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中蜂立式隔王栅,由木条和小竹签做成,有横式、立式之分,距离以蜂王不能通过,而工蜂可以顺利通过为宜,中蜂隔王栅见图1。可将蜂箱隔为大区、小区(小区放1脾蜂),大流蜜期,安上隔王栅,将蜂王调往小区,关闭小区巢门,以控制分蜂,防止飞逃,给养蜂者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分蜂,因限制蜂王产卵,  相似文献   

2.
1如何避免蜂群飞逃中蜂有极强的恋子性,尤其是未封盖子。故蜂群内有健康的未封盖子,是蜂群不飞逃的诀窍。新收捕的蜂群要给子脾,新分群的蜂王出房后要补充子脾,人工分群提出的老王群内要有子脾。总而言之,只要巢内有健康的子,蜂群就不会飞逃了。2怎样分蜂人工分蜂的方法虽多,但笔者认为用“就地分蜂”法较好。做法:在被分群的一侧放空蜂箱1个,将被分群的蜂王连脾带蜂提入空箱内,提多少框蜂,由养蜂者的意愿定,但至少要提1框未封盖的子脾;原箱向另一侧移动一个箱的距离,无王群内选1个较好王台,如果本群内无王台可割1个备用王台垂直插在两个框…  相似文献   

3.
自然分蜂时 ,带领工蜂飞出的多数是老王 (但也有处女王 ) ,老蜂王飞出时 ,能带走本群 1 2工蜂甚至还多 ,留下 1 2的幼蜂和成熟王台 (或处女王 ) ,等处女王交尾产卵 ,工蜂出勤非常积极。老王分出群 ,收回后 ,老蜂王会马上放肚产卵 ,工蜂出勤也特别积极。如刺槐花期自然分出群有 5框蜂 ,加 5张空脾 ,2 4小时后 ,这 5张空脾就成了 5张蜜脾。从自然分蜂蜂群采蜜特别积极的现象 ,我得到启示 ,改提王台分群为提老王分群。具体做法 :在蜂群发展到高峰前 12天左右 ,着手培育王台 ,在处女王出房前 5天 ,将群势强大并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中的老蜂王带 5框…  相似文献   

4.
<正>1.工蜂产卵群介王:蜂王产卵,工产蜂也产卵,工蜂对工蜂卵和蜂王卵同时哺育,足以说明蜂王物质对卵巢发育成熟的工产蜂没有抑制作用。工蜂、工产雄蜂封盖子脾参差不齐,新蜂出房后,工蜂封盖子脾成片,多数人误以为工蜂停止产卵。其实不然,只要提脾查看,还可以见到一房多卵现象。为什么没见工产雄蜂子呢?因新蜂出房,新蜂对工产蜂卵有识别和清除作用,所以见到的是整片工蜂封盖子。  相似文献   

5.
一、处死新产卵王要慎重新王产卵封盖后,有大量雄蜂蛹又有工蜂蛹,养蜂者往往认为是处女王受精不足而轻率将其处死,其实这种现象有时是工蜂与蜂王同时产卵所致,要区别对待。2004年秋,我有群蜂新王产卵封盖后,既有雄蜂蛹又有工蜂蛹,我看蜂王很健康,又有成片新产的卵,就把新王留了下来,结果2005年春蜂群出窖后蜂王果然没有问题。二、早春特弱群补蜂法早春有些特弱群需补蜂,如果光补子脾容易闪子,直接补蜂又容易起盗蜂。我的方法是从壮群中抽1张正要出房的老子脾带1 ̄2框蜂组成新群,幽闭2天后,于傍晚蜂群安定后用继箱报纸合并法并入弱群。养蜂小…  相似文献   

6.
蜂王是蜂群内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是蜂群之母,其职能就是产卵。在一般情况下,养蜂成败在于养王。一、蜂王的产生当群势旺盛时,工蜂常筑造多个王台,培育新王,进行分蜂。分蜂王台出现的特点是群强、子旺、王台数量多。王台日龄有显著差异,并且位置常在巢脾的下缘和边缘。自然交替台出现的特点是当蜂王衰老或伤残时,工蜂一般建造1~3个王台  相似文献   

7.
夏平沅 《蜜蜂杂志》2014,34(10):5-5
<正>现在有很多养蜂爱好者习惯在网上购买蜂群,一般250元左右1群,包括1只蜂王加大约1脾工蜂,要求卖主多给点工蜂者,卖主顶多给那脾工蜂再加一点。对买者而言收到1笼蜂已是很宝贵了,怎样安全可靠地将笼蜂过到蜂箱里是有点棘手。卖家一般都是将1群蜂放进1个小木板盒里,在一面钉好纱窗布或是铁纱窗。当买者收到笼蜂后,先喂点糖浆,放到阴凉无光照的地方。经长途跋涉后的蜂群最需要的是安静的环境,才会稳定地结成团。这  相似文献   

8.
在养蜂生产中 ,蜂群产生“分蜂热”的因素有多种 :从自然条件来讲 ,天气闷热 ,蜜源稀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从蜂群本身分析 ,蜂王质量差 ,分泌“蜂王物质”少 ,致使部分工蜂筑造王台 ,哺育蜂“过剩”等都会导致蜂群发生“分蜂热”。当王台内被产上卵后 ,工蜂对蜂王每天饲喂的次数逐渐减少 ,蜂王产卵量急剧下降。我们在检查时 ,若发现王台 ,无论其封盖与否全部割掉 ,把新老蛹脾、少量虫卵脾连同蜂王另装一箱。由于蜂群已产生了强烈的“分蜂热”,提出的有王群蜂数减半 ,但又有各龄蜂在内 (有“分蜂热”的群分出后归巢蜂很少 ) ,蜂王一二天后便…  相似文献   

9.
十六、饲养中蜂心得1.中蜂恋王、恋子中蜂恋王,恋子性比意蜂强,所以给中蜂群介绍蜂王更容易接受。例如,将中蜂王和意蜂王各1只与几只工蜂用纱罩扣在蜂脾上,中蜂王只要12小时就能放王,工蜂安全接受,而意蜂王则要36个小时才能被安全接受。如果介绍王台,中蜂可边去掉老王边介入王台,接受率很高,甚至能在强群中介入成熟王台,迫使蜂群进行自然分群。意蜂则需失王24小时介台才安全,给意蜂大群介绍王台虽经失王24小时,破台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10.
一、步骤1.前期父母群的管理育王前选择优良父群和母群。选择标准为王优、群强、蜜粉足,西蜂10框足蜂,中蜂8框足蜂以上。体色鲜,无病虫害。要求用优良新王群育王,父群的雄蜂出房时准备移虫育王。2.移虫前组织育王群把蜂王放在巢箱,隔王板上放蜜脾、粉脾、幼虫脾、巢础和饲喂器。花粉脾放中间,育王框紧挨着花粉脾和幼虫脾。巢箱内放有蜜粉脾、封盖子脾、正出房的老子脾和空脾。巢箱巢门转到相反方向,关掉巢箱的巢门迫使工蜂从继箱开启的巢门出入。这样继箱蜂多,有助于幼虫和幼蜂的哺育和王台建造质量。在育王前和育王期均要奖励饲喂糖浆和花粉,以保持育王群的安定和哺育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在5月蜂群满箱要加继箱的时候,用下面的方法。提到继箱里3框代蜂子脾,1框蜜脾,蜂王也提到继箱上,再补加1个空巢脾,两侧空隙加保温物。巢箱里剩6框蜂,空隙也加上保温物。继箱和巢箱之间加一块铁纱分隔板,分隔板的长度比箱身长出2、3市寸,作为蜜蜂的落足板。继箱前下边锯一个巢门,巢门的两边放2根木条当门闩。  相似文献   

12.
小经验     
我对多王同巢作过数次试验,结果表明,在蜂王交替(即换王)时组织多王同巢手续简便,成功率达98~100%,并可获得3~4只或更多的蜂王共处。现将做法简介如下,养蜂同行不妨一试。1.在蜂王交替群中,一般只造王台2~3只,质量好,出房后台内常有余浆,因此,勿须再作人工育王。2.在母蜂出房前1~2天内,用隔板把该群蜂箱分作2~3个小区,各小区内放两脾蜂和一个王台,老母蜂放原区,带一台。3.由于把原箱分为几区,工蜂会偏集有王台,因此,必须于每天下午工蜂停止采集时调整各小区蜂量。4.巢门可分前、后、左、右,或都留在  相似文献   

13.
郭业寨 《中国蜂业》2003,54(4):16-16
笔者通过近 10年的养蜂实践得出 ,5月上旬至8月这段时间是我们苏北地区蜂群的夏季管理 ,此期间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全面治螨 在准备好王台 ,从强群中提出 1~ 2张全封盖子脾和 1张大蜜脾 (或糖脾 ) ,分蜂到空箱 ,第 2天将成熟王台介入。这些小群的巢门要朝不同方向开 ,不然容易让处女王错投。等处女王交尾成功 ,开始产子时便可治螨 ;没有分蜂的继箱群 ,将王关 12天后再治螨 ;为了生产王浆有合适的小幼虫 ,可在关王时 ,利用分蜂后多余的王和工蜂一并抖入另外新的空脾蜂箱 ,让蜂王在里面产卵。用以上办法管理后 ,趁其有利时机 ,用杀螨水…  相似文献   

14.
傍晚把待并蜂群的卵、虫脾调走 ,使蜂群无子、无虫、无卵 ,同时也把蜂王调到相邻的被并蜂群的巢门上方挂住 ,等工蜂感到无王到处低飞寻找蜂王时 ,这时给被并蜂喷些花露水 ,把巢门关小。接着把待并群蜂抖落在被并蜂群箱旁边 ,让工蜂做一次“无王的忘我飞翔”之后确认新标志 ,围住其蜂王 ,待蜂群稍安静后拿去其蜂王 ,待天黑时给待并蜂群喷些花露水 ,把巢门全打开 ,用细管轻轻吹风使蜜蜂成批成群地涌进去 ,这样就自然合并了。我通过了四次实验都获得成功 ,蜜蜂斗打几乎无几 ,出勤蜂回巢也很少。中蜂并群新招$广西省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那印小学!…  相似文献   

15.
我在养蜂中,采用出勤蜂换王法既安全,又不中断蜂王产卵。作法是: 将卧式蜂箱中需要换王的蜂群,在蜂箱空间的一侧加上一块隔板,在空间区放一张蜜脾,将要换入的新王,用王笼扣在巢脾上。新蜂王的巢门离原巢门近一些,迫使出  相似文献   

16.
曹光兴 《蜜蜂杂志》2005,25(7):24-24
不久前我收到广东一位中蜂饲养者的来信,他问中蜂蜂箱的巢门是开在左边好还是右边好?我函复他说巢门应偏左为好,原因是大多数中蜂有向右发展的习性,这个结论是本人多年观察到的,愿共同商讨。a.从收捕的野生蜂与旧式家养的中蜂巢内脾的排列来看,自然巢脾多靠右偏集,新脾多、子脾大。b.根据中蜂越冬后的观察来看,工蜂多靠右偏集,而靠左边的脾多是空脾、老脾、烂脾或没有子的脾。c.造脾时,加在靠右的巢础造得较快而且完整,蜂王很快产上卵。d.在取蜜期,靠右的脾进蜜多,蜜脾面积大。e.在繁殖期,蜂王喜在靠右的脾上产卵,子脾大。每逢春暖花开,我加…  相似文献   

17.
中蜂有喜新脾厌旧脾的习惯,善于利用中蜂这一特性,是饲养中蜂成败的关键。为了加深这一认识,我在去年采收冬蜜之前曾利用一组中蜂进行了对比试验。分甲乙两群(每群各两框蜂),甲群使用新脾,蜂王产卵加快,工蜂采集积极性很高,群内蜜粉充足;而乙群使用旧脾,蜂王腹部缩小停产,工蜂采集力很低,群内粉蜜均缺。经一段时间后,我从其他群内抽来两框不带子的新脾补入乙群,把原来的两框旧脾淘汰。通过这样补入新脾去掉旧脾以后,第二天乙群的采集工蜂积极性明显提高,第三天蜂王开始产卵,十天后封盖子成片,幼蜂出房后又造出两片新脾。在这基础上我又在夏期继续试验,有些养蜂者认为蜂群采收荔枝龙眼蜜以后,群势大为削弱不适再造脾。我认为并不然。进入夏蜜期场地(山乌桕)后,我  相似文献   

18.
蜜蜂·密蜂     
有养蜂前辈做过这样的试验:将群势相当的20脾蜂均分成10群和2群两种方式用来采蜜,后者的总产量是前者的N倍。倘若用来繁殖,后一种分群法由于蜂王产卵力、蜂群哺育力、工蜂寿命和蜂群分蜂性等主要指标都优于前者。因此,强群密蜂是养蜂人常用的手段,更是快繁殖夺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分群育王法 :这是一种简易的育王法 ,即从大群中分出一小核群 ,通常是在蜂群群强、子多、蜜粉充足时进行。首先是组织核群 ,从大群中提出 1张卵虫脾、2张粉蜜牌 ,带蜂放入核群。缩小巢门 ,避免产生盗蜂。正常的情况下会在虫脾上产生王台 ,这个核群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群。在北方 ,应选在 7月或 8月育王 ,新群应在越冬前喂足糖浆。新王产卵后 ,可将大群的位置与新群调换 ,这样大群的工蜂会自动补充到新群里。采用这种方法育王应注意 :分群时必须分出较多的幼蜂 ;原群应是优良品种。用这种方法育王还可防止产生分蜂。二、艾利育王法 :由…  相似文献   

20.
换位控制自然分蜂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善成 《中国蜂业》2006,57(4):21-21
自然分蜂如果在主要流蜜期前1个月发生。将造成大流蜜期前大量逃蜂或消极怠工,给养蜂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我在处理发生分蜂热的蜂群时,运用换位分蜂的方法达到了蜂多、蜜多的目的。首先,将发生分蜂热的蜂群搬走,原址放1个空蜂箱。然后在任意蜂群中选调2张虫卵脾,带少许幼蜂放在空蜂箱中,组成第1个新分群,由于大量外勤蜂进入第1个新分群,造成新分群外勤蜂过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