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口蹄疫病毒整合素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宿主细胞首先是病毒与被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酸化的内吞泡运输进入细胞内,然后衣壳迅速解体,释放出基因组RNA,细胞受体决定口蹄疫病毒宿主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对口蹄疫病毒细胞受体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机制、复制过程、致病机理和疫病预防及治疗等,细胞受体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口蹄疫病毒研究中的重点领域之一,论文就近年来FMDV整合素受体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兽医科学中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受体在宿主细胞和病毒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体的特性与病毒的宿主范围和组织特异性密切相关,是病毒致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毒学等学科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出现,病毒受体研究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的研究结果可以为阻断病毒与受体的结合提供基础理论,进一步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抗病毒新药物以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粘病毒的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粘病毒感染细胞时,病毒首先是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依靠膜融合进行细胞。副粘病毒与细胞结合并诱导细胞融合主要是由病毒囊膜的两个糖蛋白介导的。受体在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有的细胞不存在一种病毒的特异性受体,就对此种病毒有抵抗力。大多数副粘病毒共同使用唾液酸受体、无唾液酸受体、血型糖蛋白受体的和糖脂受体。无唾液酸受体是仙台病毒等病毒的受体,主要存在肝细胞的表面,它的特异性和肝细胞的位置为肝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人们根据仙划性地与肝细胞无唾液酸受体结合并且诱导细胞融合,从而进入靶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治疗肝脏的基因载体转运系统。不仅探索一条转运药物的融合基因的途径,也探索一条治疗肝脏的新途径。深入研究副粘病毒的细胞受体,可以制作受体模拟分子、受体配体模拟分子等以阻断病毒感染,阻止病毒与受体的结合不人为一条防治新城疫、犬瘟热等传染病的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猫白血病病毒是引起猫白血病的主要病原,根据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将其分为A、B、C和T 4个亚型。不同亚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需要特异性受体识别。该病毒表面糖蛋白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表面糖蛋白包含3个区域,其中第一和第二受体结合区是病毒表面糖蛋白结合到宿主细胞受体的关键,后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病毒受体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清  李冬 《动物医学进展》2009,30(7):95-100
受体在宿主细胞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病毒受体的特性与病毒的宿主范围、组织嗜性有密切关系,是病毒致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病毒受体的研究方法有经典的研究方法,也有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病毒受体的研究中,通常以分离纯化的细胞膜代替活体细胞来研究病毒受体。通过对病毒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发现很多受体阻断剂例如植物凝集素和肝素等物质可以阻断病毒与受体的结合,从而为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繁殖一些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通过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启动其复制过程。宿主的组织及细胞表面特定受体是决定病毒入侵途径、扩散方式及决定宿主发病特点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对病毒受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受体角度阐明病毒入侵机制,是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及疫苗研发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7.
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受体是由宿主细胞自主编码、调控和表达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宿主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介导病毒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并促进病毒侵入或感染宿主细胞。病毒受体不仅有着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还是病毒致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与病毒的入侵途径、扩散方式及发病特点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病毒受体研究起步较晚,许多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至今仍不明确,所以,病毒受体的研究已成为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各种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受体的发现越来越多,但其种类繁多,分类复杂,为相关的研究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在此,通过对近年来发现的受体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方便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病毒受体。  相似文献   

8.
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是病毒建立感染的首要步骤。病毒与其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启动了一连串动力学过程,使得病毒得以进入细胞。病毒(受体相互作用本身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可以连续地或以细胞类型特异性方式使用多个吸附受体。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主要是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利用细胞的内吞作用而感染易感细胞。作者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相关受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迄今已报道了5种独立的但功能相关的受体:硫酸乙酰肝素、唾液酸黏附素、波形蛋白、CD163和非肌肉肌动蛋白ⅡA。对受体的功能特性进行研究,将为PRRSV的感染机理和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经常发生禽流感病毒由禽类传染给人类的事件,但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却未发生传播,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流感病毒表面的HA糖蛋白与靶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本文主要从A型流感病毒与人类受体结合的特异性、HA氨基酸的突变对禽流感感染人类的影响以及HA突变对流感病毒传播能力的影响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流感病毒HA突变与受体识别的关系,以期能为将来人们研究流感病毒的感染和传播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病毒细胞受体研究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胞受体作为病毒感染机体的门户,其结构以及与病毒的结合方式备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细胞受体的研究为阐述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向。文章系统介绍并比较了研究细胞受体的几种方法,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实质是病毒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病毒受体和配体的研究是明确病毒致病机理的关键,因此关于病毒细胞受体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病毒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病毒受体的鉴定可通过多种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如酵母双杂交法、病毒覆盖蛋白结合技术等。文章对当前的病毒细胞受体研究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流感病毒受体在三种动物气管和肺脏分布的组织化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岭南黄鸡、番鸭和BALB/C小鼠的气管和肺脏进行了流感病毒受体分布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岭南黄鸡、番鸭和小鼠的气管粘膜层、粘膜下层、肺脏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均有禽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番鸭和小鼠气管和肺脏的人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范围和细胞类型与禽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稍有差异,岭南黄鸡气管和肺脏未检测到人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研究结果为探讨流感病毒的感染机制和宿主特异性的差异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严重影响养鸡业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是一种最早发现的冠状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IBV入侵细胞的受体是目前IBV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已知IBV囊膜上的纤突蛋白(S)是宿主组织和细胞嗜性及致病性的主要决定因素,S蛋白通常断裂为S1和S2两部分,S1与宿主细胞膜上的细胞受体相结合,在S2的作用下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IBV与受体结合之后于中性或微碱性pH时发生构象改变,从而获得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对于IBV的受体研究主要集中于IBV可能使用的几种功能性受体,包括氨肽酶N、唾液酸、硫酸乙酰肝素等。  相似文献   

1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Vero细胞上培养成功后,病毒全基因组的序列和分子结构特征,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诊断技术,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的机理,疫苗和病毒的细胞受体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与其他冠状病毒相比,猪流行腹泻病毒的研究还比较滞后,许多研究还没有开展或不够深入,为了能加快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研究进程,对其最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了综述,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Evolution of canine parvovirus—A need for new vaccin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ine parvovirus (CPV) is a new virus, which is continuing to evolve, giving rise to new antigenic types and virus mutants that spread through the dog population. The most successful mutants,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appear to be selected by improved binding to the CPV receptor, the canine transferrin receptor, and by an extended host range, which for the newer antigenic types now includes both the dog and the cat. The new viruses also show antigenic differences that can be defined by binding of certai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ey also differ in their reactivity in virus neutralisation tests, using immune sera raised against the various antigenic types. These differences may influence the susceptibility of young animals to infection at the time when the level of maternally derived antibody decreases to the minimum protective titre. This minimum protective titre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 infecting virus type. There is, however, a high degree of cross-protection between the virus types and the true relevance of the differences in neutralisation titer is currently not known.  相似文献   

17.
病毒受体是生物体内与病毒结合的受体分子,与病毒的感染密切相关.在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受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病毒受体的研究是明确病毒致病机理的关键.论文简要介绍了几种传统的研究受体的方法,并对一些研究受体的新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广东省某猪场采集37份疑似猪流感症状的猪鼻拭子样品,接种于9日龄SPF鸡胚并收集尿囊液,通过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鉴定,分离得到一株猪流感病毒,经RT-PCR分别扩增8个基因片段,进行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与GenBank收录的参考毒株比对并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毒株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将其命名为A/swine/Guangdong/2/2018(H1N1)。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8个片段的核酸序列与A/swine/Guangdong/L3/2009(H1N1)对应序列的同源性均达99%以上,与经典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处于同一分支。分离毒株HA的裂解位点为PSIQSR↓GL,符合低致病性流感病毒分子特征。HA基因受体位点为190D、225G和226Q,表明本毒株既可以结合SAα-2,6-Gal型人类流感病毒SA受体,也有结合SAα-2,3-Gal型禽类流感病毒SA受体的可能,在28、40、104、304、498、557位氨基酸处有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NA蛋白在50、58、63、68、98、146、235位氨基酸处有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NA蛋白氨基酸序列活性中心位点为119E、199D、223I、275H、293R、295N,氨基酸分析位点未出现突变,表明本分离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但在M2蛋白中,31位氨基酸由敏感型的(S)突变为抗药的(N),提示可能对金刚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开展猪流感病毒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将为广东地区的猪流感流行和变异情况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一种病毒的核酸被另一种病毒编码的包膜蛋白所包被,称为假型病毒。假型病毒在细胞内只能进行单一周期复制,安全性好,并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更高的转染效率,更容易浓缩成高滴度,能抵抗血清补体的攻击,非细胞周期依赖性地高效转染静止细胞等优点,因而假型病毒在研究病毒进入过程、受体鉴定、中和抗体检测、疫苗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