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雉鸡(PhasianusColchicus),我国分布有19个亚种,黑龙江省分布种为东北亚种(P.C.Pall-asi),即本文研究种。近年来由于人们生产活动的扩大,对雉鸡生境的严重破坏和过度利用,使其数量剧减。因此,为了发展我国的雉鸡人工养殖业和野化释放恢复野生资源,对环颈雉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雉鸡卵的人工孵化是雉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linnaens)是鸡形目,雉科,雉属的经济鸟类,俗称野鸡或雉鸡.由于他的适应性强,繁殖较快,为了食用和狩猎的目的,世界许多国家(英国、美国、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日本等)已于本世纪中期开始大规模人工繁殖.我国环颈雉养殖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初期,虽然较晚,但是因为经济效益较高(一只活环颈雉可换10.5美元或人民币40  相似文献   

3.
<正>濒危镰翅鸡海南孔雀雉海南山鹧鸪四川山鹧鸪绿尾虹雉白冠长尾雉黄腹角雉雉鸡类是在自然界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动物类群,它们大多具有雄健优美的体态,五彩缤纷的羽毛和丰富多彩的求偶炫耀行为,深受人们喜爱。中国是雉鸡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迄今为止,野生雉鸡类(自然分布的)总数已有64种,分别隶属于鸡形目的松鸡科和雉科,种数居世界第一位,接近世界总种数的1/4,因此中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2004年至2006年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5种生态环境中雉鸡(Phasianus colchus)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带雉鸡密度为0.067只/hm2,针叶落叶林带雉鸡密度为0.112只/hm2,针叶林带雉鸡密度为0.217只/hm2,针阔混交林带雉鸡密度为0.398只/hm2,林缘、灌丛、河滩、农耕田带雉鸡密度为0.338只/hm2.种群密度的高低与植被类型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雉鸡由野生到家养,经历了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巨大变化和适应.饲养管理条件较长时期的失常,常可使雉鸡生理机能出现障碍,难产就是繁殖方面的一种表现.一、发病情况我场1984年饲养雉鸡难产率为10.83%,经助产破卵44枚.1985年饲养雉鸡难产率2,19%,经助产破卵4枚.1985年与1984年相比难产率下降79.78%.  相似文献   

6.
石灰石粉也叫饲用碳酸钙,做为家禽配合饲料中的钙源,早就有之.但在雉鸡饲养中加以利用,未有尝试. 1983年5-6月间,我们用石灰石粉对人工饲养的大群雉鸡进行了饲喂,效果良好. 雉鸡繁殖准备期日粮中含钙比例为1.9%,产卵期为2.9%.试验时将石灰石粉  相似文献   

7.
北京濒危动物中心位于永定河畔草木繁盛的万亩林区的核心。现有野生动物40余种2000余只,其中金丝猴、绿尾虹雉、褐马鸡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形成世界最大的人工繁殖种群之一。中国特有的十余种珍禽,野生雉类在这里都能看到。这里以散养、混养及游人进入的观赏方式展示野生动物,为参观者创造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氛围。目前已建成的景区有:中华雉鸡园、羚牛山地生态区、金丝猴家族式景区及散放区、白马鸡散放园、雪豹景园、天鹅湖、狐猴岛等构成的湿地生态区、猕猴山地投喂区、乌苏里貉投喂区、森林有蹄类生态区、澳洲鸵鸟区及最后…  相似文献   

8.
黄纹平腹小蜂(Anastatus SP)是东北林区落叶松毛虫的卵期寄生蜂之一。近几年来,在东北林区试用该蜂防治松毛虫,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防治效果一般在81.6—97.3%。该蜂具有个大体壮、适应性强、寿命长、生殖力高、人工繁殖简便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卵期寄生蜂。但是,该蜂在适温(25—30℃)、适温(75%)、雌雄性比适宜(2:1)和喂蜜液的条件下进行人工繁殖时,同一批亲本蜂种利用时间超过25天后,其子代蜂不仅个小、飞翔力差,而且雄性比也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9.
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自然繁殖率较低。本文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各种人工繁殖技术,为花榈木的人工繁殖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种子繁殖、组织培养和无性繁殖等国内外主要的花榈木人工繁殖技术,通过分析各种技术的关键技术点,发现各繁殖技术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终点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0.
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 Pallasi)是重要的经济鸟类之一。具有肉用、羽用和观赏等经济价值,因而深受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1982—1983年期间,在镜泊湖附近收集到的野生雉卵,在人工孵化和饲养条件下,连续观察记录外部形态及行为的变化,定期测定体重体长及其它外部器官的生长发育,所获资料经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信息窗     
▲人工繁殖黑麂成功。安徽合肥逍遥津动物园人工繁殖黑麂成功,国内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黑麂为我国特产动物。主要分布在皖、浙、赣、闽四省部分高山密林地带。黑麂,目前数量十分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2.
柚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柚木被誉为林中之王,用途很多,几乎很难找到其他树种代替。它是世界上人们渴求的珍贵木材树种之一,所以柚木人工繁殖和丰产栽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柚木生物生态学特性、主要价值、人工繁殖和丰产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柚木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雉鸡(Phasiahus coIchicus Linnaeus)是闻名于世的经济鸟类,1980—1984年我们在江山娇实验林场对笼养雉鸡繁殖生态做了观察,现将所获资料整理如下:发情;三月下旬,雄雉的肉垂开始伸展,眼周、颊部裸露处及肉垂由黑红变为鲜红,在此期间,雄雉异常活跃,振翅、翘尾,还不时发出高吭的鸣叫声,早晨6时左右极甚,鸣叫还搧动翅膀。交尾:雄雉3月下旬发情,但由于雌雉发情较晚,所以我们见到交尾的最早日期4月15日(82年),旺期是在4月下旬。初期  相似文献   

14.
利用雉鸡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宜放养的特点将其散养在林地中,使其充分利用林地中的天然饲料和林地的自然条件以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品种选择、放牧地选择、管理、防疫、三防等几方面阐述林地雉鸡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印尼:印度尼西亚是位居马来西亚之后世界第二大热带材家具出口国。出口不断扩大,2004年家具出口额为15.8亿美元,2005年增至16.5亿美元,2007年有望增长5%~7%。在印尼出口家具中,木制家具占75%,藤制占21%,金属占2%,竹制占1%。家具主要出口到美国(占24%)、日本(占7%)、荷兰和法国(各占5%)。美国是印尼藤家具的主要进口国。  相似文献   

16.
南川木波罗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川木波罗(Artocarpus nanchuanensis S.S.Chang,S.H.Tanetz.Y.Liu)是桑科常绿乔木,自然繁殖能力较弱,种群数量小,濒危度高,是南川特有植物,保护发展该物种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南川木波罗的人工繁殖试验,初步掌握了南川木波罗的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鸟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1981年,全国共有鸟类1183种,包括亚种可达2145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3.75%。其中不少种是我国特有或主要栖息于我国的,例:世界上有鹤类15种,我国就有9种,占世界鹤类的60%。鸡形目的鸟占世界雉鸡类的五分之一,而其中三分之一是我国的特有种。我区地处北部边疆,地貌复杂,是鸟类栖息、繁殖的良好场所,也是候鸟迁徒的主要航线,因此我区的鸟  相似文献   

18.
银杉(Cathaya argyrophlla Chun et Kuang)是松科常绿乔木,世界性珍稀植物,属我国一类重点保护植物,自然繁殖能力较弱,种群数量小,具有关资料介绍,全球1米以上银杉只有1300余株。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和人工繁殖试验;基本摸清了金佛山的银杉分布,种群数量和银杉的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大多数鸡形目鸟类无法进行长距离迁徙,属于留鸟。而鹌鹑和西鹌鹑在迁徙季节要飞行数千公里,绝对算得上鸡形目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和亚军。鸡形目鸟类中,雉科鹑族的鹌鹑属是与众不同的一类。虽然它们在外形上不如家鸡、雉鸡以及锦鸡等中大型鸡形目鸟类醒目,却在飞行本领上独领风骚。根据《世界鸟类名录》和《世界鸟类  相似文献   

20.
<正>雉鸡是鸟类中一个重要类群,分布在除南北极之外的世界各地,包括人们熟知的鹧鸪、鹌鹑、马鸡、虹雉、长尾雉、孔雀等,在全世界大约有285种。雉鸡类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远古时期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多种雉类是原始人类狩猎的重要对象,而分布在亚洲热带森林中的原鸡更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在人类社会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