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刘颖  韩士杰  林鹿 《林业研究》2009,20(4):367-371
2004年5月至9月,研究了长白山白桦林土壤呼吸以及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随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总呼吸、断根土壤呼吸和根系呼吸在生长季内有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夏季潮湿而且温度较高,呼吸速率也较高,春季和秋季温度较低,呼吸速率也较低。2004年5月至9月,土壤总呼吸、断根土壤呼吸和根系呼吸的平均值分别为4.44,2.30和2.14μmol·m^-2s^-1,三者与土壤温度均呈指数相关,与土壤湿度呈线性相关,三者的Q10值分别为2.82,2.59和3.16,这与其他学者的结果相似。根系呼吸是土壤呼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5月至9月,根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在29.3~58.7%之间。根据Q10模型估算的土壤总呼吸、断根土壤呼吸和根系呼吸的全年平均值分别为1.96、1.08和0.87μmol·m^-2s^-1,即741.73、408.71和329.24gC·m^-2·a^-1,全年根系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为44.4%。土壤呼吸和土壤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是了解和预测长白山白桦林生态系统潜在的随森林管理和气候变化而变化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2.
4种暖季型草坪草的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百喜草、假俭草、狗牙根和结缕草4种暖季型草坪草进行土壤持续干旱,测定叶片水分饱和亏、叶绿素、细胞膜相对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狗牙根的水分饱和亏上升幅度最小,而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表明狗牙根的抗旱机制主要为保持体内高水势的御旱机制上;狗牙根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上升幅度也最小;运用隶属函数法得出百喜草、假俭草、狗牙根和结缕草的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506、0.501、0.566和0.537,表明抗旱性强弱为狗牙根结缕草百喜草假俭草;在适合暖季型草坪草生长的干旱地区,狗牙根可以作为培植草坪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3.
在华北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地中,进行了暖季型草坪狗牙根和冷季型草坪早熟禾秋季补播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混合草籽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补播技术可用于暖季型草狗牙根和冷季型草早熟禾等草坪上,补播时间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补播种子用量混播草籽(高羊茅70%,黑麦草30%)以20~25g/m2为宜。  相似文献   

4.
对4种暖季型草坪草的固土性能进行了力学试验比较。对根系抗拉强度和土壤抗剪强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草坪草根系具有不同的抗拉强度,百喜草根系平均抗拉强度34.64 MPa假俭草27.58 MPa狗牙根26.31MPa结缕草22.82 MPa;不同坡度与植物种类影响着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强化作用;运用加权平均法综合评价分析4种暖季型草坪草土体抗剪强度,排序为百喜草假俭草结缕草狗牙根。  相似文献   

5.
冷季与暖季型草坪草他感作用潜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用草坪草不同部位浸出液进行种子萌发生物测定及浇灌根茎实验 ,探讨了冷季型草坪草 (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 )及暖季型草坪草 (狗牙根 )间种子萌发及根茎生长方面的他感作用潜势。结果表明 ,冷季型草坪草中高羊茅与狗牙根之间相互抑制较强 ,早熟禾次之 ,黑麦草最弱 ,在低质量浓度下甚至出现促进效应 ,为延长绿期 ,在与暖季型草狗牙根混播的冷季型草种中 ,以黑麦草为宜 ,早熟禾次之 ,高羊茅则不宜。  相似文献   

6.
以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营林措施:除灌(清除所有除灌产生的枝叶)、采伐I(采伐强度15%,采伐树干,并未对枝叶进行清除)、采伐II(采伐强度70%,采伐剩余物处理同采伐I)、对照,采用LI-8100土壤CO2通量测定系统对其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分析了不同营林措施对于土壤呼吸的影响以及不同营林措施下土壤呼吸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年土壤呼吸速率均值除灌(1.82±0.07 μmol·m-2·s-1)< 对照(2.18±0.05 μmol·m-2·s-1)< 采伐I(2.37±0.07 μmol·m-2·s-1)< 采伐II(2.86±0.1 μmol·m-2·s-1);采伐强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增值呈正比;不同营林措施与对照土壤呼吸速率均在夏季生长旺盛期7-8月达到最大值;高强度的采伐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与湿度,对照、除灌、采伐I、采伐II土壤呼吸敏感性指数Q10值依次为: 2.18±1.09、1.65±0.07、2.20 ±0.09,2.36±0.09。  相似文献   

7.
选择青海湖高寒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生长季高峰日变化特征及温湿度因子的影响,利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A测定了6种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通过实测的温度因子以及一次降水前后土壤表层湿度的变化研究了其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群落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在生长季高峰芨芨草、芨芨草+马莲花、马莲花、华扁穗、苔草(台地)、苔草(洼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日最高值分别为4.51μmol·m-2·s-1、12.22μmol·m-2·s-1、13.40μmol·m-2·s-1、2.55μmol·m-2·s-1、5.28μmol·m-2·s-1,3.89μmol·m-2·s-1。群落呼吸速率峰值出现在14:00~16:00,谷值出现在3:00~6:00。10点过后,土壤呼吸速率上升趋势明显。土壤呼吸与群落地下5cm地温有着良好的相关性,随着温度升高,土壤呼吸值增大,当土壤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土壤呼吸值也随之达到最大。湿度对于土壤呼吸速率的响应比较明显,在一次降水前后除了苔草(洼地),其余群落土壤呼吸速率随着土壤表层湿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组分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挖壕法测定无根和有根样地的土壤呼吸,确定太岳山油松人工林群落土壤呼吸中异养呼吸和根系自养呼吸的贡献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对照与挖壕样方土壤温度和湿度均呈显著的季节变化;2010和2011年土壤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2.71和2.22μmol·m-2s-1,2010和2011年异养呼吸速率比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下降了13.7%和21.1%;2010—2011年土壤自养呼吸速率为0.01~0.89μmol·m-2s-1,自养呼吸速率均值为0.49μmol·m-2s-1,2年间自养呼吸速率贡献率为0.2%~37.7%,年均自养呼吸速率贡献率为20.2%;土壤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与土壤2,5和10cm深处土壤温度均呈显著指数相关(P0.001),而土壤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与5cm深处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利用2cm深处土壤温度拟合土壤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时,异养呼吸速率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略高;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双变量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拟合方程的R2值为0.70~0.78。  相似文献   

9.
苏中地处长江北岸,属亚热带气候,10年前的草皮品种主要是马尼拉、矮生百慕大等暖季型草,由于冬季枯黄期较长,稍后开始推广马蹄金草皮,这种草虽然四季常绿,但不耐践踏及病虫害较多等被逐渐淘汰。后来就大面积种植高羊茅草皮,由于该草越夏困难且冬季枯稍。因此,4年前,我们开始尝试在暖季型草坪上补播多年生黑麦草。通过实践效果较好。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探讨。一、暖季型草坪的建植补播复合草坪第一步为暖季型草坪的建植,因为只有建植了高质量的暖季型草坪方能为补播黑麦草创造条件。苏中地区主要用矮生百慕大茎播(或满铺)和狗牙根草籽籽…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人工林根呼吸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长沙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壕法研究马尾松群落去除根系后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处理的土壤呼吸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29~3.19,0.25~2.33μmol·m-2s-1,年均分别为1.56,1.03μmol·m-2s-1。去除根系土壤呼吸速率比对照降低12.2%~55.1%,根呼吸年均贡献率为28.3%。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速率与5cm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显著指数相关,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2.10和1.82,估算出根呼吸的Q10值为2.94。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之间相关关系均不显著(P﹥0.05),但根呼吸与土壤湿度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P=0.023)。  相似文献   

11.
草坪草耐干热低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经干热和低温处理的草坪草样本浸泡液的电导率,结合自然干热、低温条件下的表现,比较冷、暖季型草坪草属间、种间或品种间的耐干热、耐低温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冷季型草坪草耐干热性能,属间存在着显著差异:羊茅草属>早熟禾属>黑麦草属>翦股颖属;同属的种间大部分也存在着显著差异.暖季型草种中,地毯草、假俭草、狗牙根、细叶结缕草等耐干热性能较为理想;细叶结缕草、黑画眉草、结缕草、鼠尾粟、假俭草等的抗寒性能较强.测试结果与田间观测表现一致,说明测定电导率是检测草坪草耐性的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采伐强度柳杉人工林的夏季土壤呼吸日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CI-340光合仪的CID-301SR土壤呼吸室,对不同采伐强度(30%、50%、70%)柳杉人工林1a后夏季土壤CO2的日排放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采伐强度和未采伐(ck)柳杉人工林夏季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与地温的日变化趋势相似,最大值均出现在12:00-14:00,最小值均出现在20:00-22:00;不同采伐强度柳杉人工林夏季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幅度都随采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采伐强度70%[(5.39±0.51)~(6.78±0.33)μmol·m-2·s-1]、500%[(3.90±0.46)~(4.95±0.49)μmol·m-3·s-1]、30%[(3.32±0.32)~(4.23±0.37)μmol·m-2·s-1]、ck[(2.87±0.38)~(4.18±0.35)μmol·m-2·S-1];不同采伐强度的柳杉人工林夏季土壤呼吸日变化速率与不同土层温度呈明显的指数相关,但与土壤含水率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选用长林1号除草剂、48%氟乐灵乳油、50%乙草胺乳油、43%乙氯混剂4种除草剂开展草坪播前土壤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用0.2~0.3 ml.m-2长林1号除草剂进行草坪播前土壤处理,除草效果达到100%;对草坪草无伤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亚热带木麻黄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2006年5月-2007年4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对不同林龄(幼林、中林、成林)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异养呼吸特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木麻黄林地土壤异养呼吸季节动态均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6~7月份,最小值则出现在12~1月份。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异养呼吸的季节变化存在显著影响,并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土壤异养呼吸季节变化与5cm深的土温存在着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表层含水量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双因素模型模拟结果显示,5cm土温和土壤表层含水量能够共同解释土壤异养呼吸变异的68.9%~91.9%(p〈0.05)。不同林龄下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差异显著(p〈0.05),其平均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呈现为中林〉成林〉幼林。随着林龄的增大,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增强。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在幼林、中林、成林中分别达到71.89%、71.02%和73.53%。幼林、中林、成林样地土壤异养呼吸CO2年释放量分别为29.072、38.964和30.530t&#183;hm^-2&#183;a^-1。  相似文献   

15.
百喜草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其它3种暖季型草坪草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日平均光合速率百喜草>假俭草>普通狗牙根>中华结缕草。中华结缕草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其它3种暖季型草坪草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日平均蒸腾速率百喜草>普通狗牙根>假俭草>中华结缕草,"午休"现象不明显。不同生态因子对四种暖季型草坪草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樟树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沙市城市森林中的樟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LI-COR-6400-09测定樟树人工林生长期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全年的季节变化,并分析其与土壤温度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15:00~20:00,最低值均出现在早晨5:00~6:00,与5cm处土壤温度变化相一致,呈显著正相关;季节变化呈不规则的曲线格局,年均土壤呼吸速率为443.52mg&#183;m^-2h^-1,最大值为976.54mg&#183;m^-2h^-1,出现在7月下旬5cm处土壤温度最高时,最小值为23.13mg&#183;m^-2h^-1,出现在1月下旬5cm处土壤温度最低时;樟树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相关,拟合方程为Rs=0.1598e0.1355t,R2=0.949,P〈0.000,土壤温度可以分别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94.9%;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值为3.88.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践踏胁迫对三种草坪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结缕草)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践踏胁迫下,三种草坪草地下生物量变化表现出较大差异,草地早熟禾和结缕草先增加后下降,高羊茅一直呈下降趋势;三种草坪草表层根系(0~5cm)所占比重明显增加,深层根系所占比重减小,根系的表层化现象明显;研究还发现,践踏使表层土壤容重和硬度增加,物理性质恶化。  相似文献   

18.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呼吸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浙江临安市雷竹主产区定位监测1年内土壤各组分呼吸动态。结果表明:雷竹林地土壤总呼吸速率、土壤生物异养呼吸速率及根系自养呼吸速率的年平均值分别为5.42,2.24和2.89μmolCO2·m-2s-1;1年中分别在2和7月出现土壤呼吸峰值;雷竹林地土壤年释放CO2量为73.40t·hm-2a-1,其中林地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分别占总呼吸的45.67%和54.33%;土壤呼吸、土壤生物异养呼吸和土壤根系自养呼吸均与土壤温度呈明显的指数关系,以土壤5cm深处温度为依据得到的温度系数(Q10值)分别为1.70,1.86和1.48,土壤总呼吸与土深5cm处土温、8:00气温、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土壤含水量、8:00大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呼吸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尾叶桉、粗皮桉、托里桉、赤桉、尾巨桉5个桉树林分及1个湿加松林分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土壤呼吸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为尾叶桉和托里桉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其值分别为3.57±0.41μmol·m-2·s-1与3.72±0.20μmol·m-2·s-1,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呼吸极小值与表层土壤C/P和N/P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土壤呼吸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09便携式土壤呼吸室对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连续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趋势;云南松天然林土壤呼吸速率在1.58~4.23μmol·m-2s-1之间,变异幅度为2.68;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在1.13~3.34μmol·m-2s-1之间,变异幅度为2.96。(2)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与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不同层次土壤温度的相关性仅在云南松人工林达到显著水平。(3)双因素关系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共同解释了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80.8%~93.0%和84.2%~85.9%。(4)两种林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土壤全氮含量仅与云南松天然林土壤呼吸相关性显著(R2=0.712,p0.05),而土壤水解氮含量对两林分土壤呼吸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C/N则与两林分呈极显著(p0.01)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土壤温度、湿度及土壤C、N养分含量等土壤环境因子都存在变化,从而导致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时空变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