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米叶冬青(Ilex crenata ‘Mariesii’)是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灌木,高0.6~1m,多分枝,小枝淡棕色,圆柱形,密被微柔毛,顶芽小,芽鳞3枚,单叶,革质、互生,叶小而密生,暗绿色,椭圆形至倒长卵形,有光泽,叶缘有浅钝齿,叶背面有褐色腺点,叶正面中脉有微毛,侧脉不明显,先端圆钝或锐尖,基部楔形或钝,生长颇为缓慢,1年中能抽新梢二次。雄花3~7朵成聚散花  相似文献   

2.
正钝齿冬青‘完美’是钝齿冬青的栽培变种,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灌木。多分枝,枝叶浓密紧凑,树形球状饱满,高50~110cm,顶芽小,芽鳞3枚,叶背面有褐色腺点,叶正面中脉有微毛,侧脉不明显,先端圆钝,基部楔形,一年内萌发新梢两次。叶小而密生,倒长卵形,缘有浅钝齿,单叶,互生,厚革质,叶片平展,表面深绿、有光泽,背面浅绿、有腺点。雄花3~7朵成聚散花序,雌花单生,花小,白色,稀疏,花期5~6月。分核果,分核为4,浆果状,球形,秋季熟时黑色,每分核  相似文献   

3.
正冬青‘先令’是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灌木,冬青的栽培变种,低矮、多分枝,小枝浅绿色,全体无毛,枝叶浓密紧凑、树冠匀称、球形饱满,高50~110cm,顶芽小,芽鳞3枚,1年内萌发新梢2次。单叶,互生,革质,叶片平展,叶小而密生,叶表面深绿、有光泽,叶背面浅绿、有褐色腺点,中脉有微毛,侧脉不明显,先端圆钝,基部楔形,倒长卵形,叶缘有浅钝齿;雄花3~7朵成聚散花序,雌花单生,花小,  相似文献   

4.
正"直立’冬青是钝齿冬青的栽培变种、冬青科冬青属常绿灌木,丛生状,直立,株高120~150cm,枝叶浓密、冠形柱状、饱满紧凑,芽小,芽鳞3枚。单叶,革质,互生,叶边具钝状锯齿,叶正面深绿中脉有微毛,叶背面浅绿有褐色腺点,侧脉不明显,叶小而密生,倒长卵形,叶片平展,表面深绿、有光泽,先端圆钝,基部楔形,在杭州地区一年内萌发新梢两次:3~4月和7~8月;雄花3~7朵成聚散花序,雌花单生,腋生,花萼4、花瓣4、雄蕊4,花小,  相似文献   

5.
卓涛 《种子科技》2023,(2):10-12
以1号Ilex verticillata“Osterwijk”、2号Ilex verticillata“Gray”、3号Ilexverticillata“Winter Red”3个北美冬青品种的3年生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截干高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北美冬青苗木对截干处理的反应不同,不同截干高度对1号和2号的新梢数量和新梢长度有显著影响,截干处理对3号的影响不明显。以1年生“Osterwijk”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不同类型发枝素对苗木新梢生长性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发枝素对新梢长度没有显著影响,对新梢数量有显著影响,对新梢方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阳光’狭冠冬青(Ile×attenuata‘Sunny Foster’),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灌木、小乔木,高3.9~4.6m,最高达9.1m,冠幅2~4m,冠幅最大达5.5m;整体株形狭窄,呈金字塔形;树皮棕红色到灰色,呈杂色斑驳,平滑,顶芽小,芽鳞3枚。单叶互生,革质,叶长椭圆形、卵形、倒卵形、披针形,  相似文献   

7.
沙冬青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Cheng f.),又称蒙古黄花木,为豆科沙冬青属常绿阔叶小灌木,通常株高1~2米,多分枝,树皮黄绿色或灰黄色,幼枝密被灰白色绢毛。掌状三出复叶或三角状披针形,少为单叶,叶柄密被银白色绢毛;托叶小,与叶柄连合而抱茎;小叶菱状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锐尖、钝或微凹,两面密被银灰色毡毛。总状花序顶生,具8~10花,苞片卵形,被白色绢毛;花萼钟状;花冠黄色,长约2厘米;荚果扁平,线状长圆形,无毛;种子黄绿色,扁圆形。  相似文献   

8.
‘奥斯特’北美冬青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斯特”北美冬青(Ilexverticfllata‘Oosterwijk’)为冬青科冬青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株高120~250cm、冠幅80~250cm。叶互生、单叶、纸质、长卵形或卯状椭圆形、长椭圆形,叶缘有疏锯齿,网状脉,两面明显,嫩叶古铜色,叶绿色,表面无毛、背面略白且多毛;雌雄异株,花白色,复聚散花序,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长林’系列油茶品种的发枝特性,以6年生‘长林’系列8个主栽品种为对象,系统调查和分析树体不同冠层部位的新梢发枝量、新梢长度和新叶比。结果表明,‘长林’系列油茶品种树体不同冠层部位的发枝量、春梢长度和新叶比差异较大,树冠外层的发枝量、春梢长度和新叶比显著高于树冠内层,其中‘长林18号’和‘长林23号’树冠内层的发枝量最少,‘长林3号’和‘长林53号’树冠内层的发枝量最多;‘长林21号’的春梢长度最大,‘长林3号’春梢长度最小;‘长林53号’和‘长林166号’树冠内层的新叶比最高,‘长林4号’和‘长林23号’树冠内层的新叶比最低。根据发枝特性的差异,可将长林系列油茶品种分为3类,分别为‘长林18号’和‘长林21号’,‘’长林53号和‘长林166号’,‘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23号’和‘长林40号’。  相似文献   

10.
每到秋冬季节,在南方会看到一种叶绿果红的乔木,这就是铁冬青。铁冬青平时不太起眼,但到果熟季节,硕果累累,便引人注目了。不过由于目前在庭院绿化中使用不多,许多人对它还不太熟悉。铁冬青(Ilex.rotunda Thunb)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胸径1米,枝干苍劲挺拔,分枝角度自然有序,枝叶分布错落有致。叶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叶片浓绿、光亮、革质、全缘。雌雄异株,聚伞花序或伞形花,花白色,有香味。核果椭圆形,红色,有光泽(挂果量过多时会造成大量落叶)。花期3~4月,果熟期11~12月。  相似文献   

11.
几种葡萄砧木的引种表现及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几种葡萄砧木的抗寒适应性。本试验以引进的1年生‘贝达’、‘山河1号’、‘SO4’、‘5BB’、‘抗砧3号’5种葡萄砧木为试材,进行植物学特性和生长特性调查,测定电导率、失水速率、萌芽率等指标,综合分析各砧木品种的抗寒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砧木叶片和新梢之间的形态特征表现不同;‘贝达’的新梢生长速率在各测定砧木中表现最高;‘抗砧3号’的移栽成活率和扦插成活率最低,分别为74%和79%,‘贝达’的移栽成活率和扦插生根率显著高于其他砧木,在新疆北疆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综合评价各砧木抗寒性得出:‘贝达’>‘山河1号’>‘5BB’>‘抗砧3号’>‘SO4’。本研究结果为葡萄砧木利用及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北美冬青引种栽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又名轮。生冬青、美洲冬青,为冬青科冬青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美国东北部。  相似文献   

13.
‘蓝阿尔卑斯’刺柏(Juniperus chinensis‘Blue Alps’),是柏科桧柏属常绿针叶乔木。其主干通直,树高15~20m,树冠塔形,冠幅4~5m。枝条紧密,健壮、直立分枝,主梢拱形垂枝,小枝近四棱形。叶全为刺形,3叶轮生,基部有关节、不下延,蓝色  相似文献   

14.
探讨欧洲李在阿克苏地区的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动态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观测各品种的物候期,测量新梢长度和粗度、果实的三径、叶绿素和叶面积,分析欧洲李各品种间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间的相互关系。各品种在物候期上相差1~2天,欧洲李的新梢快速生长期是在同一时期,‘法兰西’果实最先成熟,其次是‘斯坦勒’,‘女神’最晚;欧洲李果实发育在第1次快速生长阶段(在盛花后14~21或28天),三径日平均增长量最快,纵径>横径和侧径,在第2次缓慢生长阶段(在盛花后28~62天)和第3次快速生长阶段(盛花后62天至果实成熟)横径和侧径>纵径,单果重增加主要是在第3快速增长阶段。新梢的生长有2次生长高峰。叶面积和叶绿素快速增长都在盛花后14~42天(4月22日—5月20日)。在阿克苏地区的欧洲李果实三径和单果重生长都呈‘双S’曲线。在整个果实生长期‘女神’单果重的增长量最多。新梢的长度、粗度与单叶面积和叶绿素生长变化趋势一致。新梢和果实发育动态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出现营养竞争,中期出现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温度、光照、贮藏时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梅叶冬青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梅叶冬青种子存在休眠期,度过休眠期后发芽率迅速增加,发芽率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GA3效果最佳,其适宜的浸种浓度为50~100 mg/L;光照对梅叶冬青种子萌发没有影响;梅叶冬青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6.
金叶龟甲冬青的繁殖和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叶龟甲冬青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灌木,植株低矮,叶较厚,呈革质,有光泽,长卵圆形,互生,边缘具细浅锯齿,嫩叶红色或淡红色,随着叶片成熟逐渐转变成金黄色,茎干灰白色,叶子密集,花白色,4瓣,花型小,花期5~6月。  相似文献   

17.
人工控梢提高初投产期‘东魁’杨梅坐果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工控梢对初投产期‘东魁’杨梅坐果率的影响,2013年开始,对初投产期‘东魁’杨梅不同时期、不同花枝(结果枝)类型的坐果情况以及落花落果动态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东魁’杨梅人工控梢保果试验。结果表明:初投产‘东魁’杨梅以春梢花枝坐果率最高,达8.8%~9.16%,春夏二次梢花枝次之,平均坐果率达7.02%~8.37%,夏梢花枝再次之,为2.22%~6.67%,秋梢花枝最低,为0~2.06%;落花落果主要集中在谢花后半个月内,此期落花落果率达80.6%~100%;而人工控梢(摘心、抹芽)可显著提高初投产‘东魁’杨梅的坐果率,尤以花枝上抽发的新梢留基部0.3 cm摘心坐果率最高,平均达16.338%,花枝上抽发的新梢全部抹除的次之,平均坐果率达12.25%,显著高于对照(2.18%)。研究表明:新梢抽发长度与坐果率呈负相关,人工摘心、抹芽适合于初投产期‘东魁’杨梅的保果,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品种及其近缘种 ‘罄口’(‘Grandiflora’)河南鄢陵传统品种。花径2~3cm,花盛开时半张半合,形似僧之罄口,故名‘罄口’蜡梅,宋代已定名栽培。中部花被片9,黄色,长1.0~1.5cm,宽0.6~0.8cm,无毛,内部花被片6,宽卵形成近圆形,长端钝。雄蕊6~8,花丝基部被柔毛,有退化雄蕊;雌蕊多数,离生,基部有稀疏柔毛。花有浓香味,但花较稀疏,花型大。  相似文献   

19.
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为常绿小乔木,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常见的有‘红罗宾’和‘红唇’两个品种,其中‘红罗宾’的叶色鲜艳夺目,观赏性更佳。  相似文献   

20.
香雪球(Lobularia maritima),十字花科香雪球属,别名小白花。多年生草本,通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植株矮小,多分枝而匍生,高15~30cm。茎具疏毛,叶披针形或线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端花朵密集呈头状,花小,开花早,穴盘苗带花,花期长,自然花期3~6月,香味清雅。品种介绍常见品种有:‘复活节圆帽’‘、雪晶’(四倍体)、‘新雪毯’、‘彩毯’‘、玫瑰日’、‘雪堆’等。习性稍耐寒,喜冷凉气候,宜向阳,略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也耐干旱瘠薄土壤,但耐湿性差;性喜阳光,光照不足时易徒长,香味淡。播种繁殖,春播6月开花,可延续至10月;秋播开花甚好,于温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