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二化螟系螟蛾科昆虫的一种,又称钻心虫,长期以来一直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1、危害症状二化螟在水稻分蘖期危害,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幼虫蛀入稻茎后剑叶尖端变黄,受害茎上有蛀孔,孔外虫粪很少,茎内虫粪多,稻秆易折断,别于大螟和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  相似文献   

2.
水稻二化螟的有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i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蛀心虫、蛀秆虫、枯心虫。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水稻、茭白、玉米、甘蔗、麦类等作物。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减产3%-5%,严重时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3.
二化螟俗称蛀心虫、钻心虫、枯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稻主要虫害之一。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减产约5%,严重时可达30%以上。一、危害症状二化螟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取食,造成枯鞘,后分散蛀茎为害,在分蘖期蛀入形成苦心苗;孕穗期蛀入造成枯孕穗;露穗到扬花期咬断穗颈,形成白穗;灌浆乳熟期为害造成虫伤株。二、识别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0~31毫米,头、胸部黄褐色。前翅黄褐色或淡黄褐色,外缘有7个黑  相似文献   

4.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i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蛀心虫、钻心虫、蛀秆虫、枯心虫。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国内从南到北均有分布,但主要发生于华南、华中、华北及东北地区,黑龙江省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一般年份因二化螟的危害造成减产约3%-5%,严重时可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俗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水稻在分蘖期受害会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会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份会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近年来发生数量呈明显上升的态势,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等作物。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发现水稻二化螟幼虫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南方冬天气温偏高,有些地区没有明显的冰冻天气,二化螟越冬基数增大,加上杂交中稻等桥梁田的增加,以及晚稻免耕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等原因,二化螟危害呈上升趋势.二化螟初孵幼虫群集在叶鞘内取食危害,使叶鞘和叶片枯黄而死;幼虫二龄以后,分散转株蛀茎危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孕穗死亡,抽穗期造成白穗.  相似文献   

7.
螟虫的危害以钻蛀危害为主,造成以枯心苗为主的症状表现.玉米螟的危害寄主和形式不同,造成的危害症状也有所不同,有蛀食茎秆、穗粒、幼穗等.姜螟以蛀茎产生枯心苗.水稻螟虫的危害出现枯心苗和白穗,由于螟虫是钻蛀性的害虫,防治较为困难.千螟飘零的出现,又给螟虫的防治打出一记重拳.  相似文献   

8.
水稻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钻心虫、蛀秆虫。二化螟寄主范围广泛,可危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形成不同的受害状。以幼虫钻稻茎为害,发病先期枯心,既而死穗,后期秕粒增加。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有效做好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对促进水稻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严重的能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二化螟是本地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各时期的危害对产量影响都很大。因其蛀入水稻茎内为害,被害株基本绝产。为了有效控制二化螟发生危害,下面对二化螟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二化螟也叫水稻钻心虫,全国稻区均有发生,是北方稻区主要害虫之一,它在水稻不同的生育期可引起不同的为害。在水稻分蘖初期,幼龄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造成水稻枯鞘;以后逐渐分散蛀食新叶,形成枯心苗;孕穗期幼虫蛀食稻茎,形  相似文献   

10.
水稻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钻心虫、蛀秆虫.二化螟寄主范围广泛,可危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形成不同的受害状.以幼虫钻稻茎为害,发病先期枯心,既而死穗,后期秕粒增加.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有效做好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对促进水稻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严重的能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11.
水稻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钻心虫、蛀秆虫.二化螟寄主范围广泛,可危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形成不同的受害状.以幼虫钻稻茎为害,发病先期枯心,既而死穗,后期秕粒增加.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有效做好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对促进水稻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严重的能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俗名蛀杆虫,蛀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本地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玉米、甘蔗以及稗草,芦苇等杂草.以幼虫蛀食水稻叶鞘和茎秆,苗期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危害造成白穗、半枯穗和虫伤株.由于明光地区以小麦茬一季中稻为主,且有一定数量的早稻及早玉米,既为1代二化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食物,形成较大的虫口基数,也为2代二化螟提供大量的寄主.只有加强对其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治,才能使其对水稻危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因病害或虫害导致枯心。正确判断水稻“枯心”原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治,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一、水稻枯心的简易诊断1.由虫害引起的枯心大螟、二化螟、三化螟、蝼蛄等危害水稻均可造成枯心,其主要区别为:(1)大螟虫孔大、虫粪多,粪便  相似文献   

14.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造成水稻减产。为此,我们对吉林省八达农化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20%阿维&#183;唑磷乳油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钻心虫、蛀秆虫。二化螟寄主范围广泛,可危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形成不同的受害状。以幼虫钻稻茎为害,发病先期枯心,既而死穗,后期秕粒增加。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有效做好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对促进水稻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严重的能造成绝产。1.形态特征成蛾雌体长14-16.5mm,翅展  相似文献   

16.
<正>二化螟是平江县水稻生产中的重大害虫之一,若虫害发生在水稻分蘖期,会造成水稻枯鞘,产生枯心苗;若发生在孕穗期、抽穗期,则易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若发生在灌浆期、乳熟期,则会造成植株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进而水稻减产。近几年由于机械收割田间遗留的稻桩高,减少了二化螟幼虫死亡率,间接改善了虫蛹越冬场所,虫害  相似文献   

17.
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化螟俗称蛀心虫、钻心虫、蛀秆虫。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危害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和稗、李氏禾等杂草。二化螟以幼虫钻蛀稻株,取食叶鞘、穗苞、茎秆等。不同生育期受害后形成不同被害状。常见的为"枯心"、"白穗"等,对产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二化螟别名蛀秆虫、蛀心虫。在我国各稻区都有分布。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茭白、玉米、甘蔗、芦苇和取食其他禾本科杂草。越冬后,部分幼虫还为害麦子、油菜、蚕豆和紫云英等。水稻被幼虫为害,在其分蘖期,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在孕穗抽穗期造成枯孕穗和白穗;在灌浆乳熟期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  相似文献   

19.
二化螟系螟蛾科昆虫的一种,又称钻心虫。以幼虫在稻茬、稻草及其他植物的根茬或茎秆中越冬。越冬代蛾在春季出现比三化螟早,春季气温达15℃左右即有成虫出现。成虫是一种灰黄色的蛾子,体长10~15mm,晚间活动,有趋光性,喜欢在叶宽秆粗、生长浓绿的稻株上产卵;水稻分蘖期前卵多产在叶片正面尖端,圆秆拔节后多产在离水面6~10cm的叶鞘上。二化螟以幼虫钻蛀到茎内蛀食茎秆组织,在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在孕穗期造成枯孕穗,在抽穗期造成白穗,在成熟期造成虫伤株,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20.
<正>二化螟俗称钻心虫、蛀秆虫,是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从分布情况上看,从南到北都有分布。以往以江南稻区较为严重,但现已波及到东北,而我省近几年就有加重的趋势。二化螟除了危害水稻外,还危害玉米、小麦等作物。一、症状识别水稻二化螟主要以幼虫钻蛀稻株,取食叶鞘、穗苞和茎秆等。在不同生育期受害后形成不同的危害症状。较为典型就是"枯心"和"白穗",对水稻的产量影响比较大。由于二化螟属于钻蛀性害虫,叶鞘受到侵害后形成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