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竹做乐器种类最多,同时也是在使用方面最普及和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把众多的竹乐器组成一个高水平规模化的乐团应该说是一个创举,竹乐团独特新颖,色彩浓郁,会在文艺演出旅游、教育和群众文化中带来好处,尤其对竹的各种活动中更显必要。竹乐队的繁荣必然带来竹乐器制造业的繁荣,竹乐器加工是高附加值、较高技术含量的行业,是竹材利用的好途径,会给竹产区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于竹子,一般人只知高大的龙竹,刚直的金竹,而对与众不同的藤本竹却知其不多或不知。本文的话题就谈谈藤本竹。藤本状竹类是竹亚科植物中一个特殊类群,此类竹的直径通常为1至3厘米,秆长却可达10至30米甚至更长,似藤一般攀附于其它乔木之上。它不具卷须一类的攀援器官,也不能作螺旋状缠绕,所以稍部常悬垂至地面,有些地区群众多以“吊竹”相称。在没有乔木的地方,它们则匍伏于地面,连绵成片。中国藤本竹类有藤竹属,梨藤竹属,长穗竹属、悬竹属和新小竹属等约5属20种,另外,有空竹属、薄竹属、思劳竹属、泡竹属和单枝竹属等约15种为半攀援状竹类。它们大都分布在热带及南热带高温多雨的低海拔河谷地区,云南则是中国藤本竹类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它们的习性是在对营养空间的竞  相似文献   

3.
《世界竹藤通讯》2006,4(1):F0004-F0004
公司位于四川省青神县本地是中国特有的混生竹分布区既有热带丛生竹又有温带的散生竹,我县的竹编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主要以精细而司名,我公司利用当地的竹资源不断总结提高编织工艺水平,不断创新,开发出一代代新产品,使中国的竹制艺术品发展到20多个大类.60个系列,3000个品种。  相似文献   

4.
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巅峰之作,其中的竹藤家具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类型,蕴含着中国延续至今的竹文化。中国的竹文化包括实用性和艺术性2个方面的内涵,尤以艺术性的竹文化更为人们所看重。明清竹家具以其简洁、实用又不失精美的造型艺术,在明清家具甚至中国传统家具历史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而明清竹家具所内涵的"人格特征"、"清净无为"、"自强不息"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被世人所崇拜和追求。  相似文献   

5.
材,笋,景俱佳的优良竹种——红竹栽培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竹PhylostachysiridescensC.Y.YaoetS.Y.Chen别名红壳竹、红鸡竹、红哺鸡竹,是刚竹唇中较大的散生竹。秆高8~12m、径8~12cm。在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均有分布,近年已为各地广为引种。该竹秆高,径粗,竹材经晒不裂,蔑具韧性加工性能好。笋味甘甜鲜美、出笋多、产量高、笋徐叶紫红色,色泽鲜艳。红竹适应性广,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能在土壤较瘠薄林地生长,管理相对较为粗放,是竹类中一个造林先锋竹种。在立地条件较好,管理较集约时能获得较高笋材产量。近年,红竹虽是安吉县乡土竹种,但发展仍很快,已从原来全县5…  相似文献   

6.
国珍竹乐团是中国第一家全建制的竹乐团,隶属于中国新时代集团·新时代健康产业。竹乐团的奇特之处就是,所有的乐器均用竹子制成。竹之声柔美圆润、清脆明亮、自然原始、远离尘嚣、沁人心脾,被社会各界誉为“绿色乐团”。  相似文献   

7.
《世界竹藤通讯》2006,4(1):43-43
地处青藏岛原过渡地带的四川,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最宜于各类竹子的生长,是中国特有的混生竹分布区。四川既有热带的丛生竹,又有温带的散生竹;既有优良材用竹,也有优良笋用竹;引种的外来优良竹种也能生长良好,竹种约有100种以上,不少具有晕要经济价值,已广泛应用。四川省现有竹林面积55万hm^2,  相似文献   

8.
中国竹产品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林是中国的重要森林资源,发展竹产品是中国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本文根据竹类资源及其特点,综述了中国竹产品市场的资源、产品和贸易等情况,分析了中国竹产品市场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竹文化及竹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竹子对中国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和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巨大影响。系统深入研究竹文化对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竹文化现状的研究,即从文明发展、哲学、专业、生产和艺术等不同角度研究了竹文化的理论和成果,提出和探讨了我国竹文化研究应重视少民族竹文化的发掘种保护、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展典型竹文化区研究和区域性竹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问题,包括东亚(中国江南)“毛竹文化”区、东南亚(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区、喜马拉雅“高山竹文化”区和拉丁美洲“瓜多竹文化”区。  相似文献   

10.
竹类植物一次栽培成活,3、5年成材,以后只需精心培管,即可年年受益。目前竹已成为不少竹乡人民的经济支柱之一。然而,原竹出售、单一利用、粗放加工现象仍很普遍,严重影响了竹的加工增值和经济效益。为使竹文化和竹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认为,必须改单一利用为多途利用,改物理利用为兼顾生物、化学利用,改茎的利用为茎、叶、枝、蔸、鞭的全部利用,改纯竹利用为竹空间、竹环境的利用,开创竹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1竹的生物、化学利用1.1竹汁饮料的提取和加工据分析测定:竹子内含丰富的铁、钾、钙、镁、锌等20多种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竹类物种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世界约有竹类植物1 500多种。中国是世界上竹类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截止目前,中国实际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公开发表的竹类植物有44属、762种,约占世界竹类种数的50%以上。这其中不包括55变种、147变型、5个杂交竹,计207个种下分类群以及竹类栽培品种和许多存疑竹类。文章详细列出了中国已公开发表的762种竹类植物名称,显示了中国竹类物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云锦 《云南林业》2006,27(6):30-30
2006年10月22~24日,第五届中国竹文化节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在竹文化节期间。我省有部分竹产品参展。经过评选,我省推荐的5个竹产品获金奖。这3个竹产品是:新平县云宝食品公司生产的“金丝干笋”,镇沅县林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以及傣族传统乐器“葫芦丝”。图为获奖证书和奖杯。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中国现代竹产业园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现代竹产业园作为竹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不仅是当前发展产业集群的需要,更是加快竹产业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建设现代竹产业园的必要性、发展思路、建设模式等,阐述了现代竹产业园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及规模效益的意义,并从产业定位、企业运营、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中国现代竹产业园的建议。该研究对促进中国竹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1月,在北京诞生了一个非营利竹业经济组织-中国竹产业协会。从此,为推动中国竹业发展进行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5.
《云南林业》2005,26(6):F0004-F0004
富民新屋竹苗培育基地、嵩明县成林竹子科技示范园,是昆明前较大规模的竹苗培育基地和竹子科技示范园。该基地和示范国建有面积为20公顷的笋用竹,村用竹,笋材两用竹以及观赏用竹等科技示范园,有现代化钢架大棚3600平方米,竹子大棚6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雨季明显,是我国竹类植物的主产省区之一,也是竹类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区之一。为探明贵州省分布的竹类植物现状,文章结合《中国竹类图志》《中国植物志》《贵州植物志》及竹类植物研究者统计的贵州省竹种资源,确认了贵州省分布的竹类植物有19属、76种、3变种、6变型,共85种(不包括引种)。研究结果可以为贵州竹资源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四川长宁县竹食品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长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竹子种类丰富,竹笋加工等竹食品产业是长宁县传统优势产业,但以传统作坊式加工为主,存在笋竹资源利用率低,竹食品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文章在全面分析长宁县竹资源和竹食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竹食品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列解决措施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者最近在研究中国竹亚科中,发现有二个新种和一个新组合,均分布于广东地区,现给予报道。  相似文献   

19.
记者9月25日从第七届中国竹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七届中国竹文化节将于11月9日~10日在江苏省宜兴市举行,会徽和吉祥物已敲定。据介绍,第七届中国竹文化节将用现代化手段展示中国竹文化的精华和竹文化的内涵,弘扬竹文化,发展竹产业,促进绿色增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3个维度的产业分类对竹产业的问题与发展进行探讨。【方法】分别立足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特点,对我国竹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结果】当前竹产业存在着3个维度的发展性问题:一是竹资源生产效率偏低,濒危竹种保护基础薄弱;二是竹产品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创新性不足;三是传统竹文化挖掘不够深入,现代化转型乏力。【结论】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推广竹林复合经营模式,建设优良竹种资源库,丰富竹资源;其次,要开发竹林碳汇产品、推进竹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竹产品供给质量;最后,要弘扬传统竹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传播新时代竹文化,焕发竹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