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以鄱阳湖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建立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鄱阳湖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59.4%的时段内水质达Ⅰ级,水体未受到污染;13.5%的时段内水质为Ⅱ级,水体受到轻度污染;13.5%的时段内水质为Ⅲ级,水体受到中度污染;13.6%的时段内水体受到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2.
针对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总氮试剂空白值高的现象,通过提纯过硫酸钾试剂和改变氢氧化钠浓度对水质总氮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降低了空白值,水样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达93.3%~96.8%。  相似文献   

3.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以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2.加强水质管理夏季气温高,水质容易变坏。为保持牛蛙池水质的清新,应重视水质情况,经常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4.
利用网箱、水泥池和池塘分别培育人工半咸水繁殖的河蟹大眼幼体至 期仔蟹 ,以水草为隐蔽物 ,新鲜鱼、虾等肉糜为主要食物 ,保持良好水质 ;采取上述技术措施 ,网箱内培育的仔蟹成活率为 75%、水泥池达 86 %、池塘为 4 0 .5%。  相似文献   

5.
水葫芦对加州鲈池塘水质及底泥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葫芦具有良好的净水能力,但并未作为水质改良的途径进行推广。在模拟加州鲈养殖生态的池塘中施放密度为10株/m2的水葫芦,与不作处理的池塘作对比,处理8…d后,通过测定模拟池塘水体pH、氨氮、亚硝酸盐、总氮及总磷浓度等水质指标,底泥有机物及全磷含量等指标及池塘浮游生物量,评价水葫芦对加州鲈高密度精养池塘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水葫芦对水体pH无明显影响,水体中氨氮最大去除率达60.9%,总氮最大去除率达59%。水葫芦处理后,底泥有机物的最大去除率达65.6%,全磷的最大去除率达46.9%。水葫芦对浮游生物总量影响不明显,但显著降低了绿藻、蓝藻生物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浮游植物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大白菜小孢子植株试管苗移栽的成活率,对影响其成活率的水质、栽培方式、基质、栽培时间4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移栽时用蒸馏水浇灌,成活率达87.33%;根部带培养基移栽,成活率达93.67%;12月份移栽成活率达80%;介质使用纯腐殖质移栽成活率最高,达100%。大白菜小孢子植株试管苗最好在12月份、以纯腐殖质作为基质、根部带培养基、用蒸馏水浇灌,移栽成活率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红枫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红枫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的响应,利用ENVI 5.2、Arc GIS 10.2软件对红枫湖流域2001、2008年和2016年的Landsat TM影像进行解译,选取监督分类法结合人工修正将研究区分为水域、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6个土地类型,并与水质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红枫湖流域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占总面积的60%以上。从2001年到2016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地均有所减少,主要流入建设用地和草地,林地面积减少了10.68 km2,减幅达7.30%,建设用地增加了11.41 km~2,增幅达36.11%。2001年水质总体为Ⅲ类,建设用地与TP、NH3-N、COD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表明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源和生活源;2008年建设用地、耕地与营养指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水质总体为Ⅳ类,水质较差可能是工业源、农业源和生活污染源共同作用的结果;2016年耕地与TP、NH3-N、COD和DO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757*、0.750、0.786*和-0.847*,说明在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得到治理后,农业面源成为红枫湖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但其排放系数较小,水质为Ⅱ类,没有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总体上建设用地和耕地表现为污染"源"的作用,林地则呈现"汇"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湖泊水质现状,以吴江区内75个重点湖泊为研究对象,对其水体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5项参数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吴江区湖泊水质综合达标率为53.56%,其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达标率为100%,氨氮、化学需氧量达标率达90%以上,总磷达标率为60.44%,说明总磷是影响吴江区内湖泊水质的主要制约因子。为此,通过对总磷来源进行调查分析,建议在继续加强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实施清淤工程、抓好农村污水处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措施,以有效改善吴江区湖泊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地下河水质状况,以重庆青木关南段岩溶槽谷的地下河为研究对象,采用以主成分分析方法为主的 一系列数学方法对野外作业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认为第一、二、三主成分的因子载荷量分别是48.721%, 19.095%和13.112%,累积贡献率为80.929%.水质的综合得分为-0.83.结合水质评价标准,认为该区的水质虽 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是水质的整体质量居于中等偏上.建议暴雨期间进行加密监测,确定水质在雨水作用下 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质监测与评价系统在太湖应用过程中水质数据和水质等级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多隐含层改进型GA-BP神经网络来辨识复杂的水质模型,以均方误差MSE作为个体适应度,并在权值调整过程中加入动量因子来加快收敛速度,获取最优权阈值,提高其拟合程度和泛化能力.根据校准后水质的pH、溶解氧、浊度和氨氮数据,利用TS模糊神经网络建立了适用于当地水质评价的模型.仿真测试结果充分说明改进型GA-BP优化TS模糊神经网络对复杂水质模型的拟合程度更高,水质数据的均方误差、绝对误差更小,绝对误差保持在1.5%以内,水质等级预测精度提高14.28%.  相似文献   

11.
枯草芽孢杆菌FY99-01菌株的净水作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以5种模拟的污染水样对枯草芽孢杆菌FY99-01菌株的净水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迅速降解有机物,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水样的COD值都有明显的下降,48 h COD的去除率达67%以上,96 h厌氧条件下反硝化强度为50.2%,好氧条件下为28.6%,144 h总残渣、过滤性残渣的降解率分别为61.3%和24.1%,96 h降解硫化物达100%。  相似文献   

12.
张村侠  朱世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93-4194,4196
用生菜和苋菜作为泡沫板浮床栽培材料,研究了其生长状况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生菜和苋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可以正常生长。生菜28d内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TN、NH4+-N、NO3--N、TP、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83%、85.41%、59.57%、76.58%和82.16%,苋菜28 d内对TN、NH4+-N、NO3--N、TP、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74.91%、89.58%、54.60%、78.53%和84.71%。生菜和苋菜能显著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并且没有产生亚硝酸盐及重金属富集,符合食用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方法]采用水葫芦净化试验,研究水葫芦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在自然状态下,30 d内水葫芦对水中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0%~85%、55%~60%;水葫芦对污水中的TN、TP去除速率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水葫芦对不同浓度的污水有都有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壳聚糖对车前草水提液的纯化工艺,以多糖损失率、蛋白质去除率和脱色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壳聚糖用量、溶液pH值、絮凝温度、絮凝时间对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纯化车前草水提液的优化工艺为:壳聚糖用量1.0mL/g、溶液pH值9.0、絮凝温度45℃、絮凝时间2.0h。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损失率为20.03%、蛋白质去除率为80.26%、脱色率为52.67%。  相似文献   

15.
凤眼莲修复农村微污染小型水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凤眼莲对农村微污染小型水域的修复效果,以流经郑州郊区农村的十八里河河水作为对照(A组),向其添加有机质、氮磷营养物质的B、C 2组为微污染水样,采用凤眼莲静态培养,通过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及氨氮(NH3-N)含量,监测凤眼莲对污染水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凤眼莲对水样中COD、TP、NH3-N的去除率增幅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在最初6d都表现出较高的去除率,且各指标的初始质量浓度越高,去除率亦越大;对TN的去除率增幅随时间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TN的去除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在18d内凤眼莲对水样中COD、TP、T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介于69.27%~74.15%、69.20%~83.61%、71.86%~75.01%和64.26%~94.50%。可见,凤眼莲对微污染水域中COD、TP、NH3-N、TN均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可用于修复该类水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荷花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选取粉荷点晕、玉堂春和鹤冠红3个荷花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这3种荷花在污水中的生长状况及其对污水中总氮(TN)、总磷(TP)的净化效果。[结果]粉荷点晕、玉堂春和鹤冠红对污水均有较好的适应性,且均有较好的污水净化能力。3种荷花对污水中TN的去除率分别为65.1%、67.2%和70.5%;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93.5%、96.8%和96.8%;去除率均大于无植物的对照。[结论]利用这3个荷花品种净化污水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城镇饮用水水源水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是用途最为重要的水资源。调查了安徽省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全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个数为117个,达标率为87.97%。其中,湖库型水源地和河流型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较高,均达到97%以上;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受氟化物超标的影响,水质达标率为93.1%。分析表明,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水源地达标率相对低于其他地区,建议根据水源地类型分别实施水源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葫芦对中高浓度畜禽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葫芦对不同浓度畜禽废水的净化试验表明,水葫芦对中高浓度的畜禽废水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在25d内对有机物(以化学需氧量CODcr表示)的去除率在60%~88%之间;对总氮(TN)的去除率在50%~90%之间,对总磷(TP)去除率介于50%~60%之间。水葫芦对畜禽废水中CODcr、TN、TP的净化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中对CODcr、TN净化效率随废水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水葫芦对TP的净化效率则受畜禽废水起始浓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设置3种不同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试验,研究了菖蒲、香蒲、鸢尾生长状况及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鸢尾和香蒲在3种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生长,菖蒲在高浓度水体中生长受到影响,这3种植物对不同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的去除率不同,鸢尾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9%、88.8%、69.9%,菖蒲为66.5%、82.2%、54.2%,香蒲为64.1%、77%、74.3%;对水体总磷的去除率鸢尾为70%、87.7%、77.5%,菖蒲为54%、80%、55.8%,香蒲为44%、60.5%、61.6%。试验表明,3种植物均能显著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可见,3种植物中鸢尾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香蒲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差,尤其是对水体中磷的去除。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法建立了由栅藻(Scencdesmus obliquu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ns)、亚硝化细菌(Nitritebacteria)、硝化细菌(Nitrate bacteria)组成的复合藻-菌净化系统去除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的最优化模型,确定了单胞藻与细菌的最优化数量配比关系,即栅藻∶小球藻∶亚硝酸化细菌∶硝化细菌=2.13∶1∶2.38∶3.73。利用该系统模型与单藻、单菌去除池塘老化水体中的氨态氮、亚硝酸态氮显示:去除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的效率远远高于单藻、单菌,其去除率分别为97.3%和68.8%。同时该系统模型还具有增加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作用,可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在试验设定的参数中短时间达到9.7 mg.L-1,并可为水产动物提供1.6×106CFU.mL-1的天然藻类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