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山东栒子是中国山东省的特有种,现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目前,山东栒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较少,基因数据库资源极度缺乏,急需探究其生物学遗传信息,以加快对山东栒子的保护遗传学工作。本研究以山东栒子叶片、花、成熟果实为实验材料,利用PacBio Sequel测序平台对其转录组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共得到高质量去冗余的转录本53932个,作为最终转录本序列。预测到的CDS区共52490个;对其SSR位点进行分析,对测序得到Unigenes进行单核苷酸至六核苷酸重复的SSR位点搜索,共搜索到26796个SSR位点。对非冗余转录本利用BLAST软件与NR、Swissprot、GO、COG、KOG、KEGG 6个数据库进行比对,一共成功注释了53319个Unigenes,其中与NR数据库进行比对中注释为苹果的的相关基因数量最多,其次是白梨和桃;在GO数据库中有33305条山东栒子Unigenes被注释分类,由生物学过程、细胞成分和分子功能三部分组成;在与COG数据库比对中,共有23910条比对到了同源序列,且一共被分为25类;在与KEGG数据库的一系列比对中,可将Unigenes映射到126条代谢通路中。本研究在高通量全长转录组水平对山东栒子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为进一步开展山东栒子的分子标记开发和挖掘优良基因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推动山东栒子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朴树培育     
正朴树为榆科朴属落叶大乔木。雌雄同株,树皮灰色,叶片革质,无毛,阔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花期4~5月,果期9~10月,果实近球形。朴树属阳性树种,喜光,稍耐阴,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在微酸性、微碱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均可生长。朴树树冠宽广,绿荫浓郁,秋叶变成金黄,色彩艳丽,是庭院、公园的主要树种。可孤植、群植,也可造型制作成树桩及盆景,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谷子优质高产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谷子具有四大突出优点: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稳产性好,因此人们亲切地称其为"草田庄稼""铁秆庄稼"。但实际上谷子却是喜水(关键生育阶段最不耐旱)、喜肥(对施肥反应极敏感)、喜光的高产作物,是既抗旱又喜水、既耐瘠又喜肥的矛盾统一体。笔者根据吉林省中部地区31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认为:高温少雨的年份常为丰年,低温多雨的年份多为歉年。谷子也有较强的耐雹能力,叶片被冰  相似文献   

4.
盆景树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颓子(羊奶子):属胡颓子科常绿灌木,小枝常有棘刺。叶革质,椭圆形,背面银白色,被褐色鳞片。花银白色,下垂,有芳香。果实熟时红色,有褐色鳞片。产自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喜光,也耐荫;耐旱亦耐水湿。喜温暖气候,适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秋  相似文献   

5.
平枝栒子是近年来开发利用制作果木盆景的优良树种,别名铺地蜈蚣,属蔷薇科,半长绿小灌木。因其匍匐生长,小枝和叶片水平展开呈两列状,形似蜈蚣,故而得名。平枝栒子叶近革质,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全缘,背面有柔毛,叶长6~12毫米,宽5~10毫米,果实近球形,径约6毫米。每至春深五月,其短侧枝顶生粉红色小花,仲秋红果缀满枝头,鲜艳悦目,终冬不  相似文献   

6.
泰国柳叶蕹菜为1年生旋花科须根系浅根作物。该品种茎近圆形或椭圆形,浅绿色,中空、有节,节上易产生分枝和不定根;叶互生,具叶柄,全缘,长披针形,似柳叶,叶面光滑,深绿色,质柔嫩,纤维少;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喜温、喜湿、喜肥,较耐荫蔽但不耐旱;根再生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棕榈碧绿婆娑,粗扩雅丽,是富有南国情趣的观叶植物之一。其习性和栽培管理有如下特点: 1.适应能力特强。喜阳光,但又有较强的耐阴能力;喜温暖,但又耐-8℃严寒,甚至可耐-14℃的低温;喜湿润,但又能抗干旱;耐烟尘,并能抗二氧化硫、抗氟、抗火。 2.生长慢。10年以上树龄的大树才能结实,种籽随采随播最好。要2个月才能出苗,幼苗出土后生长极慢,需2年才能分苗;这时仅生针状叶2~5  相似文献   

8.
蔷薇(Rosa multiflora)又名野蔷薇、多花蔷薇,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攀援灌木,原产于我国中部及南方各省,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色、香、形俱佳,耐干旱、寒冷、瘠薄,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潜力。形态特征蔷薇枝细长无毛,有粗短稍弯曲皮刺,小叶5~9,近花序叶有时为3,倒  相似文献   

9.
胡颓子(羊奶子)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灌木,有刺。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草质,被鳞毛。长5~7厘米,先端钝或尖,基部圆形,边缘微波状,表面绿色,背面银白色,叶柄5~8毫米。晚秋开花、花生于叶腋、下垂,银白色。翌年5月果熟、红色。并有金边、玉边、金心等观叶变种。产于我国中部各省,日本也有分布。胡颓子喜光、耐干旱,也耐水湿,对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用播种和扦插法繁殖。可栽植庭院作观赏树,也可制作盆景。  相似文献   

10.
红叶石楠栽培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红叶石楠喜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喜肥沃疏松土壤,且耐瘠薄能力强,黏土也能生长。喜光,有一定的耐阴能力,较耐干旱。因品种不同,在-9.4℃条件下可以安全露地越冬。我国北京以南、西安以东广大地区都适宜种植,是集观叶、观花、观果于一身的优良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11.
无患子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无患子又名木患子、油患子、苦患树。叶春夏季嫩绿,秋季金黄,是优质的观叶观花树种,又是经济树种。果实用于制造天然无公害洗洁用品及化妆品,也可药用,栽植前景非常广阔。无患子树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单回羽状复叶,花序顶生,圆锥形,花期6~7月,果期9~10月。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力强,深根性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对二氧化硫抗性强。  相似文献   

12.
四川内江,到处生长的黄桷树,是制作盆景良材。黄桷树为桑科,榕树属。落叶大乔木,树大者腰阔十余围,树高百余尺,喜生气根,寿命长,适应性强。喜热又耐寒,喜水又耐旱,喜阳又耐阴。种子被鸡、鸭、鸟雀吃过后传播,附土可生。枝条扦插繁殖,有水能活,月余左右生根。此树多生于江岸堤坝、墙沿、  相似文献   

13.
<正>香茶藨子为虎耳草科茶子属落叶灌木,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多有栽培。春季黄花繁而有浓香,宜丛植于草坪、林缘、坡地、角隅,是良好的观赏树种。植株为直立丛生,高1~2m。小枝淡黄褐色。叶近圆形,叶缘疏生粗锯齿。总状花序,花黄色,味芳香,花瓣5片,与萼片互生。浆果黑色球形。花期4~5月,果熟期6~7月。香茶藨子喜光,较耐阴,应栽植于光照处,在散光处也可正常生长,但在  相似文献   

14.
郁李(别名寿李、喜梅、玉梅),属蔷薇科、李属。产于我国中部各省山区。落叶灌木,小枝细密。叶卵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重锯齿。花单生或2—3朵簇生,粉红色或近白色。花径约1.5厘米。果球形,径约1厘米,深红色,似樱桃。花期3至4月,果期5至7月。一、生长习性:喜光;耐寒,耐旱,耐水湿;喜肥,耐脊薄。生长适应性强,在石灰岩山地生长最盛。根  相似文献   

15.
<正>布劳阁林下鼠尾草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宿根花卉,株高约40~60cm,株形紧凑,全株被毛。叶对生,长椭圆形,叶面有下陷的网状脉,揉搓后有香味。花唇形,花冠玫瑰红色或蓝紫色,颜色艳丽,有香气,花期5~8月。喜温暖,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抗寒性强,开花不需要低温春化,生长温度10℃~18℃。喜光照充足。耐干旱,耐瘠薄,是优良的蜜源植物。繁殖布劳阁林下鼠尾草多采用播种繁殖  相似文献   

16.
正山荆子又名山定子、山丁子,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产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朝鲜、蒙古、俄罗斯也有分布。山荆子生性强健,花果俱佳,是园林绿化中重要的观赏品种。笔者所在的山东省安丘市也有栽培,长势旺盛,表现良好。山荆子高可达10~14m,小枝细而无毛,暗褐色。叶卵状椭圆形,叶背着生有柔毛。花为白色,在山东省4月中下旬开放。果为梨果,近球形,成熟时红色或黄色,果表光亮,9月下旬成熟,落叶后为最佳观赏期。  相似文献   

17.
蜡梅为落叶灌木,冬末春初,开花黄色似蜡,形如梅花。它喜光耐荫,又耐寒,甚耐旱,忌渍水,非干旱天气,不必浇足水。它萌发力强,可进行重剪、有“蜡梅不缺枝”的说法。叶片有粗糙感,花则色香俱备,先花后叶,花期颇长,于百花凋  相似文献   

18.
<正>长白忍冬为忍冬科忍冬属落叶灌木,别名王八骨头、扁担胡子等。原产于东北三省的东部和河北省,朝鲜北部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300~1100m的阔叶林下、河岸、山坡或林缘中。长白忍冬是华北地区珍贵的园林观赏植物,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长白忍冬喜光、耐阴、耐旱、耐盐碱。耐寒能力强,可耐-35℃低温,喜湿润环境,也耐干旱气候。抗性强,适  相似文献   

19.
五针松具有如下特性:喜阳光,耐寒冷,忌过阴;喜高燥,耐干旱,忌过湿;喜酸土,耐瘠薄,忌重肥。栽培五针松要针对它的特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盆土要选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PH5左右,以天然黑山泥或腐叶土为好。五针松的水分管理宜带干,  相似文献   

20.
<正>龙柏为柏科圆柏属圆柏的变种,我国华北南部及华东各市常见栽培。龙柏四季常青,树形优美,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龙柏喜光,耐半阴,喜湿润环境,但不耐积水,喜肥沃,通透性好的中性或微酸土壤,耐轻度盐碱土,在p H值8.7、含盐量0.2%的轻盐土中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