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柳鹏  安赛菲  张雪  姜伟东 《河北农机》2019,(9):14-15,18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耕文化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普遍而持久的影响。文章以陕南农耕生态文化资源和旅游小镇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陕南特色农耕生态文化和旅游小镇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陕南农耕文化旅游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着文化主题不突出、形象定位模糊、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不够、旅游产品单一以及功能区划分不明显、景区管理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通过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加大特色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法规等方法,有效促进陕南农耕古镇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更好地建设陕南特色文化旅游小镇。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利旅游凭借其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等独特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环境污染、管理缺失、规划不合理等,很多水利旅游资源虽然得到了开发,但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完善管理模式,实现经济...  相似文献   

3.
宗教旅游是当前旅游研究中较为热点的问题之一.在总结广州市10个行政区宗教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的游客类型、旅游景点空间分布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该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通过定量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广州市宗教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且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广州市宗教旅游资源的价值性更多体现在能较大程度上满足当地人宗教信仰的需求,其服务性相对内敛;广州市宗教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不高,其资源的社会功能还没有很好地被挖掘,而且部分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的伟大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实践证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路上,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西省作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江西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宝贵资源与精神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价值无穷,是乡村振兴多维度发展的雄厚资源之一.各乡村旅游目的地不同程度地对其进行开发和发展,但多侧重于如何利用方面的研究,对文化遗产挖掘利用的价值认识分析成果相对匮乏,亟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笔者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教育等几个维度,试图对乡村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价值意义进行分...  相似文献   

6.
吉林市北山公园文化产业包装不仅可以促进吉林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弘扬和传承民族特色区域文化的需要,大力开展产业文化包装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介绍了北山公园的旅游资源,并结合吉林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一方面,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入到北山公园的旅游文化中以提升游客的旅游热情;另一方面,将北山公园的旅游文化通过甜点礼盒和网络平台的方式进行文化产业包装,提升北山公园旅游文化的宣传能力,带动其他旅游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付佳 《农业工程》2019,9(5):141-143
休闲农业旅游是将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载体的旅游形式,主要目标客户群体是城市居民,在休闲农业旅游中一般可以突出农村特色优势,带给城市人亲近自然的享受,在当前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从农耕文化入手,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力求能够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成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旅游业并为之服务,是旅游业实现信息化的一个关键.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组成,阐述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原则,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中的主要应用状况,指出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规划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周源 《湖南农机》2012,(11):215-217
民族地区,挖掘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因此,作为民族地区,我们如何立足本土实际,挖掘、保护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应是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任祥钰 《农业工程》2018,8(9):139-142
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不断转变,休闲农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当前乡村旅游的热点。借助农村丰富的体育资源和休闲农业的内涵,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探讨了产业链耦合的内在要素;对产业链耦合的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休闲农业和农村体育资源,挖掘产业链耦合的内在机制;提出促进休闲农业与体育资源耦合的相关对策,为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并加强对农村体育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范彬彬 《农业工程》2018,8(7):148-15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但是乡村旅游热也给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思考。针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4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AHP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呼玛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出呼玛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环境和社会因子对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许向蒲 《农机化研究》2022,44(1):223-226,232
在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且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化,有利于合理的分配旅游信息和服务资源,提高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在农机作业时,特别是在多农机作业时,利用产业集群化思想可以实现农机资源的合理调度与分配,从而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实现多农机协同化生产作业.在农机资源调度与分配时,还可以利用智能化算法对农机的行驶...  相似文献   

13.
张莉  王福建 《农业工程》2022,12(3):38-42
设计了马铃薯种质资源共享平台,通过马铃薯种质资源标准化描述、信息化管理,多组合、跨性状的集成查询服务、数据分析服务、追踪性服务和合作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国内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共享,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平台系统整体布局和窗体界面设计新颖,所有窗体简洁、可视,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4.
马晶照 《农业工程》2019,9(1):115-117
我国郊区休闲农业文化的发展虽然较晚,但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悠久的历史演变,已经形成了种类丰富、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在利用时可以通过分析资源类型进行有效的开发。该文主要通过对当前的文化资源类型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其可以开发利用的方向,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将文化创意植入旅游业中,用文化创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常态。以滇西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作为出发点,分析了滇西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任务,并从政府对滇西北企业的旅游与文化融合力度、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了促进滇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效融合的途径,以期为促进滇西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蔡佳 《农业工程》2019,9(6):135-138
随着陕西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长,作为代表产品茯茶得到了茶产业界和消费者的认可,茯茶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将使茯茶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得以提升,并且能使陕西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得以提升,从而实现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形态进行研究,结合SWOT分析法,对茯茶产业园的区域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茯茶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及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实现了对茯茶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及发展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云南高原湖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云南高原湖泊独特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泊区域典型代表玉溪市近30年水资源变化情况为案例,运用集对评价法对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2005-2007年水资源脆弱性程度为中度脆弱,并呈现一定的恶化趋势,表明目前高原湖泊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显著错位情况,亟待加强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8.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度假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个农游结合型的度假村中,利用系统内部循环对产生的废弃物资源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对外输出,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蟹岛生态度假村内以沼气为纽带,进行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的模式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沼气工程的建设、秸秆的处理、沼液沼渣的利用、人畜粪便的利用、旅游业中废弃物的处理以及能源的利用情况.研究表明,蟹岛生态度假村以沼气为纽带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模式,降低了污染物的输出,净化了环境,节约了能源,并使度假村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是一种新型的都市农村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