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连续3年对西藏地区核桃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危害情况和防治效果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核桃枝枯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褐斑病以及金龟子、核桃长足象、春尺蠖的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同时摸清了该"三病三虫"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结合防治试验,提出了主要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南漳县目前核桃栽培面积达1666.67hm2,年虫害发生面积333.33hm2,年减产达280t,经济损失达600万元。为了提高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南漳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加大核桃病虫害防控工作力度,掌握了核桃举肢蛾、银杏大蚕蛾、春尺蠖和桑天牛等主要害虫发生规律,找出核桃虫害的防治对策,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检疫御灾、监测预警为基础,将营林措施、人工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无公害化学防治相结合,实施综合治理,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果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当前新疆南疆地区麦田、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群落结构特征.[方法]采用棋盘法9点取样,对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及单作麦田杂草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南疆喀什、和田等地麦田主要杂草有37种,隶属于12科、31属.优势杂草播娘蒿、藜、萹蓄和硬草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危害程度基本一致;离蕊芥、田旋花、大蓟和雀麦等区域性优势杂草在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的危害重于小麦单作田;常见杂草和一般性杂草的危害程度差异较小.杂草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小麦单作田.[结论]新疆南疆地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有37种,隶属于12科31属.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杂草群落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与单作麦田比较,两种间作模式下单一杂草的危害降低,优势杂革、常见杂草与一般性杂草的发生危害程度差异较少,但区域性优势杂草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木橑尺蠖又叫木橑步曲、核桃尺蠖、小大头虫等,是鳞翅目尺蛾科节肢动物。其成虫体长18~22毫米,翅展45~72毫米;幼虫体长70~78毫米。低龄幼虫啃食核桃叶肉,残留表皮呈白膜状;幼虫稍大咬食核桃叶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将叶吃光,仅残留叶柄。一、木橑尺蠖发生规律1.羽化。木橑尺蠖以蛹在树干周围土内越冬,次年5月上旬平均气温达25℃左右时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为  相似文献   

5.
<正> 我省核桃树主要分布于东、西两山地区。西山主产区为汾阳、孝义、交口等县,东山主产区为盂县、昔阳、左权、黎城、平顺、陵川、安泽、古县等县,每县年产核桃都在50万公斤以上。这些地区大多是山、老区和贫困县,核桃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但是,由于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的发生为害,严重地影响了核桃的产量和质量。该虫是一种毁灭性的鳞翅目蛀果害虫,幼虫钻蛀果实,纵横穿食,带菌感染,致使核桃青皮腐烂变  相似文献   

6.
核桃举肢蛾又称“核桃黑”,属鳞翅目、举肢蛾科。核桃举肢蛾是一种专门危害核桃的蛀果性害虫,以幼虫蛀食核桃果实和种仁,被害果实发黑,皱缩,种仁干缩变黑,引起早期落果。  相似文献   

7.
核桃举肢蛾J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是找国北方核桃的主要害虫, 1985年丹凤县核桃举肢蛾大量发生,虫果率达59%,减产43%。我国自1953年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已发表论文川余篇,对该虫的生活史习性和树上化学防治研究较多,但对该虫的入土过冬规律,树盘地面防治没有系统研究。我们从川既年开始在丹凤核桃产区对举肢蛾幼虫脱果入土过冬规律和地面防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黑核桃     
黑核桃亦称美国东部黑核桃,其学名Juglans nigra,原产北美洲,属核桃科核桃属黑核桃种,其中栽培的有东部黑核桃、魁核桃、小黑核桃、奇异核桃等树种,是一种珍贵的果材兼用、温带落叶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特点,坚果可食,适生范围广,已被广泛引入欧洲、澳大利亚及亚洲各国。我国自1984年开始引种栽培,分别在新疆、河南、山西、北京、陕西、吉林、山东等地建立了栽培区,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危害我县核桃的主要病虫害是核桃举肢蛾和核桃枝枯病,核桃举肢蛾以幼虫蛀食青皮和核仁,在青皮内纵横蛀食,使青皮逐渐变黑,故群众称“核桃黑”,发生严重时能使核桃果实大量变黑脱落;核桃枝枯病是以病菌侵染一、二年生的弱枝,从梢顶开始向下蔓延,直到主干,使枝条枯死。  相似文献   

10.
核桃黑斑病是危害核桃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生范围广,危害重,严重影响了核桃品质和产量,成为核桃产区制约农民收入的重要瓶颈。本研究从核桃黑斑病的危害症状、病原菌及发生规律入手,探讨核桃黑斑病的防治方法,以期为核桃黑斑病的防治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一、核桃举肢蛾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主要危害果实。1.危害状。幼虫蛀食青皮,在青皮内蛀食多条隧道,并充满虫粪,引起总苞变黑腐烂,幼果脱落,核仁干缩。2.生活习性。核桃举肢蛾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  相似文献   

12.
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是核桃生产上最重要的果实害虫,幼虫主要为害核桃青果皮,幼虫蛀入核桃青果内纵横穿食,使果实变黑而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13.
核桃木撩尺蠖是核桃重要害虫,是一种分布较广的杂食性害虫。以幼虫危害核桃,危害严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处理对核桃木撩尺蠖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稻螟蛉又名双带夜蛾,俗名量步虫、青尺蠖。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除水稻外,尚可为害玉米、高梁、谷子等禾本科作物,也能取食稗草、野黍、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5.
稻螟蛉又名双带夜蛾,俗名量步虫、青尺蠖.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除水稻外,尚可为害玉米、高梁、谷子等禾本科作物,也能取食稗草、野黍、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核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安康市汉滨区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和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掌握了全区核桃产业分布状况、发展面积和核桃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程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主要核桃病虫害防治方法。结果表明:汉滨区核桃产业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中原镇、紫荆镇、大河镇、茨沟镇、谭坝镇、恒口镇和五里镇,全区核桃种植面积3.088万hm~2,平均产量为159.0~306.0 kg·hm~(-2),该区核桃病虫害有14种,其中虫害8种、病害6种,核桃黑斑病、黑水病、炭疽病、银杏大蚕蛾、核桃举肢蛾、云斑天牛和核桃横沟象的发生程度和危害程度大,应在今后管理中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7.
孙益知 《农友》2002,(1):17-18
核桃举肢蛾以幼虫蛀食核桃果实,硬核期前蛀入危害,引起早期落果,是核桃生产中最重要的害虫。一般年份虫果率达10%~20%,雨水多的年份虫果率有时可达50%以上,损失严重。核桃栽植分散,树冠高大,产量较低,树上喷药难以推广,举肢蛾防治至今仍是生产上一个难题。近几年我们对举肢蛾的越冬规律和地面防治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试验出了简单易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核桃叶甲是核桃叶部主要害虫,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叶肉,将核桃叶咬食成网状或缺刻状,甚至将叶片全部食光,危害严重。试验采用树下和树上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14年调查了红古区砂田核桃病虫害发生情况。初步发现病害4种,即核桃根癌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核桃腐烂病(Erwinia nigrifluens)、核桃烂皮病(Cytospora juglandis)和一种疑似病毒病,其中发生普遍、较严重的是核桃烂皮病。虫害零星发生,有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Targioni Tozzetti]、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Zacher)]以及山核桃刻蚜(Kurisakia sinocaryae Zhang)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贵州省黔南州核桃害虫名录。共计90种,隶属于6目36科。从分类系统来看,以鳞翅目害虫、鞘翅目为多,各占总数的47%和28%。从取食方式和取食部位来看,以食叶害虫为主,共66种,占全部害虫种数的73%。黔南地区主要害虫为云斑天牛、核桃长足象、核桃扁叶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