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木荷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李铁华 《种子》2004,23(6):15-17
为了探讨和研究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Champ.)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使用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试验),赤霉素溶液浸种及低温层积等方法,寻找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木荷种子本身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和缺乏发芽促进物质是引起其休眠的2个主要原因,通过冷水连续浸泡5d,或用质量浓度为30mg/100m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或采用低温层积40d,都能有效地解除休眠,促进萌发,萌发率可由14%提高到40.0%~52.0%,其中以赤霉素浸种效果最好;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和30℃恒温.  相似文献   

2.
刘爱青  张慜  袁秋萍  万映伶 《种子》2023,(1):147-151+156
本研究通过15℃层积、浓硫酸、不同浓度次氯酸钠和赤霉素处理,探究多花芍药种子最适生根技术;通过不同时长的低温层积处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二者结合及无菌胚播种结合低温和赤霉素处理,探究最适的解除上胚轴休眠的技术。结果表明,1) 15℃层积方式生根效果较好,适宜浓度的次氯酸钠和赤霉素溶液处理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生根;2) 4℃层积110 d、4℃层积90 d结合300~500 mg/L赤霉素处理可解除上胚轴休眠,获得小苗;3)去除种皮和胚乳后,经过低温和赤霉素处理后也可解除上胚轴休眠,且种子生根和成苗时间缩短,但成苗质量不如播种繁殖。研究表明,沙藏层积方式是多花芍药通过种子繁殖实现异地引种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迅速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低温层积、赤霉素处理对‘红丽’海棠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丽’海棠的发芽高峰是置床后第3天.低温层积是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层积60 d可以完全解除种子休眠.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不能完全解除其休眠,以200 mg/L赤霉素处理效果最好.赤霉素24h浸泡和48 h浸泡之间无差异.层积60d后用2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是最佳处理组合,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珍稀药用植物新疆阿魏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聪  谢丽琼  李冠 《种子》2008,27(5):88-90
研究了新疆阿魏种子吸水规律及不同光照、温度浸种、低温层积、赤霉素(GA3)处理对新疆阿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阿魏种子存在生理休眠;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4℃低温层积40d可以整体解除种子休眠;500—1500mg/LGA3浸种48h可以加快20℃下发芽速度,1000mg/LGA,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6天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离胚培养、生物鉴定法、GA3溶液浸种以及GA3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等方法,对桃儿七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种皮限制、萌发抑制物和生理后熟是引起桃儿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用400mg/L的GA3溶液浸种24h或低温层积后用GA3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其中以低温层积90d后用500mg/L的GA3浸种36h效果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81.11%和50.00%。  相似文献   

6.
冯泳  刘贝贝  唐安军 《种子》2014,(4):39-41
为了探明地桃花种子的休眠类型及其解除方法,运用了冷层积(4℃)、赤霉素(GA3)溶液和KNO3溶液对种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地桃花种子具有简单的浅生理休眠,冷层积和外源GA3(100 mg/L和500 mg/L)、KNO3(0.2%)溶液能有效地打破休眠;非休眠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是25℃。本研究为快速培育地桃花种苗提供了可利用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白头翁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时维静  张子学  于群英  卫洲 《种子》2005,24(4):60-62
采用浸种、干燥、低温、高锰酸钾、赤霉素、超声波等处理白头翁种子,测定种子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结果表明白头翁种子具有胚休眠特性.赤霉素100,50,20mg/L和冷藏能显著提高白头翁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  相似文献   

8.
休眠是许多植物种子的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状,但对许多观赏植物的种苗培育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查明落地梅种子的休眠原因及萌发行为,本研究以我国特有的观赏植物落地梅(Lysimachia paridiformis)的种子为材料,充分分析了低温层积和赤霉素溶液在休眠解除中的效果,比较了光照和黑暗下的种子萌发行为.结果表明:落地梅种子的休眠是非深度生理休眠,且是光中性.90 d或120 d的低温层积(4℃)能有效地打破休眠;在20℃/10℃且光照的条件下,其萌发率分别为77%和75%.此外,赤霉素(GA3)溶液能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0 mg/L的GA3能将种子的萌发率从20%提高到71%.无论是在光照下,还是在黑暗中,非体眠的落地梅种子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萌发温度偏好,以20℃/10℃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具有开发潜力的野生植物平枝子种子为试验材料,应用显微镜对其低温层积前后形态进行解剖观察,通过吸胀和果皮种胚抑制物质的测试探讨了平枝子的休眠机制,并采用不同播种时间、不同层积时间及不同赤霉素浓度对其处理进行了打破休眠的试验,同时测定了幼苗发芽80 d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引起平枝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其种胚发育不完全的,低温层积30 d可打破休眠,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引发剂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艳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209-216
黄檗种子具休眠特性,且休眠程度因种子产地和年份不同有较大差异,常规低温层积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黄檗种子的萌发率低的问题,探究最有效的打破种子休眠方式,采用了各种化学引发剂浸种处理,以及协同4℃或8℃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NAA、6-BA、KNO3、PEG6000溶液浸种可部分解除种子的休眠,并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用引发剂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其中GA3(1000 mg/L)、NAA(80 mg/L)、6-BA(400 mg/L)、KNO3(1.0%)、PEG6000(20 g/L)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分别将黄檗种子发芽率分别从11.50%升高到91.00%、94.00%、97.00%、94.50%、83.00%。引发剂可有效打破黄檗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并能缩短低温层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