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油双低1号是我所用加拿大品种Altex作母本,早熟高产品种黔油9号作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1991年11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省区试平均亩产114.09公斤,比对照黔油9号增产9.38%。在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12.9  相似文献   

2.
顾玉民  李炳生  李冬肖 《种子》2012,31(6):107-108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是我国油菜品种改良最重要的育种途径,本品种以玻里玛胞质不育系为背景材料,通过系统改良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综合性状与配合力,选育出优质、高产、早熟、抗性强的杂交油菜新组合,以满足南通市油菜生产对早熟矮杆优质杂交油菜品种的需求。荣华油6号由不育系20 A与恢复系C 4 R配制而成,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2008~2009年江苏省油菜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15.4 kg/667 m2,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7.2%,商品菜籽芥酸平均含量0.2%,每饼硫甙平均含量30.6μmol/g,平均含油率41.7%。荣华油6号是一个株高较矮、角果较多、产量较高、适合于直播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油研一号”系我所近年用黔油九号作母本,8208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蓝型中早熟常规优质丰产油菜新品种(原编号8507)。该品种在历年的系比、品比、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单产均为第一名,平均单产分别较对照增产5.53~16.2%。在1987~1990年全省三年近5万亩40多点次的生产示范中,最高单产228公斤,点平单产125.35公斤,平均较当地对照增产18.15%。油研一号生育期与黔油九号相当,直播条件下205天,移栽条件下229天左右。含油量  相似文献   

4.
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贵州省开始引进杂交油菜种植,取得成功,推广迅速,现全省已达150万亩左右。杂交油菜亩产均达125~150公斤左右,高者可达175~200公斤以上。1985年全省油菜籽产量平均亩产58公斤,到1990年夏收全省平均产量达76公斤,其中以杂交油菜为主的156.85万亩油菜高产栽培示范面积,总产达1.7亿公斤,占全省4.3亿公斤总产的40%。而且,种植杂交油菜,采用以育苗移栽为主体的一套技术,促进了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为实现“稳定面积,  相似文献   

5.
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原代号“黔杂8009”)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1999-2001年两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全省16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70.56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10.22%,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点次为62.5%,最高产量213.00kg/667m^2。通过重庆市2002-2004年度区试,平均产量127.50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32%;已经进入重庆市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6.
荣华油6号是南通市种子管理站和陕西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以甘蓝型油菜不育系20A与恢复系C4R组配而成的早熟矮秆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1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油201104。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求与南通市目前大面  相似文献   

7.
兰竹长茄     
品种来源:兰竹长茄系兰州市西固区农技站用兰州长茄做母本,竹丝茄做父本选配的杂交种。1989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83、1984两年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5420.4公斤,比对照(兰州长茄)增产38.1%,其中早期产量636.1公斤,增加43.1%。1988年在全省7个点中,6点增产,平均亩产4777.7公斤,比统一对照兰州长茄增产34.7%(其中早期产量1569.8公斤,增产39.9%),平均亩增收入372元。  相似文献   

8.
张盛祥 《作物杂志》1992,8(2):26-27
1987年秋遵义、湄潭、凤冈,绥阳、余庆,桐梓6县引进秦油2号杂交油菜组合,在海拔400~1015米的不同生态地域布41点进行试验示范624亩,余庆县太平区示范420亩,平均亩产230公斤,比常规油菜增产30%,1988年全区13县(市)试种秦油2号6万多亩,平均亩产150公斤,最高亩产249.15公斤,创全省油菜种植史上最好单产水平。1989~1991年秋种秦油2号均在百万亩上下,亩产13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9.
品种来源。苏棉三号(原通83~811)系南通市农科所1981年以新棉291与77~369杂交选育而成。199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9年本市种植3万多亩,1990年种植60余万亩。产量表现。1986~1989年省、市连续4年近35点次试验示范,结果平均苏棉三号亩产皮棉86.06公斤,  相似文献   

10.
1990年1月上旬,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9次会议审定通过5个水稻新品种、新组合。一、三系杂交稻汕优355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三系育种组用珍汕97A与3550(青四矮16×IR54)组配成的晚籼杂交新组合。1987和1988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综合平均亩产分  相似文献   

11.
宝油早12是用早熟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3361A与早熟黄籽高油恢复系YD1021R组配而成的早熟杂交油菜品种。于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通过介绍宝油早12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在贵州化杀制种技术要点,供油菜化杀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汉市1986~1988三年试种优质早熟杂交油菜涪汕一号和85-117,平均亩产165.8~213.8公斤;我市杂交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89年推广面积2万亩,1990年计划推广7万亩,1991年全市实现杂交油菜良种化,计划面积15.5万亩。现根据几年我市的试验和大田调查,总结了杂交油菜生长发育规律,夺取油菜稳产高产的栽培技术,供生产上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13.
豫玉3号系河南农业大学玉米所1982年用自选系3184为母本,外引系黄早四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8年4月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该杂交种于1983~1984年经所内产量比较鉴定,平均亩产542.5公斤,分别比对……  相似文献   

14.
品种来源:莱阳农学院以8112自交系为母本,H24做父本杂交育成。1989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鲁玉10号。产量表现:1987、1988年省区试早熟组两年30点次试验,平均亩产492.2公斤,  相似文献   

15.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是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于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在2000-2002年连续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9.64%;在2002-2003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7.13%.  相似文献   

16.
汕优48—2系浙江省武义县农业局利用引进的测早2—2与珍汕97A配制而成,1992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同年全省种植面积达35.14万亩,占杂交早稻总面积的40%以上,1993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高。浙江省1989~1990年区试结果,平均亩产分别为404.25公斤和447.05公斤,比常规  相似文献   

17.
皖油14高产优质制种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丰国 《种子科技》2002,20(5):298-298
皖油 14 (原名 C0 2 2 )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用隐性上位核不育系 90 12 A与自交系 4 485 - 88于 1993年配制而成的中熟优质 (单低 )油菜新组合。 1994 -1996年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 173kg,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7.2 % ;1996 - 1997年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 15 4kg,比秦油 2号增产 16 .4 %。 1998年通过安徽省审定 ,2 0 0 0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优质 (单低 ) ,高产 ,抗性强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皖油 14杂交油菜 1999- 2 0 0 1年连续两年引进我县制种 ,平均亩产87kg。经过两年的制种实践 ,对皖油 14组合制种的一些特点作了初步探…  相似文献   

18.
组合来源 该品种原代号黔杂072是以我所选育的双低核不育系SAB-3作母本,双低品系双168作父本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999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准予在全省油菜产区推广应用。特征特性 该品种幼苗半直立,苗期长势强,生长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9.
宝油87是以甘蓝型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 02 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YD 41 R为父本配制的高油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2],于2010年选送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在2010—2012年2年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132.18 kg·(667 m^2)^-1,比中油杂2号(对照)增产5.08%;2年平均产油量62.59 kg·(667 m^2)^-1,比中油杂2号(对照)增产24.85%[3]。平均含油量为45.66%,在该组试验中排名第一位;2年平均芥酸含量为0.88%;平均硫甙含量为23.34μmol·g^-1(饼)。于2013年1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江海大麦     
江海大麦系海安县农科所1978年用7422大麦经辐射选育而成的高产啤饲兼用大麦。1991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般亩产350公斤左右,1983~1990年,经省、市、县7年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平均亩产336.38公斤,比对照矮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