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七种常见经济林吸滞重金属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7种常见经济林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波消解仪进行微波消解,并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植物叶片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核桃、梨、苹果、桃和枣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一致为ZnCuCrNiPbAsCd,且各树种中Zn和Cu含量较其余各元素含量明显偏高,范围值分别为12.57~23.90mg·kg~(-1)和4.52~10.25mg·kg~(-1);7种经济林吸滞重金属元素的能力差异显著,其中,桃对Cr(5.94mg·kg~(-1))、Ni(5.60mg·kg~(-1))吸滞能力较强,梨吸滞Cu(10.25mg·kg~(-1))能力较强,而樱桃和枣则吸滞Zn元素的能力较强,分别为23.80、23.90mg·kg~(-1);不同季节各树种叶片吸滞Zn、Cu、Ni、Cr季节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部分树种在冬季吸滞量最高,部分树种则在夏季最高,但各树种叶片Ni含量最小值均在秋季,对Pb、As和Cd的吸滞量变化特征呈完全一致的变化规律,均在冬季吸滞量较高;林木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大部分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9,(9):25-29
分析黄瓜、冬瓜、苦瓜、丝瓜、西瓜等5种葫芦科蔬菜中的K、Ca、Mg、Na、Fe、Cu、Zn、Mn等8种元素含量特点,为葫芦科蔬菜的营养功效提供数据支持。在市售的5种蔬菜中,每种随机抽取5个样品,对其中的K、Ca、Mg、Na、Fe、Cu、Zn、Mn等8种元素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瓜菜中钾元素含量(w,后同)为762~2 750 mg·kg~(-1),钙元素含量为161~376 mg·kg~(-1),镁元素含量为21~162 mg·kg~(-1),钠元素含量为2.14~36.36 mg·kg~(-1),铁元素含量为0.56~4.52 mg·kg~(-1)、铜元素含量为0.10~0.96 mg·kg~(-1)、锌元素含量为0.21~2.33 mg·kg~(-1)、锰元素含量为0.12~1.66 mg·kg~(-1)。5种葫芦科蔬菜中K、Ca、Mg元素含量丰富,Na、Fe、Cu、Zn、Mn 5种元素含量较低。葫芦科蔬菜高钾低钠的元素含量特征明显,多食葫芦科蔬菜可以降低高盐低钾膳食结构引发高血压病的风险,为瓜菜类蔬菜的选择性食用、药用及养生等功效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奉节脐橙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及它们对果实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施肥和高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奉节脐橙产区148个果园土壤样品和柑橘叶片进行采样,同时调查了果实产量,分析了土壤、叶片营养状况,进行了叶片营养与果实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奉节脐橙产区土壤pH变幅较大,平均值为7.12,多数为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w,后同)较为丰富,超过15 g·kg~(-1)的比例为85.81%。总体上,奉节脐橙园土壤碱解氮缺乏很严重,平均含量仅为78.71 mg·kg~(-1),而有效P、速效K含量较为丰富,平均值分别为37.02 mg·kg~(-1)和191.67 mg·kg~(-1)。交换Ca含量极为丰富,适宜值以下的比例为0,而Mg极度缺乏,其含量100%处于缺乏范围。微量元素中有效Fe、Mn、Zn、Cu较为丰富,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0.72 mg·kg~(-1)、24.04 mg·kg~(-1)、2.69 mg·kg~(-1)和2.17 mg·kg~(-1)。有效B较为缺乏,平均值为0.67 mg·kg~(-1)。奉节脐橙叶片营养元素N、P、K、Ca、Fe、Mn和Cu较为丰富,其含量平均值为29.45 g·kg~(-1)、1.50 g·kg~(-1)、13.32 g·kg~(-1)、41.23 g·kg~(-1)、133.17 mg·kg~(-1)、42.97 mg·kg~(-1)和9.51 mg·kg~(-1),而Mg和B较为缺乏,平均值分别为3.90 g·kg~(-1)和49.76 mg·kg~(-1),Zn元素极度缺乏,平均值为16.65 mg·kg~(-1)。叶片P、K、Zn含量与果实产量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0.205、-0.213。奉节脐橙产区不同乡镇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差异较大,通过叶片营养元素含量聚类分析10个乡镇可以分为5类。【结论】奉节脐橙园各乡镇营养差异较大,总体来讲,今后生产管理的重点是适度调节土壤pH,合理施用N、P、K肥,增施有机肥、Mg、Zn和B肥。  相似文献   

4.
伸根空间是植被生态系统植物所需养分的直接提供者。以经植被恢复3年后的坡面等的植物卷材伸根空间基质为对象,分析伸根空间对基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养分含量均值全氮(N)12.350g·kg~(-1),全磷(P)5.519g·kg~(-1),全钾(K)6.329g·kg~(-1),全钙(Ca)16.195g·kg~(-1),全镁(Mg)7.192g·kg~(-1),全铁(Fe)18.245g·kg~(-1),全锰(Mn)0.250g·kg~(-1),有效铜(Cu)1.927mg·kg~(-1),有效锌(Zn)6.675mg·kg~(-1);显著性分析表明,伸根空间对养分元素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影响,有正显著影响也有负显著影响;以水泥盒(D)为对照,部分养分元素损耗速率加快,如全N、全Mn、有效Cu等,也能降低部分元素的损失速率,如全K、全Ca、全Mg、全Fe、有效Zn等。此外,对于全P,1∶0.5坡面(P2)、沙场(S)能加速P元素的损失,而其余伸根空间能够降低损失速率。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所有伸根空间基质K元素均表现为缺-极缺,且有效Cu在屋面(W)和渣场(Z)表现为中等,其余测定的养分元素含量均表现为稍丰/丰,证明植物卷材对于伸根空间养分保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长期乳苣营养器官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时期乳苣营养器官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动态变化,为乳苣最佳营养时期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以乳苣为试材,分析幼苗期、生长期和开花期乳苣根、茎、叶3大营养器官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在根、茎和叶器官中,大量元素K、Mg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下降,而开花期Ca含量显著高于幼苗期和生长期,叶片中大量元素的含量高于根和茎。(2)根中幼苗期微量元素Na、Mn、Zn含量显著高于生长期和开花期,开花期Cu含量(5.996 mg·kg~(-1))显著高于幼苗期(4.503 mg·kg~(-1))和生长期(2.966 mg·kg~(-1)),Fe在各个时期无显著变化;茎中幼苗期Na、Mn、Zn和Cu含量显著高于生长期和开花期,而生长期Fe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幼苗期和开花期;叶中幼苗期Na元素含量(567.99 mg·kg~(-1))显著高于生长期(396.22 mg·kg~(-1))和开花期(304.41 mg·kg~(-1)),生长期Na、Mn、Cu含量显著高于幼苗期和开花期,开花期Zn含量显著高于生长期和幼苗期。(3)相关性分析表明,乳苣的根、茎、叶器官中大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元素的吸收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表明,乳苣最佳营养时期为生长期或开花期,在幼苗期乳苣全株营养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6.
以峰峰五矿、九龙矿、梧桐庄矿的狗尾草和猪毛蒿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植物和土壤中Pb、Cu、Zn、Cr、Mn的含量,通过计算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比较分析了3个矿区中二者对5种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以期为利用植物-丛枝菌根真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狗尾草和猪毛蒿形成的菌根侵染率在梧桐庄矿均为最高,分别达到86.667%和49.033%,自然条件下二者能够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狗尾草对Pb和Zn的积累在梧桐庄矿均较优,其中狗尾草地上部Pb含量、地下部Pb含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分别达到24.157 mg·kg~(-1)、19.139 mg·kg~(-1)、1.262和0.156,以及地上部Zn含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分别达到42.295 mg·kg~(-1)、1.127和0.259,不仅高于梧桐庄矿的猪毛蒿,也高于五矿和九龙矿的狗尾草。对Cr的积累,狗尾草和猪毛蒿均为五矿高于其它矿区,并且同一矿区狗尾草也高于猪毛蒿。对Cu和Mn的积累,不同矿区2种植物表现不一致,表明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重庆柑橘园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柑橘园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养分状况。【方法】在重庆15个柑橘主产县(区)选取567个代表性柑橘园采集土壤样本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果园土壤pH值变幅pH 4.1~8.7,但仅有20.99%的土壤pH适宜柑橘生长(pH值5.5~6.5),53.62%的土样pH高于6.5,并有35.63%的土样pH高于7.5。土壤有机质匮乏,有机质偏低或缺乏比例达68.79%。土壤有效Fe、Mn、Zn、Cu、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91 mg·kg~(-1)、15.69 mg·kg~(-1)、1.39 mg·kg~(-1)、1.06 mg·kg~(-1)、0.37mg·kg~(-1),土壤有效Fe、Mn、Zn、Cu、B含量处于适宜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占77.08%、0.18%、53.62%、73.02%、23.28%;总体上土壤有效Fe、Cu含量水平较高,有效Zn、B含量较低,有效Mn含量缺乏。【结论】柑橘生产上应注意调节土壤pH值,结合叶片营养诊断适量补充含Mn、B、Zn的微量元素肥料或有机肥。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叶片矿质元素营养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研究,为笃斯越橘人工抚育、栽培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种生境中的笃斯越橘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成熟期叶片中N、P、K、Ca、Mg、Fe、Mn、Cu和Zn的含量及产量,制定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并应用DOP法进行营养诊断。【结果】(1)水湿地生境中笃斯越橘的产量高,林下疏林中的产量中等,而林缘坡地中的产量低。(2)叶片中N的适宜值为17.70~19.67 g·kg~(-1),P的适宜值为3.56~4.60 g·kg~(-1),K的适宜值为5.22~6.13 g·kg~(-1),Ca的适宜值为3.13~3.88 g·kg~(-1),Mg的适宜值为1.90~2.27 g·kg~(-1),Fe的适宜值为109.19~158.85 mg·kg~(-1),Mn的适宜值为262.05~311.14 mg·kg~(-1),Cu的适宜值为5.44~6.42 mg·kg~(-1),Zn的适宜值为17.33~24.87 mg·kg~(-1)。(3)高产区的笃斯越橘叶片养分平衡状况优于中低产区,且高产区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养分亏缺程度较高,而中、低产区域矿质养分则过多盈余。【结论】大兴安岭地区高产区域的笃斯越橘养分平衡状况优于中低产区域。在适当补充肥料的基础上各区均具有一定的产量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紫苏属叶中Fe,Mn,Mg,Zn,Cr,Cu,Cd,Pd,Ca无机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中均含有丰富的Fe,Mn,Mg,Zn,Cu,Ca元素,但均未检测到Cd,Cr,Pd.除Mg,Mn含量与一般植物相当外,其他各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常见植物,尤以Ca含量相对较高;该属植物叶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差异与其具体的原(变)种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紫苏属植物叶中的无机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紫苏属叶中Fe,Mn,Mg,Zn,Cr,Cu,Cd,Pd,Ca无机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中均含有丰富的Fe,Mn,Mg,Zn,Cu,Ca元素,但均未检测到Cd,Cr,Pd。除Mg,Mn含量与一般植物相当外,其他各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常见植物,尤以Ca含量相对较高;该属植物叶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差异与其具体的原(变)种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组织培养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猕猴桃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多年生藤本植物.目前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有66个种,约118个种下分类单位(变种、变型),我国有62个种.猕猴桃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丰富的维生素、矿质元素以及14种氨基酸.尤其Vc含量,每100g鲜果肉中可达到90~420mg,享有"Vc之王"的美称.猕猴桃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汁等,还有医疗保健作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随着猕猴桃栽培的进一步兴起和引种工作的进行,良种苗需要量急剧增加,而采用常规繁育方法周期长、成活率低,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猕猴桃成为重要的良种繁育途径.此外,组织培养也是生理生化和遗传研究必需的基础技术,原生质体融合、重组DNA遗传转化等都必须在组培再生技术相当成功的基础上进行.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猕猴桃组织培养的研究.随后,更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获得成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从影响猕猴桃组织培养的因素,猕猴桃组织培养的应用等方面就近十年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4份华南型黄瓜品种进行春提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05C41,04C204和03C105等黄瓜品种长势旺,抗病性强,高产,风味品质良好,外观整齐一致,适应市场需求,在沿海地区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湖北省普遍采用的大棚爬地栽培方式,对12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银蜜子、蜜世界、状元、红妃、金帝等品种在品质、熟性、抗病性及产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合湖北省早春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闲置的哈密瓜大棚,对15个豇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正源豇豆和农家乐373油白豆角2个品种在三亚春季设施栽培条件下,表现产量高、耐热性和抗病性强,适合三亚地区甜瓜地轮作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5.
将不同品种3年生芦笋蔸子移栽至有机土和普遍土日光温室,定期采收芦笋嫩茎,比较其秋冬茬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试验结果表明,3年生有机土日光温室栽培的芦笋,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普遍高于同期移栽、同期采收的3年生普通土日光温室栽培的芦笋。而不同栽培方式芦笋嫩茎采收的经济系数的差异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6.
果树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果树种质离体保存方面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种子保存,常规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保存方法。超低温保存是一项长期稳定保存种质的方法,能减慢细胞代谢和完全抑制生长,概述了超低温保存的原理、技术要点和主要优点,以及影响超低温保存的因素:包括植物材料的性质、预处理、冰冻保护剂种类、降温方法、解冻方法以及解冻后处理等,并对今后果树种质保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早春大棚厚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采用湖北省普遍采用的大棚爬地栽培方式,对12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银蜜子、蜜世界、状元、红妃、金帝等品种在品质、熟性、抗病性及产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合湖北省早春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8.
对4份华南型黄瓜品种进行春提旱栽培试验.结果表明,05C41,04C204和03C105等黄瓜品种长势旺,抗病性强,高产,风味品质良好,外观整齐一致,适应市场需求,在沿海地区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明确了晴天时,甜樱桃日光温室上午8~10时为气温升温阶段,11~13时为气温高温阶段,14~16时为气温降温阶段。昼间地温变化幅度为2.3℃,连续晴天时日平均地温上升约0.3℃。阴天时,日光温室气温和地温均保持稳定下降趋势,连续阴天日平均地温下降幅度较大,是连续晴天温度上升速度的2倍。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和露地甜樱桃红艳秋季枝叶中氮代谢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的6年生槽栽甜樱桃红艳植株为试材,对秋季枝叶中全氮、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叶片中的氮向枝中运转的量少于露地;长枝枝皮、短枝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减少,而长枝木质中可溶性蛋白质增加很多;叶中可溶性蛋白质高于露地,而且叶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在整个秋季都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秋季枝中总氨基酸的变化趋势比较复杂,而叶中总氨基酸的变化趋势则很有规律,都有增加的趋势。秋季叶中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在整个秋季都没有急剧减少,有时还有增加,这表明叶片中的氮代谢一直在进行,并没有随叶片的衰老而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