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当粗缩病大面积发生时容易造成玉米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0世纪90年代初期,掖单二号繁种时粗缩病逐年发生,最初发病比例5%~30%,后来严重地块达到90%以上,每667m^2产量只有10kg左右,造成掖单二号退出市场。近年来又有一些其他品种也时有发生粗缩病害,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2012年山东各地又大面积发生了玉米粗缩病,该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侵染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据全省统计发生面积18.7万hm2,这已是连续3年发生了.发病株率一般10% ~ 20%,重者30%~ 50%,严重地块达到超过90%,近乎绝产.据分析,全省因玉米粗缩病造成的减产可达1.5亿kg,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据了鳃,玉米粗缩病的大发生给种子经营单位带来了诸多问题.不少农民朋友把玉米粗缩病造成的损失归结为种子质量问题,使种子经营单位限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玉米粗缩病俗称“坐坡”、“万年青”,被称为“玉米癌症”,是由玉米粗缩病素毒(MRDV)侵染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在自然条件下,灰飞虱是主要传毒介体,属持久性传毒。该病一般可造成玉米减产10%~30%,严重者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4.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病株节间缩短,异常矮小,多不能抽穗结实,单株产量损失可达70%-100%,轻者减产20%-30%,严重者达70%80%,晚春播种、麦田套种、油菜及大蒜茬等玉米甚至绝产,给我国许多玉米产区带来严重影响。2008年山东省发生面积73.3万hm^2,改种5.9l万hm^2,绝产1.67万hm^2,玉米粗缩病成为该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11年威海地区春播玉米发病更是严重,大面积毁种或绝产。玉米粗缩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感病后尚无可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品种抗病性利用是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如何面对玉米粗缩病对种子经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山东各地又大面积发生了玉米粗缩病,该病可称为玉米的"癌症"。据山东省农业厅统计,发生面积达到22.7万hm~2。这已是连续3年大发生了。发病株率一般为10%~2002%,重者30%~50%以上,严重地块达到90%以上,近乎绝产。据分析,全省因玉米粗缩病造成的减产可达1.7亿kg,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据  相似文献   

6.
玉米不同品种(组合)粗缩病免疫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玉米是苏北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自2004年始,粗缩病开始暴发流行,夏播玉米轻则减产、重则绝产,这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而且制造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为准确确定玉米不同品种(组合)对粗缩病的绝对抗性(免疫性),2007-2009年,连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病毒病的一种,从玉米幼苗期至抽穗期都可发生,发病越早症状越重,导致植株不结实,对产量影响大,麦田套作玉米地块尤为突出,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玉米植株一旦感病,几乎无法控制。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病毒的主要传播介体,2012年、2013年、2014年灰飞虱在虞城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个别田块严重发生。由于暖冬年份增多,气温偏高,灰飞虱越冬虫量加大,虫量发生趋势逐年上  相似文献   

8.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近年来,玉米粗缩病(MRDV)的发生在河南省具有明显上升之势,给玉米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2010年又在河南开封、许昌等地大面积发生,一般病田病株率达40%,平均减产10%~30%。如何控制玉米病毒病,尤其是玉米粗缩病(MRDV)的危害,已成为一个极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灰斑病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发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在东北辽宁、吉林局部地区发生严重,辽宁丹东地区玉米生长季节气温偏低、雨水较多、湿度较大是灰斑病的重发区,每年由于灰斑病导致玉米减产都在5%~10%。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叶斑病,病原菌是玉蜀黍尾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玉米粗缩病超过其他任何一种玉米病害,危害之大,严重影响粮食产量。玉米粗缩病曾是西北河西走廊以西种植玉米地区的主要病害。1969~1971年在甘肃省敦煌县连续3年发生,造成较大的损失。1993年以来,在山东省种植玉米的个别地区就有零星发生,1996年以来以发生蔓延到玉米主栽的几个省份。经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控制效果。2004年在铁岭市昌图县的玉米种植区域的个别地块已经发现了此病,经田间调查发病率在10%~20%,严重地块在33%。发病后及时用药防治的能有效控制病情蔓延,及时防治还能缓解病情减轻病害。发病及时防治后的又经田间调查,病情已经控制在8%以内。玉米苗期发现粗缩病就应抓紧时间查看苗情,积极采取控制措施及早防治,能得到有效地控制病情,让病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1.
丹玉206杂交种可在辽宁丹东、绥中、沈阳、锦州、庄河、海城、大连、葫芦岛等适宜丹玉402、丹玉405种植区种植。该种植区是中国北方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800-1200mm之间。这要求玉米品种必须抗病、抗倒。丹玉206由丹东农业科学院选育,表现为高产、质优、多抗和适应性广。尤其是高抗倒伏和高抗玉米粗缩病,在参加试验和选育单位自己多点鉴定的几年结果表明,该品种未出现空秆现象,抗倒性好,高抗玉米粗缩病。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种植区流行的重要病害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该病发生有明显上升趋势。2011年濮阳市农科院玉米试验田粗缩病大发生,发病率在10%~50%,个别重病地方病株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玉米粗缩病在有的地区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1年在山东省较大面积发生,涉及品种达几十个,有的品种减产幅度很大,有的甚至绝收.而玉米又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饲作物,每年全国玉米的播种面积约为3300万hm2,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4.
玉米粗缩病,该病可称为玉米的"癌症",今年山东各地又大面积发生。据分析,全省因玉米粗缩病造成的减产可达1.7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据了解,玉米粗缩病的大发生给种子经营单位带来了诸多麻烦和问题。因为不少农民朋友把玉米粗缩病造成  相似文献   

15.
对2005年玉米雌穗分化中几种异常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辽宁省丹东地区玉米生产在较大范围内发生了雌穗分化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涉及的品种之多,面积之大,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由于这种异常现象大面积发生,从而造成东港市玉米大幅度减产,减产幅度达30%~40%,个别地块达50%。本文将这些异常现象加以分析、整理,并对玉米雌穗分化过程中几种异常现象的表现、规律、成因和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玉米粗缩病重发原因及综合防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商丘市睢阳区玉米粗缩病每年发生面积约1500hm2左右,占该区种植面积的3%~4%,病株率一般田块为10%~2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了全区玉米的生产。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山东各地玉米粗缩病大面积发生,据山东省农业厅统计发生面积达到22.7万hm^2,这已是连续3年大发生了。发病株率一般为10%~20%,重者50%以上,严重地块达到90%以上,近乎绝产。粗缩病的大面积发生,给不少农户带来了严重损失,同时也给种子经营单位带来了诸多麻烦和问题。不少农民朋友把玉米粗缩病造成的损失归结为种子质量问题,他们带着病株找到种子经营者要求给予赔偿,于是引发了许多种子纠纷和矛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996~ 1999年连续 4年 ,在玉米粗缩病的常发重病区河北省辛集市夏玉米区 ,对灰飞虱虫口数量、不同播期和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 :在灰飞虱大发生年和常发生年 ,6月 15日以后为河北省夏玉米区的安全播期 ;在灰飞虱的极轻发生年 ,不同播期对病情无明显影响。因此 ,播期是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灰飞虱虫量是玉米粗缩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预测灰飞虱的发生情况 ,适期播种 ,可有效地防治玉米粗缩病 ,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病毒病,近年来发生较为普遍和严重,并在部分地区造成较大损失。除了选用玉米抗耐病品种、改套种为直播等农业措施外,科学、合理使用药剂仍然是最为有效的防控办法。截至2014年5月31日,在我国登记防治玉米灰飞虱、粗缩病并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又称"坐坡",在晋、冀、鲁、豫、皖等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1996年仅山东发病面积就达66.7万hm2,1999年河南南阳的乡镇连片发生,产量损失严重,据2007年调查,粗缩病发生率较往年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对减轻病害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