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7月的唐山,天气已开启"暴晒"模式。然而,比天气更热烈的,是7月2~9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的现场。作为国内级别最高的插花花艺赛事,本届中国杯吸引了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55位花艺选手同台竞技。高手云集,比赛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最终,已参加3届中国杯、来自江苏的韩海成功夺冠。来自湖北的程新宗和来自上海的刘成林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相似文献   

2.
距首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的举办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时间紧,但承办单位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赛的看点也逐渐浮现出来。参赛选手都是精英到目前为止,已有40多名选手报名参加A组比赛。福建、吉林、上海等28个省、市、自治区花协也已分别将B组的参赛选手名单报送中国花协。这些选手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如,A组中来自山东袁乃夫花艺中心的袁乃夫,19岁就开始研习插花艺术,1998年10月20日创立了山东袁乃夫花艺中心,擅长大型会场花艺布置。还有来自上海谢明时尚花艺公司的谢明,其作品一贯坚持前卫、自由的花艺设计理…  相似文献   

3.
正7月2~9日,国内规格最高的花艺赛事——第四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本届大赛由中国花卉协会和唐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河北省花卉协会、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执行委员会承办,《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协办。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55位花艺选手,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令人惊艳的花艺盛宴。最终,韩海获得了大赛冠军。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3个阶段。初赛为封闭式比赛,选手进行自选作品、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卉园艺》2019,(1):28-37
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51名选手参赛,其中通过预选赛选拔参赛的选手为46人,历届“中国杯”前10名的参赛选手为5人。参赛选手最大年龄51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35.4岁。男选手34人,女选手17人。大赛的评审工作由评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竞技委员会共同完成。评审委员会由7名花艺专家组成。职责是根据大赛评分标准,对选手作品和技术进行评分。监督委员会监督选手比赛和评委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零售业分会在会员的大力协助支持下,完成了第四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的承办等工作。为保证中国杯大赛选手水平,分会倾尽全力组织会员参赛。在比赛期间,分会配合协助中国花协共同努力,最终选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花艺选手。分会也积极配合中国杯的筹备工作,及时完成了报名、答疑、备赛、赛前培训、门票登记发放等具体工作,共有来自全国的55名选手参加第四届中国杯插花花艺比赛,180多位观众现场观看比赛及表演。在第四届中国杯期间,分会还精心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2月29~30日,"晋江杯"海峡两岸插花花艺大赛暨花卉资材展在福建晋江举办。经过遴选,共有来自福建、北京、江苏、河南等省(区、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的30名选手参加比赛。两岸花艺人同台切磋,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轮角逐,最终来自福建的谢建斌夺得本次大赛的个人总成绩一等奖。梁亦冰、李毅鹏获得个人总成绩二等奖。王德成、刘雅婷、袁爱琴获得个人总成绩三等奖。  相似文献   

7.
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是国际插花花艺界三大赛事(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欧洲杯插花花艺大赛、世界杯插花花艺大赛)之一,每三年举办一次,参赛选手主要为亚洲各国和地区推荐的优秀插花选手,大赛水平较高,影响较大,受到国际花艺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届专业观众多达数千人,对促进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2月28日,中国插花花艺协会依据协会培训讲堂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在各地讲堂完成培训并取得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初级讲师、讲师培训结业证者进行了集中考核。来自上海、江苏、福建、湖北、陕西、河北等省(区、市)的130多名学员在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接受了考核。这是中国插花花艺协会组织的首次讲师集中考核,通过考核的学员可获得中国插花花艺协会讲师证书,进入协会师资库。中国插花花艺协会会长刘燕、副会长徐文发、秘书长  相似文献   

9.
正11月27日至12月4日,国内级别最高的全国性花艺赛事——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在广州举办。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51位选手,用美轮美奂的花艺作品角逐各项大奖。经过激烈比拼,最终,黄仔、刘成林、梁朋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冠、亚、季军。本届大赛由中国花卉协会主办,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承办,以"花开新时代"为主题,搭建了集国际性、专业性、观赏性及互动性为一体的全民参与的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浙江省举办插花花艺选拔赛,这是浙江省插花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花事活动。 大赛由浙江省插花艺术研究分会和宁波市园林管理处联合举办。来自浙江宁波、杭州、温州、金华、湖州台州、舟山、丽水、绍兴、嘉兴等地市的百余名插花选手参加比赛。选手们围绕《我的家园》、《夏日情怀》和  相似文献   

11.
正7月20日,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预选赛华东赛区(上海)如约在申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5名选手在上海国际花卉时代广场(虹桥古玩城)同场竞技,最终,戴亚俊、罗黎波、谭均海分获冠亚季军。中国花卉协会副秘书长彭红明、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会长王茂春、中国资深插花花艺大师蔡仲娟、上海市花卉协会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20~25日,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插花花艺竞赛(Ⅱ)在时尚花艺馆举办。本次竞赛以"海边的聚会"为主题,以餐桌花艺为表现形式,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湖北、江苏、浙江等多个省市共43名选手参赛。作为本届世园会竞赛单元的收官之作,选手们用最大的热情为观众带来了一次花艺的视觉盛宴。参加本次竞赛的选手中,既有从事花艺行业20年的资深业者,也有刚入行的新手。尽管选手准备时间较为仓促,  相似文献   

13.
首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落幕后,一些评委和观众认为,本届参赛选手水平参差不齐,且悬殊很大,从初赛(预赛)作品上可以看到:一部分选手的作品表现出了较高的花艺水平,也有部分选手尤其是一些没有经过花艺知识培训、对花艺知之不多的选手,所设计的作品不但缺乏美感,制作技法粗糙,而且根本不符合比赛的主题。据了解,入围复赛、决赛的选手都参加过各种花艺培训,其中很多曾经得到过著名花艺师的指导。这就说明插花花艺培训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重道远。2002年在天津举办的中国首届插花花艺大赛冠军得主万宏认为,首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将促进一批花…  相似文献   

14.
将于6月10日至13日在沈阳举办的首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以下简称大赛)除了要引导、促进我国插花花艺事业发展外,还担负着为日后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选拔选手的任务。那么,此次大赛与前两次的全国性插花活动(第一次是2001年5月在深圳召开的中国插花花艺展览会;第二次是2002年10月在天津举办的中国首届插花花艺大赛)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花卉协会相关负责人,她将此次大赛的突出特点归结如下:参赛选手职业化大赛的参与主体以花卉零售业从业人员为主。比赛分为A、B两组进行,A组的选手都是中国花协零售业分会会员单位的从…  相似文献   

15.
<正>7月27日,由亚洲花店业协会(AFA)主办的2014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在日本静冈县沼津市落下帷幕,日本选手日坂明(Hisaka Akihiro)获得冠军。中国大陆选手袁乃夫名列第7,卿少波获得第12名。继2006年在广州举办的第四届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和2011年在中国台北举办的洲际杯插花花艺大赛  相似文献   

16.
正6月3日,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全国预选赛西北赛区比赛在银川举办。36位选手同场竞技,比拼花艺技巧与创意,最终来自西安的乔丽获得冠军,王子木、张桂吉则分别荣获亚军、季军。西北赛区比赛的举办标志着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拉开了大幕。"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由中国花卉  相似文献   

17.
<正>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精彩的插花花艺作品和干花展品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届花博会插花包含传统插花(缸花)(干花和鲜花)、现代花艺(干花和鲜花)两个大类四个小组。东方式缸花命题为"盛世风华",现代花艺命题为"丝路花语"。干花包括天然干花和人工加工干花。各省(区、市)插花申报数量共341项,干花申报数量137项。经过评委专家组1次初评和3次复评,最终插花花艺展品获162项等级奖,干花展品获56项等级奖。  相似文献   

18.
作为插花花艺和组合盆栽门类的评委,我感觉本届花博会上各省(区、市)的插花花艺作品和组合盆栽精彩纷呈,体现了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中国传统插花作品,整体水平比上届有较大的提升,绝大部分作品都能体现中国传统插花的韵味,插制技艺也都符合规范。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中国插花花艺大赛在即。全国各地为举办这次大赛都在积极准备,挑选最好的选手参加。全国性的插花花艺大赛,这是第二次,而真正以大赛命名,尚属首次。前次在深圳举办的插花花艺博览会,已经较为全面地检阅了我国插花花艺的基本实力和水准。上次赛事之后,这次赛事之前,萦绕在记者脑海的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插花花艺的发展方向”。为此,记者访问了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副会长王莲英教授。  相似文献   

20.
10月10~15日,由中国花卉协会、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成功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河南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5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创历届大赛参赛人数之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