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饥饱相结合蟾蜍蝌蚪长出四肢后,在池水中放养丝蚯蚓作为蟾蜍饵料。蟾蜍在岸上活动时间每昼夜超过12小时后,在其活动区域,每天夜晚用白炽灯光诱集各种飞虫供蟾蜍捕食。每星期固定一个夜晚停止灯光诱虫,间断一下蟾蜍对飞虫的采食,以减少蟾蜍体内脂肪沉积,促进蟾蜍肌肉和软组织生长转向骨骼和性腺生长。在18日龄-30日龄,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给浙江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所长蒋张林专利证书,批准他于一年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蟾蜍壳采集器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证书专利号为ZL01210442.6。至此,在中国人工养殖蟾蜍,采集蟾蜍壳领域中诞生了首个专利,填补了该项空白。 蒋张林发明的实用新型专利蟾蜍壳采集器,占地小,用料少,成本省,使用中省工、省力。先进之处是不需人工守候取蟾蜍壳,不用药物刺激,且蟾蜍壳完整率达到95%。不污染环境,不危害操作者,不伤害蟾蜍,能使蟾蜍一年中连续脱蟾壳数十次。还可根据蟾蜍生理规律进行工厂化脱壳,也可使成批蟾蜍脱壳时间调节成一致性。脱壳后的蟾蜍仍可放回大自然,丝毫不伤蟾蜍,具有保护野生动物,又采到了优质蟾壳的效果,解决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g左右。  相似文献   

4.
蟾蜍(癞哈蟆)野生资源丰富,几乎遍布全国各地。采集蟾蜍的皮,传统的方法是将活蟾蜍剥皮,剥皮后放归大自然,这样的皮只能剥一次,经济效益低。为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养蟾蜍事业,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联村青年农民蒋建月,经过多年的努力,独创了一套人工养蟾蜍采纯天然蟾蜍衣技术,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6):F0002-F0002
我所高级农技师蒋张林养蟾蜍17年,现发明的专利“新型蟾蜍壳采集器”整套连贯的第六代技术可使蟾蜍连续蜕蟾衣,一只蟾蜍一年可蜕10~40张天然衣,整衣率最高达98%,自动防逃,并免修补,且不用药刺激,不用人工守候,家庭创造条件时可用野生蟾蜍四季产无污染蟾衣。开创养蟾蜍采衣业先例,还有专利“蟾蜍衣整理具”,  相似文献   

6.
我所高级农技师蒋张林养蟾蜍15年,现发明的专利“蟾蜍壳采集器”整套连贯的第六代技术可使蟾蜍连续蜕蟾衣,一只蟾蜍一年可蜕10~40张天然衣,整衣率最高达98%,并免修补,且不用药刺激,不用人工守候,家庭创造条件时可用野生蟾蜍四季产无污染蟾衣。开创养蟾蜍采衣业先例,还有专利“蟾蜍衣整理具”,有利蟾衣加工整理。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0):F0004-F0004
我所高级农技师蒋张林养蟾蜍17年,现发明的专利“新型蟾蜍壳采集器”整套连贯的第六代技术可使蟾蜍连续蜕蟾衣,一只蟾蜍一年可蜕10~40张天然衣,整衣率最高达98%,自动防逃,并免修补,且不用药刺激,不用人工守候,家庭创造条件时可用野生蟾蜍四季产无污染蟾衣。开创养蟾蜍采衣业先例,还有专利“蟾蜍衣整理具”,有利蟾衣加工整理。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6,(6):F0004-F0004
我所农技师蒋张林养蟾蜍13年,现发明的专利“蟾蜍壳采集器”整套连贯技术可使蟾蜍连续蜕蟾衣,一只蟾蜍一年可蜕10~40张天然衣,整衣率最高达98%,并免修补,且不用药刺激,不用人工守候,家庭创造条件时可用野生蟾蜍四季产见污染蟾衣。开创养蟾蜍衣业先例,还有专利“蟾蜍衣整理具”。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06,(4):F0003-F0003
我所所长、农技师蒋张林养蟾蜍14年。采用他发明的专利产品“蟾蜍壳采集器”和整套技术可使蟾蜍连续蜕蟾衣,一只蟾蜍一年可蜕10-40张天然衣,整衣率最高达98%,且不用药物刺激,不用人工守候。家庭创造条件可用野生蟾蜍四季生产无污染蟾衣。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3):F0003-F0003
我所高级农技师蒋张林养蟾蜍17年,现发明的专利“新型蟾蜍壳采集器”整套连贯的第六代技术可使蟾蜍连续蜕蟾衣,一只蟾蜍一年可蜕10~40张天然衣,整衣率最高达98%,自动防逃,并免修补,且不用药刺激,不用人工守候,家庭创造条件时可用野生蟾蜍四季产无污染蟾衣。开创养蟾蜍采衣业先例,还有专利“蟾蜍衣整理具”,有利蟾衣加工整理。  相似文献   

12.
据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阎两柄爬行动物研究所关注环保分析,南于化工污染的原因,野生蟾蜍的数量越来越少,蟾蜍的自然孵化率也降低了。在这“两降”的情况下,只有发动养殖来弥补,也就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快马加鞭搞养殖,只有养殖数量上去了,野生蟾蜍资源才能改善。资料披露,蟾蜍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国内外厂家对蟾酥和蟾衣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人工繁殖蟾蜍前景光明,采集蟾衣蟾酥市场看好。  相似文献   

13.
市场前景 蟾蜍又叫癞蛤蟆,是一种价值较高的两栖动物。蟾蜍全身都是宝,蟾酥、蟾衣、蟾皮都可入药,现在国内生产的中成药中含有蟾蜍产品的超过100多种。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人工养殖蟾蜍。人工养殖蟾蜍对饲养场地要求不高,房前屋后庄稼地均可养殖,而且蟾蜍各地都有,种源易得,养殖成本小。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06,(8):10-10
蟾蜍又叫癞蛤蟆.是一种价值较高的两栖的中成药中含有蟾蜍产品的超过100多种。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人工养殖蟾蜍。人工养殖蟾蜍动物。蟾蜍全身都是宝.蟾酥、蟾衣、蟾皮都可入药.现在国内生产对饲养场地要求不高.房前屋后庄稼地均可养殖,而且蟾蜍各地都有.种源易得,养殖成本小。蟾蜍本身有毒.因此天敌少,病害少,容易饲养。另外饲料来源广.晚上把一个20瓦的灯泡放在养殖场内,就可吸引飞虫作为蟾蜍食物.也可以用蛆虫、蚯蚓饲喂。蟾蜍饲养周期不长,从蝌蚪到养成,需1~2年。利用稻田、菜园、果园放养蟾蜍.还可以少用农药,生产绿色食品。饲养蟾蜍劳动强度不大,男女老少都可以养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2):F0004-F0004
我所高级农技师蒋张林养蟾蜍17年,现发明的专利“新型蟾蜍壳采集器”整套连贯的第六代技术可使蟾蜍连续蜕蟾衣,一只蟾蜍一年可蜕10~40张天然衣,整衣率最高达98%,自动防逃,并免修补,且不用药刺激,不用人工守候,家庭创造条件时可用野生蟾蜍四季产无污染蟾衣。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6,(7):F0004-F0004
我所农技师蒋 张林养蟾蜍13年,现发明的专利“蟾蜍壳采集器”整套连贯技术可使蟾蜍连续蜕蟾衣,一只蟾蜍一年可蜕10-40张天然衣,整衣率最高达98%,并免修补,且不用药刺激,不用人工守候,家庭创造条件时可用野生蟾蜍四季产无污染蟾衣。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研究养殖蟾蜍20年来,发明一种新型蟾蜍壳采集器,可使蟾蜍连续脱衣,一只蟾蜍一年可脱10至40张天然衣,整衣率高达98%,自行防逃,并免修补,且不用药刺激,不用人工守候,四季可产无污染蟾衣,开创了养蟾蜍采优质衣的先例。研究所为使脱下来的蟾衣进入合格产品,还发明了蟾蜍衣整理具,进一步对蟾衣进行整理,以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科协特养学会曾与美国专家使用承担的促进蟾蜍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发育实验技术课题,经过多年努力取得成功,为发展蟾蜍群和蟾蜍在农业、渔业和医药领域得到充分利用以及开发创造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所高级农技师蒋张林养蟾蜍16年,现发明的专利“新型蟾蜍壳采集器”整套连贯的第六代技术可使蟾蜍连续蜕蟾衣.一只蟾蜍一年可蜕10~40张天然衣,整衣率最高达98%,自动防逃.并免修补,且不用药刺激,不用人工守候,家庭创造条件时可用野生蟾蜍四季产无污染蟾衣。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联村农民蒋建月,竞试着将自己养殖的蟾蜍出租给种植蔬菜的农民,每次蟾蜍收取租金0.20元,让租户生产出“绿色蔬菜”后,再把吃害虫育肥过的蟾蜍收回,取过蟾酥,采过蟾衣后还可继续租给菜农,每只蟾蜍一年可出租4~5次,综合收入3.5元左右,将来规模养殖场能否用数量多的蟾蜍应用于规模高效农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