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福建省1993-2018年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GM(1,1)模型,对福建省森林资源主要指标进行拟合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资源主要指标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的拟合误差均在10%以下,拟合精度较高。使用后验差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精度等级检验,求得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活立木总蓄积、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后验差检验值分别为0.26、0.09、0.08、0.15、0.10和0.06,均小于0.35,小误差概率均为1,预测精度等级为好,预测结果可以作为福建省林业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未来随着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活立木总蓄积和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都将继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同时要避免林地面积的逆转。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海南省1979年森林资源清查及后续4次森林资源复查成果,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森林资源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对第五次(2008年)森林资源复查指标进行预测.通过后验差检验法检验,获得的有林地面积、林分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林分蓄积、林分单位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精度都为合格以上,平均相对误差均少于4.00%,而林业用地面积的精度不合格,平均相对误差为2.83%.预测结果为:有林地面积198.60万hm2,平均绝对残差1.91万hm2;活立木总蓄积8031.45万m3,平均绝对残差143.04万m3;森林覆盖率58.57%,平均绝对残差0.56%.预测值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以1975-2017年青田县的森林资源主要指标为原始数据序列,建立青田县森林资源变化的非等间距灰色预测模型。利用模型求得1975-2017年现有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原始数据的拟合值,结果显示,除1985、1998年的活立木蓄积拟合误差为13.69%、10.28%外,其他相对误差均小于10%,拟合精度较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检验结果显示,小概率误差均为1,除森林面积的方差比值为0.42,预测精度为二级合格外,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的方差比值均小于0.35,预测精度均为一级(好),符合林业生产实践对数据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从资源数量、结构、质量、分布等方面对浙江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资源总量(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竹林资源)呈持续增长态势;林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均已达高位;中幼林始终是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林种结构中公益林面积蓄积持续增加,树种结构中阔叶林面积蓄积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浙江省森林资源发展历史,对1994、1999、2004、2009年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2005-2010年全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进行了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以2005年为起始年,以2005-2010年全省森林资源年度动态监测数据为主要依据,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模型对2011-2020年浙江省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包括它灌林)、森林蓄积、林分单位面积蓄积4项主要指标进行了预测,以此为基础,得出未来十年里,全省林地面积将继续减少,森林面积将呈现增长难,增长幅度小的特点,而全省森林蓄积量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都将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6.
朱君 《辽宁林业科技》2011,(6):51-52,62
1993年和2005年进行两次二类森林资源调查,通过两次调查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和灌木林面积呈增长趋势,疏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和无林地呈减少趋势;活立木总蓄积和林分蓄积呈现增长趋势,森林覆盖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1993年和2005年进行2次二类森林资源调查,通过2年调查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和灌木林面积呈增长趋势,疏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和无林地呈减少趋势;活立木总蓄积和林分蓄积呈现增长趋势;森林覆盖率上升。掌握了全县森林资源基本情况,以及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规律,为县政府制定适应新时期的林业发展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理论的西丰县森林资源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丰县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2006-2010年)森林资源年度变更统计数据,采用灰色GM(1.1)预测方法,对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建立预测模型。经精度分析,该模型拟合度较高。通过该模型预测了2020年和2025年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为未来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根据《云南省思茅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汇总报告》和《普洱市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报告》相关数据,对普洱市2005-2011年森林资源状况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从分析的情况看,普洱市6年间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均实现了增长,分别增加149086.40 hm2、43628160 m3、3.76%;2011年底林地面积达3278071.30 hm2、活立木蓄积达268210210 m3、森林覆盖率达68.6%;林地单位面积蓄积从2005年的71.8 m3 hm-2增加到2011年的81.7m3 hm-2,森林资源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浙江省2015年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总经营面积、林地面积占比、林地利用率、森林总蓄积、单位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公益林面积、木材产量、竹材产量、自然保护区面积、风景名胜区面积、造林面积占比12个森林资源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将12个因子降为代表森林资源特征的5个主分量;基于5个主分量采用系统聚类法,将100个国有林场划分为9类。  相似文献   

11.
《广西林业》2008,(5):4-5
在8月12日,自治区林业局召开的全区林政资源管理工作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动员会上记者了解到:根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七次复查结果,我区有林地面积1509.4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252.5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2.9%,森林覆盖率52.7%;活立木总蓄积5.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4位,活立木总蓄积量居全国第7位,人工林面积居全国第1位。  相似文献   

12.
以1974-2018年期间九次福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生产率四个主要指标数据为时间数据序列,分析四个主要指标的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并利用1984-2018年7次清查数据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九次全国资源连续清查期间,福建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呈稳步上升趋势,尤以1993年增幅最大,森林蓄积量、林地生产率均呈先抑后扬的"√"型态势,均表现为前三次逐步降低、后六次逐步提高,说明福建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生产率四个模型精度等级均为一级。利用建立的模型预测2023年、2028年全省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生产率,并采用内插法计算2025年全省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生产率预测值,以期为确定我省"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规划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红河州国土总面积32 298.91km2,森林覆盖率36.6%,活立木总蓄积74 252 559m3。其森林资源的特点是中幼林多、可利用资源少;宜林荒山荒地多,林地利用率低;天然林多,人工林少;林分质量差,单位蓄积低。分析了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21世纪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灰色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理论与方法,以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的GM(1 1)模型,对全国森林资源主要指标(1)森林覆盖率;2)有林地面积;3)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由于连续清查数据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特征,因此,预测结果经检验,精度较高,可以作为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 安化县一九八四年森林资源勘查结果,全县林业用地573.43万亩,森林覆盖率56.76%,(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中有林地369.09万亩,平均每人4.4亩,全县用材林活立木总蓄积量791.51万立方米,平均每人9.5立方米。林分面积253.57万亩,林分蓄积689.66万立方米,平均每亩蓄积量为2.72立方米,平均每亩生长量为0.14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以宁德市1997-2002年资源建档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宁德市森林资源主要指标(1、森林覆盖率;2、有林地面积:3、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变化进行预测,由于资源建档数据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等特征,经检验,预测值的精度较高,可以对宁德市未来森林资源数据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景宁县被浙江省列入森林生态功能区,现有林地面积242万亩,蓄积757m~3,森林覆盖率77.9%,亩均蓄积3.141m~3,林分质量不高,为此,调查了景宁林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森林质量的建议:包括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抓好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以期实现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持剑川县森林资源监测评估结果的时效性,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数据,该文对剑川县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剑川县林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80.1%,活立木蓄积为9 796 170 m~3,森林覆盖率为70.30%;国有和集体林地占72.8%,天然林占94.5%,其中纯林占92.8%;云南松是全县的主要优势树种,其蓄积量占70.2%;中龄林占60.1%,生产力潜力大。近10年,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苗圃地面积、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有所增长;疏林地面积、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宜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并针对剑川县生态林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安徽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分析,从优化清查体系、减少样地调查数量出发,提出了选取1/3样地、1/2样地、2/3样地的三套优化调整方案,并对各方案从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森林蓄积、林木年均总生长量和年均消耗量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建议采用1/2样地优化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2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以三明市1996-2003年资源建档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三明市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指标(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量)进行预测,经预测三明市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森林覆盖率为76.8%、有林地面积176.35万hm2与第二次调查持平,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12694.8万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