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 浙江省海宁县农机研究所与海宁红江农机厂共同研制的简易切桑机,经过三年的反复试验,于1982年10月通过省科研鉴定。经生产试验证明,该机具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可靠,工效较高,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该机的主要技术规格是:(1)外形尺寸(长×宽×高)为1025×500×930毫米;(2)配套动力:0.37瓩千;(3)重量63公斤;(4)切叶规格:1×1、2×  相似文献   

2.
<正>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虫病,是由异刺科(Heterakidae)异刺属(Heterakis)的异刺线虫(H.gallinae)寄生于鸡、火鸡、鸭、鹅等家禽、鸟类的盲肠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除该虫本身可使家禽致病外,它的虫卵还能携带组织滴虫[1]。组织滴虫病又名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原虫病,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和肝脏引起,以肝脏的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野雉、孔雀和鹌鹑等鸟类也有发生,但目前国内有  相似文献   

3.
组织滴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引起火鸡和鸡的盲肠肝炎(又称黑头病)的病原称为火鸡组织滴虫,其学名为 Histomonas meleagridis,中文译名为火鸡组织滴虫。鹌鹁、雉鸡、松鸡、鹧鹋和孔雀都可感染,且病症基本相同。火鸡和鸡的感染龄期一般在12周龄以下,火鸡较鸡更为易感且多见。病  相似文献   

4.
鸡盲肠肝炎是由变形鞭毛虫科的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可使盲肠和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重者可引起死亡。因病鸡头面部皮肤变成紫蓝色或黑色,遂有“黑头病”之称。 1流行特点 鸡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鸡和火鸡的急性原虫病。该病主要侵害盲肠和肝脏,严重感染时,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病鸡头部呈黑紫色,所以又称“黑头病”。本病没有季节性,但在温暖、潮湿、多雨的夏秋季节发生较多,寒冷冬季少发;4周龄-4月龄的鸡易感。  相似文献   

5.
鸡组织滴虫病,又叫鸡肠肝炎、也称鸡盲肠肝炎、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鸡、火鸡及其它禽鸟类(野鸡、孔雀、珍珠鸡、鹌鹑、鸵鸟等〔1〕)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以肝脏和盲肠病变为特征,部分病禽头呈蓝黑色("黑头")为特点〔1~5〕。鸡异刺线虫病,又称鸡盲肠虫病,是由鸡异刺线虫寄生于鸡、火鸡及某些禽鸟类(珍  相似文献   

6.
对高效表达鸡马立克氏病(MD)血清型疫苗毒株CVI998/Rispens 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组成MD二价冻干疫苗时2种病毒的最适剂量配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以对MD易感、MD和鸡痘病毒(FPV)抗体阴性SPF鸡为试验动物进行的试验中,不同免疫剂量的rFPV-gB/R(1×106、1×105、1×104PFU)同HVT组成的二价苗产生的免疫效力相当;以对MD易感、MD和FPV抗体阳性的狼山鸡进行的试验中,不同免疫剂量的rFPV-gB/R同HVT组成的二价苗产生的免疫力随rFPV-gB/R免疫剂量的降低而降低;所有的rFPV-gB/R+HVT的二价苗组均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组织滴虫病也叫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ias me-leagridis)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1]。火鸡、鸡、鹌鹑等禽类均可感染,鸡的组织滴虫病多发生在4~10周龄[2]。该病除造成鸡只死亡等直接经济损失外,还会导致饲料报酬降低和继发其他疾病,给养鸡生产带来损害[3]。2007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我旗一些火鸡场陆续发现组织滴虫病(黑头病)。巴伦别立镇有两个火鸡场,于1986年6月下旬相继发生幼鸡死亡。发病较重的某场,饲养125只4月龄贝蒂纳火鸡,发病42只,死亡22只;另一火鸡场饲养100余只火鸡,4日内死亡9只。巴音浩特镇某鸡场饲养的80只贝蒂布和青铜火鸡,也陆续发病死亡。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羽毛粗乱,发育阻滞,缩头垂翅,粪便呈淡黄色或微绿色,无血便。有的病鸡面部皮肤变黑,鸡冠更甚。剖检7只病鸡,皆见肝脏肿大,表面有大量微白色或微黄色  相似文献   

9.
一、火鸡黑头病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meleagridis)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病的末期,有时见病火鸡的冠呈暗黑色,因而名之“黑头病”。病鸡的特征性病变主要在盲肠和肝脏,故又称之为“盲肠肝炎”。本病多发生于3—12周龄的火鸡雏和鸡雏,而火鸡更为敏感,但其它鸟类也曾见报道。鸡的一种盲肠寄生线虫(异刺线虫)和吞食了该虫虫卵的蚯蚓是重要媒介。病原体亦可通过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而发生直接传染。病禽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脱水、羽松翅垂、嗜睡;在大多数爆发中可见典型的  相似文献   

10.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和火鸡的盲肠及肝脏所引起的急性原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主要特征是肝脏坏死、盲肠溃疡,多发生在春末初秋的暖热季节,鸡、火鸡、鹧鸪和雏鸡均可感染,以3~12周龄火鸡易感性最强。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  相似文献   

11.
鸡盲肠肝炎病是由组织滴虫(Histo-monas meleaqyis)所引起一种急性原虫性传染病(又名组织滴虫病)。主要发生于火鸡、鸡,其他禽类如野鸡、孔雀、珠鸡及鹌鹑等有时也能感染。近年来国外有火鸡发生此病的报道。主要特征为盲肠发炎和肝脏具有扣状坏死性溃疡病灶。疾病经过末期头部变成紫兰色或黑紫色,故称黑头病。  相似文献   

12.
鸡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的一种原虫病。由于病鸡死亡时鸡冠变成蓝黑色及病鸡出现盲肠和肝脏表面有溃疡灶等特征,故又称“黑头病”或“盲肠肝炎”。2004年夏季,辽阳地区发生一例鸡组织滴虫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织组滴虫病是由原生动物门鞭毛变形虫科组织滴虫属的原虫——火鸡组织滴虫引起家禽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亦称传染性肠肝炎或盲肠肝炎;又由于病鸡头部皮肤发绀,故又称之为黑头病。这是为害火鸡的一种疾病,鸡亦能感染,主要是小鸡。其病原最初由Smith (1895)以火鸡阿米巴原虫(Amoeba meleagridis)的名称描述的,  相似文献   

14.
鸡盲肠肝炎又称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雏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由于鸡和火鸡患病死亡时,鸡冠变成蓝紫色,俗称黑头病,目前本病在我国多有发生,倘若继发大肠杆菌病,病鸡的死亡率将大大提高,给一些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鸡盲肠肝炎是由变形鞭毛虫科的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可使盲肠和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重者可引起死亡。因病鸡头面部皮肤变成紫蓝色或黑色,遂有"黑头病"之称。1流行特点鸡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鸡和火鸡的急性原虫病。该病主要侵害盲肠和肝脏,严重感染时,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病鸡头部呈黑紫色,所以又称"黑头病"。本病没有季节性,但  相似文献   

16.
鸡盲肠肝炎又叫鸡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自1984年以来,水病在我县流行甚为普遍,危害极其严重.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仅在14户饲养的4030只罗斯祖代鸡中,发生本病的鸡高达835只;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对鸡啄癖发生原因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的基础上,对病鸡的血液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结果发现,病鸡白细胞总数增加到(19.93±6.08)×103/mL,血清磷和锌的含量降低,分别为6.48±0.64mg%、5.82±0.16μg/mL.这对鸡啄癖发生的病因和进行早期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预防鸡啄癖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黑头病又叫组织滴虫病或盲肠肝炎,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其他禽类如野鸡、孔雀、珠鸡及鹌鹑等有时也能感染。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产生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坏死溃疡病。2~4月龄的幼火鸡对本病的易感性最强,患病后死亡率也最高;8周~4月龄的雏鸡也易感染。成年火鸡也可感染,但病状不明显,常成为带虫者,不断散布病原。盲肠中的寄生虫——鸡异刺线虫是火鸡黑头病的媒介。一般温暖潮湿季节容易发生。病状  相似文献   

19.
<正>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鸡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以肝脏产生特征性坏死病灶和盲肠溃疡为特征。有的鸡因血液循环障碍,鸡冠发绀。目前,台安县不同程度的发生了鸡组织滴虫病,给养禽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20.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鸡组织滴虫病是由鸡滴虫引起的鸡盲肠和肝脏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原虫病,该病原主要侵害肝和盲肠,又名盲肠肝炎。因发病后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头部颜色发紫(火鸡),因而又称黑头病。近年来,本病在信丰县、南康市等地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