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羊肚菌栽培地内土壤为试材,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方法,研究了羊肚菌在进行栽培时翻地处理前后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以期为羊肚菌栽培时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组土壤样品的真菌群落在门分类水平结构分析中共有优势菌门3种,分别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鞭毛菌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属分类水平结构分析中仅有优势菌属2种,分别为Mortierella属和Tetracladium属。通过差异分析,发现翻地处理前后,不同土壤深度下真菌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1年种植(新植园)和3年连作百香果园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以期为克服百香果连作障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相比新植园,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细菌群落丰富度,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增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门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5.86个百分点和2.21个百分点;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减少了3.40个百分点,子囊菌门(Ascomycota)减少了28.41个百分点,而毛霉门(Mucoromycota)增加了14.73个百分点。在属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γ-变形菌纲中未分类属unclassified;ammaproteobacteria、黄单胞杆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anthomonadaceae相对丰度显著增加,酸杆菌门中Gp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子囊菌属(Archaeorhizomyces)、孢子丝菌属(Sporothrix)、粪壳菌属(Sordaria)相对丰度减少,小被孢霉(Mortierella)、镰刀菌属(Fusarium)两个病原菌属相对丰度增加。说明连作改变了百香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细菌多样性降低,真菌多样性升高,病原菌相对丰度增加,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20,(4)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贵州铜仁栽培的黑木耳污染菌棒的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丰度,并对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污染菌棒中所得真菌属共计42种,其中污染真菌相对丰度大于1%的有蜡孔菌属(Ceriporia)、曲霉属(Aspergillus)、木霉属(Trichoderma);FY4的优势菌群为蜡孔菌属(93.49%),CY5的优势菌群为曲霉属(57.06%),CY8的优势菌群为木霉属(30.22%),FY9的优势菌群为蜡孔菌属(99.99%)。研究对黑木耳染菌菌棒真菌的组成和种类从分子水平进行了鉴定,为黑木耳的栽培和杂菌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汉中油菜种植基地种植最广的油菜品种“邡油777”的油菜花期和果期的根际土壤样品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扩增子的试验方法,对样品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期为后续油菜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油菜花期土壤样品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较果期高。群落结构组成中占比大于1%的细菌门10种,占比大于1%的细菌属6种,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是其共有优势菌群;占比大于1%的真菌门7种,占比大于1%的真菌属7种。被孢霉门是油菜根际真菌群落的绝对优势菌群。油菜的不同生长时期是影响油菜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灰枣和骏枣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红枣黑斑病病株及健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根际土壤真菌丰富度前20位优势菌属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探究南疆地区发生红枣黑斑病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以期揭示新疆红枣发病与其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之间的相关性,为生物防治提供思路和方法。结果表明:阿克苏和喀什地区灰枣和骏枣的根际土壤真菌测序中共获得6 221 336个有效标签,17 239个OTUs共鉴定出21个门42个纲299个属,其中80%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阿克苏地区灰枣根际土样和骏枣根际土样中的菌属分别聚类在一起,喀什地区灰枣根际土样和骏枣根际土样中的菌属分别聚类在一起。RDA分析表明,发病灰枣土样中有效磷和pH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发病骏枣土样中有机碳、速效钾和pH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红枣黑斑病根际土样中真菌群落组成丰富,同一地区不同红枣品种根际土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发病红枣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4种微生物菌剂对多年连作甜瓜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真菌群落及成员的影响,利用4种微生物菌剂(A.谷乐丰聚谷氨酸微生物菌剂,B.启高系列生物菌剂,C.施特葆系列菌剂,D.新型菌剂NBmelon)对土壤进行处理,样品经DNA抽提、PCR扩增和真菌ITS测序,进行分析制图。结果显示,处理B和A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高于CK,处理D、C的Simpson指数高于CK,表明菌剂处理后,土壤真菌群落均匀度得到提高,真菌多样性优于CK。优势种群相对丰度在不同处理间存在差异,处理A、B、D与CK相比分布在不同象限,且图中距离较远,表明菌剂处理后土壤样品的物种构成发生了变化。处理D(新型菌剂NBmelon)具有降低镰刀菌属相对丰度的效果,能减少镰刀菌属群落数量,可供后续开发利用。因此,施用微生物菌剂具有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提高土壤真菌多样性、降低有害菌镰刀菌属相对丰度、改良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种植白及2年的砂质壤土和砂质粘土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特征,测定土壤理化因子,分析土壤理化因子与真菌群落的相关性,以期为白及根际土壤微生物改良及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共得到43 651条真菌基因优化序列,2种根际土壤真菌存在差异,砂质壤土和砂质粘土特有真菌OTU数分别占总数的33.50%、33.60%;α多样性分析表明,砂质壤土中真菌属丰富度高于砂质粘土;群落结构分析表明,除未分类的真菌属之外,镰刀菌属(Fusar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在2种白及根际土壤中均为优势真菌属,砂质壤土中显著富集附球霉属(Epicoccum)、土赤壳属(Ilyonectria)、Knufia,而砂质粘土中显著富集外瓶柄霉属(Exophiala)、原隐球菌属(Saitozyma);土壤有效磷对白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有显著影响,有机质、pH、有效磷、有效镁、有效钙对土壤真菌群落具有显著影响。种植白及的砂质壤土和砂质粘土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土壤理化因子对根际真菌具有一定影响,其中有效磷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典型侧柏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以未过火林地为对照,对火烧迹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采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和Jaccard指数,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河南省济源市小寨村火烧迹地土壤性质的变化与植被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火烧迹地土壤的土粒密度增加,p H值呈上升趋势,土壤有机质减少,全氮增加,有机质的C/N比值在15左右。(2)火烧迹地上的植被高于未过火林地,火烧迹地与未过火林地更新层的物种丰富度相差不大,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则是火烧迹地上较高。(3)火烧迹地与未过火林地土壤性质的差异,导致了植被的差异,植被恢复也对土壤性质的变化产生了影响。本文将为侧柏林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和养分动态关系及其演替规律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可为火干扰模拟的粗粒景观结构森林经营管理方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苹果根腐病根际土壤真菌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苹果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丰富度及多样性变化。【方法】以ITS5-1737F和ITS2-2043R为引物,对真菌ITS区进行扩增并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分析苹果根腐病病株及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物种组成、丰度及α-多样性。【结果】通过高通量测序,患根腐病和健康根际土壤分别获得1 006、708个OTU,主要分为11个门,33个纲,148个科,263个属。病、健根际土壤真菌种群多样性、丰富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患病土样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健康土样,Dothideomycetes纲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健康土样,而Leotiomycetes、Eurotiomycetes纲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健康土样;已报道的与苹果根腐病相关的病原菌Fusarium、Rosellinia相对丰度高于健康土壤,但差异不显著;有益真菌Trichoderma相对丰度稍低于健康土样。【结论】苹果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的真菌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升高,物种均匀度下降。根腐病病原菌和有益真菌普遍分布在患病和健康根际土壤中。患病土样中,已报道的苹果根腐病病原菌高于健康土壤,而部分有益菌,如Trichoderma低于健康土壤,说明病原菌的略微积累和有益菌的略微下降,都可能打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平衡,影响土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榨菜根肿病不同发病程度田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榨菜根肿病发病程度不同的根际土壤为分离对象,采用454焦磷酸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榨菜根肿病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并对榨菜根际土壤真菌的18SrDNA序列进行大规模测序,揭示根肿病不同程度发病田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子囊菌为优势真菌类群,其次为担子菌;重病田土壤中植物病原真菌数量高于其它发病田;重病田土壤真菌群落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OTU数量和属的数量均低于其它发病田;表明榨菜根肿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这可能与根肿菌造成榨菜根系破坏后,其根系分泌物旺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