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人工林迹地更新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杉木人工林皆伐迹地上,对4个速生优质用材料树种(种源)进行了栽培试验。经过14年的试验研究表明:连栽杉木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较低,生长不如长一代林,更新困难;而使用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云南种源)、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浙江天目山种源)造林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14年生单株立木材积分别比杉木提高178.0%和327.6%,这是杉木人工林皆伐迹地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在红松人工林迹地上,更新公,樟子松成活率90%以上,树高,地径生长快。红松,日本落叶松生长不良,5年生幼林保存率仅公45%左右。因此,红松人工林皆伐后,油松,樟子松是较适宜的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适宜树种,我们通过6个树种幼林期试验及对采伐迹地土壤肥力分析,初步得出30年生的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班克松、椴树、水曲柳及重茬落叶松用材林均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辽宁省岫岩县4种不同迹地类型更新落叶松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迹地类型更新落叶松,应选择皆伐迹地,退耕地和荒山荒地,不能在涝洼地上造林.退耕地和皆伐迹地更新落叶松保存率达85%以上,10年后的各项生长指标优于荒地和涝洼地,退耕地、皆伐迹地、荒地林木形体变化,基本遵从正态分布,以健康木为主,占50%左右,优势木占30%,劣势木占20%.而涝洼地以劣势木居多,呈正态分布.退耕地和皆伐迹地林木离散度比较稳定,自然稀疏率不足20%,林分质量较好 ;而涝洼地离散度偏大,自然稀疏率达51 .8%,林木质量低劣.  相似文献   

5.
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落种后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调查资料,对其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树种、起源、数量、空间格局、分布频度和树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皆伐迹地上绝大多数的天然更新树种为米老排树种;(2)在0~10 m空间尺度内,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分布为聚集分布(P0.01);(3)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数量和频度,可达到森林天然更新的良级标准,亦符合采伐迹地人工更新成林的验收标准;(4)种子天然更新幼树树高的分布近似正偏山状的weibull密度函数;(5)在米老排人工林皆伐作业后1.5年左右,对采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进行间苗定株较为适宜;(6)对米老排人工林适时适地的采用小面积皆伐、非炼山方式清理迹地剩余物、保护和利用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方式,可有效实现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  相似文献   

6.
桦树Betula platyphylla Suk.是桦木科落叶乔木或灌木,树高15~25m,天山南北坡均有分布,桦树喜光,不耐庇阴,较喜湿润,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耐低温;萌芽力很强,采伐后可自行萌芽更新;种子小而带翅易传播。在林区的皆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上,桦树能作为先锋树种迅速侵入,形成纯林。桦树是速生树种,幼年生长快,在立地条件中等地方,每年高生长量可达1m。15a左右开始结实,且结实较丰,大、小年不明显。桦树树冠圆形,树势优美,生长迅速,树皮洁白,秋季树叶金黄,是庭院绿化和观赏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红松皆伐迹地更新红松的效果,对红松皆伐迹地更新的红松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皆伐迹地更新红松效果不良,无论是胸径还是树高,其生长量都比较缓慢,荒山荒地更新的红松,胸径生长量比红松皆伐迹地高32%,树高生长量高62%;红松皆伐迹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均不如荒地,针叶N、P、K的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皆低于荒地,更新10年后根系的分布,无论是水平分布还是垂直分布,都远不如荒地的更新效果。建议对红松皆伐迹地应该培养人工阔叶林或人工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皆伐迹地二茬连栽日本落叶松,造林成活率及幼林保存率均达90%以上,完全能够满足成林的要求;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与一代林分以及土壤肥沃的杂木林迹地上的幼林相比无明显差异,并且与红松、油松迹地相比,日本落叶松迹地仍然具有良好的土壤条件。所以,日本落叶松迹地二茬连栽日本落叶松能够正常生长,并形成稳定的林分。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皆伐迹地连茬更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皆伐迹地二茬连栽日本落叶松,造林成活率及幼林保存率均达90%以上,完全能够满足成林的要求;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与一代林分以及土壤肥沃的杂木林迹地上的幼林相比无明显差异,并且与红松、油松迹地相比,日本落叶松迹地仍然具有良好的土壤条件。所以,日本落叶松迹地二差连栽日本落叶松能够正常生长,并形成稳定的林分。  相似文献   

10.
在择伐迹地上进行伐区清理时对那些不影响目的树种生长及森林更新的下未予以保留、对那些不更新造林的成区、采取简单散铺的办法。在皆伐迹地的清理,实行采前清、改变阳带宽度,阴带下木保留。调整清林进程。  相似文献   

11.
云杉、冷杉属于松柏科。云杉为阴性树种,喜气候寒冷、空气潮湿、根浅生,能够耐薄土,幼苗期生长较慢,而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极为敏感。在经过大面积皆伐的迹地生长,云杉的幼苗很容易遭受霜冻、日灼危害,生长极为不良。冷杉为耐阴树种,生长于湿润肥沃土地,喜冷湿,易遭春霜的危害,但对秋霜有一定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落叶松人工林第二代效应进行了阶段性研究,大扁杏作为更新树种成活和长势与山地阔叶林皆伐迹地无差异,在四平市山地可以正常生长,并能结实,生长节律完整。通过大扁杏的栽植研究了一项不用浇水的简捷实用技术,即秋季挖坑并回填土,春季醮吸水剂缝植。  相似文献   

13.
在苏联原始林区,现代森林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恢复更新被采伐的针叶林迹地.从1030年起,集约皆伐和集中皆伐(起初,主要对象是该地区的松树林。接着又有云杉林)的规模愈来愈大.现今这两种采伐方式的作业面积每年大约是1000.000公顷。 森林经理调查和俄罗斯联邦林业部的资料表明,在原始林区,列第一个十年计划期未,皆伐之后针叶树种的天然更新比较顺利。因地区和森林类型而异,天然更新面积为总皆伐面积的25—90%。在相当大一部分采伐迹地(平均而育  相似文献   

14.
短轮伐期刚果12号桉的萌芽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伐期龄5年的刚果12号桉采伐迹地萌芽更新调查结果表明:该树种具有旺盛的萌芽能力,且生长迅速。其伐桩萌发比、桩均株数及有效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1年生为97.2%、4.3株、2.7m和1.6cm;2年生为95.6%、2.4株、5.6m和4.4cm.显示了萌芽更新作为短轮伐期刚果12号按工业原料林的主伐更新具有高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水青冈是经济利用价值高和在陡坡发挥防护效益较高的乔木树种之一。水青冈树种占北高加索有林地面积的23%。曾于1940进行过择伐,又于1940—1958年进行过大面积皆伐,此后进行过渐伐。所以幼龄林的形成和伐后更新的质量和数量问题是由采伐迹地上留有母树的多少和分布情况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从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和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出发,根据定位研究和群落样地调查结果,分析和比较了湖南杉木中心产区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迹地上更新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迹地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85科164属254种,其中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分别为53种、85种、39种和77种;皆伐和间伐后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皆伐8a后迹地群落与皆伐2a后群落相似性较小,而与间伐8a后群落相似性较大;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种类成分变更快.提出了合理经营和保护杉木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残次林迹地更新树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 ̄1983年在本溪县偏岭乡新农村43.3hm^2残次林迹地植苗更新日本落叶松,色赤杨等7个树种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残次林迹地更新7个树种保存率皆在86%以上,幼树生长发育良好。从立木材积生长量看,日本落叶松,色赤杨为最好,立木材积分别为刺楸,白桦,紫椴,水曲柳,红松的200.0% ̄988.2%和211.3% ̄1058.8%,其次是刺楸,白桦,再次是紫椴,水曲柳,红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地类日本落叶松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类更新日本落叶松效果差异较大,选择残次林皆伐迹地和退耕地更新日本落叶松效果较好,成活率在95%以上,保存率在85%以上,更新10年后胸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比落叶松皆伐迹地提高23%和31%.标准木达到73.8%,是更新造林较理想的迹地类型;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日本落叶松,其成活率、保存率、年均生长量、土壤的养分含量等均较低,所以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红松、油松、落叶松人工林及次生林皆伐迹地上红松幼林的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红松迹地上更新的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幼林生长缓慢,土壤养分含量低;次生林和油松迹地上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0%以上,幼林生长快,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落叶松迹地上红松也能正常生长。指出营建红松速生丰产林,应以次生林皆伐迹地为其最佳宜林地。红松采伐迹地不应继续营造红松,应以改善林地条件、恢复其生产力为目的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20.
红松是我局“乡土”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加速培育后备资源,提高红松林的生长量,我们对皆伐迹地、柞木林下和疏林下营造的人工红松林进行了标准地调查,由于立地类型、造林方式及郁闭度的不同,红松幼树生长状况有很大差异(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