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塑盘旱育秧、盘育旱秧的抛栽、抛栽水稻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稻塑盘育秧抛栽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产、增效等优点,随着农村劳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塑盘抛秧被越来越多的农户采用.杂交中稻在宁国市梅林镇占水稻面积的90%以上,塑盘抛秧在栽培中稻上广泛使用.但在具体的操作当中存在营养土准备不当、过干、浇水过度、热害、病虫害等造成损籽、烧芽、死苗、弱苗,影响了抛栽效果.为解决以上问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3.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指秧苗育成后用手或抛秧机进行抛栽的一整套水稻栽培技术。目前,主要有水稻塑盘育秧抛秧栽培技术(又称水稻钵盘育苗抛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抛秧栽培技术(又称水稻无盘抛秧栽培技术)和水稻旱育抛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稻无盘旱育抛栽技术是在水稻早育秧基础上,结合塑盘抛栽技术,发挥互促互补作用,改手工插秧为抛秧。减轻劳动强度的一项轻型栽培技术,具有旱育秧秧苗素质优、矮壮分蘖多、根系暴发力强的优点,且抛栽后秧苗入土浅、返青快、发棵早。此外,还可比塑盘抛秧节约成本,有利轻型栽培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经多点试验、示范,全市试验示范面积3090亩,其中早稻1250亩、单季稻1500亩、连晚稻240亩,再生稻100亩。  相似文献   

5.
塑盘旱育大苗抛栽水稻的生育特点及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5年试验示范表明:水稻塑盘旱育大苗抛秧技术不仅具有塑盘抛秧省工,省力,方便的优点,而且能量大限度的发挥旱秧高产优势,其节本增产增收综合效果显著,两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与普通旱育大苗手栽,普通旱育大苗抛秧,常规两段水秧水苗手栽等栽培形式相比,具有大田旱发快发,叶蘖消长合理,根系活力强,源库关系协调等优点,但在育秧上也有成秧率不高,单株带蘖少的特点,夺取塑盘旱育大苗抛秧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楚州区水稻塑盘育秧抛栽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适龄壮秧、提高抛栽质量、抛栽后田间管理、科学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为水稻抛栽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塑盘旱育秧、大田抛秧和抛栽后大田管理3个环节阐述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8.
苏北沿海垦区武育粳3号塑盘育苗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夏志广姜春景李运光薛良鹏高进军(江苏省大中农场大丰224135)90年代初期本场对塑盘育苗抛秧进行了试验研究,摸索出武育粳3号在苏北沿海垦区土质、气候条件下进行塑盘育苗抛栽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1武育粳3号...  相似文献   

9.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概念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指秧苗育成后用手或抛秧机进行抛栽的一整套水稻栽培技术.目前,主要有水稻塑盘育秧抛秧栽培技术(又称水稻钵盘育苗抛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抛秧栽培技术(又称水稻无盘抛秧栽培技术)和水稻旱育抛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晚稻抛秧面积不断扩大,但晚稻育秧期间气温较高,抛秧秧苗之间空隙较小,营养条件差,秧龄一长,会产生苗过高,绿叶少,抛后立苗率低等问题.本试验应用不同孔径和孔数的塑盘,采用不同播量,不同抛栽盘数,相同用种量的对比方法,摸索合适的抛秧盘、播种量和抛秧盘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旱育秧的特点,将常规育秧的塑盘底孔放大,改进为上下贯通蜂巢式秧盘,延长了塑盘育秧秧苗适抛叶龄期,应用普通免耕条播机干旋整田,免去了耕地环节;保留并利用麦茬田间沟系,免去了抛秧后开沟环节,采取全生育期保温为主的节水栽培技术,塑造抛秧稻优质高产群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水稻“蜂巢“塑盘旱育抛秧“免耕地、免开沟、增产、增收”(简称“双免双增”)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术语 1.1塑盘旱育抛秧是将水稻抛秧与肥床旱育稀植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培肥、稀播、旱育、化控,培育适龄矮壮秧苗,进行抛秧栽培,在稀抛(减苗)、匀抛基础上,配以调肥、控水等措施,进而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抛立稳对塑盘旱育抛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胶状抛立稳水稻产量高迭8668.20kg/hm^2,增产较明显;且施用胶状抛立稳秧苗无浮秧,分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湖南省连作晚稻塑盘育秧抛栽耕作栽培技术中的几项关键配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晚稻塑盘育秧抛栽,品种应选用生育期为110 d左右的优质稳产的中熟品种(组合),于6月中、下旬播种,秧龄控制在25d左右,确保在9月中旬前齐穗,育秧盘采用34cm×60cm,每盘353~400孔的规格,抛秧密度为22.5~31.5万蔸/hm2.  相似文献   

15.
塑盘旱育摆秧是利用钵盘旱育浅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是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可较大程度地改善育苗生态环境和浅插措施到位,有效避免抛栽的不规范性和不均匀性,以及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稻旱育抛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水稻抛秧技术从日本引入以后,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水稻简化栽培的主要技术之一。目前我国水稻旱育抛秧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1)塑盘旱育抛秧。具有带土抛植、易抛秧、易立苗的优点,但其适宜秧龄短,培育壮秧难,育苗成本高。(2)肥床旱育抛秧。具有秧龄弹性大、利于高产的优点,但其秧苗根部带土量少,抛植困难,不易立苗。(3)无盘旱育抛秧。综合了塑盘旱育和肥床旱育抛秧的优点,采用“无盘抛秧剂”包衣,在秧苗根部形成“吸湿泥球”,利于抛植立苗,易培育壮秧,不受秧龄限制,利于高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塑盘育秧时,经常会出现秧苗根系横向互相缠绕在一起的现象,即串根现象。严重时,它使塑盘育秧抛秧栽培失去省工省力的优点,并严重影响抛栽质量,进而影响产量,因此防止秧苗串根,已成为水稻塑盘抛秧栽培成功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根据丽水市的经验,将早稻塑盘育秧中的防...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秧和塑盘旱育抛秧,是发展水稻生产的重大革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水稻旱育秧在具体操作上较为繁琐,群众为图省事,经常忽略使用壮秧剂,使秧苗在生理转换期病理性和生理性死苗严重,恶苗病增多,为害秧苗,对本田期稻株生长不利。塑盘旱育抛秧的根盘小、苗体轻,根部不带土或带土少,立苗困难,且遇风难抛、易漂秧;同时塑盘育秧成本高,对多种生态条件、多种熟制、多种水稻品种的应用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水稻塑盘育秧常出现横串根盘缠问题,严重影响抛栽质量,增加了抛秧工作量,影响了农民对抛秧栽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水稻塑盘旱育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适龄壮秧、提高抛栽质量、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