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北方牧业》2013,(5):13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日前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2.
《山东饲料》2013,(7):1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日前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像美国、欧洲法国这些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家庭农场已成为农业经营基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实,在此之前,有些农户通过承包更多土地,开展规模养殖、特色种植,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主"。不过,目前,全国对家庭农场并没统一的认定标准、注册办法及相关扶持政策,加上缺少高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什么是家庭农场呢?按农业部的解释,是指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个界定比较模糊。虽然目前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都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他们的范围与界定也千差万别。家庭农场涉及农民的承包土地,这是农民的最大资产,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继续关注"三农"问题。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就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个文件的公布如春雨般立刻温润了农民及关心农业、关注农业的仁人志士的心。家庭农场,一个起源欧美的舶来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一号文件就是鼓励农民搞家庭农场,再次发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根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精神,迅速发展起来的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几年来,临安蚕桑家庭农场建设开始探索,但存在不少问题,现将临安  相似文献   

7.
《中国猪业》2013,(3):1-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概念的提出,备受各方关注。在国外,像"家庭农场"这种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很常见,但是对于我国来说还很陌生。按照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的解释,家庭农场就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在湖北、吉林、安徽、江苏等33个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地区,已建立家庭农场6670个。按照中央"一号  相似文献   

8.
<正>家庭农场是近些年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经营主体,它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增加技术、资本等要素投入,实行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成为近年来农业发展的亮点之一,更是养殖从业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推动蚕桑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宁南县从当地实际出发鼓励支持蚕桑家庭农场的发展,在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科学养殖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目前全国各地家庭农场试点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那么,家庭农场究竟为何物?它在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方面有何重要意义与价值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浅析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和前景. 1 什么是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是来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我国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与规模养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经工商登记的法人,后者是自然人,而且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较大,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生产集约化和产品商品化以及管理水平较高.家庭农场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易于制定和执行相对严密的年度生产计划,更利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北方牧业》2014,(7):34
正邢台市一读者打来电话咨询:目前国家对家庭农场有扶持政策吗?"相关部门回复: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人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们既是独立的经济个体,在某一特定区域又是联合体。  相似文献   

13.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从事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主要形式,以农业收入为收入来源的农业经营实体。在农业现代化的今天,农户分散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并带来了生产效率低下、农村土地撂荒等问题。为此,应积极发展以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笔者分析了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现状、形式、问题等,探究了推进家庭农场经营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家庭农场模式在实行土地私有的西方国家已成功运行多年,其可行性毋庸置疑。随着我国土地确权登记和土地  相似文献   

15.
<正>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从政策层面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2年,在我国从事养猪业的"家庭农场"正在不断兴起。据了解,世界上养猪水平居世界前列并被誉为"养猪王国"的丹麦就主要是以"家庭农场"模式从事生猪生产为主,为详细了解丹麦"家庭农场"养猪模式,本刊非常荣幸采访到了丹育贸易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农场在国外已经有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我国的家庭农场发展道路还在摸索之中,但它在国外却已经有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美国家庭农场美国家庭农场约占各类农场总数的87%,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家庭农场的概念日趋渐热。如今的家庭农场,其意义更在于一种"新"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耕种模式。在欧美国家对家庭农场的定义中,这是一种农民家庭租赁、承包或者经营自有土地的农业经营形式。在美国,家庭农场主制度已经沿用百年,在一些产量大洲,中等规模,并有百年以上的家族农场比比皆是。更简单来说,它类似于中国农村"养殖大户"的2.0版本。国内专家给出的定义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事实上,家庭农场在国内的发展亦有时日。紧邻北京密云  相似文献   

18.
王玲  王洋 《当代畜牧》2013,(26):15-16
党的十八大要求建设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本文在对家庭农场产生的必然性进行基本论证的基础上,对家庭农场的基本条件、发展优势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情况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家庭农场在国外已经有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我国的家庭农场发展道路还在摸索之中,但它在国外却已经有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美国家庭农场美国家庭农场约占各类农场总数的87%,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实现  相似文献   

20.
正公司+家庭农场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营模式,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建立公司+家庭农场(猪场)经营模式能够获取资源共用、优势互补、风险共担以及利益共享的扩大效应。家庭农场是个舶来词,源于美欧、韩国,日本也有,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或种养结合的产业经营。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