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综合应用GIS空间分析和制图技术、SQLServer数据库以及C#编程语言及与其相关的NET技术,开发了吉林省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信息建库及数据管理、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实时监测报警、加密站雨量实时监测报警、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报报警、预警产品制作分发、历史模拟等功能.该系统业务应用以来,多次对山洪地质灾害进行准确预警,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无疫区进行疫情监测、疫情上报、疫情预警、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等方面严重不足。规范了无疫区内生产管理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理清了无疫区渔业生产、疫病监测两大管理活动中信息传递过程,建立了无疫区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集成养殖生产、流行病学调查、病原监测、疾病免疫等管理数据,按用户角色提供不同管理功能,将系统内各类数据分类存储和共享,实现以信息化的手段辅助开展无疫区现代化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UCML框架式开发平台搭建基于WEB的管理信息系统,用户通过Internet上传和管理数据,通过四种用户角色和五级管理划分用户权限,通过灵活的数据调用功能提供便捷的数据管理,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建立了覆盖无疫区内各种管理活动的专业数据库。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禽重大疫病防治的数字化监控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多年来采用的动物疫病监控及预警预报方法和经验,通过对中国典型疫病的跟踪调查,设计了畜禽重大疫病防治监控系统。该系统已实现将属性数据与G IS有机结合,可直观了解疫情发生地域分布;通过疫情快报、突发重大疫情统计等专题图制作,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治措施和应对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现代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发展的本质在于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按照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可控环境条件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生产和管理,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当前畜禽养殖业发展。【方法】文章主要从畜禽环境监测控制技术、畜禽体征信息获取与行为监测技术、畜禽疫病防控决策与预警技术、畜禽智能繁育与精准饲养管理技术4个应用层面,总结信息技术在畜禽养殖中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结果】在环境监测控制方面,分析了环境监测系统的内容,列举了国内比较成熟的环境参数监控和控制系统;在体征信息监测方面,分别从机器视觉技术、声音处理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等角度,总结了对健康信息、生命体征信息、情绪信息、行为信息等的体征监测;在疫病防控决策方面,介绍了使用红外热图像处理、声音监测、专家诊断系统等进行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预测;在畜禽繁育与精准饲养方面,总结了畜禽繁育典型的信息化技术类型,分析畜禽精准饲喂模式。【结论】我国畜禽养殖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与智能化转变,信息化技术能有效提高畜禽生产效率、管理水平、经营决策能力和服务质量,是支撑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畜牧业"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畜牧养殖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孕育出前程似锦的物联牧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极大促进我国畜牧养殖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自动控制光温水气,精确模拟养殖生长环境,实时反馈畜禽生长状态,对畜禽进行精细饲养,及时监测动物疫病,严格控制疫情发展,实时传输母畜数据,动态监测畜禽繁育,精确控制质量管理,可持续化产品溯源等的运用,将会为我国畜牧养殖带来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为了达到对香蕉成熟度的无损检测,减少由于过度存放及处理不及时造成的损失,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仓储香蕉成熟度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仓储数据采集终端、手持无线中继器和后台数据服务器3个部分,智能仓储数据采集终端将采集到的仓储香蕉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和氨气等环境信息通过手持无线中继器传输到后台数据服务器,然后基于神经网络识别算法判断给出香蕉的成熟度状态和预警信息。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对仓储香蕉的成熟度状态进行监测和预警,提示用户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大大降低香蕉的损失率,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姜舒文  陈桂芬  刘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815-15816,15819
利用WCDMA全球网络覆盖广、传输速率快和Internet服务器存储量大等特点,设计并实现宽带码分多址和在线技术相结合的土壤水分远程监测系统。包括利用3G开发模块和嵌入式技术研发出的无线远程水分传感器、基于Windows Mobile6.5设计的便携式移动水分监测系统和基于Web的在线数据服务器。通过3G网络建立无线传感器、移动终端与数据服务器的远程无线连接;将无线传感器采集的实时信息发送到数据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数据服务器的Web监测系统利用B/S模式实现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析等多种功能;移动终端与数据服务器端还可实现同步访问与适时交互。结果表明,基于WCDMA网络,利用传感器和便携式移动终端发送和接收数据,通过数据服务器存储、查询和分析数据,解决了远程数据监测中传输速率慢、发送距离短、存储量小等数据传输、储存与分析中的难题,可满足精准农业对数据的大量需求。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新疆天山野果林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水平,特研发了具有监测预警功能的林业病虫害信息系统。以智能移动终端实现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端整合分析。根据林业病虫害的产生机理,运用马尔科夫链理论,以新疆天山1999年~2016年苹小吉丁虫发生等级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苹小吉丁虫发生等级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新疆野果林病虫害的实时动态监测、早期预测预警和防治方案发布等功能,并已在新疆天山野果林得到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植保知识、Web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China-blight),实现了对中国范围内的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监测、预测、预警并提供化学防治决策的功能,该系统能够实时接收用户提交的疫情信息并通过多级Web地图直观显示出来,使用户能及时掌握疫病发生程度、动态及地域分布,为薯农及时预防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京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方法,依据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采用GIS技术和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关联,实现北京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数据的共享。系统能够实现北京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疫源疫病数据的日常管理、监测信息的空间分析和统计、监测结果的表达、可视化以及监测结果的决策支持。依据总体设计方案,通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让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及时准确掌握北京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情况以及相应的预警与预报措施,从而进一步为疫病防患,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与动物疫情预警工作对于从根本上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阐述了河南省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方法,即通过研究监测模型、建立监测网络、筛选监测方法、开展监测分析,建立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提出了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各项保障措施,同时对河南省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后的运行成效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以GIS技术为核心,用宁波口岸现有的视频监控网络,将现场查验与监控终端有效联系起来,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为疫病疫情的控制提供预警和风险评估;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地图视觉化效果、地理分析和其他数据库的集中管理,构筑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警示系统和突发性事件处理体系,使得在处理涉及时空事件中更加高效和快捷,也为牢固树立防止有害生物入侵安全屏障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人工识别桃树病害效率低、成本高、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AI深度学习的桃树病害智能识别方法,利用并微调ImageNet预训练的DenseNet-169分类模型,对桃树常见的11种病害图像进行预处理与模型训练,搭建桃树病害智能识别软件环境。该方法对常见桃树病害的平均识别率达到91%以上,结合图像处理、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自动对桃树病害进行识别,实现桃树病害的智能诊断并提供防治建议。该方法具有人力成本低、操作简单、识别效率高等优点,利于病害的及时诊出与防治决策的制定,对促进果园病害防控的智慧化管理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际国内动物疫病频繁爆发,暴露出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在重大动物疫病上仍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极不利于我国重大动物疲病的科学技术研究、防控体系建设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严重影响了公众对动物疫病的正确认识。本文在全面分析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亟待解决的一系列列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①建立健全国家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体系。成立国家动物疫痛专家咨询机构;建立健全防疫体系;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的作用,建立健全技术支持体系。②借鉴国外防疫先进经验,适时公开疫情。③完善法律体系。要解决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的配套问题;要解决法律法规涵盖不全。职责不清问题;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④建立完善防疫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搭建多个动物防疫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北京市昌平区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现了动物基础数据信息能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数据分析,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为各级领导的分析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促进了昌平区动物防疫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渠道防疫信息及其他因素对农户防疫行为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养殖农户获取防疫信息的主要渠道,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及其他因素对养殖农户防疫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员、报纸/杂志/书籍是养殖农户获取防疫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中从技术员、亲戚朋友两种渠道获得的信息对其防疫行为有较明显的积极影响,性别、年龄、养殖数量和当地疫情状况是对农户防疫行为影响较为明显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小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83-184,193
针对手机客户端上传图片缓慢、损耗数据流量、图像检索和处理能力有限等问题,提出客户端对病害图像进行实时采集和压缩并上传、远程服务端识别并返回结果的方法,阐述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如JPEG图像压缩技术、Open CV图像识别处理技术等),且基于Android平台构建了水稻病害智能诊断平台。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及时、准确地鉴别病害种类,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和防治方法,同时还能解决客户端图像处理能力低下、图像上传缓慢等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