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学科队伍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方面论述了吉林省水稻科技创新建设的实施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超级稻吉粳88的育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提出吉林省粮食增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米科学》2006,14(4):F0002
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依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建设的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按照国家科技总体方针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剥离了可以进入市场的单位,成果、人才和部分资产,进行科技产业化主体建设,成立了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为主要任务的新型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3.
发展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在吉林省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和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分析了现阶段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职能作用,加强对绿色食品工作的指导服务;建设绿色基地,培育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抓好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加快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绿色食品意识;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努力开拓绿色食品市场等一系列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大众对茶多酚元素的价值理解日益成熟,如今围绕茶多酚元素所具体建设的医药产业也成为当前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产业体系。结合该专业建设诉求看,丰富创新生物发酵制药实践教学,就极为重要。本文拟从茶多酚医药产业发展建设的具体背景分析入手,结合传统吉林省生物发酵制药实践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足认知,从而结合茶多酚医药产业建设诉求,探究吉林省生物发酵制药实践教学改革机制。  相似文献   

5.
红麻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用,适应性广,生长迅速,是一种生物产量较高的经济作物。吉林省盐碱地面积达96万多公顷,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地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特别是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吉林生态省建设的重点,也是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的难点。发展红麻产业,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土壤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减少造纸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对维护吉林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各项承诺的指标逐步落实和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全面启动,作为玉米产业重中之重的玉米育种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全面了解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本文就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做简要回顾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玉米科学》2008,16(6)
为加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成立东北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8.
针对吉林省旱作农业耕作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应和符合吉林省旱作农业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分析了目前吉林省旱作农业耕作发展的合理方向,以确保和促进吉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吉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吉林省水稻播种面积、水稻产量、水稻流通和水稻加工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吉林省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播种面积和产量状况来看,水稻一直是吉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但是吉林省水稻流通方式仍然比较传统,加工品种比较单一,缺乏深加工产品,影响了吉林省水稻产业的发展。对此,选择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等9个主要稻作生产区,选择每667 m2种子用量、人工成本费、水稻产量等相关变量为基础,构建吉林省水稻C—D生产函数,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吉林省水稻生产效率影响因素测算,深入分析影响吉林省水稻生产效率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利设施利用效率、提高水稻综合效益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的函》"国标委发函[2019]3号",加快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人参产业,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人参产业全方位提升,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吉林人参研究院、吉林省参茸办公室、吉林省标准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专家调研组于2019年4月11~25日期间,分别赴吉林省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市、白山市、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广东省广州市开展调研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依托自身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基地优势,从激励机制政策的出台、科研项目的选题、科企联合、专利的保护、“双百”行动等几方面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拓展了应用性较强的水稻遗传育种研究成果转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水稻配方肥田间校正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赣榆县试验地块土壤养分测试结果,根据水稻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设计出适应不同地块的2种配方肥料。为验证2种配方肥的田间使用效果,于2012年度进行了田间校正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区产量均有所增加,增产率分别为8.32%、11.97%,分别增收172.34元/667 m2、266.13元/667 m2。肥料农学效率、配方肥产投比较好。因此,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根据测土结果和水稻需肥规律拟订的施肥配方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水稻在当地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分析了本溪地区发展优质米水稻的自然资源和品种上的优势,着重分析了栽培技术优势,同时提出了选用优质品种、适时播种、适期早插、壮苗稀植、科学施肥、防治病虫草害、合理灌溉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稻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旱灾的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正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抗旱栽培稻品种并实现水稻旱种,不但可较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且有利于稳产增产、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故栽培稻的抗旱性研究作为稻作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从水稻抗旱性鉴定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分子标记研究三方面分别概述,并对今后水稻抗旱性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12个优质稻品种的稻瘟病、稻曲病田间抗性调查认为,田间抗性表现与品种抗性和品种种性特征存在相关性。品种在试验阶段表现抗稻瘟病的其抗性强,大穗型,直立密穗型品种易感稻曲病。在生产上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应做到科学栽培,同时注意化学防治,减轻病害发生流行,提高品种产量和稻米品种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化学防治和田间作物布局对稻田蜘蛛的影响,对协调防控田、农户自防田和观测圃同期的田间蜘蛛数量进行调查与比较,并分析了田埂作物对稻田蜘蛛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农户自防区,协调防控田的蜘蛛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增加作物多样性可明显提高稻田蜘蛛数量。  相似文献   

17.
从合肥地区土壤特性以及水稻科研育种育秧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传统水耕育秧方式改为旱耕湿润育秧方式。介绍了科研水稻育种中旱耕湿润育秧技术要点,并总结了该技术的优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水稻生产能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发展水稻生产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为了解我国水稻的生产能力,分析测算了我国水稻生产的现实生产力、现实生产能力和潜在生产能力,探讨了我国水稻单产徘徊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水稻生产能力的科技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水稻现实生产能力和潜在生产能力分别可达2.2618亿t和25390亿t,分别比现实生产力高3 428万t和6 200万t。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生产能力,必须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培育和推广超级稻,形成以广适应性超级稻品种为主导的品种结构;优化栽培技术,构建以轻简技术为核心的节本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强化技术推广,缩小产量差异,切实提高科技对水稻生产能力提升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食味作为衡量稻米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为了更好地判定稻米品质,日本佐竹公司建立了系统的大米食味评价系统,运用其开发的食味检测仪器,结合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用途大米进行食味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