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培育壮苗是水稻高产的基础,钵育苗和盘育苗是新兴的水稻育苗方式。选择适当的育苗方式并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水稻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证明,对于水稻早熟品种,钵育秧苗移入本田后的茎数,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均优于盘育苗,密植产量高于稀植,产量统计和方差分析表明,钵育密植是水稻早熟品种获得高产的最佳组合,也是实现水稻高产,经济高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朱家房镇的主栽作物,水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因此,水稻的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该镇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水稻的稳产、高产又直接受秧苗好坏的影响,所以培育优质的秧苗就成了水稻生产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该镇多为盐渍化土壤,历年在水稻育苗期间经常发生青枯病,病苗、弱苗较多,严重的不得不到外地买苗。这不仅增加了费用,而且水稻产量不高,影响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近几年,农民采用了两种适合本地区的育苗方式-无土育苗与软盘育苗。为了验证这两种育苗方式的优缺点,我们在2011年做了正规田间试验,发现无土育苗的秧苗在诸多方面都优于软盘育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是利用当地晚熟高产品种,采用温室育苗、大棚育苗两个阶段保温育苗,培育大龄多蘖壮秧,大田稀插,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以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增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平均亩产水稻700kg以上,比常规钵育水稻增产20%以上,并且其中分蘖穗产量占总产量  相似文献   

4.
在水稻栽培中,育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所以水稻育苗一定要抓好每个环节,才能达到苗齐、苗壮的目标。文章对水稻育苗技术要点,如育秧期的确定、种子处理、播种量的确定、育苗方式的选择、播种后的管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以供相关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仍然是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向前发展意义重大。水稻是食用范围最广的粮食,其栽培和育苗是水稻日后成长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具体产量。事实证明,好的水稻栽培和育苗技术,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基础。本文对水稻的栽培和育苗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稻无纺布旱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水稻无纺布旱育苗与农膜覆盖育苗方式的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无纺布育苗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质,秧苗根系发达,苗期病害较轻,插秧后稻苗早生快发,有助于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旱育苗在水稻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北方水稻旱育苗过程中的选地、做床、播种及苗床管理等各个育苗环节进行细致阐述,为北方水稻旱育苗规范化,育出壮秧和提高秧苗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是利用当地晚熟高产品种,采用温室育苗、大棚育苗两个阶段保温育苗,培育大龄多蘖壮秧,大田稀插,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以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增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平均亩产水稻700kg以上,比常规钵育水稻增产20%以上,并且其中分蘖穗产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现将其技术优势分析如下,常规大棚育苗受气温限制,播种时间为4月5日~15日。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9,(7):23-24
为辽中区工厂化大棚水稻育苗基质替代营养土提供依据,进行草炭土、淤泥育苗基质与营养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炭土、淤泥育苗基质的秧苗素质、秧苗移栽表现、秧苗本田叶龄与茎蘖生长动态、稻谷产量构成指标与营养土育苗相比,一些指标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且3种育苗基质的稻谷产量草炭土淤泥营养土。说明辽中区工厂化大棚水稻育苗可用草炭土基质、淤泥基质替代营养土。  相似文献   

10.
1993~1994年在白城市采用水稻免疫育苗新技术,通过不同基质的水稻育苗对免疫育苗秧苗生理特性、本田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以岩棉为基质的水稻免疫育苗,可促进根系发育,控制苗期病害,提高产量,从根本上可以解决我市盐碱地水稻育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锦州地区水稻钵盘育苗抛秧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钵盘育苗抛秧栽培可省功、省力、省时,它改变了过去的水稻常规育苗手插秧栽培方式,提高了劳动效率及水稻的产量。本介绍了锦州地区水稻钵盘育苗抛秧栽培试验研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试验效果黑龙江省水稻育苗的现状为用土量大、取土难、破坏植被严重、春季化冻慢、不能适时育苗、床土质量差、苗细苗弱、易发生病害、药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根据这些问题,经三年的试验研究,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苗技术获得成功,解决了  相似文献   

13.
北方水稻因为生长的纬度较高,气候水热条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育苗技术方面便需要进行改进与研究,进而提高水稻幼苗的品质,提高水稻的产量。本文探讨论述了两段式的育苗技术及其对于提高育苗素质的影响与作用,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无土育苗基质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无土育苗基质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与对照(常规土壤育苗)相比,水稻上应用无土育苗基质显著提高秧苗素质;膜脂过氧化物质丙二醛(MDA)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3种保护酶活性均显著增加,有利于维持秧苗健壮生长;明显促进水稻的生育进程;使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增产达5.91%。从整体而言,无土育苗基质可以替代土壤进行水稻育苗,为水稻栽培提供一项新的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苗床酿热物抗低温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高温短日照作物,热量资源和产量关系极为密切。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带,无霜期短,热量资源差,早春回暖晚,地温低,特别是早春低温冷害频繁,严重影响了水稻的育苗,致使育苗时间拖后。即使提早育苗,水稻秧苗生长缓慢,立枯病、青枯病、生理性的缺素症、壮秧剂中生长调节剂与除草剂发生混合药害等病害发病率高,使水稻苗期抗逆性降低,秧苗素质差等。严重制约了水稻后期生长发育,影响水稻的产量提高,针对以上水稻育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试验通过应用水稻苗床酿热物抗低温育苗技术,研究酿热物做床育苗对稻苗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确立及构建寒地水稻共性通用超高产育苗技术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稻钵盘育苗机械插秧栽培技术是一项具有旱育壮秧,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水稻成熟度,增加水稻产量的技术,真正的实现了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育苗播种、整地、插秧、收获均为机械操作)。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育苗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水稻的高产丰收,采用苯板隔寒、稻壳隔寒与常规育苗3种育苗方式对晚熟品种松粳9号进行育苗试验,研究隔寒增温对水稻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苗床隔寒增温早播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促进植株提前成熟15d左右,争抢有效积温200℃左右,产量增加13.3%~19.5%,充分发挥了水稻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成为寒地稻作区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更好地保证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抓好育苗关非常重要,目前在我区水保育苗发展成了一种产业,一些水稻种植户利用育秧大棚集中育水稻苗,有的种植户可以直接到育苗大棚里购买秧苗,所以说掌握正确的水稻育苗技术非常关键。1确定育秧期及水稻育秧布量1.1育秧期:水稻保温旱育苗,在气温稳定通过5℃-6℃后开始育苗播种(盖地膜、棚膜后增温到12℃以上),我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不播5月种,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25日间。也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基质育苗和常规土育苗,基质育苗使用三种不同的秧盘,三个处理,一个对照,结果表明基质育苗的秧苗素质较常用育苗好,产量也较常规育苗高,其中毯式基质育苗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有孔薄膜育苗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有孔薄膜育苗是在软盘育苗和无纺布育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实用、方便的育苗方法。我们2000年开始搞水稻有孔薄膜育苗试验并取得成功。目前全镇26个村的12万亩水田全部推广使用有孔薄膜育苗技术,并成为营口地区水稻主要育苗方式。1.有孔薄膜育苗的优点①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