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颗粒饲料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一些厂家对饲料的防霉经验不足,在高温高湿季节,普遍都碰到过颗粒饲料的发霉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颗粒饲料发霉的原因1.1霉菌生长的条件1.1.1饲料本身的水分含量真菌产生霉菌毒素需要饲料含水量11.5%~22%。1;1.2相对湿度多数霉菌生长需75%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在80%~100%时生长迅速。1.1.3温度霉菌最宜生长温度是23~32℃,但某些梭霉菌属可在0~55℃生长,产生毒素。1.1.4氧气霉菌是好气微生物,氧气不足,则霉菌生长快,所…  相似文献   

2.
夏季高温多雨,当温度达到28℃、湿度达到80%时,经常会发生大量的饲料原料(玉米最常见)产生霉变.霉菌常寄生于含淀粉的饲料原料上,并在其内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并释放有毒物质,造成将近20%。30%的饲料被霉菌污染而浪费.从而影响畜禽的生产,为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病例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帮助养殖户认识霉菌毒素的危害.加强对霉菌毒素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动、植物为霉菌的良好宿主,霉菌通过水和空气传播,与田间作物或储藏的饲料接触.影响饲料感染霉菌及其程度的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氧气、昆虫、谷物饲料的完整性和饲料作物对霉菌的易感性等.每种霉菌都需有一个理想的环境条件,在该条件下霉菌生长和增殖.虽然一些霉菌可在极高或极低温度下生长,但多数霉菌在中等温度下才能增殖.若氧气含量少于1~2%时,则多数霉菌不能生长.一般认为,在料仓内,环境条件维持在以下范围,霉菌生长可被抑制: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饲料水分含量低于14%;温度低于-2.2℃;氧气含量少于0.5%.  相似文献   

4.
酵母细胞壁在家禽营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eter Spring 《饲料工业》2001,22(12):47-48
(续上期)2酯化葡配甘露聚糖(霉可吸)和它对霉菌毒素的影响2.1霉菌与霉菌毒素随着我们对霉菌毒素的进一步深入了解,以及在该领域的许多新的发现,我们开始认识到还有许多有关霉菌毒素的问题尚未找到答案。霉菌毒素由霉菌产生。控制霉菌生长是控制霉菌毒素重要的第一步。这可由下列的步骤来完成:2.1.1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理想的含水量应不要超过12%。2.1.2保持饲料新鲜。霉菌生长需要时间。霉菌生长之前的贮存时间依赖于周围的温度和饲料中的氧气水平。2.1.3保持设备清洁。危险控制临界控制点(HACCP)不仅对…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是由生长在饲料谷物上的霉菌所产生的次生性代谢物,据估计,全世界有25%以上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霉菌素素引起的畜禽中毒,在世界各地均发生,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十分常见,这是由于饲料原料在贮藏和配制过程中以及运到养殖场后,霉菌产生大量毒素使饲料受到污染所致,见表1。周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饲料含水量大以及贮藏时间延长等都会增加霉菌毒素的产生。下图给出了农作物生长和贮藏期间产生霉菌毒素的可能因素,此外,霉菌毒素的类型和含量、畜禽年龄和品种的易感性、饲粮品质、间发性疾病以及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中毒的严重程度,霉菌能促使饲料脂肪迅速氧化变质,蛋白品质下降,严重降低饲料中赖氨酸水平,使饲料代谢能损失达25%之多,霉菌毒素对动物的主要影响包括:生长受阻、饲料利用效率下降、产蛋量减少、代谢器官损害以及死亡率提高等。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霉菌无处不在,有些饲草收获前就感染了真菌。有些草料(如干草、秸秆或青贮料)在储存过程中感染了真菌。反刍动物对大多数霉菌毒素的敏感性较弱.这是因为瘤胃微生物能有效地降解大部分的毒素:但一次摄人大量霉菌毒素或长期小剂量摄人也会给奶牛带来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危害。  相似文献   

7.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昱 《江西饲料》2002,(4):23-23
饲料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因原料采购、贮存、运输、加工、成品储存等不当可造成霉变,给动物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为此生产和销售中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饲料霉变,防止其对动物的危害。1饲料霉变的危害霉变饲料中含有大量霉菌。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毒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危害动物正常的生长繁殖。1.1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霉菌能利用饲料(谷物)中的营养生长繁殖,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试验表明,长有霉菌的谷物能量损失5%,蛋白质损失17%,脂肪损失…  相似文献   

8.
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力强,多数霉菌在适宜条件下生长旺盛.禽类吸入或吃进霉菌易引起中毒,特别是幼小禽类敏感,往往呈急性暴发,可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1 霉菌毒 素霉菌毒素是指霉菌在基质(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包括某些霉菌使基质的成分转变而形成的有毒物质。霉菌种类很多,但能产生霉菌毒素的只限于少数的产毒霉菌,而产毒菌种中也只有少数菌株能产生具有危险性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霉  相似文献   

10.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它的体积非常轻微属于微生物,可以到处飘浮。霉菌可以在短时内繁殖数以百万的孢子,并由空气、水、工具、动植物及人类携带。霉菌孢子能以冬眠的方式抵抗干燥、寒冷及高温等不利的环境,一但条件适合,它便迅速生长。霉菌毒素是在田间、加工、饲喂以及储存过程中,在谷物上生长的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产物。  相似文献   

11.
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危害动物正常的生长繁殖。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霉菌能利用饲料(谷物)中的营养进行生长繁殖,降低了饲料原有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繁殖性能;干扰动物免疫系统;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及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对其他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1929年A.弗莱明报告,用葡萄球菌进行研究时发现,葡萄球菌培养皿被青霉菌的孢子污染,在霉菌菌落周围一圈无葡萄球菌生长,他将这种霉菌产生的能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相似文献   

13.
在威斯康星、明尼苏达和密执安州,以及宾夕法尼亚和纽约等东北部各州的大田里,从生长着的高水分含量玉米中测定出有毒霉菌。达科他州,也发现玉米穗上有一些霉菌。但至今,人们一点也没注意到它们的毒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测定出的霉菌是从玉米籽粒的底部或从玉米棒的外部开始生长。尽管霉菌毒素的潜力还没有被正式确定,但是已引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镰刀菌毒素的危害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的生物性污染中以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最大.目前已明确能造成人和动物毒害的有300多种,主要有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镰刀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烟曲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其产生的毒素在全球危害最大。它们是谷类饲料和青贮料中最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可以降低家畜的采食量,导致生长速度下降、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等。以拒食和繁殖障碍为观察的标准,通常认为猪是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最敏感的动物。  相似文献   

15.
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具有生命力强的特点。霉菌在生长繁殖代谢的各个过程中,均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通常自然界中的各种霉菌造成的致病性能较小,其中致病性能较大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烟曲霉菌、赤霉菌,这些霉菌在生长繁殖中会产生大量致病毒素,可引起动物肝脏细胞坏死、胃肠发炎、免疫抑制和生殖系统疾病。由于霉菌寄生场所多样,可随饲料或饲料原料进入动物机体,进而导致机体出现各种中毒症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生猪养殖中,霉菌毒素中毒症是严重危害猪养殖产业的一种疾病,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文主要结合一起实际案例分析了猪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断和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16.
曲霉菌病是乌鸡和多种禽类都能发生的一种霉菌性疾病。常见霉菌有烟曲霉菌,黑曲霉菌,黄曲霉菌等。 1病原 烟曲霉菌为主要病原体,致病力最强。另外黑曲霉菌,黄曲霉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曲霉菌的形态特点是分生孢子,呈暗绿色半珠状,在孢子柄顶部囊上呈放射状排列。本菌为需氧菌,除能在室温下生长外,也能适应在37~40℃的温度,在一般霉菌培养基上均可生长。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当畜禽食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便会发生霉菌毒素中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毒性大小不一.其中以霉变玉米引起奶牛霉菌毒素中毒最为常见.现就霉菌毒素对奶牛的影响浅谈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由生长在饲料谷物上的霉菌所产生的次生性代谢物。据估计,全世界有25%以上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霉菌毒素引起的畜禽中毒,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十分常见,这是由于饲料原料在贮藏和配制过程中以及运到养殖场后,霉菌产生大量毒素使饲料受到污染所致,见表1。周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饲料含水量大以及贮藏时间延长等都会增加霉菌毒素的产生。下图给出了农作物生长和贮藏期间产生霉菌毒素的可能因素。此外,霉菌毒素的类型和含量、畜禽年龄和品种的易感性、饲粮品质、间发性疾病以及环境因素等…  相似文献   

19.
发霉饲料的去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霉饲料的去毒方法山东蓬莱市湖水镇兽医站孟昭聚当环境温度高、湿度大时,饲料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往往因为水分含量过高而受霉菌侵染。这些霉菌主要包括黄曲霉、寄生曲霉、镰刀霉菌、锗曲霉等有害真菌。它们能产生多种霉菌毒素,引起畜禽多种病患,抑制畜禽生长,甚者死...  相似文献   

20.
一、霉变原因饲料霉变是由霉菌的生长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繁殖需具备6个基本条件。1、饲科的含水量。饲料含水量在11.5%-22%之间时最有利于霉菌毒素的产生。2、空气湿度。霉菌生长的最佳湿度是80%-100%。3、温度。对大多数能够产生霉菌毒素的真菌来说,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3℃—32℃。4、空气。霉菌属好氧菌,饲料的颗料越大,空气越充足,越有利于霉菌的生长。5、能量。能值越高的饲料对于霉菌的生长越有利。6、PH值。中性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二、预防措施防止饲料霉变的主要措施都是从破坏霉菌生长条件着手,以达到抑制霉菌生长的目的。1、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