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系统调查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种类,采到罹病林木11科22种(属),鉴定出林木病原107种,引起病害134种。病原分类分别为真菌83种、螨类6种、寄生植物3种、细菌1种,生理性病原14类。病害种类按寄生部位分,叶部病害74种,干部病害38种,枝梢病害17种,种实、根部病害较少。按树种分,青海云杉病害23种,青杄病害13种,人工栽培杨树病害18种,山杨病害18种,桦树病害10种,山柳病害8种,华北落叶松病害6种,祁连圆柏病害5种,油松病害5种,梅属植物病害5种,苹果属植物病害3种,小檗属植物病害4种,杜鹃类病害3种,忍冬病害2种,其他林木病害8种。  相似文献   

2.
汪清县林业局于2004年开展了最新一次的森林有害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全县共有森林有害生物325种,其中:病害16种、害虫286种、害鼠5种、有害植物18种。调查发现光肩星天牛已传入汪清县境内并有所扩散,成为林木的重大潜在有害生物。对兴安落叶松鞘蛾、落叶松枯梢病等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辽宁为害林木的小蠹约100种,其中先锋种、优势种近34种。估计每年造成的损失约占森林害虫损失量的15%。引起小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松毛虫、日本松干蚧、红松疱锈病、落叶松枯梢病等森林病虫害大面积的连年发生和局部发生的森林火灾,使林木生长势处于极度衰弱所致。加强经营管理,搞好监测与测报,准确掌握发源地,清除虫害木,改变生态环境,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是根治小蠹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舟曲林区高海拔人工林病害的调查,得出其日趋严重的原因是原始森林不合理采伐,生态因素发生急剧变化,直接造成非侵染性病害,同时超适生区营造大面积人工纯林,加之经营管理不善,致使林木生长衰弱,病菌大量侵染。云杉落针病、叶锈病及落叶松早期落针病成为三大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枯梢病是落叶松林中重要的真菌病害,其蔓延速度快,危害极大,被害林木造成枯梢,重者树冠变形甚至整株枯死,应采取早期预防措施。一、生态习性 华北落叶松是宁夏固原市六盘山水源涵养林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华北落叶松为耐寒、喜光、耐干旱瘠薄的浅根性树种,喜冷凉的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有一定的耐水湿能力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落叶松病虫鼠害可持续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线路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病虫害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查到落叶松病害6种,其中叶部病害3种、枝梢病害1种、干部病害1种、苗木病害1种;病原有真菌5种、生理性病原1种、冻害1种。采集观察到取食落叶松的昆虫125种,其中,发现国内新记录2种,省内新记录8种,区内新记录37种。落叶松落针病、烟煤病、落叶松枯梢病有轻微发生;发生危害的主要虫害为落叶松球蚜,鼠害为未成林造林地内的中华鼢鼠。提出了落叶松林病虫鼠害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树干通直,生长较快,木材机械性能较高,有很好的天然耐腐性,是良好的柱桩、枕木等工业用材,在东北人工造林中,是采用较多的针叶树种。但是,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是落叶松人工林中较普遍发生的叶部病害,对林木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然而,不同种的落叶松的抗病性有显著差异,如表1: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黑松是发展造林事业重要而广泛的树种。造林实践不断证明,在很多情况下,落叶松、黑松纯林不仅病害、虫害明显严重(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枯梢病、落叶松毛虫;黑松枯枝病、落叶病、小蠹虫等),而且单株立木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以及林木完满度也远不及落叶松、黑松混交林。为确切地说明纯林与混交林的生长量及其林木完满度的高低及林木材质的优劣,我们深入了伊丹、马鞍、新家等三个国家林场,对立地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赤落叶病(Hypoderma desmazierii)是我省近年来严重发生的病害,引起针叶枯落,影响林木生长,多年感病导致全株死亡,损失较大。采取积极措施,防治该病,减少损失非常必要。但是林木感染赤落叶病并非都造成较大损失,其损失量必然与受害程度有关,同时,作为病原菌是森林生态系的成员,它是无法消灭的,从保持森林生态相对平衡角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舟曲林区高海拔人工林病害的调查,得出其日超严重的原因是原始森林不合理采伐,生态因素发生急剧变化,直接造成非侵染性病害,同时超适生区营造大面积人工纯林,加之经营管理不善,致使林木生长衰弱。病菌大量侵染。云杉落针病,叶锈病及落叶松早期落针病成为三大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1.
林苑短波     
正塞罕坝林场首次利用无人机开展森林病害防治6月30日—7月2日,塞罕坝林场在第三乡分场莫里莫营林区开展了无人机防治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工作,为塞罕坝首次利用无人机防治森林病害。近几年塞罕坝夏季雨水偏多,导致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危害盛行,造成树势衰弱、生长缓慢、病虫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落叶松二代林更新。病害治理一直是森防工作中的难点,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此次塞罕坝通过精心准备,挑选出落叶松  相似文献   

12.
1 目的意义落叶松枯梢病Ghignarolia laricina(Sawada)Yamanoto et K. It是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落叶松人工林中一种危险性真菌病害。据1978年普查,辽宁全省已发生26万亩,至1981年已扩展到50万亩左右。全省有落叶松林277万亩,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20%。林木患病后枝梢枯萎,严重者枯枝成丛,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全省每年因该病的危害,损失木材近15万m~3。  相似文献   

13.
林木病害的生物防治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人为地调节森林环境,特别是微生物环境,使其有利于林木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采用的方法,有利用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线虫、昆虫以及其它动植物,以  相似文献   

14.
植物根结线虫病是林木根部的一类重要病害。据笔者在海南岛的初步调查,即发现有33科69种森林植物感染此病。罹病苗木的根部通常出现结节,其形态类似于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为我国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我省从一九六○年左右先后在长春、吉林、通化等地发现该病,以后发病面积逐年扩大,至今几乎全省所有落叶松人工林均有该病发生,影响着林木生长.历年发病严重的林分,林木树高、胸径、材积年生长量均减少50%左右,甚至有的死亡.所以对早落病进行防治是保证林木速生丰产,巩固现有造林成果的重要措施. 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对该病进行了试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下称早落病),在我场从1962年就已发现,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病害发生面积也不断扩大。到1973年止,全场落叶松人工林早落病发生面积已达8.6万亩以上,占全场落叶松人工林总面积的21.6%,其中病害较严重的面积已达四万多亩,分布在各个分场。这种病害对林木生长的影响非常严重,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此,我场党委于1973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场病情进行一次大普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枯梢病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被害林木轻则造成枯梢,重者树冠变形甚至整株枯死。从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诱因等方面做了阐述,并提供了基本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主要来源于病菌感染,病害的主要症状为大量落叶。对落叶病进行及早防治,可以提升落叶松林木品质、节省种植管理成本、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笔者从湿度、地形、林分状态3方面分析了落叶松落叶病发病原因,从合理采伐、林地清理、加强林区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落叶松落叶病防治技术,以期为今后植树造林防治落叶松落叶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是辽宁、吉林两省人工落叶松林内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的一种病害,被害林木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导致林木死亡,严重威胁着人工落叶松林的成长。这种落叶病于1945年开始在我省发生,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并有迅速蔓延,危害日趋严重之势,生产上迫切要求加以解决。因此,由1958年开始,我场与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合作,通过调查与研究,基本上摸清了落叶病的发生原因,流行规律,并找出防治的初步办法。  相似文献   

20.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森林中最主要的树种之一。近年来,在以“营林为主”方针的指导下,兴安落叶松的幼林面积正在不断地增加,其长势喜人。但是个别地区由于生态比例失调,营林措施不得力,致使落叶松的病害也不断增多。例如在乌尔旗汉、原林、库都尔、伊图里河等地区,兴安落叶松的枝干有溃疡病。主要是兴安落叶松癌肿病、兴安落叶松梭溃疡病及兴安落叶松红疣溃疡病(红疣枝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