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尚泽 《江西棉花》2007,29(3):19-21
1 选育经过 1998年利用棉花核不育系33A为母本与抗病虫材料杂交,用F2代分离的不育株进行兄妹交.于1999年对分离的不育株进行田间鉴定,从中选择鉴定出不育度高,败育较彻底的30个不育单株,进行配对兄妹交.  相似文献   

2.
施尚泽 《中国棉花》2008,35(2):22-22
1核不育系S2-28A的培育1997年用自育的抗枯耐黄萎病核不育两用系抗A1(msms)中的不育株为母本,用引进的抗棉铃虫、抗红铃虫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2K-29(MSMS)为父本,进行杂交。1997年冬F1代在海南岛进行拴花自交;1998年对F2代的植株(分离出约25%的纯合不育株msms、约50%的可育杂合株MSms、约25%的纯合可育株MSMS)分别在苗期、蕾期用卡那霉素鉴定,拔除不抗虫植株;同时全部拔除可育株,选择不育度高、育性败育较彻底、性状较稳定的不育株为母本(msms),用(抗A1与2K-29)杂交的杂种F1(MSms)为父本进行回交,当年在海南岛进行加代繁殖鉴定,育性…  相似文献   

3.
棉花三系杂交种豫棉杂一号是由内黄县棉花办公室与河南省经作站合作选育的。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河南省第一个棉花三系杂交种。1选育经过。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 ,经与陆地棉测交发现该不育株为细胞质雄性不育 ,选择综合性状好的陆地棉材料对不育株回交多代育成不育系 ,同时 ,对父本封花自交育成保持系。利用哈克尼西棉不育系的恢复系 ,经过杂交、回交、测交选育成恢复系 ,在培育三系的基础上 ,1 996年利用 1 5个不育系与 8个恢复系杂交 ,配制 1 2 0个杂交组合 ,其中 ,1 9A× 85 R组合 ,综合性…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萍乡显性核不育  水稻”通过鉴定 1978年江西萍乡市农科所在研究杂交水稻无花粉型不育材料杂交组合中,发现两个典败变异株。其后九年多来,他们将其与93个籼稻品种(系)测交,与原父本13代回交。同系不育株与可育株211对姐妹系交,发现不育株与可育株都成1:1分离。又观察31466株可育株自交后代,育性均不分离,说明其不育性与细胞质无关,是受核内一个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控制的。由此论定:这是水稻显性雄性核不育材料。  1987年10月8日,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邀请中国农科院邓景杨以及省内外专家、教授ig人,对萍乡市农科所的水稻显性雄性核不育…  相似文献   

5.
芝麻隐性核不育保持系选育与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时,母本行需人工拔除分离出的50%可育株,为解决这一难题,为芝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新途径,采用不同遗传背景的种质与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0176AB中的不育株0176A广泛测交,在不育株率超过60%的分离世代中选取大量可育株与不育株0176A成对杂交,同时将可育株父本自交,筛选F1不育株率逐步提高的组合和父本,经过多代测交、自交、系选、异地鉴定和基因聚合,历时13年基本育成对0176A雄性不育性状具有完全(高度)保持效果的新材料WB51220、WB7-1D及高不育系W0176A和全不育系W71A。遗传测验表明,保持系WB7-1D的基因型为msms+rf_1rf_1rf_2rf_2…rf_ir_fi。两用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可以实现芝麻隐性核不育三系配套,利用这种方法首次选育出芝麻核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皖芝6号(W0176A×皖芝1号F_1)和皖芝11号(W71A×皖芝2181F_1),产量分别比全国对照品种豫芝4号增产8.27%和23.0%。  相似文献   

6.
2003~2010年,在对洞A核不育系的杂交转育中,发现了棉花光敏感核不育系后,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三亚冬繁自交和荆州短日照处理,均能结铃,在荆州常日照条件下无花粉,证明该系为光敏感核不育。将该不育系与陆地棉品种杂交,其F1代均可育,且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籼型群体渝85-1A-4/IR8的F3中发现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新材料──CQPGMS,经连续定 向选择,选育出101S、7646S等新资源两用核不育系。101S与7646S相互杂交F表现全不育,两者具有相同的 育性基因;101S、7646S与培矮64S、9309S、安农S、新光S杂交,F1全部恢复可育,表明101S、7646S与它们具有 不同的育性基因;两者与籼型品种杂交、回交,在所有B1F1代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均符合1:3的分离比,在 所有F2代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均符合1:15的分离比,表明101S、7646S的育性受两对独立的隐性主效核基 因控制。  相似文献   

8.
1997年我所从四川省引进了洞A核不育系,为了快出成果,快出效益,我所在转育技术上作了一些探讨,实践证明是可行的,经四年七代的转育,育成太177A.  相似文献   

9.
利用低芥酸油菜雄性不育材料117AB为母本与双低品种(系)杂交,通过F_2可育株自交测硫甙,F_3可育株与不育株成对测交或F_3可育株再测硫甙,F_4成对测交,能有效地选育出具有较优良性状的双低隐性胞核不育系。再以此双低不育系为母本与双低优良品种(系)杂交,在F_2或F_3成对测交,亦能选育出双低不育系。经过1988至1992年4年7代的选育,育成具有较优良性状的双低隐性胞核不育材料W—6AB、204AB、C—9AB、388AB、4470AB、4422AB等,1992年进入组合配制和产量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0.
石天宝 《作物研究》2004,18(4):235-236
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株1S系湖南省株洲市农科所1993年从"抗罗早×[科辐红2号×(湘早籼3号×02428)]"组合杂种F2代中发现的不育株,经多代严格定向选育而成的不育起点温度低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于1998年通过湖南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199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其为母本配制的两系杂交组合株两优02、株两优112、株两优971、株两优83、株两优176、株两优99、株两优505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株两优02还通过南方稻区区试和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