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防治新疆马铃薯甲虫效果好、成本低、无残留的杀虫剂,选择4种杀虫剂用于田间施药试验。发现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处理在多次调查中的防效均为100%,其见效迅速,防效稳定,相应处理区马铃薯产量也为各处理中最高,且在马铃薯块茎上无残留。该药剂在防效、产量、安全性、成本等方面表现优秀,推荐应用于新疆马铃薯甲虫防治实践。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治作用,采用叶碟法测定印楝素乳油对其成虫的拒食作用,并通过药效试验测定印楝素乳油对马铃薯甲虫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印楝素对马铃薯甲虫成虫有较强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且拒食率随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取食36 h后,浓度为6、7.5、10、15和30 mg/L印楝素的拒食率分别为55.5%、59.1%、53.4%、76.1%和63.3%,拒食率与浓度无显著相关性;但印楝素对马铃薯甲虫的选择性拒食率较低,各浓度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取食36 h时,选择拒食率约20%;在田间10 mg/L印楝素溶液施药1 d和3 d后,虫口减退率分别为26.52%和50.76%,显著高于对照组,施药9 d后,马铃薯甲虫的校正防治效果为48.86%。表明印楝素对马铃薯甲虫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7种药剂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种药剂防治马铃薯甲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和20%鬼斧具高效和速效性的特点,5%锐劲特在每次施药后1~7d的防治效果均为100.0%,20%鬼斧在第1次药后1~7d防治效果由88.9%上升至100.0%;48%乐斯本和70%艾美乐在第1次施药后1~7d防治效果为80.7%~100.0%,但持效期较短;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喷施5%锐劲特、20%鬼斧、48%乐斯本和70%艾美乐3次,可控制马铃薯甲虫的危害,增产率在70.0%以上。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是我国马铃薯恶性入侵害虫。本研究利用聚集度指标检验、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马铃薯甲虫成虫、幼虫和卵在田间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聚集度指标检测各虫态均为聚集分布,且种群聚集主要是由马铃薯甲虫各虫态本身的聚集行为,或由其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异质性共同作用所致。建立了马铃薯甲虫成虫、幼虫和卵在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田间抽样方法,成虫应采用大五点、对角线法;幼虫最适应采用Z字型法;卵最适应采用对角线法。  相似文献   

5.
噻虫嗪和吡虫啉拌种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噻虫嗪和吡虫啉是具有触杀、内吸和胃毒活性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植食性害虫效果显著,近年来已成为新农药创制领域研究的热点。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是国际公认的毁灭性检疫害虫,以成、幼虫取食茄科植物茎叶、花蕾和叶芽等部位。一般田块减产30%~50%,严重地块达90%以上。目前,我国马铃薯甲虫仅在新疆马铃薯种植区发生,但对其周边省份马铃薯生产构成威胁。本试验选用噻虫嗪和吡虫啉于马铃薯播前进行一次性拌种,探讨出苗90天后的叶片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龙葵对马铃薯甲虫产卵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博光 《植物检疫》1996,10(3):137-138
龙葵对马铃薯甲虫产卵的引诱作用赵博光(南京林业大学5423922)笔者于1985~1986年在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马铃薯甲虫对不同植物的产卵选择试验,试验中发现马铃薯甲虫特别喜在龙葵SolanumnigrumL.上产卵,因而进一步进行了下列...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田杂草是我县马铃薯田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由于其防治困难,现已成为制约马铃薯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2010年全县发生6.8万亩,为害损失316吨。随着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尤其是全膜垄作马铃薯栽培技术的运用,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为了确保马铃薯安全生产,明确不同药剂对全膜垄作马铃薯田(旱地和水地)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田间使用剂量、施药技术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从而筛选出高效、优质的药剂品种,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选择4种杀菌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药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一定防效,药剂处理区马铃薯生育期延长,增产较清水对照均有所增加。其中,50%霜霉·氟啶胺悬浮剂的应用效果最好,病指防效和相对于处理区产量增幅分别为83.3%和28.0%;其次是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效和产量增幅分别为78.2%和24.0%,可做为替代药剂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甲虫的药剂防治魏鸿钧,黄文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00094)马铃薯甲虫Leplinotarsadecemlineata(Say)属鞘翅目、叶甲科,英名为:Coloradopotatobeetle或Coloradobeetle是世界著...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甲虫是重要的入侵害虫,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作物马铃薯的生产。苏云金芽胞杆菌是重要的农业害虫生防细菌,对马铃薯甲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本文围绕苏云金芽胞杆菌在马铃薯甲虫防治上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进行综述。主要从马铃薯甲虫的入侵与防治手段、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晶体蛋白结构与杀虫机制、对马铃薯甲虫有活性的Bt毒蛋白研究进展、Bt毒蛋白对马铃薯甲虫的作用机制以及马铃薯甲虫对Bt毒蛋白的抗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从Bt新基因的挖掘和杀虫机理方面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在马铃薯甲虫防治上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新农药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晚疫病是恩施州马铃薯最主要病害,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种的变化,现有我州主要种植的米拉、鄂马铃薯3号等品种对该病的抗性已丧失,以前生产上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农药主要是甲霜灵类药剂,由于使用年限较长,防效下降明显。为了筛选出更好的防治农药,2009年我们选择了目前国内对晚疫病防效较好的几种主要农药进行了田间小区药剂防效筛选试验,取得了非常显著试验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选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传统药剂和市场主推药剂共12种,在甘肃省临夏县马铃暮晚疫病重发区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及耐雨淋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且耐雨淋的杀菌剂品种,为大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是一种世界上公认的马铃薯上的极具毁灭性危害的检疫性害虫,目前在我国新疆和黑龙江部分地区有分布,在美洲和欧亚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本文简述了马铃薯甲虫的生物学特性、传播历史和发生概况,总结了适用于马铃薯甲虫的遥感技术、信息素诱捕等监测技术,以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马铃薯甲虫监测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为马铃薯甲虫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晚疫病在贵州省锦屏县常年发生为害,往往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2018年4-5月,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与防控工作协作组和黔东南州植保站共同在贵州省锦屏县敦寨镇龙池村开展相关药效试验,评价了5种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687. 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整株喷雾可有效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推荐施药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田间开始出现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期间,每隔7~9 d用药一次,连续用药3次.旨在更好地指导广大农户有效防治田间马铃薯晚疫病,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甲虫是世界性毁灭性害虫之一,现已入侵我国新疆及东北的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农业损失。本文根据马铃薯甲虫的入侵情况,在现有的有害生物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管理条件下的计算方法。由于黑龙江地区马铃薯产业具有经济重要性,本文结合马铃薯甲虫在黑龙江省的适生情况、主要寄主的分布情况及经济产量等,重点对马铃薯甲虫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经估算,在35%的防治前产量损失率下,若未进行任何检疫管理措施,无防治下马铃薯甲虫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造成的潜在年经济损失约为28亿元,防治后为1.76亿元;若优先对前沿区域进行检疫管理,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因防控马铃薯甲虫的经济成本为1 000万元。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区域管理、源头清查、物理清除、种植结构调整和公众科学5条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甲虫嗅觉感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甲虫是国际公认的检疫性害虫,可对马铃薯产业造成巨大损失。马铃薯甲虫灵敏的嗅觉可以有效地识别寄主植物,对其嗅觉感受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解释其寄主识别机制。本文对马铃薯甲虫的嗅觉感受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包括:马铃薯甲虫聚集信息素的鉴定及应用、马铃薯甲虫嗅觉感受器官类型、参与嗅觉感受的蛋白的相关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马铃薯甲虫的检疫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甲虫入侵贵州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甲虫是马铃薯等茄科作物上毁灭性的检疫性害虫。本文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马铃薯甲虫入侵贵州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在贵州具有大面积种植的寄主,入侵、定殖可能性大,风险管理难度大;其风险评估R值为2.23,在贵州为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因此应加强检疫管理,以防止其传入和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室活体生物试验方法,测定和比较了瑞香狼毒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水相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有不同程度的触杀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活性最强,显著高于其他萃取物。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增长,该萃取物对线虫的触杀活性明显增强,表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甲虫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是一种重要的害虫,为明确其在新疆的空间分布,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随机取样和Iwao回归分析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马铃薯甲虫成虫、卵块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数及幼虫的序贯抽样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各虫态空间格局的聚块性指标均大于1,空间分布型为普通群聚型;对低龄幼虫进行序贯抽样,当防治阈值为50头/样方、置信水平为1.96时,防治上、下限方程分别为:d1=50n+81n和d0=50n-81n,当百株虫量达到756头以上时需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几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贵州省都匀市马铃薯生产上常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给马铃薯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该研究对目前常用于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的7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药剂在推荐剂量下施用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生产安全,可有效防控马铃薯晚疫病,实现马铃薯的保产增收.其中,1%申嗪霉素悬浮剂100g/667m2、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g/667m2和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g/m2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良好,连续3次施用防效可达70%以上,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也可达20%以上,可作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