对其现场压实度检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出掺21%破口砾石的水泥稳定砂砾作为基层材料可以应用到高等级公路的基层中。  相似文献   

4.
压砂地中“砾石-土壤-作物”三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关系,砾石经历冻融、干湿等风化作用向土壤中淋溶释放一定量元素.为明确压砂砾石元素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中淋溶规律及释放机理,采用不同盐分浓度溶液对不同粒径开展干湿冻融循环试验.结果 表明,随循环次数增加,各元素淋溶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淋溶量峰值分别出现在60次...  相似文献   

5.
砾石在太行山南麓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砾石在太行山南麓坡面土壤中的分布特征,选取典型荒坡地,挖取土壤剖面,测定分析不同坡位、不同土层深度的砾石含量及砾石粒径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砾石含量分布范围为1. 83%~60. 00%,主要集中在40%~60%;土壤中的砾石以小砾石(5~20 mm)为主,每一土层中小砾石含量均大于50%。2)在垂直剖面上,小砾石(5~20 mm)、中砾石(20~75 mm)和总砾石的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大砾石( 75 mm)的砾石含量变化不明显。3)在整个坡面上,小砾石、中砾石、大砾石和总砾石含量均呈现从坡顶到坡脚逐渐减小的趋势。由以上结果可知,土层深度和坡位均对太行山南麓坡面土壤中砾石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丘陵紫色土砾石的性质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丘陵紫色土中含有大量的砾石,本文对重庆丘陵紫色土中砾石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紫色土砾石的容重、比重、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水分特征曲线及化学组成含量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类紫色土的砾石含量为5.27%~57.78%,且粗暗紫泥>棕紫泥>红棕紫泥>灰棕紫泥,不同尺寸的砾石含量随粒径的增大而下降;同一岩性山坡,砾石含量随坡位的上升而增加,在同一台土上,台后砾石含量高于台前砾石含量;剖面上的砾石含量基本上是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此结果为研究山地丘陵土壤中砾石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农学特性的重要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引水隧道是输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输水工程的整体质量。而引水隧道的施工一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处于砂砾石地质的引水隧道。因此,对砂砾石地质引水隧道的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先对砂砾石地质引水隧道的开挖施工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再对其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砾石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砾石含量和砾石大小随坡度呈增加的趋势,并受到岩性和耕作措施的影响;土壤表层的砾石含量和坡度存在着直线、对数或指数的关系;砾石土/砾质土的水分含量与砾石含量、砾石的来源、大小、孔隙度以及砾石在土壤中存在的位置有关;表土的砾石能增大土壤渗透率、延迟地表积水和径流形成,降低表土水分蒸发,进而减少了土壤和水分的损失。土壤中的砾石不仅改变了土壤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影响了土壤农学特性,而且制约了一系列的土壤过程。  相似文献   

9.
胶凝砂砾石材料是一类特殊的胶凝材料,其原材料来源广泛,施工安全高效,工程成本较混凝土坝低很多。胶凝砂砾石的骨料不需要严格筛分,且水泥用量较土石坝和混凝土坝低。大量混凝土工程实践表明,外加剂可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提高工程耐久性,作为特殊的"混凝土"材料,本研究从外加剂的这个角度出发,以期望研究出能显著提高胶凝砂砾石抗冻耐久性。鉴于各种外加剂的作用不同,通过外加剂原料复配的手段,进行外加剂的制备,以提高胶凝砂砾石材料耐久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生产的飞速发展和低碳生态环保工作的不断加强,工业废水、废料处理方法和储存转化措施也得到了长足进展,追求生产效率的最大化首先要树立人文环保理念,在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益上找到最佳结合点。土工织物在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各项工程坝体护岸尤其是尾矿坝的防渗中,以其独具的防护和反滤特点为广大技术人员认知并采用,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工业作用。本文通过对砂砾石反滤层和土工织物反滤层在青羊峡尾矿坝中设计方案的实际对比,找出运用砂砾石和土工织物这两种不同材料,在经济、技术、施工和造价比方面存在的差异,最终得出哪一种材料在青羊峡尾矿坝工程应用中更具备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1.
赵焕亮 《甘肃农业》2006,(11):391-392
反循环钻进对地下水和松散地层有较大的抽吸力,易渗发孔壁坍塌,在松散地层中极少采用,在ZK23号孔的松散地层中,采用了反循环钻进与多级套管跟管相结合的施工技术,钻孔顺利的穿过了事故段,松散且不稳定的覆盖层,到达基岩顶板较好的解决了该孔的事故,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2.
西气东输二线泾阳泾河穿越是目前我国管径最大的管道长距离定向钻对穿工程,穿越地层主要为卵石层、粉砂层及粉质黏土层。在φ1219大口径钢管穿越设计中采用"大开挖深基坑埋管+长距离夯套管+定向钻对穿"的组合穿越方案,并在施工中实现了优化扩孔器组合、调整泥浆性能、使用推管机协助管道回拖等多种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两岸厚卵砾石层穿越,河床高硬塑性粉质粘土层扩孔时卡钻、抱钻以及管道回拖卡管等施工技术难题,可供类似管径定向钻穿越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在深厚砂卵石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水电站厂房减压孔的钻探实践,结合传统的跟管护壁的方法,成功应用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解决了在含水丰富的深厚砂卵石层中钻进效率低的难题,开拓了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油井防砂主要以砾石充填防砂为主,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挡砂效果,同时提高单井产能,基于渤海湾地区储层特性的统计结果,利用防砂模拟试验装置,针对砾石充填防砂进行了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在进行砾石充填粒度参数设计时,可将D50适当放大到(6~7.5)d50,产能相对Saucier挡砂理论提高了10%,且能够有效防砂;2砾石充填最优充填厚度为30~35mm,继续提高砾石充填厚度对产量的贡献较小。在进行防砂设计时,同时考虑防砂参数和充填厚度的影响,在其产能上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克热木江 《甘肃农业》2014,(22):105-105
文章主要介绍半合管金刚石钻具钻进水平孔的钻探工艺及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碎石种类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为土石混合介质中水分运动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旗马家塔露天煤矿复垦区及陕西神木六道沟碎石流域,利用盘式吸渗仪,通过设置3种负压(-1.47,-0.3和0kPa),分析不同负压条件下,砾石、料浆石、煤矸石3种土石混合介质的入渗过程。【结果】不同负压条件下,含碎石土壤的初始入渗速率均在负压为-1.47kPa时最大,且随负压的增加初始入渗速率降低;同一负压条件下,稳定入渗率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随料浆石和煤矸石含量的增加,稳定入渗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分别在料浆石含量为200g/kg及煤矸石含量为600g/kg时达到最小。【结论】碎石对增加入渗、减小产流具有积极作用,其作用因负压及碎石种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周国兴 《农业考古》2007,(1):127-147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广西柳州市白莲洞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3件古老的穿孔石器,即“穿孔砾石”或“穿孔石”(Perforated pebble or bored stone),又称为“加重石”或“重石”(Weight stone)。最早一件出自属于更新世晚期西1层的层位中,次早一件出自更新世晚期的东6层的层位中。前者石料为矽质  相似文献   

18.
观测站处于高山峡谷地带的河道发源地,主河道偏向于右侧山体,纵坡较陡,水流流速大,河床内为粒径较大的漂石、块石砂卵砾石。在选择布置测流堰槽的坝址区时应考虑有足够长度的顺直河道段、能产生正常的流速分布且无支流汇入的地形。  相似文献   

19.
设置不同砾石含量的土壤种植烤烟,研究砾质土及砾石土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 mm砾石含量为40%的轻砾石土更有利于烤烟生长,过多或过少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白龙江虎家崖水电站工程泄洪冲砂闸在闸底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在其基础砂砾石未承担任何上部荷载的情况下,闸底板水平段混凝土垫层及基础砂砾石本身出现了裂缝及不均匀沉陷,经过试验并对裂缝及不均匀沉陷的原因分析后,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基础处理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经施工实施后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