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葫芦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白粉病是西葫芦商品嫩瓜和采种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多在结瓜期发病,染病叶片常提前枯死,造成商品嫩瓜产量下降,对采种西葫芦造成的危害更大,使秕籽率上升和种子产量下降。因此,能有效地控制西葫芦白粉病的发生,对提高西葫芦商品嫩瓜和种子的产量及质量有很大意义。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模拟采种西葫芦的栽培方式,对西葫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药剂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得出西葫芦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市西葫芦种植面积近千亩。但由于西葫芦生长中后期气候等不利因素,导致我市境内大棚西葫芦菌核病及灰霉病普遍发生,甚至出现两种病害混合发生情形,对西葫芦丰产丰收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阐述了淄博地区日光温室西葫芦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期能有效解决病毒病对西葫芦生产造成的危害,进一步促进淄博及周边地区西葫芦生产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藁城市露地两葫芦种植面积很大,每到6~7月份病毒病常大量发生,得此病后西葫芦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轻者造成减产,重者绝收,是露地栽培西葫芦的重大障害,所以该病是露地西葫芦必须加强防治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育苗时间的确定 秋季西葫芦播种期不要盲目提前.这样会造成病毒病严重,会造成大量减产;为了减轻病毒病的发生,适当延迟育苗时间,虽然生育时间缩短,可利用日光温室的优势,照样会取得比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依据最近几年的秋冬季西葫芦高产经验分析,育苗时间安排在九月中旬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西葫芦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葫芦在冬春日光节能温室、早春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生产中易发生病害,一般损失率25-30%,重者达100%,造成断产绝收,危害严重,使农民群众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西葫芦灰霉病的防治技术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葫芦尖头是光合产物供应不足所致,发生多是由于温度偏高造成的。西葫芦不喜高温,尤其是叶温偏高,造成呼吸作用加强,光合营养大部分被消耗,导致瓜条的营  相似文献   

8.
西葫芦属于喜温类蔬菜,在保护地西葫芦的种植过程中,不仅要满足西葫芦生长发育所需的相关要求,还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可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所以,在西葫芦的栽培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对保护地无公害西葫芦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葫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晋中地区冬季保护地栽种的主要蔬菜是西葫芦,为了进一步增加西葫芦的产量提高西葫芦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西葫芦的栽培技术包括育苗选种、种植方法、定植方法、温度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西葫芦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通过西葫芦从种到收的过程总体分析,全面提升西葫芦种植技术水平。目前,栽培技术的不成熟,病、虫等有害生物对晋中地区西葫芦种植业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导致在西葫芦种植中,普  相似文献   

10.
西葫芦是淄博地区种植的重要蔬菜种类之一,设施内经过连年种植会对西葫芦生长造成病虫害多发等不利影响。笔者从淄博地区设施西葫芦白粉病、病毒病、灰霉病、蚜虫、烟粉虱、蓟马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淄博地区设施西葫芦的优质绿色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西葫芦,是从西方引进的葫芦类蔬菜,又称美洲南瓜,它属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冬种西葫芦供应春节及早春市场,销路好,投资少,效益高,亩效益1000~1500元。但生产当中冬种西葫芦常出现短粗瓜、细腰瓜等畸形,严重影响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减少畸形瓜,可有效提高西葫芦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2.
温室大棚西葫芦灰霉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温室大棚蔬菜的不断发展,蔬菜上的一些病虫害的发生有了较大的变化,如西葫芦灰霉病已经成为西葫芦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西葫芦生产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失.据调查,一般年份可造成减产20%左右,严重的可达80%以上,甚至造成毁棚.  相似文献   

13.
正西葫芦瓜作为蔬菜,在蔬菜市场的需求较高,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所以在西葫芦栽培种植技术上也正不断优化,从而达到提高西葫芦种植产量与质量的目的。西葫芦化瓜是栽培种植中常见的问题,不仅造成西葫芦产量的下降,也影响经济收益,所以针对于西葫芦化瓜问题还需要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防治措施,减少保护地西葫芦化瓜的发生。1 主要特点西葫芦化瓜指的是西葫芦幼果萎缩、脱离、烂果现象。在初期幼果先端变黄,而后幼果发育不良、无膨大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反季节蔬菜生产中,近几年对越冬西葫芦的需求量大增。但在生产中西葫芦经常遭受病毒病的危害,一旦发病,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90%以上,甚至造成全棚毁灭绝产,损失惨重。在本病的防治方法上,多数农民忽视了发病前的综合防治措施,待到发现病株后再用药剂防治,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5.
西葫芦秋季栽培试验房永太,孟兆林,盛德林(淄博市周村区农业局255300)(周村区南郊镇农技站)为掌握西葫芦秋季栽培技术,保证9~10月西葫芦上市,丰富国庆、仲秋节日的蔬菜品种,1992~1993年对西葫芦秋季栽培进行了试验。西葫芦秋季栽培主要影响因...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北方,西葫芦已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但由于多数农民缺少棚室种植西葫芦的经验,经常会看到棚室内西葫芦发生气害的现象,严重者甚至全棚绝产。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现在西葫芦生产的实际情况向农民朋友介绍西葫芦棚室气害的发生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玲  郁华 《农村科技》2004,(6):32-32
目前西葫芦每667米^2只定植1500株左右,致使前期产量低,土地利用率也不高。中后期虽然产量高,但从外地运来的西葫芦冲斥市场,价格大跌。为了提高西葫芦的早期产量及产值,通过试验总结出西葫芦密植和整枝的方法,采用此方法可使西葫芦早期产量提高1倍。  相似文献   

18.
有效预防棚室西葫芦化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褪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西葫芦化瓜是棚室栽培中最常见、最令菜农头疼的问题,引起化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养分供应失调造成的。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预防西葫芦化瓜。一、选择适宜品种西葫芦为异花授粉作物,开花期对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随着日光大棚的发展,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几年来,由于西葫芦化瓜现象普遍,  相似文献   

20.
李振  王洁 《吉林农业》2006,(3):19-19
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随着日光大棚的发展,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几年来,由于西葫芦化瓜现象普遍,大大的影响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