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茶树冻害的防护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选用耐寒良种。不同茶树品种之间的抗寒性差异较大,因此,首先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如适应在江北茶区抗寒性较强的茶树良种有龙井43、福鼎大白茶、豫绿、信阳10号、紫阳群体等品种。并在茶园东北、西北向建造防护林带,进行合理密植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信阳茶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信阳7县2区茶叶生产状况的调查,利用9个气象台站197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及局地农业小气候观测资料,在对信阳绿茶产区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按照茶树栽培环境和茶园地理特征将其细分为淮南丘陵茶区、豫南山地茶区两种类型,并对茶区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信阳茶区茶树生长季节的热量条件适宜,降水量适中且分布均匀,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日光散射辐射的比例高,云雾天数最长可达160 d,光、热、水气象要素同期协调递增,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过渡气候条件,是造就“信阳毛尖”名品绿茶质量的真正原因.并提出了"信阳毛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茶树起源地 ,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茶区幅员广阔。胶东岙山茶区地处我国茶区的最北缘 ,主要栽培品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茶北移”时引进的 ,于 90年代已大规模发展。在引进茶树的同时 ,茶树虫害也随之发生。为了明确胶东岙山茶区茶树主要虫害种类 ,作者于 1999~ 2 0 0 1年对该区的岙角石、大龙嘴、马山前———即墨市林业局茶园基地等地的茶树虫害进行了调查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鉴定结果 ,现将主要虫害种类、危害症状、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 茶细蛾Caloptiliatheivora幼虫危害嫩叶。初孵幼虫在叶背面潜食 ,…  相似文献   

4.
茶园喷灌系统茶树生长对水分有一定的要求,在自然条件下,茶的水分来源主要是降水供给。我国多数地区的降雨量可以满足茶树对水分的需求。但也有一大部分茶区严重缺水,且各月份降水不平衡,加上茶树夏秋两季需水较多,而此时常常出现茶园干旱,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林茶复合经营类型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茶复合经营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是一种传统的栽培方法。然而,科学经营和试验研究还是近一、二十年才蓬勃发展起来的。现将我国目前广为应用的复合经营类型和关键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供生产上应用时参考。1林条复合经营的主要类型1.1用材树种与茶树复合型1.1.1湿地松与茶树复合湿地松(Pinuselliottii)生长迅速,树冠稀疏,透光度适中,是茶园优良的间作树种。湿地松在茶园中株行距75m×7.5m,密度为180~225株/hm2。该类型在江苏茶区应用较多。1.1.2泡桐与茶树复合泡桐(Paulowniafortunei)生长快,材质好,经济价值高,与茶树间作…  相似文献   

6.
云南冬季气温低,茶树休眠,一般不采茶,茶树顶端的芽叶被人为修剪。但部分低海拔茶区的茶树冬季不休眠,仍然生长。为解决冬季红茶加工中因气温低、空气干燥对发酵不利的影响,通过对云南红茶加工工艺中的揉捻、发酵工艺环节作改进及试验,制作出品质较好的冬红茶产品。同时,对普洱市茶区中海拔在1 000 m以下、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茶园面积作估测,估算出普洱市冬红茶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正>夷陵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茶区生态化建设,并将茶Camellia sinensis O.Ktze.杉Cunning lanceolata(Lamb.)间作、茶栗Castanca mollis-sima Blanco间作等作为退耕还林、农业产业化项目的主要经营模式来抓。近10年来,投入上千万资金扶持茶区生态化建设,目前已成林的混交茶园达0.33万hm2。茶区邓村乡从1990年开始营造  相似文献   

8.
无性系生态茶园的开垦及早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茶叶栽培及加工历史悠久。2001年全省茶园面积约17.07万hm2,采摘面积14.8万hm2,居全国第一位,产茶8.16万t,居全国第三位,产值14亿元,农业产值8.7亿元,是云南省种植业中的支柱产业。云南省委、省政府对茶叶的发展极为重视,根据“绿色经济强省”战略,重点实施“茶树良种工程”、“名优茶工程”。“十五”期间省财政每年投资600万元,在临沧、耿马、昌宁、思茅、澜沧、景谷、勐海、景洪、腾冲、绿春等12个茶叶主产县(市)建设0.67万hm2无性系生态示范茶园,辐射带动周围地区建设3.33万hm2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从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注重品种换代、选植茶树良种是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德宏盈江农场由于种植面积限制,发展新茶园已没有较大空间,而现有茶园是混杂的群体品种,树型老化,单产低,新梢适制性狭窄,产品质量较差。虽然重垦改植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效途径,但需要3-5年后才能投产,时间长、成本高、见效较慢。茶树嫁接换种能有效地缩短投产期(2~3年投产),成本低,是一项可行的茶园改造技术。盈江农场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于2003~2004年进行了茶树嫁接换种可行性试验,并在技术上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东茶树品种及高效茶园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茶树品种资源调查,介绍了适合山东的茶树优良品种,结合山东实际,总结出可行的高效茶园栽培技术,为山东茶树品种引进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苍南县现有3.5万亩茶园,近60%是群体种,多数茶园老化产量低,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针对目前苍南县茶叶生产现状,提高无性系良种的普及率,嫁接换种应是一条行之有效快速的途径。为寻求苍南本地群体茶树快速换种技术,苍南县农业局和浙江大学茶学系科技特派员骆耀平教授于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在五凤乡的生产茶园进行了茶树嫁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变茶园的种植密度,降低茶树定型高度,加强密植茶园的土、肥、水管理,经对不同种植密度茶园的茶叶产量构成因子的对比分析,矮蓬密植茶园是北方茶树引种区较理想的种植方式,能有效地提高茶树本身的抗逆能力,使3年生密植茶园667m2产干茶25kg,4年生密植茶园667m2产干茶75kg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分离健康茶树叶片、落叶、种子、实生苗和扦插苗等的内生真菌,研究影响芒果球座菌分布的因素、季节变化规律、传播方式和生活史.结果表明: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在不同的山茶属植物叶片中存在明显差异,茶树中最高,油茶次之,山茶最低;新抽出的叶芽中没有内生真菌分布,但随着叶片龄期的增长,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逐步提高,至老叶中高达73.5%.在茶树中,品种是影响芒果球座菌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间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有明显差异;1年之中,芒果球座菌的消长明显受新梢抽出期、叶龄、茶叶采摘、温度和降水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2-4月和6月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低,而5月、7-8月和12月是芒果球座菌分布的高峰期.种子、新长出的实生苗中没有分离到芒果球座菌;随实生苗的生长,芒果球座菌感染逐步增多.结合枯叶和空气中真菌孢子检测结果可知:茶树中的芒果球座菌通过水平传播方式在茶园扩散.而在扦插苗中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结果说明茶树中的芒果球座菌也可以通过存在于插穗中的菌丝体扩散到下一代,在茶园进行垂直传播.因此,茶树中的芒果球座菌同时存在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2种扩散方式.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是我国江北茶区最北部的集中分布区 ,现有茶园面积 760 0hm2 ,其中投产茶园 5933hm2 ,年产茶叶 140 0万kg。 1975年试制成功了卷曲型名茶———雪青。目前卷曲型名茶产量约 3 7万kg ,占茶叶总产量的 2 2 6% ,产值 390 0万元 ,占茶叶总产值的 4 5%。但是卷曲型名茶生产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 ,现结合笔者近 2 0年的实践经验和生产实际提出如下问题和技术改进意见。1 存在问题1 1 原料与贮青管理1 1 1 原料 通过对山东省 2 0余家茶叶生产厂家的调查 ,采摘或收购的原料为单芽及一芽一叶者仅占 31% ,一芽二、三叶者占 69%。另…  相似文献   

15.
茶树主产长江流域以南 ,日照市自 6 0年代初开始引种并获得成功。北方引种茶树常受越冬防寒的限制 ,使一些地区无法种植。多年来 ,为保护茶树正常越冬我们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收到很好的效果。近几年又进行茶树保护地栽培 ,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越冬防寒的问题 ,而且实现了产品的反季节栽培和无公害生产。1 茶园的选择和建立1.1 茶园的选择对已建茶园进行保护栽培 ,要在 3年以上投产园中进行。选背风向阳、立地条件好 ,土层深厚和水浇方便的茶园扣棚。这样投资少 ,见效快 ,产量高 ,效益好。1.2 茶园的建立进行保护栽培的茶树 ,建园时…  相似文献   

16.
在北方茶区,实生播种茶园具有根系深、生长旺盛、适应性强、建园快、成本低廉、见效早等优点,适于山区建设茶园。对其适合建园的生态条件、品种选择、种植技术、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越冬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满足北方茶农实生茶园建园需求。  相似文献   

17.
新泰市徂徕山茶园,面积10.7hm^2,始建于1968年,是泰安地区最早开辟的茶园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经营,茶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突出。在该茶园的示范带动下,从1995年开始,全市新发展茶园面积170余hm^2,茶叶生产已成为新泰市广大山区的一项重要经济支柱。为指导好全市茶树生产,我们于2002年至2007年实施了北方茶树高效栽培综合技术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进入10月,天气渐凉,西双版纳各茶区陆续进入封园阶段。封园季节的茶园管理工作对来年茶叶的丰产及品质极其重要。加强冬季茶园管理,可以增强茶树机体抗病虫能力,预防和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使茶叶发芽期提前,芽叶粗壮整齐,有效提高茶叶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但传统的民间耕作方式疏于封园季节的茶园管理。笔者根据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就西双版纳地区投产茶园入冬封园管理技术简要归纳如下:1茶树修剪修剪的目的是增加茶梢密度,除去鸡爪枝、病虫枝以及阻碍营养输送的枝叶,形成平、弧型茶蓬面,促进芽叶健壮。1.1轻修…  相似文献   

19.
栗茶间作模式下茶树根系的基础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安徽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大山试验示范区的栗茶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茶树根系的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栗茶间作促进了茶树根系的生长。间作茶园茶树根系的干重、吸收根比例、比根长和根系生理活性明显大于单作茶树根系;间作茶园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比单作茶树根系更深、更均匀;间作茶园内茶树和栗树根系在土壤空间中各自具有相对不同的生态位。栗茶间作具有较好的生态学基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茶园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铁观音低产茶园进行了改造试验,套种珍贵树种肉桂,以改善茶园土壤肥力,提高茶园内的温湿度,减少茶园病虫害的发生,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质量,提升茶叶品质。结果表明:茶园内套种肉桂,可改变气候,空气新鲜,促进茶树生长,成为有机质茶叶。茶园温度能提高7.2%、湿度提高13%、空气湿度提高3.9%,茶树生长树树高度可提高11.5%、冠幅宽度大能提高14.8%,茶叶生长叶片长度增大20.0%、宽度增宽25.8%、厚度增厚10.0%,制成铁观音茶叶鲜度提高30%,外形紧结沉重,色泽墨绿,汤色金黄,兰花香观音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