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不同套袋处理对‘红富士’苹果果实钙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果袋对苹果果实钙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苹果果实的总钙量随发育进程逐渐增加, 发育前期和发育后期是苹果果实吸收钙素的主要时期。同位素示踪试验表明, 套袋及果袋种类影响果实对钙素的吸收, 其中未套袋的果实对钙素的吸收能力最大, 套塑膜袋果实次之, 套纸袋果实对钙素的吸收能力最小。在处理初期苹果果实对钙素的吸收能力较高,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对钙素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苹果果实吸收的钙素最早进入梗端部位, 而后再运转到萼端部位。此外, 已进入苹果果实的钙素存在“倒流”现象, 可再分配到树体的其它部位, 由此表明钙在果实内不能再分配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2.
钙营养对甜樱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长期喷钙对甜樱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期喷钙能显著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地提高果实硬度,对果实的花青素含量和色泽及多酚氧化酶含量均有影响,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黄冠’梨为材料,研究了采后热处理(38 ℃热空气24 h),钙处理(6% CaCl2浸果15 min)及热加钙处理(6% CaCl2 + 38 ℃)对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钙形态及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以清水浸果为对照。结果表明:果胶钙为果实中主要的钙形态,其含量占全钙的49.7% ~ 55.8%,钙处理、热加钙处理果实的总钙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2.95和31.58 µg · g-1;钙处理、热加钙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纤维素、原果胶、水溶性钙及果胶钙含量的下降,促进了草酸钙含量的增加,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热处理、热加钙处理显著降低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和纤维素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纤维素、原果胶、水溶性钙和果胶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G和纤维素酶与果实硬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ME与果实硬度的相关性不显著。钙处理、热加钙处理通过抑制可溶性钙向难溶性钙转化、细胞壁组成成分降解以及降低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延缓果实软化,其中以6% CaCl2 + 38 ℃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钙素营养与套袋苹果苦痘病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讨苹果套袋后苦痘病加重的原因,以富士苹果为试材,对果实发育过程中钙、氮含量的变化规律,果实幼果期和成熟期钙总量,套袋后果实微环境湿度变化及不同有机质果园苦痘病发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套袋苹果果实在幼果期吸收钙量占成熟果实总钙量30%左右,后期占70%左右,套袋影响了果实对钙的吸收;套袋使袋内湿度增加,果实表面蒸腾作用降低,使果实对钙的吸收受到影响;同时套袋果氮含量一直高于未套袋果,N/Ca增大,促成了苦痘病的发生。增加果园有机质含量,可以改善根际钙离子供应,降低苦痘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钙防治果实生理病害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就果实对钙的吸收、果实内钙的分布状况、钙防治果实生理病害的作用机制、钙对果实生理病害的影响以及果实的增钙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以晶玉草莓为材料,研究采前叶面喷施螯合钙对草莓果实品质、果实钙不同形态含量及贮藏期草莓灰霉病病情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叶面喷施螯合钙能显著提高草莓成熟期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贮藏期草莓灰霉病病情指数;果胶酸钙是草莓果实中主要钙形态,其含量占果实中总钙含量的27.3%~33.2%;相关性分析表明,草莓果实硬度与果胶酸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钙含量与水溶性有机酸钙、果胶酸钙、磷酸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硝酸钙与草酸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面喷施螯合钙处理可促进草莓果实中可溶性钙向难溶性钙转化,延缓果实软化,其中以绿熟期喷施5 mmol/L螯合钙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套袋对苹果果实钙素吸收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为试材,进行了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测定其果实的Ca含量,研究套袋对果实钙素吸收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后,在花后40~90d,整果钙吸收量高于对照果实;从花后120d开始,对照果实整果钙含量一直高于套袋果实。此外,苹果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对Ca都有吸收,花后40d内,苹果果实吸收整果钙含量的20%左右;从花后40d(套袋)到90d,果实钙吸收量迅速升高,对照果实可吸收整果钙含量的66.1%,套纸袋果实可吸收整果钙含量的73.8%;此外,在果实的成熟期仍有少量的钙吸收。果实套袋后,果实各个部分的钙含量变化与对照果实相比,果皮中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果实,而果肉和果心的钙含量却高于对照果实。  相似文献   

8.
据《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5期《生长期喷钙提高锦橙果实品质及延长贮藏期》(温明霞等)报道,为探讨钙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及衰老的影响,为合理调控柑桔钙素营养、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以北碚447锦橙为试验材料,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树体补钙,研究钙对果实贮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隆旺夫 《果农之友》2008,(10):52-52
柑橘后期是果实对钙需求较大的时期。果皮中钙的含量多少.在较大程度影响到果实外观品质、贮藏品质、内在品质等。当果皮钙离子含量高于1100毫克,升时,果实新鲜饱满.无浮皮,贮藏后无枯水现象发生;当果皮钙离子含量低于1000毫克/升时.果皮出现浮皮,贮藏后无枯水等生理衰老现象,且钙离子含量越低,果实衰老越重。这是因为果实钙含量与钙素运输分配有密切关系。钙在植物体内是随着蒸腾水流而输送的.柑橘果实的蒸腾强度远小于叶片.对钙的竞争也远小于叶片。有时甚至发生果实中的钙倒流入叶片,加之叶片中的钙移动性极差,难以向果实再运输,由此导致果实缺钙,引发多种生理病害,严重影响到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及耐贮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钙处理对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土壤施钙、幼果期喷钙、幼果期喷钙配合施用激素、采前喷钙及采后浸钙等试验,研究了不同钙处理对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果期喷钙处理可以提高果实品质,而采收前后钙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大;各钙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采收期果实硬度,以幼呆期喷钙处理硬度较大;各钙处理在预防苦痘病方面均有一定效果。各处理中以幼果喷、施CaCl2 N从提高苹果采收及贮藏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普遍实行扩招、合并,现在,许多大学都面临着改建、扩建、新建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发展、原理、原则、规划方法及其与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体现高层次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绿化理论,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借鉴,从而为大学师生创造出更加优美而实用的绿化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薄皮甜瓜品种蜜宝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次数增瓜灵对甜瓜雌花分化、坐瓜节位、增产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增瓜灵后,甜瓜植株节间长度明显变短,侧蔓数量减少,每667m2减少整枝用工8个,雌花在子蔓连续发生,果实发育期缩短了3d。喷施1次和喷施2次增瓜灵处理的甜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4%和19.2%,增收3553.61元·(667m2)-1和4772.80元·(667m2)-1。因此,合理使用增瓜灵,能有效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满足增产增收和简约化栽培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植物遮荫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为了适应遮荫的环境,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蒸腾特性、气孔导度、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膜脂过氧化物酶、膜保护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花色素苷含量等,从而保证植物体自身能在遮荫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光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现从遮荫对植物生长环境、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影响介绍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施用天然有机肥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有机肥系远用优质的鸡粪、烟末等为主要原料,经充分的酵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营养全面,高效无污染的天然有机肥产品.  相似文献   

15.
对露地进行太阳能土壤消毒处理,10 cm深土壤温度最高可达53.6℃,比对照露地最高地温42.2℃高11.4℃,平均温度比露地高8.5℃.消毒处理21 d后,50℃以上的温度累计时间为66 h,达到杀灭多数土壤病菌所需的温度、时间,并具有明显的防草效果.  相似文献   

16.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植物抗盐碱方面研究成果,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在盐胁迫下菌根提高寄主抗盐碱性的机理,阐述了菌根在提高寄主抗性的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为用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碱化土壤改良的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缺乏全面评价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脱硫废弃物成分测定、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农作物安全性评价3个方面对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评价脱硫废弃物应用于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体系,以期为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评价的定量化和改良工程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百合病毒病媒介昆虫种类的调查与鉴定,研究其种群与百合病毒病病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Myzus persicae)是传播百合病毒病的主要种类;百合病毒病田间发病率与百株蚜量呈正相关(P〈0.01,r=0.8729),说明百合种植地蚜虫数量较多,则病毒病严重;而蚜虫数量少,则病毒病发生较轻。因此控制迁入百合地的蚜虫数量是防治百合病毒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豆薯各生长时期进行50%的遮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遮光,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产量;幼苗期遮光苗素质下降;开花结荚期遮光,不能形成荚果;鼓粒期遮光,种子减产75.98%。因此,无论是豆薯块根或是种子生产均应选择光照充裕的适宜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山区应尽量选择山阳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圆黄梨的最佳授粉品种为砀山酥梨,其次为金花梨。第2、3序位花所结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